浙江多地現海水倒灌,官方:是正常現象,入冬后...

京港台:2024-11-18 19:58| 來源:九派新聞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浙江多地現海水倒灌,官方:是正常現象,入冬后...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11月17日,浙江寧波、舟山多地出現海水倒灌。有市民稱:「沒下雨沒颳風,水一兩分鐘就漫上來,根本想不到。」

  18日10時,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發布風暴潮黃色警報,受較強冷空氣影響,預計今天中午到明天中午,嘉興、舟山、寧波、台州、溫州沿岸將出現40到80厘米的風暴增水。嘉興、舟山、寧波市風暴潮預警級別為黃色,台州、溫州市風暴潮預警級別為藍色。預計19日中午視情解除風暴潮警報。

  同日上午,九派新聞聯繫到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中心在12日左右就已經開始研判、預報,對相關單位提前發布預警。現已關注到海水倒灌的情況,此次主要是天文大潮、冷空氣及上游水位共同作用所致。

  【1】此次海水倒灌為正常現象,今日中午是高潮階段

  「近期天文潮位本身較高,昨日已出現超過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甬江的上游來水量較大、水位也較高,加上強冷空氣影響,吹東北風對增水較為有利,且恰好是向岸的方向。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出現了70厘米的增水,達到橙色警報標準,因而淹沒沿岸地區。不過這次出現海水倒灌並不是什麼異常情況,是正常現象。」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工作人員說。

  

  寧波老外灘沿岸被倒灌的江水淹沒。圖/社交平台

  他解釋,此次出現海水倒灌的兩處主要地點分別是寧波老外灘和舟山海濱廣場,海水倒灌對於兩地來說是正常現象。老外灘本身就是行洪區域,正常情況下,水流稍微大一點,或是遇到颱風天氣,便會流經、淹沒此處。舟山的海濱廣場屬於堤外,本身地勢偏低洼,廣場上也沒有建築或居民居住,主要是小攤販在此處活動。

  談及10月渤海灣出現海水倒灌與此次海水倒灌的差異時,他表示,這兩次海水倒灌相差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雖然都恰逢天文大潮,但還是有所不同。上次渤海灣的海水倒灌出現在冷空氣過去以後,是在無風浪的情況下起潮的。經過後期的計算與分析,發現當時渤海灣出水量與進水量的差別很大,「外面的水回落到渤海灣里,回水回得比冷空氣在的時候還大,更為罕見」。

  「這次海水倒灌主要出現的區域是河口沿岸,而甬江水位較高、利於增水,此外,與冷空氣和大風的作用也有很大的關係。對於市民來說,這次海水倒灌相對來說可能比較突然,因為颱風來臨時會風雨大作、大家感知明顯,且都有預案,會採取提前撤離等一系列措施,但實際上可能是因為市民大多居住在城市裡,有時候海上起大風,大家感覺不明顯。」他說。

  該工作人員告訴九派新聞,整體來看,今日的天文潮位比昨日要低一些。不過繼昨日發布風暴潮黃色預警后,今日上午中心繼續發布風暴潮黃色預警,因為今日上午至中午是此次風暴潮的高潮階段,中午天文潮位較高,晚上則相對較低,後續風暴潮可能就沒有這麼大了,待明日冷空氣和大風過去后,潮位也降下去了,此次風暴潮過程就結束了。

  【2】海水倒灌與天文大潮關係密切,入冬后仍有可能發生

  北京市氣候中心主任王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海水倒灌是指海水經地表到達陸地,通常發生在沿海地區或河流入海口。」我國多省份沿岸地區突然出現海水倒灌,主要是天文大潮疊加氣象因素導致的。

  資料顯示,天文大潮是指太陽和月亮的引潮作用達到最強時所引發的潮汐現象,錢塘江大潮就是天文大潮的典型例子。天文大潮出現時,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比平時近,產生的引力更強,對地表海水的拉扯作用更明顯。較強的引力使海水在漲潮時更洶湧。

  為何近兩月頻繁出現海水倒灌?上述工作人員回應稱,與天文大潮有密切關係,一般受風暴潮影響出現海水倒灌的災害都要有天文大潮作用的基礎。天文大潮一般出現在月初和月中,大多在農曆初一至初三、十五至十八這幾日,由於曆法計算差異,有時會提前或延遲一天或半天的時間。不過整體上主要是這幾日天文潮位會比較高,再結合一些特別的天氣現象,就會出現增水及潮位的異常增高。

  「一般來說,江水、海水的基礎水位較高,加上異常氣象因素的影響,比如剛好在天文大潮期間遇上較強的冷空氣,總體水位比較高、才會成災,否則低潮的時候潮位只有三四米,即便再加五米的水位也影響不大。倒灌事件出現較為頻繁也和現在自媒體發達有關,一旦有什麼事情很快就能傳播開來。」他說。

  

  被倒灌的海水淹沒的舟山街道。圖/社交平台

  據中國天氣網,截至11月14日,我國東北地區大部、新疆、青海、西藏、內蒙古、甘肅、寧夏、陝西北部、山西大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和四川西部等地已經進入氣象意義上的冬季,冬季版圖已經超過一半國土面積,正式開啟冬季稱霸時。

  待後期我國完全進入冬季后,是否還會在冷空氣的影響下出現海水倒灌?該工作人員稱,未來確實有可能會出現海水倒灌,不過海水倒灌並非憑空產生,需要在天文大潮期間恰好遇上冷空氣。也許是因為不夠了解,每次出現海水倒灌時,大家都有種手足無措的感覺,所以廣大市民可以以此來簡單預測,關注天文大潮高潮時段的天氣情況,如果有冷空氣過來,可以提前採取適當預防措施。

  「其實大家不用太過恐慌,長期在海邊生活的居民對海水倒灌應該還是比較清楚、習慣的,這是正常情況,居住在淹沒區域、地勢較低洼地區的市民則需要注意一些,可以做好相應的防範措施。」他說。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0: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