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義大利為什麼能獲得中國月壤?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中國可上九天攬月,又願意與合作夥伴分享,哪怕是一小步的所得,也昭示著未來攜手前行一步又一大步。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共同求索……
文 | 海上客
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訪華期間,央視報道稱,11月8日,中方向他贈送了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工藝擺件及科研樣品。
工藝擺件以嫦娥五號探月為設計元素,其中「月球」部分裝有0.3毫克月壤。
科研樣品為月壤鏟取樣和鑽取樣共1000毫克。
中方向義大利方面贈送的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工藝擺件及科研樣品 圖:看看新聞
1
義大利為什麼能獲得中國月壤?
這個問題看上去其實挺好回答的。在央視的報道中,有這樣一句話:
「展現了中意航天領域合作高水平。」
而獲贈月壤的馬塔雷拉則稱:「這是一份非常珍貴、有重大意義的禮物。」
今年是中國和義大利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20周年,馬塔雷拉總統11月7日抵達北京,開展為期6天的對華國事訪問。其中第一站就是前往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
11月8日上午,馬塔雷拉(左)在女兒的陪同下前往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參觀「傳奇之旅:馬可·波羅與絲綢之路上的世界」展覽
國家文物局11月8日宣布,義大利返還的56件中國文物藝術品回歸祖國。
而對於馬塔雷拉來說,11月8日上午前往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參觀「傳奇之旅:馬可·波羅與絲綢之路上的世界」,也是他此行中國的一個有意思的項目。海叔猶記得,7月份義大利總理梅洛尼來華訪問的時候,也曾到訪過這裡。
看來,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馬可·波羅確實是義大利與中國交往無法繞開的一段佳話。這段佳話啟示著未來!
在古代絲路駝鈴聲聲悠揚千年之後,如今中國與義大利的合作,特別是航天合作,難道不是馬可·波羅精神的一種延續嗎?
合作,共同探尋未知世界,在宇宙中探索,尋求人類更美好的未來,這是人類該攜手共同所為者也!
薩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於2022年10月12日在國際空間站發出推文截屏
中國與義大利的太空合作如何進行,其實無需特別詳細地一一贅述,單單看義大利宇航員薩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2022年在當時的社交媒體推特(現改為X)上發帖,且引用中國晉代書法家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名句,就可見一斑。當時,海叔曾撰文《薩曼莎「遊目騁懷」,這感覺,太美了!》專門述評此事,且文中有一張配圖,選用了諸暨書法家斯多林臨摹《蘭亭集序》第1384遍的一幅字。
近日,在斯多林朋友圈看他曬出新的臨摹《蘭亭集序》之作,已是1580遍。
10月23日,斯多林臨摹《蘭亭集序》第1580遍
當然,斯多林近年書法、篆刻各種作品不少,之所以他還繼續持續不斷地臨習《蘭亭集序》,總感覺是一種習慣使然,甚至成為了一種行為藝術。
對比中國人在書法上的修行,義大利人在繪畫、設計等等領域,也莫不如此。當然,還有足球……
日復一日地重複某些看似並不高超的技藝,最終達到的則是基本功的日益精益求精,由此達到突破的臨界點。
中國與義大利在航天領域的合作,未來也該走這樣的一條路。事實上,從薩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對《蘭亭集序》之深入理解,可見中意就是這樣在共同進步的。
2
11月9日上午,馬塔雷拉前往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
作為一個西方大國領導人,馬塔雷拉如此做,應該值得肯定,且會深得中國人民的好感!這確實是他以實際行動展現對中國人民的尊重,對中國的尊重!
11月9日上午,馬塔雷拉前往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
當然,中國和義大利之間的合作並非沒有淺灘和暗礁!
有時候,在當兩國關係向好,從古老的絲路共同攜手希望有更美好的當代乃至未來的絲路之際,卻遇到一些其他勢力的明著暗著的阻撓。
義大利身處歐盟。如今也可以看到,歐盟雖然不是鐵板一塊,但在諸如新能源汽車等等問題上,對中國有所行動。
當然,在歐洲來說,不少國家並不贊成這種對華姿態。比如德國,其車企在中國獲得不少利潤,也深知在技術變革的時代,合作所付出的代價必然小,存心為壑所付出的代價往往是不可估量的!
中國的態度其實很明確,就是開放!比如中國與義大利之間,就是要加強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已共同發表相關行動計劃!
秉持歷史悠久的絲路精神,推動雙邊關係進入發展新階段。中意兩個文明古國應該如何去做呢?當然是該:
弘揚開放包容、兼容並蓄的傳統,
推動國際社會以對話化解分歧、
以合作超越衝突,
攜手構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
3
易小准在2024國際進口貿易論壇上發言
「多邊貿易體制對經濟全球化有制度性支撐作用。然而,在世貿組織(WTO)貿易自由化進程放緩的背景下,中國更要繼續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把握未來產業鏈和國際市場競爭的優勢。」這是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原常駐世界貿易組織特命全權大使、世界貿易組織原副總幹事易小准在第七屆進博會開幕前夕,於華東理工大學主辦的2024國際進口貿易論壇上所言。
在此論壇上,世界貿易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羅伯特•庫普曼則在視頻演講中提及,美國總統選舉也好,歐洲一體化也罷,都有可能會帶來當前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而與會嘉賓則多認為,越是在這種不確定性的環境之下,中國越是要有定力。「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則為題中之義!
從中又不難看出,中國可上九天攬月,又願意與合作夥伴分享,哪怕是一小步的所得,也昭示著未來攜手前行一步又一大步。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共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