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一小學門口發生持刀襲擊案 今年第幾起了?

京港台:2024-10-29 03:40| 來源:基本常識 | 評論( 8 )  | 我來說幾句

海淀一小學門口發生持刀襲擊案 今年第幾起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據媒體報道,10月28日下午放學時間,海淀區某小學門口發生持刀襲擊案,造成5人受傷,其中包括3名未成年人。

  蘇州、深圳、廣州、北京,近一年來,光是被媒體報道的針對孩子的持刀傷害案就發生了4起。

  作為一名公共寫作者,在悲憤之外,我都不知道該問什麼問題了……

  追問這些惡性事件背後的社會背景嗎?

  其實不用問,身處這個社會中,誰還不能感知水溫變化呢?自己和身邊人的工作還在不在,收入有沒有增長,生活質量有沒有提高,這些親身感受不需要去看宏觀數據。

  重點是所有人都清楚也沒用,因為在有能力做出改變的那些人看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並不是最優先的事項。

  追問這些惡性事件背後的行兇者是誰嗎?

  公眾需要知道行兇者是誰,不是為了拿一個鮮血淋漓的故事來咀嚼談資,而是需要一個完整的真相來平息流言與不安情緒,需要一個完整的真相來搞清楚全社會能夠為之努力去改善現狀的方向。摸黑,是沒有安全感的,也是很難平安抵達下一站的。

  然而現實已經非常清晰,有關部門已經打定主意不會發布類似案件的詳細信息,官方媒體也不被允許去調查和報道更多細節。避免模仿作案當然是一個可以討論的理由,但是避免模仿有沒有效果我們現在都已經看到了。

  追問行兇者為何懦弱到朝孩子下手嗎?

  這問題也沒法問……

  一來,我們從不知道行兇者是誰,確切行兇原因是什麼,選擇作案目標的依據是什麼,甚至也不能斷定他們就是沖著傷害幼童去的。人們只能根據可憐的有限信息去嘗試猜測事件真相,猜測這些懦弱無恥的王八蛋就是沖著傷害幼童去的。

  二來,孩子不該被傷害,醫務工作者、司法工作者、公務員,包括大街上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應該被無辜泄憤者傷害。譴責兇徒朝無辜稚子揮刀,絕不應該導向某些所謂的「冤有頭債有主」方向,絕不應該引導怒火傾瀉到某個特定的群體。

  那,追問學校的安保為什麼沒能及時有效阻止兇案的發生嗎?

  這也是一種常見的思維誤區,一旦出事就要求加強安檢增加安保力量,似乎有了銅牆鐵壁就能高枕無憂。

  實際上,中國小學的安保嚴格程度已經堪稱冠絕全球了。這也正是為什麼這些行兇案件都是發生在校園之外,通常是校門口附近的道路上。問題是,安保不可能無止盡地延伸覆蓋到孩子們上下學的每一個環節,人總會有暴露於社會現實的時候,這不是花錢增加安保就能解決的問題。很顯然,當前出現的問題並不是安保漏洞所導致的。

  就真的,我對這些揮刀向孩子的慘劇已經沒有問題要問了。

  我就說一句:

  有能力做出改變的人們,再不重視問題根源,未來的某一天你們的孩子也有可能遭遇風險。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13: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