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人靠拆遷賠17套房?哪裡一夜暴富?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近日,#成都大規模拆遷#話題爆火,引發關注。10月17日晚,成都警方通報稱,「四川啟動2.15萬億拆遷項目」「一個朋友賠了17套房」「賠了967.43w」均為虛假信息,閆某某等4人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已被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那麼成都真實拆遷補償是何標準?真會有人因拆遷一夜暴富嗎?17日,上游新聞記者走訪了成都市部分拆遷區域,多位拆遷戶表示不存在因拆遷暴富的情況,拆遷的房屋、土地、青苗等均有補償標準。同時依據最新征遷政策,成都市主城五區內(成華、青羊、金牛、錦江、武侯)住房補償最高為1320元/㎡,住房安置則按照每人35㎡進行貨幣化或現(建)房安置。
成都房地產業內人士表示,征地拆遷都是有嚴格流程及相關標準的,不可能一夜之間出現井噴式增長,也不可能出現一夜暴富,「房價是否上漲,都要看市場規律。」
成都金牛區沙河源街道古柏社區待拆遷房屋。/上游新聞記者 李文滔 攝
記者實地探訪,拆遷戶稱不存在一夜暴富
10月17日,上游新聞記者實地走訪了成都市部分拆遷區域。金牛區沙河源街道古柏社區位於北三環外,政府文件顯示,2023年9月,四川省政府批複同意將該社區多個組的土地作為集體建設用地徵收為國家所有,作為成都市2021年第16批次建設用地。
記者在現場看到,涉及拆遷地塊外圍已設置施工圍擋,內部土地已平整,附近還停放有推土機等工程機械。不過,在圍擋旁還有幾棟待拆遷房屋,上面還掛有商鋪招牌和房屋出租信息。
「成都拆遷地圖」爆火。/「成都房小團」小程序
古柏社區三組居民金先生家尚未拆遷。他告訴記者,2022年古柏社區就召開了動遷會,目前三組90%的住戶已同意搬遷,但他不認可政府補償辦法所以一直未同意搬離。金先生介紹,除住房安置外,按照政府給出的補償標準住房590元/㎡,他家房屋面積一共約300平米,最多只能拿到17.7萬元補償。
金先生稱,據他了解,在已同意拆遷的居民中,獲得的補償大多都是十幾萬元,多的也只有幾十萬元,網路上所說的上千萬元或者補償數套房子的情況並不存在。
另一戶居民劉先生則稱自家房屋測量面積為1180平方米。如果按照590元/㎡測算,他可得補償款69.62萬元。不過劉先生表示自家有8間鋪面應按照商鋪價格測算,因與政府一直未談攏所以未同意搬遷。
龍泉驛區十陵街道來龍村靠近東三環。該村住戶林先生告訴記者,其原本的房屋於2015年進行了拆遷,彼時他和父母、兄弟三戶人共同居住,拆遷可選擇兩種方法安置,一種是選擇貨幣安置,安置費為21萬元每人;二是選擇房屋安置,安置標準為每人35平方米。另外,其他合法住宅補償則按面積計算金額,樓房、土地和棚屋金額標準不同,但最高的也就幾百元每平米。
林先生表示,當時他們三戶樓房、棚屋等面積總和約一千平方米,拆遷補償三戶人一共拿到90多萬元。林先生家有四口人,安置房屋面積總共為140平米,最終他選擇了兩套兩居室房屋,和子女分開居住。
「指望拆遷暴富是不可能的。」林先生表示,拆遷后所獲得的補償要用於生活的各項開支,安置房也需要裝修,並不會有多少余錢,更不用說暴富。
成都最新標準:住房補償最高1320元/㎡,住房安置每人35㎡
據此前第一財經報道,10月15日晚,很多四川成都網友開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近期各自的拆遷補償情況。一夜之間,成都大規模拆遷話題火了,「成都拆遷地圖上新」話題也佔據了微博熱搜。
不少網友還將成都大規模拆遷話題與「西部大開發」「經略西部腹地」等話題聯繫了起來。16日上午,輿情進一步發酵,A股成渝板塊多隻股票漲停。
16日下午,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回應稱,征地拆遷的一切補賠償標準官網上有相關政策文件,「不可能出現一個人或者一戶人要賠幾千萬的情況。」同時,「成都房小團」也發布澄清說明稱,拆遷地圖涉及的相關拆遷項目均來自於市場公開數據,且均為一年內或更長時期內陸續公布的,並非近期集中產生。
成都市征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表。/四川省政府官網截圖
成都市征地拆遷補償標準如何?依據2024年7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的《關於同意各市(州)征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的批複》(川府函190號)顯示,成都市主城五區住房重置價最高為1320元/㎡(磚混現澆結構),最低為750元/㎡(土木、木結構);其他區縣住房重置價最高在940元~1100元/㎡區間。
另外,主城五區集體、企業用房重置價最高為1650元/㎡(鋼結構),最低為600元/㎡(磚木結構),其他區縣集體、企業用房重置價最高在1030元~1250元/㎡區間。
在住房安置方面,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最新《成都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顯示,當地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省相關規定對住房安置對象進行住房安置,基本住房安置面積為每人不低於35平方米建築面積。住房安置方式包括貨幣化安置、現(建)房安置等多元化方式,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進行安置。
《辦法》顯示,住房安置對象在基本住房安置面積內,不支付購房費用,也不享受原房屋重置價補償。過渡費具體標準和發放方式由各區(市)縣政府制定。
在已公開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中,以成都青羊區蔡橋街道和康河街道為例,根據政府官網公開信息,2024年8月21日,成都市政府發布公告徵收兩街道多個村組共15.9064公頃土地。根據該公告《土地調查情況表》顯示,徵收地塊涉及住房安置人數278人,涉及土地補償費用834.1318萬元,安置補助費1251.1975萬元。
此外,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儘管前述「拆遷地圖」上的紅色拆字密密麻麻令人矚目,但仔細查看,在成都市三環內基本沒有新增拆遷項目。同樣,在房價相對較高的高新區和錦江區內,也只各存在六七個徵收拆遷項目,其中最近一次發布徵收土地預公告是在2024年9月11日。
4人造謠被查處,業內人士稱拆遷要符合市場規律
對於網路廣泛流傳的「拆遷造富」傳言,成都警方進行了查處。10月17日,成都市公安局發布通報稱,違法行為人閆某某(男,29歲,本市人)為博取流量,在搜集相關未經核實的網路信息后,利用AI軟體生成「四川啟動2.15萬億拆遷項目」的虛假信息,並於10月15日發布在網路平台上。違法行為人陳某(女,37歲,本市人)、徐某(男,22歲,達州市人)等人在相關網路平台發布「我一個朋友賠了17套房」「還不錯,賠了967.43w」等虛假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違法行為人范某某(男,32歲,本市人)為博取流量,編造「成都要給聯合國總部,首都遷移及迪士尼預留土地」的虛假信息圖片併發布在網路平台上,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目前,上述四人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已被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成都警方通報4人虛構信息被處罰。/成都市公安局官微
成都一位資深房地產從業人士向上游新聞表示,前述謠言並不合理,針對征地拆遷,成都市有具體的拆遷政策規定,相關官網上也會公示補賠償標準,會根據不同的拆遷規模、地段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 「不可能出現像網上說的通過拆遷一夜暴富的情況。」
該人士介紹,通過對照政府官網相關文件可以發現,前述拆遷地圖相當一部分是屬於成都的城市更新項目,另一部分是政府早前就有相關規劃的,「拆遷都是有嚴格流程及相關標準的,不可能一個城市的拆遷計劃一夜之間出現井噴或者爆髮式增長。」
該人士還稱,最近兩年對於新增的征地拆遷項目,成都市不少區(市)縣推出了房票制度,這進一步壓縮了一夜暴富「神話」的發生。記者注意到,今年8月15日,成都市住建局宣布自8月16日起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住房「以舊換新」工作,同時鼓勵各區縣政府採取多元化方式進行拆遷安置,並通過房票形式推動住房「以舊換新」。
關於網友關心的房價是否會有所上漲的問題,上述人士表示,目前不好說房價是否會上漲,但不管是拆遷安置補償,或是通過城市更新項目整理土地承載更好的產業,讓未來有更好的發展,都是要看市場規律。
2.15萬億投資真相與產業轉移誤讀
從部分自媒體發布的視頻看,所謂「四川迎來潑天富貴」話題的突然流行,主要說的是中央支持四川投資2.15萬億元搞建設、明確未來10年中國發展的戰略腹地、重工業大轉移至西部等內容。
根據記者查證,傳聞中提到的四川2.15萬億元投資,其實出自於今年4月四川省印發的《2024年四川省加快前期工作重點項目名單》,擇優篩選納入330個擬在未來2至3年開工的重大項目,估算總投資2.15萬億元。
從行業領域看,基礎設施項目130個、估算總投資13127.8億元,主要涉及交通、能源、水利等領域,包括內江機場、廣巴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川主寺至紅原高速公路、攀西特高壓交流工程、沱江團結水利樞紐工程等重大項目。產業項目167個、估算總投資7811.2億元,包括綿陽天回航天科技園、通威股份電池片、雅江縣木絨鋰礦採選尾工程等重大項目。民生工程及社會事業項目26個、估算總投資519.7億元,包括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四川鄉村振興產教融合示範基地、皮洛遺址公園保護等重大項目。生態建設及環境保護項目7個、估算總投資72.8億元,包括赤水河流域(古藺段)綜合治理、射洪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及配套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
「戰略腹地」「重工業大轉移」等內容則出自於9月25日新華社所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中相關措施其中一項。《意見》明確,提升區域協調發展就業承載力。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加快形成一批服務融通、政策貫通、渠道暢通的就業集聚區和增長極。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加大對革命老區、邊境地區、資源枯竭地區等政策傾斜,促進區域間就業均衡發展。
對此表述,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陳耀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產業轉移並非新話題,新中國成立以來一共有4次產業轉移。陳耀稱,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和關鍵產業備份,對於不靠海不沿邊的內陸中西部地區無疑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中西部地區一些老工業城市、資源型城市、能源基地等有著一定工業基礎的地區,擁有承接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產業的有利條件,確實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但是必須注意按照國家戰略規劃的要求來有序推進,更不可以不顧現實條件盲目上項目,「一哄而上」必然導致「一鬨而散」。
此外,網上還有帖文稱「廣東將遷移一批知名企業到四川」,並言之鑿鑿地列出了十家西部大遷移企業名單及人數規模。據證券時報報道,記者分别致電TCL集團、格力電器、壹鏈盟等多家公司,其相關工作人員普遍表示,尚未沒聽說過公司要西遷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