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北京:美國防部和俄羅斯烏克蘭以色列都派人來

京港台:2024-9-5 10:34| 來源:海上客 | 評論( 6 )  | 我來說幾句

相聚北京:美國防部和俄羅斯烏克蘭以色列都派人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以色列方面的專家到北京,或許能聽到更多方面的意見,也由此能得到更多啟發。

  文 | 海上客

  在昨天(9月4日)舉行的第十一屆香山論壇媒體通氣會上,傳出這樣的消息——

  美國防部將率團參加香山論壇,參會嘉賓中還有30餘名前政要和數十位知名學者,俄羅斯、烏克蘭、以色列也將派專家學者參加相關活動。

  

  第十一屆北京香山論壇舉行媒體通氣會 圖:主辦方提供

  這條信息其實很是引人遐思!

  畢竟,在俄烏衝突的當下,俄烏兩國相關人士都到場的情況並不多。至於美國國防部官員和以色列專家與會,其實也給一些地區熱點事件以向好發展的可能性!

  1

  香山論壇本身規格就不低,乃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防務與安全對話平台」,往屆來說,美國也每每派員參與。

  如今在「共築和平、共享未來」之主題下,包括三十餘名國防部長、軍隊總長在內的官方代表團與會。其中,五角大樓將率團參加,本身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海叔更看到,諸如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副主席、亞信秘書長、上合組織副秘書長,北約、歐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代表將出席。

  按照國防部發佈於8月29日的消息,本屆香山論壇參會人員數量和層級再創新高。

  這說明,香山論壇成為一個跨地區,甚至跨越東西方的國際高端防務與安全對話平台。

  從北約能派員到北京與會,就能說明,中國是願意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展開對話的。但問題在於,北約應該搞明白其不是世界警察,其跑到亞太來搞這搞那,很大程度上是越界了。

  當然,談談總比打打強。無論北約,還是其他國際組織,於9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會,金秋將至時節的北京,該品到更多和平的味道!

  

  7月16日上午,第十一屆北京香山論壇武官通氣會在京召開 圖:北京香山論壇網站

  2

  較為吸引眼球的還是俄羅斯、烏克蘭、以色列都將派專家學者參加相關活動。

  當然,比起主辦方所透露的美國由五角大樓領銜組團參與,以及還有國家由國防部長、軍隊總長帶隊參會來說,專家學者參加相關活動,層級可能略低。

  但這三個國家究竟誰來北京與會:

  一方面可以拭目以待,

  另一方面更該看到,他們能有人來,且由中方大大方方提前預告俄、烏、以將有專家前來,則能看到許多端倪。

  畢竟,俄、烏兩國正在衝突之中。這場衝突,持續了兩年半以上。仗打到這麼個份上——

  從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到俄軍撤至烏東號稱「保衛頓巴斯的特別軍事行動」,再到烏克蘭如今也攻入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境內。

  這樣的情況下,俄烏還能夠允許各自的專家學者來到同一個會場,殊為不易!

  

  當地時間6月15日,瑞士盧塞恩近郊,烏克蘭和平峰會開幕 圖:澎湃影像

  回看今年6月15日在瑞士舉行的首屆烏克蘭和平峰會,由於沒有俄羅斯方面的參與,其實對於恢復和平來說實際意義不是很大。

  而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向到訪基輔的印度總理莫迪遊說,希望印度接盤主辦第二屆烏克蘭和平峰會。當時莫迪對澤連斯基說,印度希望自身遠離戰爭,同時又希望「衝突雙方之間真誠和實際的接觸」。

  由此,澤連斯基只得跟莫迪說,俄羅斯代表應該出席下一次和平峰會。

  對於澤連斯基8月下旬的印度之行,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回應稱,俄方不明白澤連斯基說的「下一次和平峰會」是個什麼意思。佩斯科夫表示:「第一次『和平峰會』根本不是和平峰會,所以俄羅斯必須先了解他的想法。」

  

  莫迪(左)8月訪問基輔,與澤連斯基見面

  如何了解?

  也許,通過一些俄烏專家的接觸,也就是先從非官方接觸、非正式接觸開始,是一種了解的辦法。

  從這個角度去衡量,反正香山論壇上俄、烏專家如果能夠打照面、說上話,自然有利於雙方可能的下一步接洽。

  澤連斯基最近也曾公開宣稱,烏克蘭方面正在與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土耳其和瑞士就舉辦第二次烏克蘭和平峰會進行談判。也就是說,第二次烏克蘭和平峰會未必交給印度來辦。

  不過,除了瑞士以外,其他諸如印度、沙特、卡達等國,都沒在首屆烏克蘭和平峰會聯合聲明上簽字。

  其實,這些國家的態度,應該引起澤連斯基的重視。

  不過,目前,他可能正忙於烏克蘭政府高層的人事變動問題。比如環球時報援引《烏克蘭真理報》消息稱,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被解職。還有消息稱,包括烏克蘭戰略工業部長卡米申在內多名烏克蘭政府部長等高官一同請辭,可能導致烏克蘭內閣空缺三分之一!

  

  庫列巴 圖:資料

  烏克蘭還得面對美國政府更迭。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舉行。海叔要說,無論下屆美國總統是特朗普還是哈里斯,總得面臨政策調整。反正特朗普聲稱,他一旦當選美國總統,俄烏衝突24小時內結束。而哪怕是民主黨方面的哈里斯,也會在俄烏衝突中展示出與當下拜登政府不同的一面。

  還需看到,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當地時間9月3日傳喚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稱他拒絕就美國2021年8月從阿富汗撤軍一事到國會作證。看似這事與美軍撤出阿富汗有關,但起碼讓當下拜登政府高官們,特別是涉及外交與防務的高官們心裡得想想,該如何面對未來。

  3

  還有以色列。眼看著,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發動「阿克薩洪水行動」快一年了。

  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號稱要在加沙地帶剿滅哈馬斯。可這仗是否能夠完全打贏?以軍目前還在約旦河西岸進行軍事行動,是否又能在這一錯綜複雜的地方完勝?

  甚至,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用兵,是否符合國際法?

  這些,都值得商榷。

  以色列方面的專家到北京,或許能聽到更多方面的意見,也由此能得到更多啟發。期望這些啟發,能令巴以局勢向好發展!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6: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