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全軍覆沒」,中國的中產不去電影院了?

京港台:2024-8-23 20:54| 來源:鳳凰WEEKLY | 評論( 4 )  | 我來說幾句

暑期檔「全軍覆沒」,中國的中產不去電影院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這個夏天,你一共去了幾次電影院?

  就在三天前,2024年暑期檔的總票房,總算是邁過了100億元的大關。

  要知道,在去年的同一時間,電影大盤的總票房早就邁過了170億元,並最終以206.19億元的傲人戰績,斬獲了「史上最強暑期檔」的頭銜。

  與之相比,今年的暑期院線著實有些慘淡,大盤最後能不能達到2019年176億的水平,看著都懸。

  而看看這個夏天電影院所放映的片子,你會發現它們的創作者,有不少都參與了去年的暑期檔:

  烏爾善,陳思誠,追光動畫......

  

  只不過,去年,大家都賺得盆滿缽滿。

  而今年,這哥幾個卻排著隊地「翻車」。

  

  三顆「炸彈」,全部啞火

  今年的暑期檔,起步就有些慢——整個6月過去了,全國院線的票房僅有22億。

  但當時大家還比較樂觀,畢竟之前上的都是些小菜,重磅大片的轟炸還沒開始。

  事實也確實如此。

  一進7月,先是柯汶利的《默殺》,靠著校園霸凌的議題和大尺度的暴力呈現,在社交媒體上成功出圈,上映僅10天就砍下6個億。

  

  緊接著,便是《抓娃娃》來襲:

  專業扛票房的沈騰+馬麗,熟悉的麻花式喜劇,再搭配上經典的教育議題,得到的便是一台無情的票房收割機器。

  上映僅6天,《抓娃娃》的票房就輕鬆衝破了15億大關,貓眼預測最終收官35億,劍指今年票房冠軍的寶座。

  

  可誰曾想到,這居然就是今年暑期檔最後的高光時刻了。

  緊隨《抓娃娃》之後的,是烏爾善打造的漫改電影《異人之下》。

  

  去年,烏導僅憑一部《封神》一戰封神,讓費翔老師和質子團的性張力,刮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而今年,作為類似的、主打奇觀呈現的東方幻想題材,《異人》在一開始顯然就想要複製《封神》的成功路徑:

  你靠質子團出圈,我就搞個類似的「異人團」來宣傳,你的特效和動作戲都不錯,我就給你再進化一個檔次。

  

  在聲勢浩大的宣發下,《異人之下》7月26日登陸院線,結果上映3天,票房連1億都沒破。

  有網友說,不要慌,我們烏導專打逆風局,去年《封神》也是上映前沒人看好,後來不也打了翻身仗嘛。

  與此同時,烏爾善則帶著演員們認真地在全國跑路演,面對質疑,他引用《封神》里的台詞:

  「別人怎麼說不重要,你自己去看才重要。」

  

  結果,我們看到了針對電影版《異人》的一大片差評,大致概括起來就是:

  亂改原著劇情,人物塑造平面,特效有些土氣,看這個不如回家去看「珠玉在前」的《異人》電視劇。

  

  隨著第一波觀影人群口碑的全面崩塌,在上映一周后,《異人》的排片量從第一天的24.4%,驟降到了不到2%,貓眼預測最終票房僅1億多,算是撲了個大街。

  烏爾善,這個夏天咋就不靈了?

  陳思誠導演表示,我來給你們解《解密》。

  

  作為電影行業出了名的「產品經理」,陳導這幾年的片子,口碑先不說,票房基本都是靠譜的,去年《消失的她》狂攬35億,便是相當好的例證。

  這次,陳導把主旋律題材同懸疑和奇幻元素相結合,以麥家的小說為基底,以犧牲劉昊然的髮際線為代價,用156分鐘講述了一個靠夢境破譯密碼的天才故事。

  

  可以感覺出,這次拍《解密》,陳思誠還是很努力的:

  曹郁的攝影,讓片子里的不少鏡頭都質感十足,而為了能打造夢境的奇觀,團隊專門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搭建實景。

  

  可影片8月3日正式上映后,觀影口碑卻突出一個「沉悶溫吞」:

  看過的觀眾普遍表示,雖然該片特效優質,但故事卻相當鬆散,核心衝突也不夠激烈,長達2個多小時的敘述令人昏昏欲睡,好像什麼都講了,卻又好像什麼都沒講好。

  而這種「點到為止」的寡淡氣質,也反應到片子的成績上——《解密》上映后平開低走,貓眼預測最終票房不到4億,鑒於其在特效等方面的大筆投入,有網友預測陳導這回應該是賠了。

  

  接下來,壓力全給到了徐崢的《逆行人生》。

  可這片子更是重量級。

  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逆行》想講一個中產失業送外賣的故事。

  

  而這就引發了大家對於電影「消費苦難」這一議題的激烈討論:

  「讓高高在上的『208萬』們來演底層的外賣員兄弟,他們真能演好嗎?」

  

  片子還沒上,輿論就已經將《逆行》推到了一個相當不利的位置。

  而在公映后,雖然該片其實並沒有評論者所說的那樣「懸浮」,也呈現了演演算法機制對外賣員群體的剝削,但爭議一旦形成,就很難再轉向:

  上映一周后,《逆行》票房2.6億,貓眼預測最終票房僅4.2億。

  

  至此,三部被寄予厚望的「暑期檔重磅」全部啞火。

  一番「你方唱罷我登場」后,戰場上站著的依然是那個最先來的《抓娃娃》。

  而在這個過程中上映的其他片子,表現也基本都反響平平:

  像唐季禮的《傳說》,2005年《神話》的續集,成龍搭配張藝興,經典IP,全新呈現,結果上映一個月,票房沒過8000萬,很快就陷入查無此片的狀態。

  

  還有追光動畫的《白蛇:浮生》,系列三部曲里最保守的一部,上映后貓眼預測票房6.72億,雖不及去年自家賣16億的《長安三萬里》,但好歹也算是今年暑期動畫電影里表現最好的了。

  

  ......

  夏日將盡,院線卻依舊冷淡,以至於有影院索性直接開展「大屏看奧運」業務。

  並讓乒乓球混雙決賽以0.1%的排片量,砍下了當天1%的票房。

  而看看在9月來臨之前還剩下的幾位選手,你會發現連周星馳的《食神》都被拉出來充場面了。

  

  缺乏爆款,整體低迷,2024的暑期檔,到底是怎麼了?

  

  話題不夠,特效來湊

  其實平心而論,今年的暑期檔還是有不少新東西的。

  在題材上,《異人之下》原本想要打造中國的「超級英雄」宇宙,《解密》則想把主旋律故事講出新東西,而《逆行人生》對外賣群體的觀察,雖然存在爭議,但也算是一個這兩年院線少有的視角。

  在技術上,且不說《異人》和《解密》對電影工業硬實力的展現,單是冷門佳片《從21世紀安全撤離》對於當下視聽語言的全面挑戰,就已經可以被拿出來誇讚一番了。

  

  然而要知道,新從來就不等於好。

  在這個夏天,導演們似乎都在院線自我突破,卷新的題材,卷新的表現形式,然而作為觀影者,大部分人對此並不買賬。

  舉個例子,《異人》和《傳說》都在片子里引入了時下最時髦的AI技術,然而最終呈現效果卻是災難性的:

  前者用的是AI渲染,號稱是為了還原漫畫質感,可在觀眾看來卻是對演員表演和傳達情緒的全面扼殺;

  

  後者則用AI換臉,做出了令本尊都驚嘆的「27歲成龍」,可實際在影院看著卻很是彆扭——在一些生離死別的煽情橋段,數字龍哥的表情卻平靜異常,令人產生了恐怖谷效應。

  

  並且這所謂的創新,也僅限於形式,從內核上看,這些電影都不外乎是「新瓶裝舊酒」,並且很多還沒把酒裝好:

  《異人》在已經有漫畫和電視劇的基礎上,只做到了所謂的「名場面還原」,而沒有講出一個更適應電影節奏的故事;

  《解密》不但沒有突破好萊塢那套講天才故事的框架,甚至連單純的模仿都沒有實現;

  《白蛇》和《傳說》因為想吃IP的紅利而在敘事上趨於保守;

  就連在畫面上最先鋒的《從21世紀安全撤離》,講的也是一個屬於上個世紀的、略顯老氣的青春幻想......

  

  創作團隊紛紛在技法上選擇激進,卻在表達上趨於平庸,這所造成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今年的暑期檔:

  嚴重缺乏話題度。

  

  畢竟,隨著院線票價年復一年水漲船高,現在吸引大家走進電影院的,與其說是一部片子本身「好不好看」,不如說片子它「值不值得看」。

  去年,人們會為了帶孩子背詩選擇《長安三萬里》;會因「王傳君拜佛」而去看《孤注一擲》;會為了巨幕上的大胸肌而給《封神》買票;甚至會為了吵架而走進影院專門審判《消失的她》。

  

  誠然,這其中必然有大量的短視頻營銷在推波助瀾,但不可否認的是:

  如果一部電影沒法讓足夠多的觀影者獲得「社交貨幣」,沒法讓大家在看完之後「有話可說」,那麼它大概率就會被打入票房的冷宮。

  就像在這個夏天,雖然各家大片都在宣傳技術和特效,但最終只有《從21世紀安全撤離》因此出了個小圈——因為看過的人會說,這片子的視覺呈現足夠「癲」,像是吃了菌子,很符合當下年輕人的精神狀態。

  

  類似的,還有在上個周末異軍突起的《異形:奪命艦》:

  這片子主打「一刀未剪,R級呈現」,再配合上「《異形》嚇哭8歲小孩,家長投訴要退票」的社會新聞,自然就讓許多觀眾都在「大尺度恐怖」的期待下,選擇走進影院一試膽量。

  

  至於《逆行人生》,它的話題性雖足夠強,但強烈且苦澀的中年氣質,卻和暑期檔主要的青年群體相距甚遠。

  致使雖然大家在網上吵成一團,但卻並沒有多少人真想要買票去一探究竟。

  

  所以最終,在8月的下旬再回看今年的整個暑期檔,你會發現:

  其實這些上映的片子大多都質量尚可,但也大多都太過清淡。

  以至於你在「好看」或「難看」的輿論里撈了半天,也撈不出一個能讓走出家門,把自己的2個多小時交給銀屏的理由。

  畢竟,在講究性價比的時代,

  不論是金錢還是時間,都比以往要更加值錢。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7: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