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議員威脅削減資助反興奮劑機構 中駐美使館駁斥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綜合路透社、香港《南華早報》等媒體報道,美國兩黨議員周二(30日)提出一項法案,威脅要削減美國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的資助,宣稱該機構未能對此前「中國游泳運動員因污染致陽性」一事進行適當調查。
據路透社報道,這項所謂名為「2024年恢復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信心法案」由參眾兩院的兩黨議員提出,其中包括美國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資深民主黨議員拉賈·克里希納穆爾蒂。
《南華早報》報道稱,該法案規定,白宮國家藥物管制政策辦公室將評估WADA的獨立性,同時,白宮國家藥物管制政策辦公室將被賦予永久權力,在發現該機構缺乏獨立性時,停止向該機構提供自願捐款。
報道還稱,如果白宮國家藥物管制政策辦公室得出WADA存在不當行為的結論,該法案還將推動這個白宮部門促使美國在WADA獲得代表權,包括在其執行委員會中獲得席位。美國議員宣稱,該法案的最終目標是授權美國機構「使用所有可用工具」,以確保WADA擁有「可信和獨立的治理模式」。
《南華早報》提到,美議員周二提出的法案是圍繞運動員涉興奮劑事件討論的最新動作,在圍繞這一事件的討論中,「中國一直是替罪羊」。
針對此事,路透社報道稱,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駁斥該法案,稱美國不應干涉全球反興奮劑管理體系。
「美國不斷兜售的這個根本不存在的案件以及對國際組織發出的威脅,都是為了貶低優秀的中國運動員,阻礙他們參加巴黎奧運會。」使館發言人說。
據媒體此前報道,今年4月,多家西方媒體宣稱中國有多名游泳運動員在2021年被查出興奮劑曲美他嗪陽性卻沒有受到處罰。WADA隨即對此回應稱,中國反興奮劑中心在事件發生后及時通報了該結果,並根據調查作出酒店食品污染造成陽性的結論,WADA經過詳盡審查后認可這一結論,因此相關報道具有「誤導性和潛在誹謗性」。
同時,瑞士獨立檢察官埃里克·科迪爾7月9日發布的獨立調查初步報告顯示,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在中國游泳運動員因污染致陽性一事的調查中沒有偏袒或處理不當的行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多名運動員因污染致陽事件外,在介紹上述法案的過程中,有美國參議員提到《紐約時報》於當地時間7月30日再次發布的宣稱發現中國運動員新的興奮劑爭議。在報道中,《紐約時報》宣稱,「兩名直接了解事件的消息人士透露,兩名中國游泳運動員在2022年一次興奮劑葯檢中呈陽性,但在去年年底,中方排除了他們使用興奮劑的嫌疑,將葯檢呈陽性歸咎於食品污染。」此後,《紐約時報》的文章花費大量筆墨對中方說法提出質疑,暗示中國游泳運動員有可能服用了興奮劑。
針對此事,WADA在當天晚些時候發布聲明澄清事實,稱其「在 2024 年初以應有的懷疑態度徹底審查了這些案件,並得出結論,沒有證據可以質疑受污染的肉類是陽性檢測的來源,因此決定不上訴」。
「將中國游泳政治化的行為仍在持續,這體現在美國媒體最新的試圖暗示WADA和其它反興奮劑界機構存在不當行為的指控。」聲明寫道。《南華早報》報道稱,值得注意的是,聲明還提到,最近在美國發生的幾起污染案件也被接受而沒有受到懲罰。
據新華社報道,針對興奮劑事件,7月27日,在巴黎奧運會女子100米蝶泳預賽后,有外國記者在混採區再次向張雨霏拋出相關問題,張雨霏選擇了正面回應。
「世界泳聯對我們中國運動員和整件事情調查了很多次,我們也接受了非常多的反興奮劑檢查。在來這次巴黎奧運會前的兩個月時間裡,我們每個人大概(被)檢查了20到30次,平均每個人一周要檢查3到4次。」張雨霏說,無論是中國運動員還是外國運動員,大家都不想讓這麼多年的努力付出毀在興奮劑上,中國政府也不會允許我們使用興奮劑,那次事件就是食品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