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北京不爽! 俄媒發了一片文章后連夜刪文

京港台:2024-6-24 00:17| 來源:牲產隊 | 評論( 18 )  | 我來說幾句

讓北京不爽! 俄媒發了一片文章后連夜刪文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最近,《中俄天津條約》又被俄媒翻了出來,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俄國家杜馬副主席亞歷山大·巴巴科夫公開發文,慶祝《中俄天津條約》簽署166周年,宣稱該條約有助於中俄關係友好,瞬間捅了中國輿論的馬蜂窩。

  認識到錯誤后的俄媒,連夜刪文了。可網際網路有記憶,歷史更不會消失,中國人曾經遭遇的恥辱,也不會被遺忘。為什麼俄媒會慶祝《中俄天津條約》?它給中國帶來了怎樣的歷史傷痕?《中俄天津條約》,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事得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說起。一提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我們潛意識裡就會想到英法聯軍兩個強盜,入室搶劫,火燒圓明園。可是,英法並不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最大獲利者,真正的超級獲利者是沙皇俄國。正是這場戰爭,才讓沙俄完全割走了中國外東北、烏蘇里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為什麼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打的,摘走最大果子的卻是沙俄呢?

  事實上,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有四個對手。英法聯軍只是衝鋒在前的打手,幕後還有美國、沙俄兩大幫凶。美國支持英法聯軍,是因為開拓中國市場,對美國商品輸出有利。沙俄支持英法聯軍,則完全是為了奪取中國外東北的土地。可大清王朝也不是傻子,經過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后,已經認識到,洋人的大炮巨艦十分強大,正面對抗是打不過的。

  於是,清王朝就大力加強了海防建設,在沿海地區大規模修建了炮台。我打不過,那我就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地搞本土防禦作戰。效果怎麼樣呢?不能說完全沒有。從當時的國情來看,清軍壓力非常大。

  第一大對手還不是英法聯軍,而是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整個中華大地上,清軍和太平軍雙方集結了上百萬軍隊,在打內戰,真正能抽出來,對抗英法聯軍的部隊非常少。而且,英法聯軍總兵力才2.5萬人,想要打敗中國,是不可能的。

  

  

  一開始,英法聯軍佔領了廣州城。可因為兵力太少,反抗民團又太多,英法聯軍後勤跟不上,就主動撤出了。撤出去后,英法聯軍吸取廣州城的教訓,一座城一座城地打,不可能逼迫清王朝屈服,最好的辦法就是,火速北上,直插北京。可到了天津,英法聯軍就遇到困難了,大沽口炮台過於堅固,根本打不下來,怎麼辦?這時,已經是1858年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都打了2年了。

  就在英法聯軍犯難的時候,沙俄送上了神助攻。當時,英法聯軍在前線打仗,美俄兩國就在後方搞中立調和。美俄表面上是「中立調和」,實際上是假中立、真勸降。可大沽口炮台將英法聯軍牢牢地阻擋在了京城之外,憑什麼讓清軍投降呢?清政府肯定是不答應。在這關鍵時刻,沙俄代表就去了天津大沽口,探清了城防圖,秘密傳遞給了英法兩國。有了城防圖,英法聯軍一鼓作氣,就攻破了大沽口炮台,長驅直入,直抵北京。

  

  為什麼沙俄要助攻英法聯軍?這就涉及到《中俄瑗琿條約》了。這個條約簽署於1858年。你想想,1858年,正是英法聯軍攻打大沽口炮台的時候。但《中俄瑗琿條約》不是清政府簽署的,而是沙俄與黑龍江將軍奕山私底下籤署的。這奕山是地方官,他能代表大清中央政權嗎?他能割讓大清帝國的主權領土嗎?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豈是一個地方官說割就割的?顯然,這份條約不具有任何合法性。

  因此,清王朝根本就不承認《中俄瑗琿條約》。當時的清政府已經睜眼看世界了。沙俄是什麼情況?1856年,在克里米亞戰爭中,遭遇慘敗。沙俄黑海艦隊全軍覆沒,傷亡士兵50多萬,沙皇尼古拉二世不堪恥辱而自殺。此時的沙俄,乃是眾多列強中最虛弱的一個。這些國際戰況,清政府都看在眼裡,都是知道的。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沙俄既沒有出兵,也從未在正面戰場上打敗清軍,憑什麼讓清王朝割讓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對當時的沙俄而言,最緊急的事情就是,趕緊讓《中俄瑗琿條約》落實下來,讓清王朝簽字蓋章。不然,沙俄還得在外東北打一場清俄戰爭。畢竟,在新疆,沙俄支持的阿古柏就沒打過左宗棠,俄軍還被迫撤出了伊犁。

  因此,沙俄就想,趁機支持英法聯軍,趕緊擊敗清軍,再狠狠地敲詐清王朝一大片土地。1860年,英法聯軍攻破北京城,火燒圓明園。在內憂外患之下,清王朝被迫屈服,選擇了簽署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天津條約》一共有四份,締約方分別是中俄、中美、中英、中法。美英法三國主要就是搶點錢,然後開埠通商,做生意,搞外貿,唯獨《中俄天津條約》,以土地為核心。

  它的核心內容就是,廢除1689年清俄簽署的《尼布楚條約》、1728年的《恰克圖條約》,以實控線重新劃定中俄邊界線。有了《中俄天津條約》為前提,沙俄便與清政府秘密簽署了《中俄北京條約》。為什麼要秘密簽署呢?

  

  因為沙俄的胃口太大了,沒出一兵一卒,就搶佔了中國外東北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要是讓英法美提前知道了,必然從中作梗。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擊敗北洋艦隊,想要奪取遼東半島,就被沙俄聯合法國、德國,逼迫歸還了遼東半島。沙俄選擇秘密簽署《中俄北京條約》,就是怕節外生枝。

  《中俄天津條約》沒有直接割讓中國的土地,卻為沙俄侵佔外東北打下了基礎。沙俄在西方擴張,碰得頭破血流,卻在東方,長達30餘年,沒有與清軍大規模正面交戰過,割走了清王朝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自古以來,邊界線從來都不是固定的,但落後就要挨打。今日之中國,願意與俄羅斯交好,但歷史上的創傷,也不應該被遺忘。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7: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