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同學群聊天記錄曝光 又被名校孩子震撼到了

京港台:2024-5-30 01:05| 來源:米粒媽 | 評論( 6 )  | 我來說幾句

北大同學群聊天記錄曝光 又被名校孩子震撼到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最近我又被震撼到,正是因為看到這篇帖子:「70人2天16萬字,又被被大學生震撼」。

  

  事情起因是這樣的。

  一門今年新開的本科生課程,馬上要進行期中閉卷考試。

  名校的老師一定不會划重點,再加上沒有往屆的複習資料可以參考,光是抱著書啃,時間來不及不說,也肯定會耽誤其他課程的學習。

  這時你會怎麼做?

  自己默默啃書,還是順其自然?

  可一位同學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當所有選課同學共同在困境中掙扎時,一位同學站了出來:

  如果大家有需求的話,我可以拉一個群?然後大家按章節分工整理,最後成果大家共享。

  這話一出,選課的同學紛紛響應,當晚就組建好了70人的群。

  

  這位組織者成為群主后,也盡職盡責,不僅明確了需要整理的內容,還為群內每個人都規定好了分工和提交時間。

  除此以外,他還直接制定規則,清除了那些想要渾水摸魚、搭便車的同學。

  

  最終,僅僅2天的時間,這個群內的70位同學共整理出了16萬字的內容,包括重點筆記,以及模擬試題和答案。

  

  在沒有任何硬性要求下,70人能完成這種高效率、高質量的團隊合作,米粒媽敢說,幾乎不可能。

  看看評論里大家的感嘆就知道了。

  15人的小組作業還吵翻天,更有的五六人一組,還有兩三個不願意幹活。

  

  別說學生不成熟,就連在公司,部門之間合作還難免三催四推、怨氣衝天呢。

  不過有一個評論我不敢苟同。

  「上過大學的都知道,組織者固然厲害,真正強的是其他同學。」

  

  先不說能進入北大的都很厲害,但我想說,如果沒有組織者,又哪來這項令人驚嘆的合作呢?

  其次,正是因為組織者提前做出聲明,會清退搭便車的同學,才約束了所有人,更說明他思慮周全。

  在整個過程中,我看到了這位同學的組織能力,超高的執行力和細緻周全的策劃能力。

  但是,我最欣賞的,還是他的「勇敢」。

  正如一個評論寫得那樣:在我們學校我也有勇氣組織,但若是清華北大,我只會膽怯。

  

  不為別的,只因為身在其中,才知道周圍人有多優秀。

  「我會不會太多事」、「我會不會被群嘲」、「我會不會太高調」......

  在種種思慮當中,難免漸漸失去站出來的勇氣,然後繼續自我焦慮。

  但是這位同學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還給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

  所以,這也是他能夠站出來的底氣所在。

  因為他的勇敢不是莽撞,而是已經在心裡設想好了大致框架,只需要抓住機會就能立刻行動。

  唯有如此,才不會被任何顧慮所影響,永遠只朝著目標大步邁進。

  

  我曾看過一個廣告公司的職場綜藝,裡面有一個名叫依秋的女孩。

  依秋是一名成績優異的乖乖女,性格也很文靜,大多數時候只是靜靜聽著別人的談論,然後做好配合工作。

  所以在這種需要爭奪名額的職場綜藝中,她顯得實在太淡然了。

  但你說她沒能力,也不是,廣告創意上她明明提了很多新點子。

  所以導師淘汰她的時候,給出的評價也很令人心酸——「透明」。

  透明到沒有看到你在做什麼,因為你只是在配合別人。

  

  就拿節目中的考核來說,本來她要負責提案部分,但是導師突然安排了別人。

  按理說,這個時候完全可以嚮導師爭取,依秋也明顯表現出了不情願,甚至幾次話到嘴邊,但最後都沒有說出口。

  

  於是,她只能藏起自己的懊惱,繼續做著自己並不情願的工作。

  最後,三個人的團隊進行展示的時候,也只有依秋沒有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可這些所有的糾結和當時的膽怯,也只能化作她被淘汰時的那句「我覺得我們的分工和配合有一些問題」。

  

  但就像導師說的那樣:「從結果來講,我們管理層包括你的同事,沒有看到你背後的原因。」

  

  是啊,大家只看結果,誰又會透過結果去分析你失敗的原因呢。

  依秋最讓我感到可惜的點是,她根本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不管對導師還是隊友,都不敢提出自己的看法。

  但偏偏,「不敢」比「無能」更可怕。

  機會明明擺在眼前都不敢伸手抓住,不僅會讓自己後悔,甚至可能失去寶貴的機遇。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像依秋這樣的乖孩子,反而不夠勇敢。

  反倒是那些在大人口中「不乖」的孩子,往往敢於打破常規,主動爭取。

  和依秋同為候選人的妙妙,一出場就與眾不同,頂著一個爆炸頭,穿著也永遠五顏六色。

  

  看起來就有個性的她,從來不會隱秘地按下心裡的委屈。

  不管是隊友還是領導,觀點不同就要表達,創意被貶就要維護,不是無法虛心接受建議,而是不希望自己的創意和努力被無視。

  

  你從她身上能明顯感受到勇往直前的那股勁,好像有再多困難,她也能直接衝過去。

  這樣的人,領導怎麼可能不欣賞?

  不出所料地,最終妙妙憑藉著出色的能力,和自己的主動勇敢,獲得了工作機會。

  其實依秋和妙妙,在職場中與其說性格不同,倒不如說是在展現自我上的尺度不同。

  依秋是傳統教育中培養的「淑女」,安靜柔和,總是站在他人身後,時間久了,也失去了站在最前方的勇氣。

  妙妙則與依秋相反,從「爆炸頭」就能看出,父母對她的教育實在太開明了。

  所以妙妙敢於成為別人口中的「異類」,更敢於站在第一排,因為對她來說,這只是勇氣附帶的習慣罷了。

  

  最近,因為小米新車的發布,雷軍一下子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爽文男主。

  米粒媽查了一下,只能說,爽文男主可能都沒有雷軍本人經歷爽。

  

  普通家庭,考入武漢大學計算機系,家境不富裕,於是雷軍努力學習,一不小心就席捲了武漢大學所有獎學金。

  當然,學霸也不僅僅是考試分數高,他大一編寫的程序,就直接被編入學校教材,成為經典案例。

  除此之外,雷軍還多方面發展,給雜誌和報刊投稿,加上獎學金,大二就實現了經濟獨立。

  要知道那可是八十年代啊,賺錢的難易程度和現在完全不同。

  可是他都這麼忙了,卻只用2年時間修完了大學4年的課程,大四,他就和同學一起創辦了公司。

  

  我看到這個經歷的時候,只有驚訝。

  因為那時的雷軍還是毫無社會經驗的大學生,更不懂經營,毫不誇張地說,他就是拉起了一個草台班子。

  一知半解也敢開公司?

  雷軍敢!

  最後的結果當然毫無意外地失敗了,可是這次失敗,並不是一無所獲,雷軍找到了自己的短板,也明白自己更擅長技術。

  大學畢業后,雷軍加入了金山公司,僅僅半年就成為了研發負責人,研發的產品你一定知道——WPS。

  後來的故事裡,雷軍就彷彿開了掛一般。

  25歲成為了總經理,面對微軟這個強勁的對手,28歲的雷軍為金山制定新戰略,推出金山影霸、金山詞霸等「周邊」產品,徹底盤活了岌岌可危的金山公司。

  

  3年後,他直接升任金山總裁。

  閑來無事,雷軍又創立了卓越網,專賣圖書和音像製品,卻因為燒錢太厲害,4個月就以7500萬美元轉賣給了亞馬遜,含淚大賺一筆。

  後來,在雷軍的帶領下,金山在香港成功上市,這時的雷軍卻轉身離開,成為投資人。

  投資網際網路公司的他,賺得盆滿缽滿。

  感覺無聊,他又創辦了小米公司,8年上市,小米手機國內市場佔有率直衝第一。

  2021年,他又從手機轉向汽車,2024就憑一個發布會,引起國內汽車圈大震動。

  

  這樣充滿霸總光環的人生,誰又能不羨慕啊。

  可縱觀雷軍在人生上的種種選擇,倒是讓米粒媽發現一個華點:

  他總是能夠乾淨利落地為一個階段畫上句號,然後果斷開啟新的篇章。

  成為上市公司總裁,他不眷戀,而是去做投資。

  「那要是失敗了怎麼辦」、「混得不如原來怎麼辦」、「別人怎麼看我」……

  雷軍不會被這些憂慮絆住手腳,而是直接開干。

  投資賺了錢,他又想自己創業,沒有焦慮,而是制定計劃,按部就班執行,才有了如今的小米公司。

  進駐汽車行業也同樣如此,在足夠的準備之後,他才充滿信心地推出了新車。

  雷軍之所以能成為爽文男主,離不開他的智慧,但米粒媽覺得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很勇敢。

  無論是放下光環,重新開始,還是不顧外界嘲諷,執意做汽車,他總是用具體的行動去化解內心的焦慮,然後讓自己更堅定地邁出下一步。

  但凡少了一點勇氣,他都不會成為今天的雷軍。

  米粒媽也知道,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雷軍,但起碼,他們可以擁有同樣的果敢,在人生的每一次選擇中,能夠為自己選擇收益最大的那條路。

  而我們身為父母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跨過憂慮和恐懼的那道坎。

  生活中,孩子每一次克服膽怯的過程都是寶貴的經驗,我們可以多鼓勵、多支持,引導孩子把這份經驗逐漸內化為下一次跨越的底氣。

  一次跨不過沒關係,只要比上一次抬腿更高就是進步,因為只要願意改變,總能跨過去。

  當經驗進度條逐漸增長,他就會甩掉心裡的包袱,獲得寶貴的勇氣。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22: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