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留生的「斷供潮」 富二代當保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自去年以來,在小紅書上,以「留學經費被切斷」為主題的帖子瀏覽量已超過458萬次。
無論在美、在英,還是在澳的留學群體中,總有一些留學斷供的例子。
學上著上著,爸媽斷供了……
對這樣的家庭和留學生而言,一切都太突然。
根據新東方教育和凱度(Kantar)在2023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在打算出國攻讀研究生學位的學生和家長中,27%的人表示他們的資助計劃受到了疫情的影響。
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家庭經濟狀況的波動,一些留學生面臨著留學斷供的困境,讓他們的留學之路充滿了不確定性。
對於陷入其中的留學生而言,怎麼「自救」成了眼下亟待解決的難題。
網友發帖
01
留學生的「斷供潮」
2019年,當張曉(音譯)前往美國留學時,她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她不得不打零工來支付大學學費。
24歲的張曉,目前在阿拉巴馬州一所大學的本科專業學習設計。
到目前為止,她的父母已經花了150萬元人民幣來資助她的海外學習和生活費用。
但去年10月,張曉的父母告訴她,他們面臨現金流問題,無法再為她提供經濟支持。
那時,她還需要再交一個學期的學費,此外還有生活方面的諸多費用,但張的錢只夠支付三個月的房租。
沒有時間多想,也沒有接受父親讓她提前回國的建議,張曉只能儘快賺錢來支付學費和房租。
張曉開始找兼職工作,比如去當保姆或者做些校內工作,但這並不容易。一個月後,她才在另一個州找到了一份臨時工作。
「從11月到1月,我每天都要從早上7點開始工作。」
「那段時間我很累,沒有時間學習。但至少我賺的錢夠支付下學期的學費。」
類似的經歷並非個例。
21歲的邁克爾·白是一名就讀于格拉斯哥大學經濟與社會史專業的大二學生。
在2022年12月完成第一學期后,他父親宣布他的房地產生意破產了。
一開始一切都很順利,在他於2022年前往英國留學之前,他父親的房地產業務已經在不斷虧損。最終,這家公司不得不倒閉。
白別無選擇,只能想辦法支付他的賬單。
他嘗試了許多不同的工作來彌補他的成本,包括送餐,在餐館工作,在精品店銷售產品,以及製作珍珠奶茶。
後來,白和朋友們開始做出售二手車和提供相關服務的生意,這項生意每月可以產生6萬英鎊(約合55萬人民幣)的營業額。
現在他已經走出了個人的「經濟危機」。
創業帶來的收入足以支持他完成學業,他計劃在獲得學位後繼續做這項事業。
02
學費飆升!
在留學生面臨「斷供」挑戰的同時,美國和英國等熱門大學不斷上漲的學費使情況變得更糟。
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與20年前相比,美國2024-2025學年的大學學費大幅上漲,在某些情況下甚至翻了一番。
也就是說,學費上漲並非個例,而是普遍情況。
斯坦福大學
今年3月,斯坦福學校董事會批准2024-2025學年學費上漲5.5%,食宿費用上漲7%。
截圖自網路
在2024-2025學年,斯坦福大學本科學費上漲到65127美元(約合47萬人民幣)。
研究生階段學費將增長4%,一些特定專業課程的漲幅將另外通知。
按照斯坦福校方說法,此舉將有助於緩解通貨膨脹導致的學校運營成本提高的問題,也能夠維持學校對學生的經濟援助水平。
早在2023-2024學年度,斯坦福大學的學費漲幅就已達到7%,今年的漲幅稍小,但學費高昂。
布朗大學
截圖自網路
今年2月,布朗大學宣布,在2024-2025學年,本科生學費漲幅為4.5%,學費漲到68612美元(約合49.6萬人民幣)。
同時,大部分研究生課程學費將提高4.5%。
雖然漲幅低於上一年水平,但學費上漲的勢頭不變。
麻省理工學院
圖源自網路
2024-2025學年,麻省理工學院本科生學費漲幅為3.75%,學費從59750美元上漲至61990美元(約合44.8萬人民幣)。
同時,麻省理工學院同時增加了對學生的經濟補助金,估計補助預算將增加到 1.673 億美元。
普林斯頓大學
圖源自網路
2024-2025學年,普林斯頓大學的學費增長了4.5%,上升到了62,400美元(約合45萬人民幣)。
依據學校官網,預計2024-2025學年度學生的餐費11,910美元,住宿費8,340美元,其他費用4,050美元。
在美國,除了私立大學之外,公立大學的學費也在上漲。
加州大學
早在2021年,加州大學就通過提案,宣布自2022年秋季起,每年入學的本科新生和轉學生的學費都要漲,具體漲幅參考當年的通貨膨脹水平決定。
圖源自網路
在2024-2025學年度,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州外及國際生費用近83000美元(約合60萬人民幣)。
對於國際生來說,伊利諾伊州立大學香檳分校、弗吉尼亞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學費也都有所上漲。
按照相關統計,佛羅里達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和普渡大學在2024-2025學年度沒有漲學費。
不僅美國大學學費蹭蹭漲,英國大學也一樣。
英國政府限制了本地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學費,而國際學生支付的學費是大學收入的重要來源。
受到通貨膨脹和匯率變動等影響,英國的大學學費同樣每年都在上漲。
牛津大學
上圖為2023-2024學年度學費,下圖為2024-2025學年度學費
牛津的學費費用相比去年增長了4000鎊左右,漲幅接近10%。
劍橋大學
圖源自網路
2024-2025學年度,劍橋大學國際本科生學費漲幅為5%。
其中,漲幅最高的是醫學、醫藥(研究生)、獸醫專業,學費高達67194英鎊,上漲了約3000英鎊!
帝國理工大學
與其他英國大學一樣,帝國理工大學不同專業學費差異較大,各專業國際生學費在37,900-53,700英鎊,漲幅介於6.5%到8%之間。
不斷上漲的學費和生活費用,讓留學生在擇校時不僅考慮學校名氣、教學質量等因素,也更多地考慮家庭的經濟能力。
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家長反覆比較學校的學習生活費用和未來收入預期,奔向性價比更高的學校。
03
如何自救?
根據中國教育部發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達到70.35萬人,同比增長6.25%。
大部分中國父母將孩子送到國外學習,也會提前為孩子的海外留學做好經濟方面的規劃。
留學斷供,對於留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已經適應了異國他鄉生活的留學生們,在突如其來的經濟壓力面前,他們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未來。
回國當然不是唯一的選擇。在留學斷供的背景下,先冷靜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再制定合理的應對方案。
可以尋求學校或機構的幫助,了解是否有獎學金或助學金等經濟支持可以申請;
可以選擇價位較低的公寓或者與朋友合租等居住方式,購買衣物時考慮慈善二手服裝店,節省開支。
嘗試通過兼職或實習等方式減輕經濟負擔,同時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和社會經驗。
實在難以為續,回國發展也不失為一條好的路徑。利用在國內的資源和優勢,為自己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留學斷供的問題並非只關乎留學生個人,也反映出了家庭和社會在留學教育方面的責任和擔當。
家庭在決定送孩子出國留學時,應該充分考慮到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孩子的實際情況,避免盲目跟風或過度投資。
社會層面,也應該加強對留學市場的監管和規範,防止一些不良機構或個人利用留學項目進行欺詐或斂財。
在留學路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坎坷和挫折。
但只要我們保持堅定的信念和積極的心態,勇敢面對現實,積極尋求解決方案,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克服困難,順利完成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