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藥廠指「反間諜法」 加劇藥品供應鏈緊張

京港台:2024-4-22 05:45| 來源:自由時報 | 評論( 17 )  | 我來說幾句

國際藥廠指「反間諜法」 加劇藥品供應鏈緊張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中國新版「反間諜法」執法範圍模煳,讓外國藥廠的檢核員不敢前去中國檢核藥品製造場所和流程。(歐新社)

  英國《金融時報》21日報導,西方製藥廠警告,中國去年7月頒布實施的新版「反間諜法」,導致準備前去檢核製藥流程的專員因害怕不小心觸法而卻步,也有人直接被北京拒絕進入工廠,這種情況可能導致藥品供應鏈中斷的問題進一步惡化。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活性藥物成分和抗生素生產國之一,也是歐盟和美國的主要藥品供應國。然而,北京擴大「反間諜法」執法範圍后,有更多手段和空間懲處官方認定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人事物,這讓外國公民憂心,自己可能僅因在中國網站上搜尋資料,就被視為間諜。

  德國藥品製造商協會(BAH)表示,德國有「大批」檢核員因擔心被捕而拒絕前去中國。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的數據也顯示,自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爆發以來,該機構檢核員被拒絕進入中國藥廠的次數高達150次,去年為26次,低於前年高峰期的62次,這種情況導致西方藥品監管機構難以監管中國藥廠。

  據了解,在第三國生產後出口至歐盟或美國的藥品,須經政府檢核員的認證,包括生產場所的審核。在此之前,疫情封鎖、生產問題和低價已導致美國和歐洲的基本藥物出現破紀錄的短缺。如今,檢核機制的中斷增加中國藥廠失去西方認證的風險,也加劇本就緊張的藥品供應鏈。

  BAH藥物科技主管比坎(Fatima Bicane)表示,在疫情期間,對中國藥廠的部分檢核是在線上進行,或在沒有查核的情況下予以延長,這意味「待審核」的認證堆積如山,其中很多將在今年底逾期。比坎直言,由於北京推出新版反間諜法,大批德國檢核人員不敢去中國。歐洲學名葯協會(Medicines for Europe)會長何文(Adrian van den Hoven)也說,反間諜法的模煳性加深檢核員的疑慮,擔心在中國可能被控從事間諜活動。

  目前並無西方製藥檢核員因被控從事間諜活動而被捕,但去年有一名日本製藥公司安斯泰來(Astellas Pharma)的高層被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強調,中國是法治國家,中國的一切執法和司法活動都基於事實和法律進行,只要遵守中國法律規定,就不用擔心。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4: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