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杜鵑花落》故事情節確實沒有侮辱八路軍

京港台:2024-3-27 05:35| 來源:胡錫進 | 評論( 7 )  | 我來說幾句

胡錫進:《杜鵑花落》故事情節確實沒有侮辱八路軍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杜鵑花落》引起很多人的憤怒,這種憤怒是樸素的,有道理的。這篇小小說完全以一名侵華日軍指揮官為視角,對八路軍的評價是日本式的,而且讓人覺得那名日軍大佐心疼兒子,要為兒子報仇,人性挺正常的呀。即使作者有探索新寫法的用意,他的這種寫法也無法被普通讀者理解,因而多數人都會產生這篇小小說「美化日軍」很不舒服的強烈感受。

  

  作者是河南湯陰縣一中學的校長,教英語出身,並非專業作家,而且小小說就是網上消費品,文學價值很低,老胡理解不了這位作者為何要寫這篇小小說。如果他是想搞創作探索,這種探索按理說也不應該由他這種非專業人士去做,因為即使有這個心,他顯然也沒有能力駕馭如此敏感的創作角度,他根本沒有金剛鑽攬這個瓷器活。

  

  以一個日軍大佐為小說的敘事視角,產生的感受必然是作者在與那個大佐共情,除非作者有高超的水平,能在這個過程中加入一些讓讀者能夠心領神會其用意的幾個關鍵筆觸,然而能夠在小說里起這種作用的文字似乎看不到。

  老胡是無法確定這名作者真實用意的。至於成都新都區將這個小小說列為初三語文測試試卷文章,就更難理解了。即使這篇小小說有一些表層文字之下的意涵,我很難相信初三的學生能夠理解那些意涵,所以把它列入初三語文測試試卷,我相信它所產生的大部分效果會是消極的。所以很多網友質疑這篇文章為什麼能夠選上去,這樣的質疑是合理的。

  現在成都新都區正在就此事展開調查,我希望,無論是對那名已被免職校長的調查還是對成都新都區考試試卷的調查,都要堅持客觀性,一方面看實際效果,一方面也要聽涉事人員的陳述。因為按常理說,在當前中國教育和網際網路大的生態之下,很難設想有普通中學校長以及考試出題人會非常惡意並且如此尖銳地挑釁社會強大共識,這樣拿雞蛋往石頭上撞,他們圖的是什麼呢?幹壞事總得有個動機吧?所以調查人員要聽他們的申辯,我還主張把他們的申辯公之於眾,供網友們兼聽。

  我看到有人指出,說這篇小小說取了日軍大佐的視角,形成作者與日軍大佐共情的強烈印象,但是小說裡面的基本情節並沒有侮辱八路軍。這篇小小說講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名日軍大佐的兒子從日本來華看他,被八路軍在武裝護送的軍車中「截了」,大佐為給兒子復仇,圍住一小股遭遇的八路軍猛打,但沒想到兒子就在那些八路軍中間,他等於親手指揮殺死了自己的兒子。

  就像那篇文章里寫的,雖然都是大佐的視角和情感,但是小說里描述的八路軍士兵們很守紀律,沒有慌亂逃跑,而是且戰鬥且退到一個小山包上。八路軍戰士沒有一人投降,全部戰死,而且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們一直保護那名日本青年。中間八路軍的陣地上有人舉起白襯衫示意投降,大佐以為是八路軍內訌了,但最後證明舉白襯衫的是他的兒子。而且八路軍沒有拿他的兒子做人質,提條件,並且在最後一刻也在日軍的炮火中保護他。

  所以說,故事情節確實沒有侮辱八路軍,但是所有敘述是通過日軍大佐的眼睛和情感表述的。怎麼看故事情節與表達情感之間的矛盾?我覺得網際網路肯定會選擇情感的角度,大多數人也會被情感帶著走,但是作為文學創作的小說是否可以有這樣的矛盾呢?這需要很專業的鑒定和評判。

  老胡個人主張,網友們的感受必須得到尊重,因為創作與閱讀是交流互動的過程,如果出現了一種壓倒性的感受,這種感受就絕不會是無緣無故和虛妄的。但是我同時主張,要給專業鑒定留下空間,給依法據理處理這件事同樣留下空間。我們決不允許顛倒基本是非的歷史虛無主義,同時要聽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們的意見:這樣從頭到尾以一名侵華日軍大佐為視角,是否是允許的。如果它從根本上就是錯的,那麼這樣的錯誤該如何定性?中學把這篇文章拿到初三學生的面前,又應該如何定性?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15:4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