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拿下50%美國人、賺走1151億 ...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剛剛,張一鳴讓全球顫抖!
瘋了、瘋了、瘋了,位元組跳動殺瘋了。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一篇報道,炸裂全球。內容披露了,中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位元組跳動2023年的綜合業績——總收入1200億美元(約8637億元人民幣),同比暴漲40%。
令人震撼的是,位元組跳動旗下TikTok(抖音海外版)業績首次曝光。其中,美國地區增長迅猛,收入達到160億美元(約1151億元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更不可思議的是,TikTok已搶佔美國人心智——全年約有1.7 億美國人使用該產品,佔美國總人口的超50%。
《金融時報》預測,按著這樣的收入增速,位元組跳動有望超越Meta,躍升全球第一!
而張一鳴也將成為全球最能輕鬆從美國人手裡賺走鈔票的中國人!
一
這是中國網際網路的高光時刻。
一個曾經不被看好的科技碼農張一鳴,繼續創造著奇迹。
「網際網路教父」、創業人生導師馬雲常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2016年,張一鳴在位元組跳動走到十字路口做出重要選擇——推出抖音及TikTok,改變了未來全球網際網路格局。
2016年之前,張一鳴還不是一個被網際網路行業尊重的創業者,成立位元組跳動(原今日頭條)時,他已連續失敗,直到遇到了改變一生的恩人,知名女投資人、SIG合伙人王瓊。
在一家沒有供暖的咖啡館里,裹著大衣的張一鳴暢想著他那遙不可及的夢想。沒遇到王瓊,張一鳴有很多夢想,但沒什麼人願意聆聽他所謂的夢想,王瓊很特別,真能聽進去。
張一鳴一邊說,王瓊一邊比劃,成就了SIG在中國最值得驕傲的一筆投資。
進入位元組跳動,王瓊更多扮演著一位聆聽者、打氣者的角色,她沒有干預過張一鳴的選擇與決策,讓其樹立信心。張一鳴也膽大,在四大門戶統治的網際網路圈子推出產品,今日頭條。
他推出該產品的邏輯與眾不同,「用科技碼農積累的技術經驗,搞出另類的機器推薦。」
靠著一句,「你關心的,才是頭條。」張一鳴決定要大搞VC/PE融資,他認為,今日頭條如果有足夠多的資金,就有充足的人才投入演演算法、模型、機器。光創業者自說自話,難有說服力,投資人背書價值顯現出來,「很多投資人錯過了四大門戶,沒道理再錯過今日頭條。」
2016年,今日頭條4歲生日,總用戶突破5億,估值超100億美元。股東、員工都在為張一鳴歡呼。他卻長嘆一口氣,今日頭條不該是公司上升的終點,他有更大的野心。
這就有了堪稱王炸的短視頻產品抖音。但抖音僅是張一鳴實現野心的第一步,第二步他瞄準了國內網際網路公司不太敢觸碰的海外。他推出了TikTok,向海外進軍。其實,裡面有個小插曲,進軍海外早期是張一鳴的避險局,他做了很多決策,每個決策都有很強的冒險性。
今日頭條估值100億美元,引發了大廠警惕。彼時,短視頻卷的厲害,嘗試出海,避開圍剿,是那個階段張一鳴十分看中的事。2018年,位元組跳動陸續推出多個APP,恰好驗證了張一鳴的擔憂,「不停的推陳出新,不停的發新APP,看哪個方向先突圍。」一位媒體人在題為「張一鳴的APP工廠」報道中寫到一句話,「抖音唯一,但成為抖音的路徑並不唯一。」
毫無疑問,即便推出抖音、TikTok及更多APP,張一鳴的野心也透著一股焦慮。
二
焦慮什麼?張一鳴把實現野心的第二步棋想簡單了。
可能有人不清楚,TikTok不能完全算是位元組跳動純原創作品。它的內核本是,美國與歐洲流行短視頻產品Musical.ly。換句話說,前者獲得歐美兩地認可,打通了本土市場。
2015年,今日頭條3歲時,Musical.ly就登頂了美國App Store第一名。
不過,由於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商業模式,Musical.ly的融資歷程卡到了2016年。對,就是位元組跳動走到十字路口的日子,Musical.ly走到了死胡同。這時候Musical.ly背後的股東、VC/PE有想法了,公司真黃了,資本怎麼解套?Musical.ly估值達到10億美元,不是小把戲了。
說巧不巧,位元組跳動高管受張一鳴指令尋找海外優質標的,一拍即合。沒IPO的位元組跳動是「網際網路現金王」輕鬆拿出10億美元買下Musical.ly,再把用戶導給TikTok。
不明所以的6000萬美國用戶稀里糊塗加入了TikTok,找到了Musical.ly的縮影。
故事講到此處,TikTok有很強的套殼嫌疑,張一鳴的操作也談不上拿下美國人,可陸續的改變,震撼了美國地區。如同抖音多次變化讓國內網民上癮一樣,TikTok同樣讓美國人著魔。
但這筆收購埋下了一些隱患。其中一點是,沒有向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主動報備。2019年開始,CFIUS就在審查位元組跳動參與Musical.ly的收購交易,雙方持續僵持了4年多,突如其來的全球「黑天鵝」打亂了CFIUS的計劃,加之美國危機重重,審查半停半審。
也就是說,全球「黑天鵝」襲來,美國的自顧不暇反而給了TikTok生長閏土。
2020年,全球「黑天鵝」的出現影響了人們的出行、工作、社交、生活。卻也帶來了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帶動了短視頻、直播覺醒。同年,張一鳴又做了一個決策,國內上線抖音電商,當流量與收益捆綁,抖音徹底爆發,GMV暴增3倍,帶來了340億美元收入。
感受到國內抖音電商的紅利,位元組跳動在美國地區上線了TikTok Shop。各位看官有沒有看出點什麼?國內抖音每獲得一次商業上的成功,經驗就能直接複製到TikTok身上。
美國人跟中國人的作息、習慣是不一樣的,可美國對資本、商業逐利的特性更為突出。TikTok Shop在美國橫空出世,似乎解決了「黑天鵝」導致美國人出現的就業難題,他們就像瘋了一樣湧入TikTok,感恩TikTok,給他們帶了新收入增長曲線,搭建起「魚與水」的關係。
三
由此,美國便是TikTok最大的市場。
同理,TikTok亦是美國人的大救星。
試想一下,短視頻、帶貨帶火了多少日薄西山的產業?解決了多少人的就業?「黑天鵝」期間,美國倒下一批擁有數萬、數千名員工的老牌企業,員工失業單靠救濟金難以維繫生活。
這些人加入TikTok得到了流量,流量幫他們賺錢,又吸引了更多想賺錢的人加入。網際網路時代最大的特點是,快。美國高消費的特點,也刺激著位元組跳動、TikTok的業績暴增。
美國有點風吹草動,英國先動了起來,派出「金融百曉生」《金融時報》打探消息,它們隨即發布了一篇驚人報道,「位元組跳動,2023年總收入1200億美元,同比暴漲40%。」
報道里,外界更關心的TikTok業績首次曝光,美國地區收入達到16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該報道,最不可思議的是,TikTok搶佔了超50%美國人的心智。根據目前可查數據顯示,美國總人口3.33億(2022年),而全年有1.7 億美國人使用了TikTok產品。
這意味著,有超50%美國人天天刷著TikTok,刷著短視頻、直播、網購。《金融時報》預測,「按著這樣的收入增速,位元組跳動有望超越Facebook母公司Meta,躍升全球第一。」
美國人高興了,美國不高興了,因為錢兜兜轉轉到了中國企業身上,況且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張一鳴是中國人。《金融時報》知道TikTok賺錢,美國當局不可能真不知道。
就在其曝光位元組跳動2023年收入時,美國就動手了。拿著當年收購Musical.ly的隱患,要挾位元組跳動將TikTok業務剝離。3月8日、13日,美國眾議院妄圖通過投票方式強行封禁TikTok。要求,「位元組跳動6個月內剝離TikTok,否則該應用在美國將面臨禁令。」
當然,美國眾議院無法一言堂,最終要看總統是否批准。TikTok CEO周受資在美國TikTok 上發布視頻表示,「TikTok要是被禁用,將造成美國30萬個工作崗位面臨風險。」
據說周受資的視頻得到了如海嘯般美國人的支持。一個國家想繁榮,避免自內向外土崩瓦解,最重要的便是經濟和民心。正所謂「失民心者,失天下。」任何阻礙人類進步的產物,都會被歷史遺棄。恰逢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冒天下之大不韙帶來的風險,競選者均要掂量。
這使得位元組跳動到底會不會剝離TikTok充滿變數。
不論成敗如何,歷史已經記下這炸裂全球的一幕——屬於中國網際網路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