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天,清華北大官宣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元旦小長假前夕,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相繼發布消息,探索工作日校園開放,逐步實現常態化開放。2024年1月1日,清華方面介紹,自今日起,兩校師生實現暢行互通。
2023年12月31日,清華大學校長辦公室、保衛處發布了《關於我校師生員工暢行北京大學校園的通知》:我校與北京大學比鄰而居,交流合作密切,實現人員暢行互通,不僅是長期以來兩校師生員工的共同願望,也對推動兩校「雙一流」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兩校經過友好協商達成一致,自2024年1月1日起,兩校師生實現暢行互通。
清華大學在通知中表示:結合校園管理實際情況,兩校校門實行查驗通行制。兩校將交互身份核驗信息,入校人員於校門經核驗通過後可以步行或騎行入校。暢行互通的範圍為在職教職工和學生(持學生證、工作證和校園卡人員)。學校將在本人同意後向對方提供身份證信息核驗許可權,逐步實現身份長期報備。
通知還提到:信息核驗許可權交互前,清華大學師生員工可憑新版學生證、工作證、校園卡經過人工核驗進入對方校園。寒假前後,學校將根據系統開發進度推進開通身份證刷卡核驗功能。請大家遵守校園管理相關規定,共同維護校園良好秩序。
同時,清華大學還發布了《清華大學擴大校園開放及優化校門管理公告》。公告顯示,為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滿足公眾參觀需求,經學校研究決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清華大學進一步擴大校園開放規模,加強文化資源共享,優化校門通行管理,提升校園參觀體驗。公告表示,在保證正常教學科研秩序前提下,基於校園承載能力上限,有序推進校園開放,周末、節假日社會公眾校園參觀可預約數量由8000人增加至每日1.2萬人以上,探索工作日校園開放,逐步實現校園保持常態化開放狀態。
公告稱,校園參觀開放日可預約時間段調整為8:00-11:00、13:00-16:00,接待遊客入校時間每日上、下午各提前一小時,可提前7日通過「參觀清華」微信小程序進行預約;加強校門區域的疏導管理,減少擁堵和排長隊現象;不斷測算分析校園人員流動的整體情況,綜合校內活動情況和校園承載能力等因素,動態科學調整相關政策,不斷提升校園開放的規模和質量。
公告強調,面向社會公眾擴大開放清華育人資源,完善入校服務平台,整合優化各類入校報備系統。參觀校史館、藝術博物館、科學博物館等各類展覽,參加學術會議、講座沙龍、觀看演出、體育活動等各類人員,逐步實現關聯報備,入校預約將更加簡便、快捷。
此外,公告還表示,圍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優化公眾體驗,為各類社會公益性團體入校參觀給予更大力度支撐;面向入校參觀的社會公眾組織開展校園義務講解志願服務,持續優化核心講解員隊伍、增設假期流動講解員、設計多種參觀路線,介紹清華景觀、清華文化,圍繞紅色景點,講述清華先輩革命歷史,打造「文化之旅」。
近期,大學校園該不該開放話題再度成為社會輿論熱議的話題。隨著北京大學工學院副教授李植有關進出北大校門的文章在網路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輿論也期待更多高校打開校門。這件事成為網路熱點之後,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等高校先後對校園開放和管理作出改進。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記者從北京大學獲悉,北大正在有序推進開放,在平衡校園秩序的同時,儘可能滿足社會需求。
具體來說,北大保衛部、計算中心、校友辦公室等聯合開發各類人員預約入校系統,開放校外人員多渠道入校服務;學校自主研發校門小程序應用平台、閘機數據管理中心、遊客數據服務平台等,為校門服務來訪人員提供多種入校核驗方式;學校將強化校門執勤保安員服務培訓,突出接待程序、風紀風貌和問題處理,提升校外人員通行效率,注重優化來校體驗。
2023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發文表示,為儘可能滿足社會人員的入校需求,實現校園有序開放,學校自2024年1月1日起,將開通社會人員線上自行登記入校系統,其中還明確表示6歲以下兒童無須登記備案。
中國人民大學還表示,不向任何機構和個人收取參訪費用。除學校指定的線上登記入校通道外,未委託任何其他機構或個人提供登記入校服務,請警惕任何形式的有償服務行為,以免上當受騙。
截至目前,北京外國語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建築大學等多所高校明確向社會開放校園,社會人員刷身份證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