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向真理低頭」,何其難也

京港台:2023-12-20 05:52| 來源:張3豐的世界 | 我來說幾句

「只向真理低頭」,何其難也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在年底,我們陷入無盡的悼念之中。

  有一個微信群,群名是「雲悼念張思之律師」。現在,人們又在這裡紀念江平先生。‍‍‍

  昨天和朋友一起去送別高耀潔醫生。朋友已經的到消息,江平先生身體狀況堪憂。

  她分享了過去看望張思之大律師的往事。

  她問老爺子:現在大家都認為,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自由,他的妥協就是可以理解的。那麼,人在這種環境下應該妥協嗎?

  張思之說:如果你堅信自己在法律、良心上都沒有錯,就不應該妥協。

  朋友又問:如果家人不理解,不妥協會對家人造成傷害呢?

  老爺子答:那也不應該妥協。家人不理解,但那也是屬於他們的命運。

  可能不是原話,但是大意如此。朋友後來真短暫失去了自由,在裡面,「辦案人員」說:你媽媽很關心你,問你要添什麼衣服嗎?

  這是情感攻勢,也是威脅。她就想起了張思之的話。

  江平先生留給這個世界最重要的一句話是「只向真理低頭」,其實也是同樣的意思。這句話說來輕鬆,真正要踐行起來是何其困難。大多數時候,我們甚至都不曾抬起過頭。‍‍‍‍‍‍‍‍‍‍‍‍‍‍‍‍‍‍‍‍

  幾天前去世的高耀潔醫生,也曾面臨同樣的處境。2007年美國要給她發兩個獎,儘管在此之前中國官方已經給她發過獎了,但是美國的認可是河南不認可的。有關方面讓高醫生的兒子向她下跪,求她不要去美國領獎。

  她沒有同意。她知道自己給家人帶來的麻煩。家人說「你撬了這個家」的時候,她一定心痛無比。她一定認真考量過,自己要不要妥協。

  但是,最終她還是選擇走自己的道路。一個人都到了82歲了,為什麼還不能走自己的路?如果說當初決定揭發血站真相,是她人生的重大決定,在82歲時選擇「逃亡」,就是更大的決定。‍‍‍‍‍‍‍‍‍‍‍‍‍‍‍

  人生的路越來越窄了。但是也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孤獨。實際上,這是堪稱偉大的覺醒,高醫生一定感受到某種力量。悲劇性的,但是也強大的。‍‍‍‍‍‍‍‍‍‍‍‍‍‍‍‍‍

  昨天在紐約郊區的一個墓園,人們送別高醫生,現場所有人可能都會想到這個問題。家屬代表也前來送別,高醫生一定會感到欣慰,至少在這樣的時刻,大部分家屬都懂得了她付出的價值。

  因為儘管選擇了一個人流亡,她也一直牽掛著子女、孫女,這一點她和任何一個河南老太太並沒有什麼不同,她為孫女考上理想的學校而開心不已。

  中國文化沉重的壓力,就是通過家人、朋友來傳遞給個人。如果你一意孤行,就會傷害到「最親近的人」,是抽象的真理重要,還是你的「軟肋」重要?

  讀俄國知識分子、作家的故事,像曼德爾施塔姆,遭遇可能比大多數中國知識分子都要慘,但是他的家人絕對理解他、支持他。

  只向真理低頭,在今天不但是罕見的品質,也幾乎等同於精神病——不合群,性格怪異,孤僻,需要看心理醫生。

  那需要成為魯迅所說的「獨異的個人」,需要強大的內心。這可能是如今很多人面對江平先生的「遺言」感到慚愧的原因。但是,如果不去嘗試著做一點點,不去試一下抬頭,不去試一下「不低頭」,紀念就距離「真理」很遠,也距離江平先生很遠。‍‍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12: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