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美「一無所獲」,澤連斯基又去了挪威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周二訪美求援「一無所獲」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又突訪了挪威。這次,他收到了北歐五國將對烏軍「撐到底」的承諾。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烏衝突導致能源價格飆升后,挪威去年的石油和天然氣收入創下了歷史新高,也因此被指責為「戰爭奸商」,但挪威拒絕接受這一說法。
據路透社12月14日報道,13日,挪威、瑞典、丹麥、芬蘭和冰島在一份聯合聲明中稱,自俄烏衝突升級以來,這五個國家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價值約110億歐元的援助,並準備繼續提供廣泛的軍事、經濟和人道主義支持。聲明還稱,「北歐國家將與烏克蘭並肩到底。」
當天,澤連斯基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與北歐五國舉行會談,並在挪威議會發表演講。這五個北歐國家中,有四個是北約成員國,瑞典則在等待得到所有31個成員國批准加入北約。
當地時間12月13日,挪威奧斯陸,北歐國家領導人峰會舉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出席。圖自IC Photo
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表示,丹麥政府本周將向議會提交一項價值10億歐元的援烏方案。
挪威首相斯特勒( Jonas Gahr Stoere)稱,將向烏克蘭捐贈30億克朗,這是挪威議會此前批准的5年750億克朗援烏方案的一部分。
《基輔獨立報》援引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數據稱,截至10月31日,按佔GDP的百分比計算,挪威對烏克蘭的資金承諾排名第一。它向烏克蘭提供了約72億歐元的援助,其中包括36億歐元的軍事援助。
另據「今日俄羅斯」11月援引挪威公共廣播公司NRK報道,北約國家挪威從烏克蘭衝突中掙了310億美元。在俄烏衝突導致能源價格飆升后,挪威去年的石油和天然氣收入創下了歷史新高。
挪威綠黨領袖阿里爾德·赫姆斯塔德(Arild Hermstad)批評說:「這是一個高得離譜的數字。挪威從別人的不幸中獲利,應該受到譴責。政府讓挪威人為自己尷尬。」
而在突訪挪威之前,澤連斯基剛剛結束了一場「沒有什麼成果」的美國之行。
當地時間12月12日,澤連斯基受邀倉促訪美,在一天的行程中先後會見了兩黨國會議員、參眾兩院多數黨領袖、副總統哈里斯和總統拜登等美國政要,尋求推動美國國會儘快通過下一輪對烏克蘭的援助。不過,CNN新聞報道稱,澤連斯基此行與去年的「英雄歡迎會」訪美之行截然不同,似乎未能推進援助,連拜登在會後也改口,首次表示「我們能支持(烏克蘭)多久就支持多久」。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3日報道,澤連斯基去年訪問華盛頓時,受到了美國國會和白宮的隆重歡迎。不久之後,美國批准了一項500億美元的援烏計劃。這一次情況大不相同。他與美國參議員進行了閉門會談,見到了共和黨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後者甚至沒有與烏克蘭總統一起公開露面。
英媒評論稱,澤連斯基的第三次華盛頓之行帶有絕望的色彩。在目前批准的援助份額用完之前,這是澤連斯基試圖從美國國會獲得新軍事援助的最後努力。然而,一天結束,澤連斯基和拜登的努力幾乎沒什麼成果。在周二上午與澤連斯基會晤過後,共和黨參議員明確表示,儘管他們同情烏克蘭的困境,但他們認為移民和美國邊境的局勢是一個更緊迫的國家安全問題。
面對烏克蘭的催促,共和黨議員萬斯不滿稱,澤連斯基的講話意味著「美國要想先確保自身邊境安全,就會淪為普京的傀儡」,這樣的言論「極其可恥且荒唐」。
BBC寫道,「幾個月來,共和黨人的選民一直對持續支援烏克蘭感到不滿。至少在目前,共和黨人似乎更願意停止對烏克蘭的援助,以取得選舉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