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售電商仰仗受通脹打擊的韓國市場

京港台:2023-11-15 11:01| 來源:美國之音 | 我來說幾句

中國零售電商仰仗受通脹打擊的韓國市場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中國零售電商面臨疲軟的國內消費,正在瞄準受通脹打擊的韓國客戶群,這些客戶希望低價商品,而不管這些商品的生產可能與人權侵犯有關。

  如果四季度的銷售持續攀升,韓國在速賣通(AliExpress)和Temu等中國公司的電商購買額今年將首次超越對美國的線上購買。

  韓國海關說,今年頭三個季度,韓國的境外線上購買額超過35億美元,中國佔46.4%,美國佔29.1%。

  韓國商業媒體Business Korea說,韓國對中國的線上購買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但中國10月份對韓國的出口總額同比下降了8.2%。

  標普全球評級亞太首席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2004年到2011年擔任世界銀行駐北京的資深經濟學家。他通過電郵對美國之音說,「一些公司試圖海外銷售,並不讓人吃驚,尤其當中國消費需求沒有非常快地增長時。」

  中國消費在地產危機和出口下降中繼續遲緩。從咖啡到豬肉等商品的消費價格10月份下降,但幾乎其它任何商品的漲價讓購物者震驚。

  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印太發展中心經濟學家羅比特·沃克爾(Robert Walker)說,「海外電商銷售的增長有利於中國經濟。」

  他說,「但海外電商消費不可能有效抵消中國經濟的總體減緩以及國內消費的疲軟。」

  速賣通、Temu和希音(Shein)等中國線上零售商一直仰仗韓國和日本等國的通脹,以增加他們廉價商品的吸引力。

  這些零售商在韓國是最大的購物應用程序,8月到10月的下載量達到兩百萬,增速最快。

  7月在韓國和日本推出的Temu在日本也是兩個最大的應用程序,同期下載量達到4百萬。

  韓國經濟研究所高級所長特洛伊·斯坦加羅內(Troy Stangarone)說,「中國電商平台的問題是他們是否能夠在通脹下降和發達經濟體改善時維持市場份額,或在韓國和其他國家的消費者返回提供更昂貴但更高端商品的電商平台時維持市場份額。」

  Temu和希音被控在中國使用強迫勞動製造廉價商品。

  美國眾議院中共特設委員會主席麥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6月發布報告說,Temu和希音利用美國1930年關稅法案的最低限度漏洞,向美國客戶銷售強迫勞動生產的商品,違背《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

  最低限度條款允許一個人每天進口800美元以下的商品,就可以通過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的有限檢查。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2021年12月簽署了《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同時加強針對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進口的現有禁令。

  加拉格爾星期一通過電郵對美國之音說,Temu的「商業模型似乎是有組織地利用最低限度標準,讓其美國進口避免檢查。」

  加拉格爾在電郵中說,「我鼓勵與美國有共同價值的日本和韓國等國家仔細檢查這家可能用強迫勞動生產的商品充斥他們市場並破壞他們國內產業的公司。」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4 15: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