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冒名頂替詐騙」?支付應用Zelle同意退款

京港台:2023-11-14 06:49| 來源:美國中文網 | 評論( 1 )  | 我來說幾句

遭遇「冒名頂替詐騙」?支付應用Zelle同意退款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美國中文網報道 在聯邦政府的壓力下,參與點對點支付服務Zelle的銀行已經開始向詐騙受害者退款。

  Zelle的母公司EWS告訴路透社,自6月30日以來,已有2000多家金融公司開始撤銷客戶向騙子轉賬的款項,這些騙子冒充政府機構、銀行或其他服務提供商進行「冒名頂替騙局」。

  據報道,銀行歷來拒絕向這類騙局的受害者提供賠償,理由是聯邦法規只要求銀行為被黑客侵入的賬戶發放退款,而不是客戶因欺詐而授權支付的款項。

  EWS首席欺詐風險官尚思(Ben Chance)對路透社表示,新政策提供的消費者保護服務「遠高於現有的法律和監管要求」。

  EWS尚未公開披露計劃向客戶返還多少錢,也沒有就退款的時間表以及受害者應當如何索償提供說明。目前尚不清楚銀行是否會追溯新政策生效前發生的任何欺詐性交易。

  包括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和富國銀行在內的七家大型銀行於2017年推出了Zelle,以與PayPal、Venmo和其他支付應用競爭。

  大約一年前,紐約時報和議員們對Zelle和其他支付應用上普遍存在的欺詐行為表示擔憂。

  根據麻州國會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等領導的調查,僅在2021年,Zelle用戶就因各種欺詐行為損失了大約4.4億元。沃倫辦公室在另一份報告中引用了四家銀行在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收集的數據,發現在遭受任何類型欺詐的Zelle客戶中,銀行退款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而冒名頂替騙局受害者中只有大約2%得到了補償。

  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數據顯示,冒名頂替欺詐在2022年造成了26億元的損失,使其成為去年最廣泛的騙局。

  據路透社報道,除了從詐騙者那裡追回資金和賠償受害者外,Zelle還實施了其他政策改革,以打擊其網路上的欺詐行為,包括標記高風險的轉賬。

        更多美國要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23: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