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困窘中「新冷戰」外交? 朝鮮大規模關閉使館

京港台:2023-11-6 03:09| 來源:德國之聲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經濟困窘中「新冷戰」外交? 朝鮮大規模關閉使館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據德國之聲報道,從安哥拉到香港,朝鮮正在迅速關閉其海外大使館和領事館,其原因是該國經濟陷入困境,同時轉變外交戰略,更多地與中國和俄羅斯結盟。

  專家稱,從安哥拉到香港,朝鮮正在迅速關閉其海外大使館和領事館,因為平壤經濟陷入困境,同時金正恩與俄羅斯一起展開"新冷戰"外交。

  當地政府證實,朝鮮官方媒體上周宣布其大使對非洲盟友烏干達和安哥拉進行"告別訪問",並關閉了在香港和西班牙的領事館業務。專家稱,可能會有更多這樣的外交機構撤離。

  這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上一次如此大規模關閉外交使館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當時該國遭受飢荒,造成數十萬人死亡--也有人估計達數百萬人死亡。

  朝鮮前駐倫敦副大使太永浩(Thai Yong-ho)表示:"自20世紀90年代的'艱難行軍'以來,這是首次撤銷如此多的大使館。"

  太永浩於2016年叛逃到韓國,現在是韓國執政黨議員。他表示,關閉這些設施"表明聯合國對朝鮮的制裁在全球範圍內效果良好"。

  專家表示,直到最近,朝鮮駐非洲大使館的業務利潤豐厚,從建築到軍事交易的服務使朝鮮能夠賺取硬通貨,但全球強化對金正恩被禁武器項目的制裁已經開始產生影響。

  現在,即使是平壤遠方的傳統盟友也"難以向朝鮮支付資金,因此朝鮮別無選擇,只能關閉大使館",太永浩說。

  平壤外交戰略的轉變

  首爾統一部本周表示,全球"加強對朝鮮的制裁擾亂了其外匯收入"。

  該部稱:"這反映出朝鮮出現嚴重的經濟危機,難以與傳統盟友維持哪怕是最低限度的外交關係。"

  根據朝鮮外務省的信息,朝鮮與15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財政拮据,朝鮮駐外使團的數量一直在減少。

  最新一輪的關閉也凸顯了平壤外交戰略的轉變:朝鮮曾一度尋求維持所謂的不結盟戰略,在冷戰超級大國之間保持平衡,而現在卻與中國和俄羅斯站在了一起。

  金正恩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於9月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舉行了峰會,美國和韓國隨後聲稱平壤已開始向莫斯科提供武器,以換取衛星技術支持。

  "由於烏克蘭戰爭,朝鮮認為可以通過向俄羅斯和中國派遣大量人力並加強與這兩個國家的軍事和經濟合作來生存,"前外交官太永浩說。

  他說:"這表明,在朝鮮的整體外交戰略中,非洲的戰略地位已經削弱,而中國和俄羅斯的戰略重要性卻在增加。"

  網路黑客不足以維持朝鮮的經濟

  韓國國家統一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漢范(Cho Han-bum)告訴法新社,關閉大使館的種子可能早在2019年就已經播下,當時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金正恩在河內舉行的峰會以失敗告終。

  他說,當時"朝鮮宣布了一場長期戰爭",決定將重點放在其被禁止的武器計劃上,而不是談判上。

  但疫情導致人員調動困難,因此朝鮮駐外使團的調整現在才開始。

  趙漢范表示,有報告顯示,該國最終將關閉大約50個大使館中的10個,"這意味著其外國大使館的數量將減少20%。

  "除非發生經濟危機,否則國際上很難找到這樣的案例,"他說。

  趙漢范說,自2020年為預防疫情而封鎖邊境以來,朝鮮嚴峻的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貿易逆差不斷增加,外匯儲備日漸減少。

  "網路黑客不足以維持他們的經濟。"他告訴法新社,"看來經濟困難和外匯枯竭是關閉駐外使館的最大原因。"

  他說:"朝鮮將通過維持或加強與中國、俄羅斯、敘利亞、伊朗和古巴等重要國家的使領館,同時清理那些難以維持、負擔沉重的使領館,來加強其所謂的新冷戰外交。"

  "不過,可以認為朝鮮整體外交能力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4: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