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東南亞,被「噶腰子」和槍擊案打碎了

京港台:2023-10-22 10:58| 來源:每日人物 | 我來說幾句

魅力東南亞,被「噶腰子」和槍擊案打碎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其實安全問題一直都有,或許是時代情緒變了。」資深背包客李瑋鋒總結道。他從2009年開始獨自背包旅行,幾乎走遍了東南亞,「因為那時東南亞最便宜,有時做沙發客,全程只需要花幾百元機票錢」。

  那時他的攻略發出來,跟帖大多是羨慕和討教經驗的聲音,但現在,他不敢想到東南亞窮游會被如何嘲諷,「凡是有關那邊的視頻,底下的評論都是詐騙、嘎腰子」,看得多了,他甚至也有些懷疑,要是自己現在再去,「不被當地人騙走,也會被本國人罵暈」。

  東南亞可能還是那個東南亞,只是在國內的輿論中,東南亞換了一層濾鏡。

  被槍聲破壞的黃金周

  槍擊案發生的那天晚上,導遊王傑翰做了一整夜噩夢,夢裡人群熙攘的曼谷街頭突然變得空曠,路邊小吃攤攤主一邊手忙腳亂地收拾推車,一邊用泰語沖他大喊「快跑快跑」。他發現團里的遊客不見了,著急卻喊不出聲,轉頭去找,又誤入一條迷宮般的街道,繞來繞去,怎麼也找不到出口。

  一身冷汗從噩夢中驚醒,拿起手機一看,才凌晨四點。王傑翰猜想,7位團員恐怕也和他一樣,在酒店難以安眠。

  泰國當地時間10月3日下午16時20分左右,曼谷市暹羅百麗宮購物中心發生槍擊事件,14歲的嫌犯用一把改造過,且裝有實彈的訓練用空彈槍射擊,導致2人死亡,5人受傷。受害者中有兩位中國公民,其中一位不幸遇難。

  槍擊案當天,王傑翰帶領的旅遊團剛剛抵達曼谷,他們並沒有暹羅百麗宮的行程,但很快在新聞中得知了事情經過。即使不在現場,身邊的變化也足夠讓人心驚,街頭人群神色緊張,警車在身邊呼嘯而過,連賣水果的小販都早早收攤。

  沒等王傑翰開口,團員們一致要求立刻回酒店,取消晚上的遊河和夜市行程。王傑翰也覺得「腦袋發懵」,送團員回酒店后,一個人窩在大堂沙發上不知所措。手機里的消息刷屏了,多是同行在問「怎麼回事?」「這可怎麼辦?」連本地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有泰國導遊後知後覺地感嘆道:「原來泰國不禁槍。」

  由於距離普通人生活太遠,很多人都忽略了泰國是槍支持有大國,有研究報告指出,泰國有超過1030萬支槍,平民擁槍率為平均每100人10.5支,在亞洲國家中排名第二。而據泰國國家網報道,泰國警察總署署長多薩透露,近年來泰國進口了大量空彈槍,其中大多數被改造後用於犯罪。

  到了晚飯時間,酒店餐廳已經沒了位置,不敢出門的遊客只能擠在酒店用餐。不出王傑翰所料,一場爭執爆發了。團里兩對夫妻要求立刻改簽機票回國,並退還剩餘行程費用,兩位年輕女孩還在猶豫。在王傑翰提出需要和旅行社商議后,一對夫妻先吵了起來,妻子提議先離開曼谷也可以,丈夫指責她「不知輕重」,緊接著又質問王傑翰:「出了這樣的事兒,我們怎麼敢再待下去?」

  沒人有心思吃晚飯,王傑翰一邊為兩對夫妻改簽第二天晚上的機票,一邊為兩位女孩更改行程和住宿,提前兩天前往蘇梅島,同時還要不停解釋,「退還行程費用需要旅行社同意」。那天,他接到的最後一條消息,是旅行社通知他,下一個旅遊團行程有變,團員們將直接抵達普吉島,不用他在曼谷接待了。

  槍擊案發生后第二天,清邁一家民宿的老闆呂佳佳一大早就接到了後台的退單申請,雖然只有一單,但那一整天她都坐立不安,煩躁地把手機扔在一邊,生怕下一秒鐘又有退單申請蹦出來。十間客房只入住了一半,她不想再承受任何損失。

  疫情開放后的第一個黃金周,呂佳佳的心情只能用跌宕起伏來形容。上半年民宿入住率不如預期,就算是三四月的泰國旅遊旺季和五一假期,店裡也常常只有三四個客人,還多是歐洲面孔。因此,她原本對黃金周的客流也沒抱什麼期待。

  可在6月雨季來臨,客流量減少時,周邊民宿、酒店紛紛開始改造升級,她每天都能看見裝修車、運貨車在街巷裡穿行。同行都在為黃金周的到來做準備,火熱的氛圍讓她也坐不住了,她更換了房間的軟裝,在大廳放上新的綠植,更新了網站的宣傳頁面。

  到了9月,即將推出的中國遊客免簽政策更是為泰國旅遊業帶來了一絲期待。那時不少酒店、飯店都在高薪聘請會講中文的服務員,她在國內社交平台上經常看到當地民宿即將訂滿、漲價的帖子,「即便知道只是宣傳手段,心裡還是忐忑,是不是只有我家還沒什麼預定」。

  等到黃金周真的到來,呂佳佳的心態反而「躺平了」。想象中遊客湧向清邁的場景並沒有發生,「客流量只比五一期間翻了一兩倍吧,街上多了些講中文的人,但和疫情之前的熱鬧遠遠不能比」。

  直到槍擊案發生那天,呂佳佳看到新聞的第一反應也是「原來泰國不禁槍」。緊接著心裡一陣陣發涼,她知道,對今年接下來的生意「徹底不必抱有期待了」。

  

  ▲清邁的綠植。圖 / 受訪者提供

  東南亞旅遊,陷入困境

  送走兩位女孩,王傑翰居然迎來了假期,這讓他難以接受。原本他將在黃金周期間無縫接待四批遊客,帶領他們從早到晚穿梭在大皇宮、火車夜市與湄南河之間,他還為此準備了兩大袋休足貼,用來緩解肌肉疼痛,現在已經派不上用場。

  他在微信朋友圈、當地導遊群里都發了消息,表示自己有空閑接單,但很久沒收到回復,一位中國同行在他的朋友圈下留言,「歇歇吧,大家都一樣」。

  陷入困局的不只是王傑翰,甚至不止是泰國,在疫情影響逐漸消失的今年,東南亞旅遊業卻遲遲沒有回暖。

  泰國旅遊與體育部數據顯示,自9月25日至10月1日,泰國對中國遊客實施免簽入境政策后第一周,入境泰國的中國遊客數量突破10萬人次,環比增長72.49%。但這也僅是2019年日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疫情前,中國曾是泰國游第一大客源國,2019年泰國日均接待中國遊客3萬人,而在今年免簽第一周,泰國日均接待中國遊客僅為1.52萬人。

  中國也曾是越南遊最大的客源國,2019年,越南接待中國遊客人數580萬人次,約佔越南外國遊客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但在2023年前6個月,中國赴越南遊客人數僅為55.7萬人次,僅為2019年同期的25%。而韓國則憑藉160萬人次赴越遊客,一躍成為越南最大的國際客源市場。

  疫情放開之初,對出境游的觀望態度和遊玩費用上漲是阻攔中國遊客前往東南亞的主要因素。泰國旅遊局曾公布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來往泰、中的重點城市機票價格是疫情前的1.5倍,而中國遊客每趟旅行平均開支也從5萬至5.4萬泰銖飆升至6萬甚至15萬泰銖」,約為人民幣1.2萬至3萬元。

  而到了下半年,不斷被宣傳的安全問題也成了東南亞旅遊難以再度火熱的原因之一。《消失的她》《孤注一擲》等國產電影渲染了東南亞混亂、危險的一面,殺人、詐騙、嘎腰子,讓人們對這片土地顧慮重重。

  再加上情侶在巴厘島酒店意外身亡等新聞事件,過去以性價比著稱的「新馬泰旅遊」,如今被蒙上了一層驚悚面紗。疫情前,巴厘島每年能接待140多萬中國遊客,今年上半年,這個數字僅有17萬。

  今年夏天,民宿老闆呂佳佳在資源網站上看完《消失的她》,忽然有種被陳思誠「背刺」的感覺,「過去《唐人街探案》把泰國拍得那麼美,現在怎麼就把泰國拍成了殺妻勝地呢?」

  「女人莫名失蹤,被削成人彘裝在桶里表演,這都是我小時候在《故事會》里看過的恐怖傳說,沒有新聞報道證明是真實的。」呂佳佳語氣有些不忿,「這不就是純恐嚇嗎?」

  但影視作品的描繪,和屢屢發生的安全新聞,還是影響了不少人前往東南亞旅遊的意願。重慶女孩黃寧本打算今年到泰國過年,母親知道后,不停給她轉發泰國詐騙、搶劫的新聞,試圖阻攔。她怕母親擔心,決定把目的地更改為日本,家人又說「那還有核廢水呢」,搞得黃寧哭笑不得,「錢都準備好了,卻無處可去了」。

  廣州姑娘趙宜萱去過5次泰國,2019年國慶黃金周,她獨自在清邁待了5天,「每天就是無所事事地坐著發獃,盪鞦韆、看綠植」,那是她記憶里最放鬆自在的一個假期,這讓她對泰國產生了一層回憶濾鏡,過去三年,她總念叨著「什麼時候能解封,再去一次泰國啊」。

  而今年解封后,她卻將去泰國的計劃一推再推,「年初要做核酸,五一怕人太多,年中又覺得雨季來了,就先不去了」,十一前她看著往返特價不到兩千元的機票,反反覆復想付款,最終又放棄。「其實還是有點擔心安全」,過去熱鬧的夜市、迷幻的人妖秀,現在想來反而有些后怕,「還是挺亂的,沒遇見事兒,是我幸運」。

  「其實安全問題一直都有,或許是時代情緒變了。」資深背包客李瑋鋒總結道。他從2009年開始獨自背包旅行,幾乎走遍了東南亞,「因為那時東南亞最便宜,有時做沙發客,全程只需要花幾百元機票錢」。

  走得多了,他也開始做兼職導遊,帶隊去柬埔寨看過恢弘的吳哥窟,落日餘暉下,古王朝的遺跡沉默佇立,去菲律賓的小島上尋找原住民部落,幾十元人民幣就能買下一堆工藝品,他也在緬甸被偷過行李,和隊友們面面相覷。

  那時他的攻略發出來,跟帖大多是羨慕和討教經驗的聲音,但現在,他不敢想到東南亞窮游會被如何嘲諷,「凡是有關那邊的視頻,底下的評論都是詐騙、嘎腰子」,看得多了,他甚至也有些懷疑,要是自己現在再去,「不被當地人騙走,也會被本國人罵暈」。

  東南亞可能還是那個東南亞,只是在國內的輿論中,東南亞換了一層濾鏡。

  心懸一線

  中國遊客曾是泰國旅遊業的重要支撐,2019年泰國共接待外國遊客3970萬人次,在這之中,中國遊客達1099萬人次,為泰國創收5430億泰銖,約佔外國遊客旅遊總收入的28%。但現在,中國人不來了,泰國旅遊業遭受重創。

  槍擊案發生后,泰國旅遊營銷協會主席基蒂指出,考慮到槍襲案對中國遊客的心理影響,10月將會有一半以上的中國客源流失,原本預計的70萬赴泰游華人,或將減少到30萬。

  不用看這些數字,王傑翰也能感受到此次黃金周的寒意,原本他計劃能在黃金周賺上兩三萬元,寄些錢回國內的家裡,如今他只求10月能別閑下來,「不然躺在床上左思右想很難受」。

  王傑翰習慣了在睡前分別刷一遍中國和泰國的社會新聞,看到國內各大景區人擠人的盛況,再對比如今曼谷遍地都是空閑導遊和突突車,難免心灰意冷。10月7日,看到一位中國女遊客在普吉島五星級酒店墜亡的新聞,他責怪自己「為什麼每一步都選錯?」

  王傑翰是在2021年「逆向」來到泰國。2019年末,他不顧家裡反對,辭去國企司機工作,拿全部積蓄開了一家烤肉店,結果只試營業了半個月就趕上疫情,接下來就是遙遙無期的關門。

  堅持了一年,烤肉店在2020年底徹底倒閉,父母替他補了近20萬元虧損,他不好意思待在家裡,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只好跑來投奔在泰國生活多年的好朋友。

  學了大半年泰語,在朋友的服裝廠工作了一年多,王傑翰始終沒回過家,「什麼錢都沒賺到,沒有臉面回去」。2023年初,疫情放開伊始,他就聯繫好了國內的旅行社,準備轉行做導遊,在他的意識里「這樣雖然辛苦,但做好了,肯定比打工賺錢」。

  然而整個上半年,旅遊生意始終不溫不火,來泰國的中國人沒有他預期中絡繹不絕,中國導遊又不如當地人有競爭力,王傑翰每個月倒是有十多天閑在家裡。他本以為是剛剛放開,客流還未恢復,經過黃金周的打擊,他開始懷疑「是我想得太簡單了」。

  王傑翰的經歷或許只是當地旅遊衰退的縮影,由於中國遊客的銳減,泰國許多中餐廳關閉,酒店前台、餐館服務員、計程車司機等無法使用中文進行全程交流,一位遊客在今年春天前往泰國,發現著名的丹嫩沙多水上市場,河水是渾黃的,岸邊招牌都有些褪色。

  面對今年慘淡的市場,張哲反覆重複這一句話,「錢不好掙,現在在哪都不好掙了」。

  

  ▲王傑翰拍攝的曼谷大皇宮。圖 / 受訪者提供

  張哲是在9年前來到的泰國,說起緣由,他嘿嘿一笑,「還不是因為《泰囧》」。這部2012年上映的公路喜劇,瞬間帶火了泰國旅遊業。數據顯示,2012年前往泰國的中國遊客超過250萬人次,春季期間赴泰的中國遊客比同期增加3倍,中國也在那一年超過馬來西亞,首次成為泰國最大的旅遊客源地,導演徐崢甚至因此受到泰國政府最高領導人的接見。

  那時,在北京做導遊的張哲瞄準了時機,和朋友一起來到泰國創業,先是做地接熟悉市場,再是開餐廳、承包遊艇業務,生意最大時,曼谷、普吉島、蘇梅島,泰國幾大旅遊熱門地都有張哲的產業。

  2019年,是張哲記憶里泰國旅遊業最輝煌,也是他事業最頂峰的時刻。每天,他要安排20多艘遊艇出海,「錢是自己跑來的」,一艘遊艇要提前3個月預定才有空閑,他經常在泰國各地穿梭,一年跑壞了一輛小汽車。

  而現在,張哲最慶幸的是,2020年夏天,他賠錢轉讓了大部分餐廳和業務,雖然損失上百萬元,「好在最後人沒被拖垮」。

  因為旅遊業始終不景氣,「賺不到錢,大家戾氣都更重了,泰國和中國的導遊經常發生衝突,搶生意、搶地盤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這讓張哲意識到,「這樣內部惡劣競爭的環境,已經不是做事情的好時機了」。

  「過去幾年,我就像走在懸崖邊上,一不留神就掉入谷底了,現在命是保住了,心還在外面懸著。」今年放開后,張哲始終沒敢有大動作,只守著曼谷的兩家餐廳,「看看這兩年的形勢變化,不行我就原地退休了」。

  出路難覓

  「最折磨的事情,是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也沒什麼努力的辦法。」呂佳佳已經對民宿「失控」的經營狀態無可奈何了,「現在問題不是我如何布置房間,如何宣傳,是我不確定,下一秒又會發生什麼意外。」

  呂佳佳在2017年來到泰國,那時她剛剛研究生畢業兩年,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又不捨得去歐美讀書的費用,最終選擇了泰國做落腳點。她幾乎第一眼就愛上了清邁,比起泰國的其它城市,這裡是加倍的閑散舒適,到處都是度假的人群,「呆坐一整天,也不會有愧疚感」。

  一年後,她在家人的支持下盤了一間民宿,資金不多,裝修、宣傳、保潔都需要她親力親為。清邁幾乎遍地都是酒店、民宿,她的生意始終不算火,「但在這裡,也沒什麼力爭上遊的概念,每天賺點生活費,日子也就過去了」。

  疫情三年,她幾次動了將民宿出兌的念頭,又捨不得,現在這個念頭又冒出來了,「可能是心氣兒散了,不想看著這裡每況愈下,以前還能怪疫情耽擱,現在都不知道能怪誰」。

  這幾天,呂佳佳琢磨起未來的出路,回國上班是不太可能了,簡歷已經斷了幾年,留在泰國繼續創業,如今的環境下,又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為了重興泰國旅遊業,泰國官方舉措不斷,除了年初由泰國副總理、交通部長、旅遊部長組成「迎賓團」,在機場歡迎首批中國遊客落地,黃金周推行免簽政策外,泰國總理府發言人還曾表示,泰國將成立專項小組對網路上涉及泰國的負面新聞向中國遊客作出解釋。同時,泰國總理也要求旅遊部門對接線上旅行社(OTA),完成中泰旅遊資源整合,在中國進行泰國旅遊品牌塑造。

  槍擊案發生后,10月19日,泰國國家旅遊局攜手八家中國企業,在北京簽署泰國旅遊「戰略合作意向書」,以進一步滿足中國遊客的多元化需求,重塑中國遊客赴泰旅遊信心。泰國國家旅遊局局長塔佩妮·佳沛本在簽約儀式會後表示,關於中國遊客非常關心的安全問題,泰國方面非常重視,國家安全部門、警察總署已經全部行動,希望給到中國遊客特別的安全照顧,甚至有企業提出邀請中國警方去景點常駐,泰旅局也已傳達給高層。下一步還有可能給到中國遊客永久性的免簽。

  而在張哲看來,除了安全問題,如何提高泰國旅遊的新鮮度也是一大難題,「十多年了,最火的娛樂項目還是大皇宮、出海游和水上市場,槍擊案的影響總會過去,誰能帶動新的旅遊方式,誰才能在市場上佔據主動權」。

  泰國國家旅遊局東亞司司長李文華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目前尚未有更詳細的客群畫像,但是可以看到一些共同點。比如現階段來到泰國旅遊的中國遊客多為18至30歲,基本不超過35歲,他們很多是從事靈活工作的新媒體從業者,時間自由,也有較高的收入,具備高消費能力,更喜歡親近自然以及深度體驗的產品。

  而在一線從業者看來,「高客單價、高附加值的研學游、親子游或許才是未來高端旅遊的新風向」。張哲帶孩子參加過一次親子游,五天四夜的行程花費了兩萬多人民幣,但一起潛水,森林探險等活動,讓他「錢花得心甘情願」,他打算等黃金周過去,再到泰國各地考察一圈,尋找其中新的商機。

  儘管出路難覓,但對更多的普通旅遊業從業者來說,除了繼續前行,別無他法。王傑翰決定,無論如何先做完今年的導遊工作,明年要是客流量有所回升,或許可以試著自己規劃路線帶精品團,或者去夜市擺攤、和朋友合開一個服裝檔口,如果旅遊市場還是不景氣,就再去其他行業學習,「總之賺不回烤肉店賠掉的20多萬,我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他時常會想起那個噩夢,「沒有直升飛機從天而降,救我出去」。走出迷宮唯一的方式或許只有靜下心來,一步步嘗試,現在他唯一想要祈禱的只剩下——「這裡不要再發生意外了」。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06: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