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程序員:有專科生年薪40萬,有人60多歲還編程

京港台:2023-9-30 10:41| 來源:九派新聞 | 我來說幾句

日本程序員:有專科生年薪40萬,有人60多歲還編程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他專科畢業、不會日語,曾拿著4千元的月薪。現在他在東京郊區已經買房,年薪在40萬元人民幣左右。

  網際網路寒冬下,到日本做程序員,給了一些人出路。由於人才缺口大,日本吸收大量外國勞動力,並降低入職門檻。

  

  東京。資料圖

  【1】低門檻:有同事之前是賣和服的

  日本IT行業的低門檻,讓張寧抓住了機遇。2019年,在瀋陽做程序員的他,在招聘平台收到了一個來自日本的offer。

  日本經濟產業省進行的「關於IT人才供需的調查」顯示,預計到2030年,日本IT行業將會有45萬名IT人才的缺口。這個數字最多可能到達79萬,最少也有約16萬。很多大公司從印度、中國等各地批量招收人員。日本政府也提供了不少安家、生育的福利,8月還縮短了外國IT工程師取得日本在留資格的審核時間。

  向張寧拋出橄欖枝的,是一個在日本的華人企業,「那時候缺人,招聘基本沒要求,你什麼都不會,計算機畢業的就能來。」張寧對九派新聞說。

  中國人到日本做程序員,一方面是文化和距離更接近,另一方面是技術和政策門檻較低。

  張寧也考慮過去新加坡,但因為距離太遠放棄,從日本回瀋陽更近,飛機大約兩小時。剛來日本時,他一句日語不會說,但在他看來,這並沒有給生活帶來什麼困擾,「這邊漢字多,公共場合都有中文。」

  專科畢業后他找不到工作,賣過保健品,為了轉行做程序員,上了5個月的培訓班。他在學校學的是電氣自動化專業,「與計算機擦個邊」,這讓他能大致吸收培訓班的知識。從培訓班出來,能順利進入IT行業的概率很低,「班上40個人,干三年堅持住的只有四五個人。」

  上完培訓班后,張寧在瀋陽能找到的工作工資並不高,高薪都需要高學歷,他直接找了一個月薪1500的實習生,上了一周班覺得連付房租都困難,就「跑路」了。

  在投了七八份簡歷后,找到了一份月薪4000元的全職,主要負責對日開發,可以接觸到日本客戶。「對日開發要求很低,項目往往不太好,系統比較老,國內項目則競爭壓力大,要求高。」

  草莓在日本文科碩士畢業后,發現並沒有什麼對口的工作,要麼繼續讀博,要麼去公立學校教書,但學校更傾向於日本人。她讀文科的時候,沒有想到「畢業即失業」,求職兩個月一無所獲,她下定決心轉行IT。

  沒有任何計算機相關知識,她在家自學了一兩個月 Python,便去了IT公司面試。公司並沒有要求相關經驗,因為日語不錯溝通順利,她成功通過面試。入職后,公司提供了4個月的帶薪培訓。

  「日本的IT行業門檻,應該是全世界最低了。」草莓說,日語好的同學轉碼難度不大,她有3個同學都成功文科轉碼。她認為,日本的IT公司任務分得很細,一些工作很基礎,零經驗的人培訓一兩個月就能上崗,她問過其他日本同事,很多也是文科轉行,還有同事是之前在服裝店賣和服的。

  

  草莓成功跳槽。受訪者供圖(@不可馴化的小狐狸)

  【2】踩坑:派遣公司良莠不齊

  在日本做程序員的薪資,可以維持一個比較舒適的生活。

  求職中介機構顧問露露負責給日本IT企業招聘,她告訴九派新聞,在日本程序員的年薪一般是600萬日元起(約合人民幣30萬),要求5年以上開發經驗。

  張寧每個月的生活成本在15-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300-9700元)。他已經在千葉縣買了150平的一戶建,獨棟樓有院子和車庫,每天單程通勤1小時。房子的首付100萬日元,佔全款的比例3%,「這個首付跟沒有一樣,都不用攢,大約我兩個月工資。」

  他認為,在日本買普通房子並不難,除非買核心地段的豪宅。郊區的房子,比東京市中心的公寓要便宜很多,日本房價差距很大,「多坐電車10分鐘,房價能差一倍。」

  草莓在大阪每月到手的工資是25萬日元,花銷在15萬日元,主要花費在房租,「因為我才幹一年,這個待遇算很低了。」

  正規的日本IT公司不會有太多加班,絕大多數公司尊重法定的薪資、福利,休息日和工作的界限分明,放假不調休。

  

  草莓在大阪的生活。受訪者供圖(@不可馴化的小狐狸)

  日本政府從2019年實施新加班制度,每個月加班時間超過120個小時的員工會被強制要求體檢,連續加班超過40個小時,領導會被談話。

  張寧一般工作8小時,有時會加班半小時,「日本人效率比較低,很多都是無意義加班,現在大公司不讓加班了,到點電腦就自動鎖屏。」

  草莓目前所在的公司加班不多,但之前在一家小公司「踩坑」。公司發的工資里,包含了25小時的加班費。只要加班沒滿25小時,員工就不能拒絕,她做了3個月就裸辭了。

  這家公司屬於派遣公司,在日本很常見。員工對於甲方來說,是派遣員工,與派遣公司是正式的雇傭關係。

  在日本,除了Google、微軟等跨國大廠,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沒有研發團隊,技術人員很少,多數軟體開發項目外包給下游公司,出現了層層外包的現象,催生了大大小小的派遣公司。

  派遣公司員工的工資由甲方發放,比如甲方給一個人的指標是60萬,派遣公司給的可能是30萬,賺取中間差價。此類公司良莠不齊,是「踩坑」的高發地。

  在這樣的模式下,日本軟體技術迭代也很困難。開發人員頻繁流動,網際網路企業很難留下經驗和方法論,開發者也難有動力來突破創新。

  底層的派遣公司接不到好項目,可能會加班嚴重。「前面的人系統寫得很爛,你就不得不花時間解決這些問題。」草莓說。

  還有派遣公司從中國招人培訓,但培訓完找不到工作。張寧說,四五年前,沒有語言和技術基礎的人,還能去日本碰運氣做程序員,但現在比較難,很多被裁的程序員也想過去,日本不缺新人。

  他知道不少人花10萬日元,在派遣公司培訓一個月後,被包裝成幾年工作經驗,塞給用人單位,但經驗不足很容易露馬腳,他們在日本待了兩三個月找不到工作,被迫回國。「培訓一個月還是學藝不精,脫產學習半年還是可以的。」

  露露表示,如果沒學過計算機,又想從事IT,可以先去日本讀語言學校,先拿留學簽證,再考察專門學IT的學校,一般要讀兩年,一年學費在人民幣五六萬。

  【3】職場:沒有中年危機,但騷擾事件頻發

  在日本IT行業,沒有35歲中年危機,兩位受訪的程序員認為,這適合技術人才穩定、長期發展。

  「想躺平的人就真的很適合這邊,你不會大富大貴,但工作會輕鬆很多。」草莓有同事60多歲還在做程序員,能做到退休,日本實行終身雇傭制,一旦被公司聘用為正式員工,只要公司沒面臨倒閉、大規模裁員,員工不辭職,一般都可以干到退休。

  張寧認為,與他在國內的工作相比,日本職場沒有領導PUA、假期更多,他很珍惜這個工作機會,專科出身的他能在東京安定下來,對他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儘管門檻在上升,日本轉碼的氛圍仍然濃厚,草莓說,在華人圈「360行,行行都轉碼」,因為IT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因為日本IT發展很慢,疫情之前還在用傳真,近幾年各公司才開始電子化,推出自己的app、網站,這造成很多需求。」

  日本網際網路起步早,但創業環境、人才機制、移動支付等未能給其提供「肥沃土壤」,導致網際網路發展沒有趕上。

  近兩年日本創新創業環境正在悄然變化。2022年被日本稱為「創業元年」,日本公布了「新資本主義」的實行計劃草案,對培養初創企業提出具體5年計劃草案:到2027年,對初創企業的投資額將達到10萬億日元規模,創造初創企業達到10萬家。其中,網際網路作為上個10年錯失機遇的行業,被重點關注。

  雖然不卷、沒有中年危機,但草莓還是考慮將來去別的國家定居。她已經習慣了日本狹小的居住空間,住過10多平的公寓里,卻還是不能適應日本的男權、傳統文化。

  作為外國人,她可以不被日本的一些條條框框束縛,但她認為日本對女性的規訓還是很嚴重,走在大街上看到打扮精緻的女生,感覺她們把自己「裝在美麗的套子」里。日本職場性騷擾事件頻發、色情產業發達,這也讓她非常不喜歡。

  草莓希望能跳出東亞文化圈,看看外面的世界,過一種鬆弛的生活。

  (文中受訪者為化名)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0: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