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銀行可以取錢 拜登:矽谷銀行倒閉要怪特朗普

京港台:2023-3-14 22:19| 來源:第一財經/界面新聞 | 評論( 14 )  | 我來說幾句

矽谷銀行可以取錢 拜登:矽谷銀行倒閉要怪特朗普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矽谷銀行可以取錢了,創投圈的人還是睡不著

  「大家可以放心了,美聯儲出手托底。」「得救了!!!」

  一個矽谷銀行儲戶維權群里沸騰了。

  矽谷銀行(SVB)倒閉被緊急接管后,周末兩天連續加班的美國財政部終於趕在周日下午六點左右,聯合美聯儲宣布出手救市。

  美國東部時間3月12日晚,美國財政部、美聯儲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三家聯合發布公告稱,矽谷銀行事件后,所有矽谷銀行儲戶「將從3月13日周一開始可以支取其所有資金,與解決矽谷銀行問題相關的任何損失都不會由納稅人承擔」。

  遠在大洋彼岸、相隔13個小時時差,一個由創業者、投資人組成的矽谷銀行儲戶維權群剛過凌晨兩點就活躍起來,大家把搜集到的各種官方文件、通訊社電報、媒體分析轉到群里,不停有發言再三確認字裡行間的背後的解讀。因為官方提款日沒有具體時間,還有人計算著時差只等12點一到,馬上就去發起申請。

  維權群內的創業者們重燃希望,生怕錯過另一個窗口期,當地時間一過13日就連夜刷新著取款狀態,交換著各種訪問網站狀態問題、取款規則,不斷有人開始給客服打電話、發簡訊。

  目前,多位採訪對象都因為各種技術問題還沒有取款成功,但已經有顯示提款狀態發生變化,許多已經從「in process」變為了「Ready」(申請完成,等待銀行接受取款指令)或「Sent」(取款指令已收到,等待銀行操作付款)。

  圖片不眠之夜

  這已經不是經歷矽谷銀行大起大落的創業者和投資人的第一個不眠之夜。

  美國時間3月8日,總資產2100餘億美元的矽谷銀行發布增發公告稱,將發行價值12.5億美元的普通股和價值5億美元的存托股份。同日矽谷銀行還降價出售了約210億美元可售債券(available-for-sale),但這筆交易大約帶來了18億美元的稅後損失。

  3月9日,矽谷銀行上市集團股價遭遇閃崩,一日之間跌去60%,盤後繼續下跌20%,迅速被停牌交易。

  3月10日,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宣布接管矽谷銀行,矽谷銀行正式宣布倒閉,前後相距僅有48個小時。

  早從9日開始,傳奇矽谷投資人彼得·蒂爾(Peter Thiel)的創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對沖基金Coatue Management、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等機構均建議他們投資的公司——矽谷銀行的儲戶們,考慮儘快從矽谷銀行按需撤資。

  Y Combinator總裁陳嘉興(Garry Tan) 發推特稱,有30%的YC投資孵化項目主要資產只存在矽谷銀行的賬戶上。如果倒閉,有可能造成100多家初創企業在未來30天內耗盡現金流,導致超10萬名員工失業。

  矽谷銀行首席執行官格雷格·貝克爾(Greg Becker)周四召開了一次電話會議,建議矽谷銀行的客戶「保持冷靜」,但此刻也無法阻止提款擠兌已經變成了一場「大逃殺」。

  根據最新財報統計,截至2022年底,矽谷銀行總資產約為2090億美元,存款總額約為1754億美元,且有超七成為短時間內可取出的活期存款(無息存款+付息活期存款),規模接近1200億美元。

  負責監管矽谷銀行的加州金融保護與創新部發布的一份調查公告披露,在3月9日股價暴跌以前,矽谷銀行財務狀況良好,但僅僅在一日間儲戶瘋狂擠兌420億美元,致使矽谷銀行的的流動性崩潰,現金結餘直接轉為-9.8億美元,直接快進到資不抵債,宣布倒閉。

  最早嗅到風險的彼得·蒂爾已經全身而退,其管理的創始人基金在矽谷銀行中已經取出了全部存款。

  而遠在其海外的中國創業者、投資人們則沒有這麼幸運。在極其短暫的提款窗口期中,時差上的分秒必爭,成為了許多國內親歷者體會最為深刻的經驗。

  據界面新聞了解,國內在矽谷有緊密業務往來的頭部美元基金風投機構,都在連夜通知被投公司從矽谷銀行撤出。

  一家做AIGC項目的公司創始人告訴界面新聞,因為其投資機構是在矽谷有大量業務資源的頂尖美元基金,周四就收到了投資人建議「儘快把錢從矽谷銀行取出來」,但他沒有第一時間重視這次提醒,不緊不慢去申請取款,過程中還犯了一些操作錯誤,結果拖到周五早晨,錢已經完全取不出來。「這次直接關係到公司的生存,我們大概有兩百萬美金滯留在矽谷銀行的賬上,佔總資產的三分之二。公司現金本來可以支撐超過18個月的運營,現在就只剩下幾個月了。」

  做營養抗衰生物科技創業的森美SEIMEI CEO 閆曌是周五早晨十點左右才收到的投資人提醒,公司在矽谷銀行還有200萬美金的存款。正在醫院體檢的他火速趕回家打開電腦,花一個多小時申請成功后,一切為時已晚,提款頁面停在「正在處理中」(in process)。

  多位受訪對象表示,大多數國內的創業者如果等到周五才去取款,就已經完全錯過了窗口期。一位多次融過上億美元、連續兩次創業的創始人告訴記者,因為周五才看到消息,兩家公司各有一筆千萬美元、一筆百萬美元的存款取不出來。他周六、周日還反覆給矽谷銀行打電話,只能聽到對面一直循環播放的等待音樂。

  圖片美元基金強震

  矽谷銀行的轟然倒塌給中美創投圈都帶來強震。

  在正式的貸款解決方案公布前一天,YC總裁陳嘉興寫了一份面向美國政府的請願書,矽谷銀行倒閉將影響上萬家小企業和初創企業,呼籲美國政府採取迅速和果斷的行動,防止該衝擊波引發金融危機和超過10萬名員工被裁。

  請願書得到了590家風險投資公司的參與聯署,包括紅杉資本、高通風投、GGV和DCM,還有超過5000名公司CEO或創始人的呼應,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型初創公司。

  陳嘉興警告,矽谷銀行倒閉可能導致美國的國家競爭力倒退超過10年。

  這一切都與矽谷銀行紮根於矽谷、最早確立「創業者-投資人」的橋接模式有關。

  矽谷銀行是一家加州特許的商業銀行。不同於一般商業銀行的儲戶主要是個人散戶,矽谷銀行主要服務於風險資本及其所投資的高科技創業公司。

  矽谷銀行在投資端有兩大核心主營業務,分別是給PE/VC機構提供的資本催繳信貸、給初創企業貸款。前者是募資環節在LP與GP之間的「橋」:GP可以在LP承諾的出資到賬以前,從矽谷銀行貸款獲得一筆錢來做短期過渡;後者是投資環節在投資人之間「橋」:在兩輪融資之間,矽谷銀行先行貸款給創業公司,通常會索要其3%左右的股權作抵押,創業公司獲得下一輪融資后便贖回股權還貸。這種初創企業貸款後來也被國內多家大銀行採用形成了「投聯貸」模式。

  一位全球美元基金的投資副總裁告訴記者,矽谷銀行在美元基金創投圈絕對是不可代替的存在。特別是隨著上一波移動互聯網浪潮中美元基金的擴張,矽谷銀行的輻射範圍早已遠超矽谷。頂尖美元基金幾乎無一例外都會選擇在矽谷銀行開戶,也會主動要求被投公司日常融資交易同矽谷銀行合作。

  他認為,矽谷銀行雖然具有全球影響力,但這場危機實際蔓延到國內創投圈的可能性很小:首先是這次爆發集中在美元基金,人民幣基金未受影響。

  其次國內與矽谷銀行直接關聯的機構是浦發矽谷合資銀行,浦發與矽谷各持有50%的股權,在國內金融監管環境中的獨立性強,不易受到直接的衝擊。根據合資銀行在3月11號的官方聲明,其實一家中國境內註冊的法人銀行,服務中國科創企業且有獨立經營的資產負債表。

  最後只要支付全體用戶的所有存款。流動性危機外溢到其他行業、其他國家的警報就可以暫時解除。

  豐元創投管理合伙人徐霄羽對界面新聞表示,其50%的被投公司都被波及,但目前長期影響還沒有顯現,還沒有出現問題的情況。他們也在準備緊急資金,如果公司有需要可以立刻提供幫助。

  美國前財政部部長拉里.薩默斯(Larry Summers)也認為矽谷銀行危機更多給科技行業矽谷帶來重大影響,但不會是推倒「多米諾骨牌」的系統性危機,「絕對重要的一點是,無論這件事最後怎麼解決,儲戶得拿到錢,拿到全部錢。」

  雖然儲戶存款現在有了著落,矽谷銀行的命運還懸而未決。

  在YC所撰寫的聯合聲明中,風險資本與創業者紛紛呼籲矽谷銀行不能消失,「矽谷銀行一直是風險投資行業和我們創始人值得信賴的長期合作夥伴。四十年來,它一直是服務美國創業行業和支持創新經濟的重要平台。」他們希望矽谷銀行可以繼續活下來,「如果SVB被收購併適當資本化,我們將大力支持並鼓勵我們的投資組合公司恢復與他們的銀行業務關係。」

  在FDIC(聯邦存款保險公司)過往接管過的倒閉銀行中,許多都由監管部門主動尋找收購方。美國歷史上第一大商業銀行破產案——2008年金融危機中倒下的華盛頓互惠銀行,涉及總資產高達3000億美元。摩根大通最後以1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華盛頓互惠銀行,並且1:1承擔支付了超保部分的儲戶的存款,所有用戶都獲得了全部存款且銀行繼續營業。但一個明顯的不同是,根據FDIC數據,華盛頓互惠銀行未被聯邦保險覆蓋的部分存款為450億美元,佔比為25%;矽谷銀行約為1500億美元,佔比超過90%。

  一位美元基金投資人也認為,收購會是矽谷銀行的理想出路。在他眼中,矽谷銀行基本面並不差,資產負債表整體健康,槓桿也不高(2022年末,總資產為2070億美元,負債為1754美元,槓桿倍數為6.5),持有的大量資產都是風險低、高質量的債券。更為重要的是,矽谷銀行在創投圈的標杆意義以及經過多年驗證的「投聯貸」模式與科技企業的資源,如果真的走到變賣資產清算,必然是科技行業的一大損失。

  據彭博報道,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考慮收購矽谷銀行資產,競標活動正在圍繞736億美元的貸款展開。FDIC、美國財政部也在積極尋找意向收購方。

  多位焦急等待取款的國內創業者告訴界面新聞,經歷這幾天的大起大落後感覺心有餘悸,一方面用最短的時間把存款全部轉出來,一方面思考長期的創投環境是否會更加不確定。

  對許多創業者來說,矽谷銀行的意義不僅是一家簡單的銀行,代表的是背後風險投資與初創企業整套創投模式,包括投聯貸、美元基金被投的中國創業公司大多採用的「VIE架構」(可變利益實體,通常在境外上市實體與境內運營實體)。

  一家美國老牌私募機構內部人士對界面新聞稱,像SVB這樣對初創公司非常友好的銀行稀少,這次需要關注的是救市之後,SVB和初創公司簽訂的各類合同是否有提前中止的風險。此外,大的美元基金可以做到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但小的基金做不到。

  價值千億美元的代價

  根據FDIC的破產清算,矽谷銀行總資產為2070億美元,負債為1754億美元,預計超過保險限額的儲戶存款高達1515億美元。

  在美國財政部、美聯儲的聯合聲明外,美聯儲12日發布的新公告稱,將向符合條件的存款機構提供額外資金,令其有能力滿足所有存款人的需求,確保其他銀行不再發生類似的流動性危機。

  而在矽谷銀行暴雷以前,流動性風險有跡可循。

  按照裕信銀行(UniCredit Bank)、中金在內的多家機構的分析來看,SVB流動性危機的根源是其在資產負債表形成的「期限錯配」。薩默斯也點評稱「不敢相信這家銀行長時間內都明顯存在如此單一的資產錯配問題」。

  從矽谷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來看,期限錯配集中體現為「短債長投」。

  對一家商業銀行的業務來說,負債主要是儲戶的存款,資產主要是銀行投資的各種證券、債券的組合。

  矽谷銀行的短債主要來自一級市場投資熱潮中批量湧入的創業公司和風投資本的存款,特別是2021年前後,寬鬆的貨幣政策,PE/VC市場募投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初創科技公司資金充足,使得矽谷銀行能夠吸納大量低成本活期存款,SVB的存款規模由2019年末的618億美元大幅增長至1731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批新增加的活期存款的特點就是「短」,儲戶對資金的要求為高流動性的「隨時提取」——2022年末,矽谷銀行全部存款中,無息存款佔比47%,付息活期存款佔比19%,定期存款僅佔4%。

  然而,短債卻遇上了「長投」。矽谷銀行在存款規模極速擴張的三年期間,將投資策略轉向對低風險、確定回報的單一配置嚴重傾斜。

  2019年前,公司的傳統主營業務創投貸款(科技公司+風投),資產佔比穩定超過40%,為排名第一的資產。上市公司財報顯示,像賴以成名的初創科技企業貸款,矽谷銀行近幾年因為這類公司經營狀況不穩定、風險係數高而主動壓降這項業務,管理層對於風險的厭惡情緒由此可見一斑。

  2019年後,矽谷銀行購入了大量風險係數低、兌現周期長(相對流動性差)的到期債券,2021年、2022年更是躍升成為最大的一項投資,資產佔比分別為46%、43%,可出售債券佔比13%、12%。截至2022年底,矽谷銀行持有美國國債161億美元、MBS債券(抵押支持債券) 755億美元、商業地產抵押貸款債券159億美元以及超過80億美元的其它各類債券。

  負債端要求高流動性,資產端追逐長期投資。這種不平衡的結構曾被外部寬鬆的經濟環境掩蓋,而一旦貨幣政策轉向,這種流動性問題就會被迅速放大。

  此外,美聯儲從去年開始的創紀錄加息直接點燃了引線。

  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今日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指出,加息是矽谷銀行倒閉的直接原因。美國處於更高的利率環境,銀行所持債券等金融資產市價不斷下跌。「這家銀行問題的核心不是技術行業的問題」。

  在2022年這輪美聯儲加息周期當中,矽谷銀行持有最多的到期債券成為直接受害者,賬面資產貶值嚴重,公允價值損失較2021年擴大了8至15倍,產生了巨大的浮虧。

  與此同時,流入矽谷銀行的短期存款也從去年開始急劇減少。從去年開始的創投寒冬使得風險資本在募投環節都大幅收縮,創業公司融資變難,創業公司需要大量提取現金用於日常經營。去年後9個月,矽谷銀行的存款凈流出250億美元。矽谷銀行的賬面現金只有200億美元,流動性明顯出現缺口。

  矽谷銀行不得不選擇自救,宣布發行價值12.5億美元的普通股和價值5億美元的存托股份。同日還降價出售了約210億美元可售債券(available-for-sale),預計將帶來了18億美元的稅後損失,浮虧變實虧。這一動作將矽谷銀行的流動性問題公開暴露,引發了資本市場恐慌。

  這份公告發布后,矽谷銀行隔天股價應聲暴跌七成。標普全球評級隨後也調低了矽谷銀行的信用評級,由「BBB」下降一級至「BBB-」。擔心取不出錢的儲戶蜂擁提款,擠兌狂潮發生,矽谷銀行一夜崩塌。

  截至發稿,矽谷銀行的命運依舊懸而未決,而創業者們仍在焦急等待他們凍結其中的資產,不眠之夜或許還將繼續。

  拜登:矽谷銀行倒閉要怪特朗普

  「美國人可以放心,我們的銀行系統是安全的。」美國總統拜登13日就針對加州矽谷銀行破產發表講話時稱,「全美各地在這些銀行有存款賬戶的小企業可以放心,他們能夠支付工人的工資和賬單。」

  但是,拜登也明確,受地區銀行倒閉事件影響的投資者不在被保護的範圍內,「他們在知情的情況下承擔了風險,當風險沒有回報時,投資者就會失去他們的錢。這就是資本的運作方式。」

  拜登同時強調,美國納稅人不會遭受任何損失。「相反,這些錢將來自銀行向保險基金支付的費用。」拜登在引述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處理意見時表示,救濟破產銀行的資金不會由美國納稅人買單。

  拜登在當天講話中將矽谷銀行倒閉、簽字銀行關閉歸咎於前總統特朗普2018年削弱銀行監管規定。他稱,將要求國會和銀行業監管機構"加強對銀行的監管規定",以降低類似矽谷銀行倒閉事件再次發生的可能性。

  避免與2008年金融危機相關聯

  矽谷銀行的破產是自2008年美國經濟危機以來最大的銀行倒閉事件,銀行業和科技業無一不對此表示震驚。美媒援引金融分析人士表示,自矽谷銀行破產以來,美國政府快速採取各項舉措,旨在增強公眾對美國金融系統的信心,以及安撫投資人,避免進一步金融危機的發生。目前銀行高管也都已經被免職。

  在美國政府宣布將採取非常措施的當天,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拜登都強調,政府的措施「不是救助紓困」。

  然而,專門研究政府銀行救助的多名金融專家卻不認同,認為聯邦政府上本周末為支持矽谷銀行儲戶而採取的行動可以被定義為救助紓困。

  「如果你的定義是政府干預以防止私人損失,那麼這肯定是一次救助。」前美國財政部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負責人尼爾巴羅夫斯基(Neil Barofsky)表示。

  金融專家則認為,政府避免使用「救助」的字樣是因為他們試圖避免和2008年金融危機產生聯繫,當時美國民眾對政府給予銀行業的全面救助非常反感。

  「當他們(政府)說這不是救助時,他們的意思是,這不是對銀行管理層的救助。」福特漢姆大學法學院教授、銀行救助專家斯奎爾(Richard Squire)表示,「風險投資公司和初創公司正在接受救助,這是毫無疑問的。」

  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家普納南達姆(Amiyatosh Purnanandam) 則直白地表示, 「這絕對是一次救助,簡單明了。」

  救助的錢從哪來?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12日說,美國矽谷銀行破產關閉,其核心問題在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持續上調利率,而非技術企業問題。在矽谷銀行破產背景下,美聯儲12日公布一項新的銀行定期融資計劃,准許銀行、儲蓄協會、信用合作社和其他符合條件的儲蓄機構通過抵押美國國債、機構債務等合格資產來獲取最長為期一年的貸款,以避免儲蓄機構在面臨壓力時快速出售這些資產。按照美聯儲在相關聲明中所述,美國財政部將從一項基金中劃撥250億美元資金支持上述融資計劃。

  「對於被接管的兩家(矽谷銀行和簽名銀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將動用存款保險基金(DIF)中的資金,以確保其所有存款人都完好無損。」美國財政部的一名官員表示, 「在那種情況下,存款保險基金承擔了風險,這不是來自納稅人的資金。」

  根據FDIC的聲明,DIF的資金來自銀行一直放入DIF的保險金以及投資於美國債券、其他證券的資金所賺取的利息。因此,有分析人士表示,「救助」一詞不應該用於形容當前的政府干預,因為它是銀行資金加上利息,被用來為儲戶提供保險,而且這筆基金只是交由聯邦政府管理,不是來自納稅人的收入。

  儘管如此,FDIC的聲明也表示,DIF得到美國政府的充分信任,因此,如果DIF的資金用完或遇到問題,美國財政部可以求助納稅人作為下一個手段。

  根據FDIC的數據,截至2022年最後一個季度,DIF的餘額為1250億美元,SVB報告同一季度的資產為2120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官員在12日表示,他們有充足的信心,DIF的資金足以支付SVB的存款。

  此外,美聯儲還宣布了一項新的銀行定期融資計劃,旨在保護容易受到SVB倒閉造成市場不穩定影響的機構。財政部12日宣布「啟用DIF的資金救助SVB」的計劃時,部分國會兩黨成員表示同意。

  佛蒙特州獨立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是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期間銀行救助計劃的強烈批評者。桑德斯在13日表示,如果要對SVB進行救助,「它必須100%由華爾街和大型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桑德斯將SVB的倒閉歸咎於共和黨放鬆銀行監管。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3-3-15 13: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