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案后8000條討論帖告訴你,抑鬱人正經歷什麼

京港台:2023-2-9 13:19| 來源:九派新聞 | 評論( 11 )  | 我來說幾句

胡鑫宇案后8000條討論帖告訴你,抑鬱人正經歷什麼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近日,胡鑫宇案告一段落,官方認定其系自縊死亡,一時間關於青少年抑鬱症的話題,再度掀起了輿論的浪花。

  截至2月7日,在豆瓣上關於抑鬱的討論小組共計104個,其中規模最大的「抑鬱症的哲學治療」,創建於2020年8月,共計有6.1萬人參與,2年半以來共計發帖7919篇。九派新聞記者仔細爬梳了這些討論帖,嘗試尋找那些抑鬱的年輕人於二進位世界里留下的蛛絲馬跡。

  1.深夜emo,超3成抑鬱症發帖集中在晚上10點后

  「讓我們把失敗變成勝利,變成積極的、高尚的東西。」

  2020年8月26日的中午,一名叫「簫揚」的網友在豆瓣上創建了「抑鬱症的哲學治療」討論小組,並在該組的首篇討論中寫下上述寄語。

  10天之後,有一名叫「蘇打soda」的網友在這個小組裡寫下第一篇關於抑鬱症的發言——「我彷彿是一個冷眼旁觀自己的路人」,傾述了自己情緒中的煩惱。

  「簫揚」回復道,「我不太肯定樓主的帖子該發在這裡。」儘管如此,但他並沒有刪掉這篇發帖。自此,該討論小組就成了不少飽受抑鬱症折磨患者情緒交流的「樹洞」。2年半的時間裡,該小組的發帖數高達7919篇。

  

  △2022年該小組發帖總數2999條,同比2021年下降了29%。

  2021年10月,討論小組的發帖數迎來歷史頂峰,單月發帖數達558條。無獨有偶,2021年深秋,大眾關於「抑鬱症」的關注度也空前高漲。根據微博熱搜引擎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共有95個熱搜,其中2021年10月相關熱搜數量最大,單月就有14條之多。

  在這些熱搜中,有兩個數字進入了公眾的視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截至2021年,世界上大約有2.8億人患有抑鬱症;根據央視新聞報道,我國抑鬱症就診率不到20%。

  許多人就在「抑鬱症的哲學治療」的討論小組裡發帖,或是聊以慰藉,或是抱團取暖。

  豆瓣數據顯示,這近8000篇帖子由3885人發布。66%的網友都只發過一次帖。發帖超過10次以上的僅有54人。有一名叫「sallylee」的網友,她2021年累計發布了70條帖子,隨後卻銷聲匿跡。像所有匿名於網路的人一樣,她來自何方又去了哪裡,無人得知。

  九派新聞記者梳理髮現,近3年來,從發帖時間上看,36%的帖子發布時間分佈在深夜時段,22點-凌晨5點的發帖數有2637篇,佔比34.2%。尤其是每日的0點,單小時佔比達7.3%,是一天中發帖最多的時段。

  

  當「正常人」於睡夢中發出幸福的鼾聲,無眠者通過發帖焦灼於自己的無眠。

  2. 超15%的抑鬱症討論帖談及家庭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抑鬱症是抑鬱障礙的一種典型狀況,其臨床表現包括核心癥狀及其他相關癥狀,核心癥狀主要為心境低落、興趣喪失以及精力缺乏。

  抑鬱研究所發布的《2022國民抑鬱症藍皮書》中提到,引發抑鬱症最大的誘因是情緒壓力,佔比高達86.3%。

  因此,在「抑鬱症的哲學治療」小組中,就不難發現大部分組員也都在描述自己的心境問題。豆瓣數據顯示,近8000條討論帖中,抑鬱、痛苦、焦慮、害怕、崩潰是描述心境出現的最多的詞頻。

  值得注意的是,「自己」作為關鍵詞出現了3570次,是「他人/別人」次數的3倍。

  

  另一方面,許多青年抑鬱症患者,往往有突出的家庭矛盾。上述《藍皮書》顯示,68.5%的患者認為,自己得病的原因源自家庭親子關係。63%的學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嚴苛/控制、忽視/缺乏關愛和衝突/家暴。

  對於家庭緊張關係的描述,同樣滲透在「抑鬱症的哲學治療」小組的標題中。數據顯示,累計有1241條帖子提到了家庭/父母。其中,有296篇論帖在標題就直言不諱地表達出和家庭的矛盾。例如「我用鮮血打破了父母的期望」「父母一直付出,感覺自己是負擔又不想回報是我最大的痛苦」等等。

  除了表達情緒以外,不少網友希望在豆瓣小組中尋求幫助和抱團取暖。數據顯示,近8000條討論中有2147條的帖子標題屬於提問句。從抑鬱症的治療到心境分享,無所不包。

  

  △可以發現,該小組討論度最高的問題,都在鼓勵抑鬱患者彼此分享。

  討論度最熱烈的問題,發生在2022年的6月,網名「弗蘭題」的豆瓣網友,在深夜發起了提問:「錢可以改善大家的抑鬱處境嗎?」累計有2109名網友參與了投票,445名網友參與討論。

  這種抱團討論的熱烈景象,是否也在提示一個問題:如果家庭內的溝通交流是暢通的,這些年輕人是否還需要遊走於網路之間?

  3. 結語:讓致人死命的子彈啪嗒落地

  根據《2022國民抑鬱症藍皮書》,近年來,抑鬱症發病群體呈年輕化趨勢,社會亟需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

  我國也越來越重視抑鬱症的治療與診斷,在2021年11月,教育部明確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對於抑鬱症的重視,無疑有助於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本文對8000條網帖的分析,揭示出這樣的啟示:

  其一,抑鬱的年輕人期望走出抑鬱,深夜網路傾訴是路徑之一,但未必是最佳的路徑。

  其二,家庭因素是導致抑鬱的重要「策源地」,也應當成為消除抑鬱的「主場」。

  其三,關注青少年抑鬱,最專業的人和最親近的人都需要再深入幾分。

  作為「抑鬱症的哲學治療」討論小組組長的「簫揚」,如今在該小組的首頁寫下這樣的話語:「抑鬱的世界在尼奧眼中忽然變成一列列自動運行著的二進位代碼,子彈停在空中,任他好奇地審視。這幾秒鐘前還能致人死命的金屬,啪嗒落地。」

  讓抑鬱症這種「致人死命的子彈」啪嗒落地,這不僅是「簫揚」的願景,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願景。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3-2-20 18: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