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公布新冠死亡數據:真相殘酷,但值得點贊!

京港台:2023-2-4 19:26| 來源:白馬V視角 | 評論( 48 )  | 我來說幾句

中疾控公布新冠死亡數據:真相殘酷,但值得點贊!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春節已過,大家迎來新的一年,但有些人,卻永遠留在了2022年的冬天。

  2022,很難忘,因為大家都很難,所以不能忘,但很多人,在新年到來之際,卻因為感染新冠,撒手人寰。

  如今很多專家對此前支持放鬆的政策閉口不談,很多地方也對新冠的感染人數和重症率「躲著不報」,而今,新年伊始,中疾控就把調查數據統計了出來,雖然這些數據一出,肯定還會引起軒然大波,但我想說,只要數據是真實的,再嚴重,再殘酷,我們大家都挺得住!

  中疾控數據公布,最多一天新增超700萬

  1月25日,中疾控公布了最新的新冠疫情情況,數據統計了從2022年12月22日前後到最近的感染峰值,通過核酸檢測數據,來說明感染的真實情況。

  數據很多,簡單總結就是這麼幾點。

  

  第一,陽性人數表現為先高后低,最多一天新增接近700萬,達到了694萬。

  第二,核酸檢測陽性比例,最高一天為29.2%,接近於三個人核酸一個人就是陽性的情況。

  第三,感染死亡病例在1月4日達到了巔峰,日死亡人數達到了4273人,而在過年前,依然每天有896人(1月23日)死亡。

  這樣的數據一出,很多人第一時間感到的就是震驚,因為這一項項數字的背後,都是一張張鮮活的生命,與此同時,很多人對該數據,還是有不同程度的不認可。

  有網友表示,這個數據很保守,不知道怎麼統計出來的。

  也有網友表示,這個數據又是專家評審的嗎?

  還有網友表示,數字不準確,很多人都沒有統計到。

  

  確實如此,日新增接近700萬,並不是實際數據,因此中疾控在發布數據時著重強調了該數據是核酸檢測數據,也就是說,陽性病例是核酸檢測出來的,一些社會面發生沒有進行核酸檢測的,並不在此次統計之中。

  我身邊幾乎感染的人,沒有去做核酸檢測的,我自己去做了核酸檢測,是因為單位起初說陽了以後,有相關的報告單可以不去上班,還不耽誤開工資,我頂著零下20多度的低溫,在外面排了一個多小時隊,結果確實陽了,也給我凍發燒了。

  之後,我了解我身邊幾乎所有人都有了新冠的癥狀,但大部分人都沒有去做核酸檢測,所以說,眾多數據並不能反應出一個相同的結論,因此這個數據,只能說作為參考。

  

  有些人認為數據「太過保守」,但我想說,這些數據都是出自於醫療機構和鄉鎮醫院的數據,只要記錄在案,就一定會直接呈現,有一些患者沒有在醫療機構登記就診,像我家親戚,92歲的高齡感染,拉到醫院也是不接受,何必再讓患者最後「插滿管子」去世呢。

  而據我所知,這樣的情況其實還很多,一些居住在村鎮的居民,得不到及時的救助,最後撒手人寰,這類人確實沒有被醫療機構所統計,自然也不會出現在真實的數據之中了。

  所以,並不是通報的數據不真實,只能說很多數據,還來不及或許壓根就沒統計。

  真實數據的公布,其實更能夠讓大家心生警惕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當下很多人不再相信專家說的話,更有一些人甚至建議「專家不要建議」,此時專家的「公信力」已經降到最低,急需將一些真實的數據公布出來,「穩定軍心」!

  實際上,很多人此前對專家的話可以說是深信不疑,我母親每天就盯著養生節目看,專家一介紹什麼對身體好,什麼有助於延長壽命,都會拿小本記錄下來。

  而這樣的老人,其實並不在少數,所以剛開始有專家說新冠大多數都是無癥狀感染者,並且重症率很低時,這些老人相信了,在做好完善的保護工作后,這類老人出門鍛煉身體,因為還有專家說,提高免疫力是最好應對新冠的措施。

  

  結果,很多人因此感染,更有一些高危人群,因此而失去了生命。

  在「不太准」的數據面前,很多人都放鬆了警惕。

  我身邊有個朋友父親,今年59,體質非常棒,也沒有常見病基礎病,就是一個「活力四射」的小老頭,平時農忙的時候種地,閑暇在家經營這一家超市,生活可以說是富足安逸。

  感染后,很多人都出現了發燒,哆嗦,渾身疼的癥狀,他就是咳嗽,而且還不嚴重,白天甚至都咳嗽不了幾聲。

  結果因為放鬆警惕心了,咳嗽長時間不見好,家裡待著去市裡檢查后才知道,已經發展成重症肺炎了,並且已經超過了70%。

  

  此前也提到過這個朋友的父親,之前花大價錢託人找到了特效藥,吃了兩瓶效果還不錯,但最終還是因為延誤了治療的時機,在ICU搶救一天半去世。

  同時,也有一些人,因為疏忽大意,將生命留在了2022。

  網上有一個小夥子,此前一直都在記錄自己家人感染新冠后的治療歷程。

  

  他剛開始記錄是自己的媽媽,他媽媽有基礎病,但是起初並沒有太過在意這個新冠,幾天以後就發展成了重症,血氧濃度特別低,痰很多一直喘。

  後來用了呼吸機,效果能好一些,但隨著時間的進展,踹的力量也是越來越低,醫生查房的時候悄悄告訴他,讓他心裡有個準備。

  

  小夥子說,自己第一次給一條龍打電話。

  不知道其他地區有沒有這個「殯葬一條龍」服務,我們東北還是比較認這個的,實行的是「打包惠民式服務」,方便快捷。

  

  小夥子提到自己打電話,自己做主,是因為他父親也生病感染了。

  平安夜那天,小夥子的媽媽走了,小夥子說希望有來生,這樣就可以在來生照顧媽媽,並且還打上了全劇終。

  

  結果,故事還只剛剛開始,母親剛去世,父親也重症了,他說他連媽媽的骨灰盒存放證都沒有時間取。

  

  結果幾天以後的元旦,父親也去世了,用他的話說,應該是父親害怕母親孤單吧。

  短短一周,他先後失去了母親和父親,他說從此我再也沒有父母了,也再也沒有平安夜和元旦了。

  

  每每看到這個故事,我真的非常揪心,但其實這樣的故事至今都在不停的上演。

  前天,我52歲的二姑去世了,身體健康,性格開朗,經營著一家塑鋼窗廠,收入也頗豐,結果只是因為疏忽了,看大家都不戴口罩了,以為疫情過去了,二次感染引發重症,幾天就去世了。

  實際上,根據中疾控的數據顯示,即便在當下,全國每天也依然有很多達幾萬人次的人員前往發熱門診就診,每天也依然有上千人因為感染新冠後去世。

  

  很多人以為新冠以過,甚至還有很多人認為新冠徹底消失了,但實際上,它只不過是蟄伏在我們身邊,尋覓機會「咬」我們一口。

  越真實的數據,越容易調動起公信力的凝聚

  這次中疾控公布的數據,其實還是很令人驚訝的,因為全國單日新增死亡病例最高達到了4273例,這個數據幾乎相當於日本半個月的死亡數據。

  誠然,我們兩國人口數量差距是很大的,但要知道日本的老齡化更嚴重,高危人群也更多。

  有些人可能看到這裡,有了新冠「還很可怕」的想法。

  

  其實有這種想法反而是好事,一味地認為「新冠不足為懼」,最終會因為輕視而害了自己。

  此外,我覺得我們對專家的預測,其實不用有那麼大的敵意,因為專家只不過是根據現有的數據進行的預測,只能說權威性強很多,但專家是人不是神,肯定有一些疏忽,而且新冠,本身就一直存在著變數。

  不說新冠病毒一直在融合變異,單說季節溫度等條件,對新冠的影響都很大。

  廣東爆發疫情的時候,我父親恰好在,他確實是無癥狀感染者,而且很多人也確確實實是無癥狀感染者。

  我父親在隔離期間,人家都沒給葯吃,父親就是多吃了一些水果和罐頭,補充一下糖分而已。

  

  但回到東北,溫差很多,放開以後父親周圍的老友幾乎都感染了,他起初還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無癥狀居多。

  結果人人都是有癥狀,還有一些他的朋友,感染後去世了。

  其實,很多時候溫度溫差真的很重要,就比如當下黑龍江普遍白天都在零下32度以上,有的地方甚至達到了零下40多50多度,這個溫度下感染了任何一個流感,造成的後果都不輕,更何況是人人沒有感染過的新冠呢。

  

  所以,專家並不是萬能的,但很多時候,衝鋒在前的又都是專家,當年武漢剛爆發疫情的時候,所有人都在往外跑,作為專家還深知病毒的可怕性,鍾南山院士依然「義無反顧」挺身而出,要知道他當時也80多歲了,也是高危人群,能夠做出這樣相反的決定,本身就能夠說明一切。

  

  過去的事大家不要揪著不放,著眼於當下,正確真實的數據能夠讓我們安心部署下一階段的工作,為打贏疫情這場「持久戰」,做好數據上的準備。

  寫在最後

  一天最多死亡4000多病例,確實很可怕,但我認為這並不能夠真正將我們擊垮,相反,這樣真實的數據越多,越能讓我們大家凝聚起抗疫心,也能夠提高「公信力」,做到令行禁止!

  

  最後,希望這樣的數據來的更多一些,我們不怕困難,不怕荊棘,就怕前方未知!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3-2-6 02: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