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情觸動緊張神經 當局出重手防止疫情蔓延

京港台:2022-4-30 00:58| 來源:美國之音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北京疫情觸動緊張神經 當局出重手防止疫情蔓延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華盛頓 —

  中國首都近日遭到奧密克戎變異株侵襲,導致當局神經緊張並緊急採取多種措施,試圖迅速切斷病毒傳染源,防止疫情蔓延,從而避免重蹈上海覆轍,出現上海三個星期來的封城亂象。

  中共20大今年秋季將在北京舉行,而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也將打破前領導人鄧小平立下的領導人任期不超過兩任的規矩,在20大上尋求並獲得第三任期。

  新冠疫情在這個政治敏感度極高的節骨眼上侵襲北京,擾亂軍心,不僅讓中央政府緊張無奈,更讓北京市政當局壓力倍增。

  為了防止疫情蔓延,打贏這場防疫戰、政治戰,北京市政當局迅速採取了一系列管控措施,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和中等職業學校提前放五一長假,而且假期結束后將根據疫情情況確定返校時間,屆時所有師生也必須持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才能返校;北京市高風險區進行封控管理,人員只進不出;而全體市民開始自發儲存主副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與此同時,北京市各區開始根據疫情的輕重程度進行多輪全員核酸普篩,並迅速將陽性者送醫觀察救治,同時將密接者集中隔離觀察。

  中共中央政治局星期五(4月29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這次由習近平親自主持的會議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導致風險挑戰增多,中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

  會議重申對病毒和疫情「動態清零」政策的堅持。

  「要根據病毒變異和傳播的新特點,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說。

  中國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在星期五舉行的防疫記者會上指出,中國的疫情防控在經歷了突發疫情應急圍堵、常態化防控探索、全鏈條精準防控及動態清零三個階段之後,現在已經進入全方位綜合防控「科學精準、動態清零」從第四階段。

  「一旦放鬆疫情防控,放任病毒傳播,勢必會在短期內造成大量人群被感染,進而出現大量重症和死亡病例,」美聯社引述李斌的話說。

  根據上海市衛健委星期五通報,星期四零時至24時,上海新增本土新冠確診病例5487例,另加本土無癥狀感染者9545例。同期新增本土死亡病例52例。在本輪新冠疫情中,上海新增的死亡病例已經高達337例。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在星期五舉行的防控記者會上通報說,星期四下午3時至星期五下午3時,北京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34例,其中確診病例31例,無癥狀感染者3例。北京自從上星期爆發疫情以來,累計感染者人數已經累計達到200人,但是尚未報告有感染者死亡的病例。

  中國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星期五的記者會上坦承,為「動態清零」所採取的一些防控措施,會造成短暫性的生活不便和對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

  「但是『動態清零』總方針強調的是精準,要精準平衡抗疫和經濟發展、正常生活之間的關係,」梁萬年說。

  中國問題專家認為,即使因為北京市政當局應對疫情不佳或有誤,造成疫情大面積傳播和蔓延,也不至於影響習近平在20大上獲得他的第三任期,但是如果出現這樣的狀況,中國以及習近平的聲譽有可能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影響到習近平任命新的人事等權威或活動餘地。

  「即使習近平本人不受影響,民眾中普遍的失敗和失望的感覺對中共的黨代會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美聯社引述美利堅大學中國問題專家約瑟夫∙托利建(Joseph Torigian)的話說。

  在北京疫情病例開始增加之時,上海正在經歷封控之苦。居民人數高達2600萬的上海已經在疫情肆虐之下被封城至少三個星期之久,不僅嚴重影響民眾生活,連基本主副食和生活用品都無法保障,而且導致經濟和生產全部停頓,迫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的展望下修到4.4%,不僅低於去年8.1%的增長率,而且也低於中國自己制定的今年增長5.5%的目標。

  北京人口與上海相當。如果北京的疫情嚴重到上海的程度,不僅中國經濟會遭到進一步重創,而且習近平與中國政府的威信也會遭到重擊。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2-5-2 11: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