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下跪賭咒跳樓,鬧劇背後兩地產老兵的股權之爭

京港台:2023-9-16 22:35| 來源:市界 | 我來說幾句

當眾下跪賭咒跳樓,鬧劇背後兩地產老兵的股權之爭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鬧分家、搶公章、玩4P、當眾下跪、賭咒發誓要跳樓……當這些狗血劇情,短短几個月之內在石榴置業上演時,這家總資產628億元的北京房企,一下被推到了聚光燈下。

  而這些劇情背後,則是兩位公司創始人——石榴置業董事長崔巍和前副董事長桑春華之間的股權之爭。這兩位地產業的老兵,20多年前從南京攜手到青島,又到北京闖蕩,當時雙方商定,崔、桑各占公司58%、42%的股份。在石榴置業2021年港股上市失敗后,桑春華提出按股權比例分家,但崔巍不同意,要求將自己58%的股份溢價30%達到75.4%,這意味著桑的股份從42%縮水至24.6%,桑春華不同意這一分家方案。

  除此之外,崔、桑二人在公司治理、發展戰略、用人等方面也產生了巨大的分歧。這種分歧,此前尚屬於暗潮湧動,今年6月開始,暗潮湧到了明處,最後演變成雙方公開互相指責,甚至對簿公堂。

  據桑春華稱,6月21日晚,崔巍趁桑春華不在公司,糾集了三十多名社會閑散人員闖入公司,以非法手段強行控制公司。隨後,崔巍利用搶來的公章向桑春華髮送《解除勞動關係通知》,一同被免職的還有三名高管:石榴集團滬浙區域總裁李廣田;石榴集團江蘇區域總裁丁慶蔚;桑春華的助理楊玉風。

  6月24日,桑春華髮布回函稱,崔巍故意捏造事實,構成對桑的詆毀、污衊與誹謗,嚴重損害聲譽,並保留追究相關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的權利。

  至此,雙方陷入了你來我往的纏鬥之中。彷彿還嫌事兒鬧得不夠大,9月6日實名認證為「雲核變數集團董事長」的劉夏女士,發微博舉報桑春華,稱對方以吃飯為由邀請自己參與多人運動。

  由於自己公司的事迅速出圈,「佔據了大量的公共輿論資源,刷低了各種社會倫理底線」,崔巍忍無可忍,自稱「社恐」的他,召開了一場媒體溝通會。崔在會上發布了一封陳情書,全面闡述了當初罷免桑春華的原因和經過。然而,在溝通過程中,崔巍突然情緒失控,雙腿跪地,雙手捶地,並表示自己已立下遺囑,將以生命為代價解決石榴置業的問題。

  深陷輿論漩渦的桑春華同樣急了。

  9月14日,桑春華也召開了媒體溝通會,對崔巍9月11日發表的陳情書做出十二條回應。最後,他以這樣一句話收尾:「我1977年生人,我可以比你多工作幾年。你對我所有的傷害和迫害,我願意選擇原諒。」

  現年55歲的崔巍,46歲的桑春華,一起打拚多年,掙下了潑天的富貴,卻為何反目成仇,走到今天這一步?

  01、相交:部分股權無償贈送?

  崔、桑二人關係的甜蜜期,還得從很多年前說起。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改革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時,崔巍辭去中學地理教師職位,下海當起了房產中介。1994年,崔巍在南京新街口開了首家房屋中介門店。三年後,崔巍完成了公司最重要的資本原始積累。此後,公司進入迅速擴張期。

  1998年年初,房地產市場行情一片大好中,崔巍的幾家門店生意也頗為火爆。「地段稍微偏遠的地方,如紫雲山東側的房子,也會有大量成交。」據崔巍描述,也就是在這一年,年僅20歲的桑春華,成為了崔巍公司的一名普通中介,底薪300元。不過,桑春華多年後自稱,他在加入崔巍公司之前已經在營銷公司干過,積累了經驗。

  對此,崔巍不以為然。2023年9月13日,崔巍向「市界」發出疑問,他(桑春華)20多歲就有營銷公司的經驗?

  不管怎樣,崔和桑在1998年正式有了交集。南京是崔巍的福地,但這裡發生的一些事,也令崔巍不勝其擾。「房產中介的糾紛比較多,老有人找你處理問題。」他想另外開拓一個房產中介市場,首選城市落在青島。

  帶誰去青島開疆闢土?崔巍認為,不能帶南京的店長,只能帶店裡面表現好、態度積極的員工。因為,即便這個員工走了,也不會影響南京門店的業務,店員桑春華正好符合這個條件。

  崔巍注意到桑春華,是在1998年夏天的一個晚上,當時崔巍去查店,守店的桑春華,正在看法國世界盃。

  跟桑春華一起看了球,聊了很久之後,崔巍發現他是一個有想法,且敢想敢幹的年輕人。從那時起,崔巍就留意起了桑春華。直到青島要用人之際,崔巍帶走了桑春華。

  崔巍和桑春華來到青島,做的是樓盤銷售代理。桑春華也確實夠拚命。據說,有一次賣房前,去打掃衛生,桑春華沒帶鑰匙。為了開門,他從屋頂跳到露台,把腰閃了。在青島掘到第一桶金后,崔巍並不滿意止步於此,用他自己的話說,「公司的基因,就是不斷向上發起衝擊。」

  2001年,他揣著一筆錢,和桑春華進京,成立了華美地產。這是一家做新房代銷、包銷業務的公司。在崔巍看來,華美的地產開局,是靠「兄弟們一張一張傳單發出來的,是當年一個一個銷售員,站在馬路邊一輛車一輛車插出來的。」

  進京六年間,華美在北京銷售了100多個項目,巔峰期一年賣了100多億元。摘得勝利果實的欣喜下,崔巍還記得,2007年1月,為了慶祝還清所有負債,他帶著所有店員,泡了一天的桑拿。此時,桑春華在崔巍心目中是舉足輕重的存在。據崔巍稱,他甚至將銷售代理公司一部分股權,無償贈給了桑春華。

  殊不知,這樣的動作,令兩人的關係,發生了變化。「如果說早期的崔巍和桑春華,是『師傅』和『徒弟』的關係,擁有股份后的桑春華,看起來與崔巍更多的是合作關係。」石榴集團前員工孫思告訴「市界」。

  

  華美地產進入北京后,先以K2地產為品牌介入房地產開發業務。K2集中優勢兵力,深耕北京通州市場,開發了K2百合灣、K2清水灣、通州十里春風等樓盤。崔巍告訴「市界」,為了打造好樓盤,K2地產不僅學習龍湖,他還專門跑去杭州,請教了綠城宋衛平。K2在2008年年初贏麻了,「不僅將房子一賣而光,還躲過五月份的打折潮。」崔巍回憶道。

  就這樣,K2地產用五年時間,做到了北京市場前五名。按照崔巍的說法,此時的桑春華,一直作為銷售公司的副手和他的助手,分管銷售代理業務。直到2014年,K2地產決定關閉銷售代理業務,崔巍讓沒有開發經驗的桑春華,從地產公司的招投標管理工作開始,逐步介入地產開發業務,同時將後者在銷售公司的權益,平移進了開發公司。

  2016年,K2地產正式更名為「石榴集團」。隨著這家公司的更名,石榴集團的業務格局,從單一地產轉向多元化發展。這一年11月的更名儀式上,已經被任命為公司總經理的桑春華表示,石榴的目標要做「地產界的蘋果」。此時的桑春華可謂意氣風發,他全面掌管石榴集團的開發業務,崔巍則負責戰略投資和科技研發等創新業務。

  所有人沒有料到的是,看起來相安無事的兩人,會走到反目成仇的那一步。

  02、相爭:「我都控制公司了,大家憑什麼支持你」

  伏筆,早就埋下了。孫思是在K2更名為石榴集團后,進入這家公司的。那時,孫思就聽到一些傳言,說崔、桑二人在公司發展方向上有些不一致、對於人員的調配上也有分歧……

  據桑春華對媒體的描述,他與崔巍在公司發展方向上的分歧,早從2013年就開始了。那一年,K2地產以46億元、溢價率57%,摘得上海地王。桑春華認為,高價拿下如此重資產的自持項目是一個錯誤。第二個分歧點,是2016年,石榴集團曾發行50億元債券,這筆錢被崔巍拿來買首鋼的股票了,結果這筆投資賠了60億元。

  據桑春華稱,石榴集團2021年上市夭折后,他正式提出「分家」,但崔巍不同意按持股比例58%和42%對應的估值來分,而是要讓自己的股份溢價30%,即按崔和桑各佔75.4%和24.6%的股權比例分家,這讓他「完全無法接受」。多次溝通無果后,兩人在今年6月份撕破了臉。崔巍將桑春華連同三名高管一起罷免了,此前2019年8月,崔巍已免去桑春華公司總經理一職,只讓他擔任公司副董事長。

  憤怒的桑春華,先是在6月24日回函反擊崔巍,后在8月初,召開了媒體見面會,曆數崔巍「五宗罪」。他還說:為了不讓自己再進辦公室,崔巍帶了幾十個保安控制公司,強行打開保險櫃把各種公章拿走,之後十幾天,為了保護公章保護資產,崔巍一直在公司吃住沒回過家。

  當輿論風向倒向桑春華時,崔巍一直沉默不語。知情人士告訴「市界」,當時就有人勸說崔巍出來發聲,但他最終顧慮公司的聲譽還是放棄了。「崔不想石榴屢上熱搜,這樣公司口碑會更受影響,他想等風頭自己過去。」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9月6日的一場輿論風波,再次將石榴集團推上風口浪尖。

  這一天,微博認證為「雲核變數集團董事長」的劉夏在微博上「實名舉報石榴集團桑春華,以吃飯為由在北京邀約多人運動4P」。對此,在澄清桑春華不再擔任石榴集團任何職務外,崔巍召開了一場小型的媒體溝通會。他用一封陳情信,回應了外界的猜測。「為何罷免桑春華,理由就是陳情信中列舉的四個原因。」

  首先是桑春華的個人債務問題。據崔巍描述,桑春華早在2018年3月就曾找到自己,希望將股權轉賣給崔巍,理由是需要一大筆現金處理個人債務問題,涉及數字遠超個人生活改善或享受的範圍。崔巍由此產生擔憂,擔心公司經營安全,會因為桑春華個人債務問題而受到影響,這也成為崔巍在2019年8月收回桑春華總經理職務的一大理由。

  

  崔巍還發現,不知從何時起,他說的話不管用了,「他們對我布置的事情,也不是不做,但執行比較慢,越來越慢。」他更發現,桑春華在石榴集團內部任命自己的表弟、外甥、同學、老鄉。以被罷免的三位高管為例,他們都跟桑春華交情匪淺。三高管之一的浙江區域總裁李廣田,是「桑春華的高中同學。」崔巍告訴「市界」。

  在他看來,李廣田在公司呆了很長時間,雖然能力方面有一些欠缺,但勝在做事忠心。因此,「我也一直很尊重他。」但令崔巍沒想到的是,「他不是對公司忠心,而是對桑春華個人忠心。時間長了,他也有點飄了。」李廣田不僅滿身名牌,在擔任上海和浙江總經理期間,對員工進行業績考評時,每次淘汰的都是倒數第二名,「因為倒數第一名,是他的同學。」崔巍告訴「市界」。

  崔巍被架空這一說法,「市界」從孫思那裡得到佐證。「這裡面的確有好多都是他(桑)的同學。並且,在不算短的時間裡,桑全權負責石榴集團日常事務。」孫思說,重要時間節點在2018年,之前是崔、桑兩個人都在管,2018年以後相當於崔授權給桑了。「即便是拿地決策,都是桑說了算。很多人不聽崔的話了。走的三個高管,的確都是桑的人。」

  據崔巍稱,令他無法忍受的是,桑春華將公司建築裝修的招投標項目私相授受。除此之外,桑還利用職務便利,帶著自己的朋友大吃大喝,走的卻是公司的報銷。「我覺得公司一路創業不容易,沒有一個創業的人會這麼干。」崔巍無奈地告訴「市界」,甚至於桑春華的一個司機,也被他調到了工商小組,擔任掌管密碼這樣的關鍵性工作。

  在雙方撕破臉之後,桑春華對崔巍說:「你憑什麼跟我叫板,你看現在公司都是我控制了,大家憑什麼支持你?」不僅如此,知情人士還告訴「市界」,桑此前還到處給金融機構發函,讓大家紛紛去擠兌,因為他已不是股東了。此外,直到現在,桑在公司還有各種眼線和耳目,給公司新總裁做事設置了一定的障礙。

  對於以上種種,9月13日15:54分,「市界」撥通了桑春華的電話,試圖尋求回應。「現在有事,回頭再說。」一再強調自己有事後,桑春華掛斷了電話。

  此時的桑春華,或許正忙著準備已預告給外界的發布會。

  03、相離:「就算我啥沒幹,也幹了兩件事」

  果不其然,9月14日上午10點左右,桑春華如期召開了媒體發布會。「市界」拿到一份《治權調整還是搶奪公司——對崔巍先生所謂陳情的回應》的文件。裡面有十二條,如「所謂我(桑春華)巨大債務,純屬胡說八道」、「所謂贈送股份,無稽之談,沒出錢更是笑話,兩人創業,白手起家」、「擔心崔巍轉移資產至國外 」……對此,當天下午13:40分左右,石榴集團相關人士回復「市界」稱,桑的這些話改變不了事實。崔巍不可能轉移資產到國外,那是犯罪。

  桑春華還表示,「我沒做過某人的學生,崔巍先生是教地理的,我地理知識還不錯,96年參加工作,98年世界盃期間認識崔巍,我已是南京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銷售主管,我做一手房,他做二手,在一間15平方米的門店內,我們聊得很投機。」

  「我動員他去做一手房,兩個人一拍即合,坐長途客車去青島創業,確定股權比例7:3,從1998年到2001年,從零開始積累了1000萬,我流了多次血,他也挨過打,大家不分彼此,早期創業就是如此艱難。」

  

  桑春華在發布會上,重點提到他與崔巍的在重大戰略決策上的分歧,比如舉牌首鋼。桑春華表示:「我和他(崔巍)單獨對話過多次,我問他,從2012年後你做過一件對的事嗎?他從不作答。」

  從種種跡象來看,對於決策的失誤,崔巍並非沒有反省。早在2018年2月石榴集團的年會上,崔巍就當著公司所有人道了歉,「我的決策失誤,耽誤了公司發展。」

  但令崔巍憤怒的是,是桑春華說崔巍20年來啥都沒幹。崔巍表示不服,他向「市界」表示:「第一個,營銷結構和組織是我搭建的,當年的銷售項目也是我拿的,桑只是負責銷售執行。第二個,2009年公司向開發業務進攻,也是我強力推動的。」

  在孫思看來,桑春華全面主管公司期間,也有戰略失誤。2018年以來,石榴在三四線城市拿了很多地,「大概有200多億,但後來市場行情急轉直下,三四線城市房價一路往下走,房子也不好賣,公司的去化壓力很大,項目利潤也沒那麼高。」

  9月14日的發布會上,桑春華表示,崔巍光靠賭咒發誓跳樓下跪,解決不了石榴集團的問題。但崔巍其實也並非只是下跪賭咒,「市界」了解到,崔巍已經拜訪了一些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很清楚石榴集團的後台數據。並且,崔巍還告訴「市界」,石榴集團內部管理和項目都在正常運營。

  崔巍告訴「市界」,石榴集團目前總資產在600億元左右,有息負債在120億元以下。負債結構中,中短期債務佔25%,長期債務佔75%。明年及後年,平均每年到期債務約15億元,「從目前我們的銷售額來看,15億元是可覆蓋的債務。」但崔巍也承認,長期來看,石榴集團的資金鏈肯定有壓力。

  石榴集團公司債券2023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石榴集團的營收為55.25億元,同比下降42.91%。截至報告期末,石榴集團有息負債總額為151.48億元。其中,1年期以內的銀行貸款為4.21億元,1年期以內的信託借款為14.51億元。同期,石榴集團的貨幣資金為22.83億元,其中5.59億元為受限金額。截至今年6月末,其總資產為628.53億元。

  崔巍給石榴集團規劃了五大方向:1、從一個全國性的開發商,調整為一個深耕重點區域的開發商;2、聚焦住宅用地開發;3、將流動性做好,出售一些流動性較差的資產;4、將資產質量較好的持有性物業經營好;5、將公司內部的組織架構緊縮,部分調成三級架構,重點項目調成兩級架構,公司總部直接管。

  在孫思看來,崔和桑的行事風格差異確實很大,「崔很低調,也自律。他平常的穿著,基本上是大褲衩小背心,發布會上的穿著,還算是正式的。崔平時出差都是住漢庭、如家,開的還是標間。」

  在崔巍看來,桑春華跟他走到今天這一步,是「給的太多了,他(桑)飄了。另外,他的社交圈、朋友圈有問題。最快的變化,是從他做了總經理以後。權力又大,手上資源又多。」

  比如說,很多人買房,找崔巍打折扣不好使,他是出了名的摳搜,找桑春華就一定行,「後來我聽外面人講,跟石榴做生意,找桑春華搞得定,找崔巍搞不定。」崔巍苦笑著告訴「市界」,歸根結底,是價值觀不同罷了。

  然而,在互相指責對方薅公司羊毛上面,雙方卻是一致的。桑春華在9月14日的溝通會上對崔巍轉移公司資產進行質疑:「第一,你從公司以公用的名義拿走數億元,轉哪去了?我是股東有理由懷疑你挪用侵佔,我整理好接著報案。第二,你通過賬戶轉移了多少美金到美國。」

  對此,崔巍又會有何回應呢?

  (文中孫思為化名。)

  (以下為崔巍的公開信和桑春華的回應)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02: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