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閑話上海

作者:putongren10  於 2009-5-28 23:2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情感|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47評論

這裡是網友評論第7頁,點擊查看原文

發表評論 評論 (147 個評論)

回復 xoyuanfen 2009-5-30 11:41
宜修: 要不叫你「胡扯」呢?!滿嘴跑舌頭。
誰讓我是胡掰他姐呢?
回復 安徽農民 2009-5-30 11:42
chocho: 爺爺19歲從浦東來浦西念大學,會3國語言,舊時洋行公司的洋名都能脫口而出。父親13歲乘擺渡來浦西考學,被人取笑是鄉下人,年齡也不夠格,不可能考得上,結果卻
同感,我父親13歲考進上海中學讀書,小阿鄉一個(滿口上海本地口音)。而母親出身寧波人大戶人家,所以在我們家裡是西風壓倒東風,生活習慣大部分按寧波人的。第三代叫我母親「阿娘」。
回復 宜修 2009-5-30 11:46
xoyuanfen: 誰讓我是胡掰他姐呢?
別扯了,去俺的小字報里,睽睽儂桑海老鄉兄弟zero01的攝影參賽作品!
回復 xoyuanfen 2009-5-30 11:58
宜修: 別扯了,去俺的小字報里,睽睽儂桑海老鄉兄弟zero01的攝影參賽作品!
來也!
回復 宜修 2009-5-30 11:59
xoyuanfen: 來也!
回復 chocho 2009-5-30 12:05
安徽農民: 同感,我父親13歲考進上海中學讀書,小阿鄉一個(滿口上海本地口音)。而母親出身寧波人大戶人家,所以在我們家裡是西風壓倒東風,生活習慣大部分按寧波人的。第
老法里,本地人和寧波人是不通婚的,因為生活習慣不一樣,本地人做菜都是用紅花碗裝一大碗的,寧波人則小碟小碗盞的。你們家真是例外啊很喜歡聽別人叫阿娘,同學呀鄰居的阿娘,我也從小跟著叫
回復 sam333 2009-5-30 12:36
chocho: 要區分是否是正宗上海人很容易,只要看他是如何稱呼奶奶的試試看!
回復 安徽農民 2009-5-30 12:45
chocho: 老法里,本地人和寧波人是不通婚的,因為生活習慣不一樣,本地人做菜都是用紅花碗裝一大碗的,寧波人則小碟小碗盞的。你們家真是例外啊很喜歡聽別人叫阿
我父親很早就混入寧波同鄉會的一所中學教書,還當上了教導主任。
當然他有許多寧波菜是不喜歡的,諸如毛蚶,蟹糊等等。但是主流是隨母親的。
回復 chocho 2009-5-30 13:25
sam333:
爺叔為啥光笑啊?
回復 borninheaven 2009-5-30 13:58
chocho: 爺爺19歲從浦東來浦西念大學,會3國語言,舊時洋行公司的洋名都能脫口而出。父親13歲乘擺渡來浦西考學,被人取笑是鄉下人,年齡也不夠格,不可能考得上,結果卻
您爺爺是個「浦東鄉下「的精英!可以想象他被人叫鄉下人時的那坦然笑容!還健在嗎? 問老爺子聲好!
回復 sam333 2009-5-30 14:16
chocho: 爺叔為啥光笑啊?
儂格腦筋交關靈光!
回復 chocho 2009-5-30 22:21
borninheaven: 您爺爺是個「浦東鄉下「的精英!可以想象他被人叫鄉下人時的那坦然笑容!還健在嗎? 問老爺子聲好!
是父親被人取笑,爺爺不知是否有這種經歷。其實他們也不是啥精英,就是平和自信,喝浦江水長大,我們就是這塊土地的主人。要說上海人是啥樣,就應該是這樣,決不是那種小家子氣。每次看到何賽飛演戲就好笑,普通話不標準,上海話又不會講,還在那裡使勁扮演上海人,文藝作品真的不能信以為真。
回復 chocho 2009-5-30 22:32
sam333: 儂格腦筋交關靈光!
謝謝誇獎爺叔燒菜的手藝蠻高的,我是頭頸些細,端想撮幾
回復 安徽農民 2009-5-31 00:40
我離開上海二十餘年,也許許多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懼內當然也不是什麼壞事。上海人的男女平等,幫妻子做家務很普遍,但如說是懼內我好像還是極少見到的。說到小家子氣,上海的確是有一些小市民很過分,什麼麵皮老老肚皮飽飽這種。不過這類人全國那裡都有,這因為他們是上海人而特別引人注目。還有就是生活習慣的不一樣。如北方人說上海人請客小氣,去北方人家裡做客餃子麵條什麼都上桌子,而上海人哪怕最小氣的也絕對不會拿餛飩麵條來宴請客人的。上海人不會因此譏笑北方人,因為上海人知道那是生活習慣的不一樣。
回復 sam333 2009-5-31 00:47
chocho: 謝謝誇獎爺叔燒菜的手藝蠻高的,我是頭頸些細,端想撮幾
謝謝欣賞啦!我燒菜一般啦。本題樓主才是真高手!藏而不露呢!
回復 borninheaven 2009-5-31 01:22
chocho: 是父親被人取笑,爺爺不知是否有這種經歷。其實他們也不是啥精英,就是平和自信,喝浦江水長大,我們就是這塊土地的主人。要說上海人是啥樣,就應該是這樣,決不
平和自信就是精英! 現在人們缺的就是它.
回復 putongren10 2009-5-31 02:31
安徽農民: 我離開上海二十餘年,也許許多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懼內當然也不是什麼壞事。上海人的男女平等,幫妻子做家務很普遍,但如說是懼內我好像還是極少見到的。說到小
謝謝,說的太好了,
握手
回復 pcw 2009-5-31 02:32
學習了.
回復 putongren10 2009-5-31 02:34
pcw: 學習了.
謝謝
回復 baby_____ 2009-5-31 03:19
sam333: 有點瞎七八搭,蕃瓜弄是上海最早改造棚戶區成工人新村的典型代表之一。居民多數是社會底層來自蘇北地區的難民,新社會使他們離開''滾地籠''住進樓房。語言以蘇北
留點面子好伐,笑死特我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31 16: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