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 上世紀60年代,思想非常僵化,政府不允許農村搞副業和工業,也不允許有自由市場。可是,吳仁寶卻帶領村民『偷偷』的搞了,在那個年代,這是要殺頭的。 吳仁寶和華西村是幸運的,沒有遭到上面說的同樣命運。到了1978年,鄧小平出來搞改革,允許農村搞副業的時候,華西村已經有了近20年的農村小工業的發展經驗,而且積累了200萬元的原始資本,使華西村能夠站在其它農村所沒有的至高點上大搞鄉村工業。
  • 新鮮人: 1983年3月以前,江陰屬蘇州市。蘇州對發展農村企業的寬鬆政策,使華西村建立了發展基礎。所以華西村是蘇州的孩子 。也可以說是蘇州製造。 (7-24 23:54)
  • 瘋瘋顛顛: 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吳仁寶就開始辦糧食飼料加工廠、廢紡站、鐵匠店,發展村級經濟。1969年,吳仁寶頂著風險,偷偷創辦小五金廠。 而當時正是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時候。為什麼冒險搞工業?因為種田實在掙不到錢。這些 (7-25 01:08)
  • 瘋瘋顛顛: 這些不受保護、偷偷摸摸的五金作坊成為了日後燎原中國的鄉鎮集體企業的胚胎。到了1978年,這些小五金給華西村帶來寶貴的起動資金,華西村的家底共有固定資產100萬元,銀行存款100萬元,為日後更大的發展奠定的基礎。 (7-25 01:09)
  • 小辣辣: 納涼不忘種樹人。沒有在蘇州得到的頭幾桶金,就沒有今天的華西村。 (7-25 04:55)
2014-7-24 23:28 回復|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8 04: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