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诺奖得主平均寿命比普通人长?顶级专家们探讨衰老

京港台:2021-11-2 23:25| 来源:澎湃新闻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诺奖得主平均寿命比普通人长?顶级专家们探讨衰老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为什么人类会衰老?为什么人类不会一直生存下去?为什么宠物总是先离开我们?猫、狗等哺乳动物的寿命和人类相比差异更大?在11月2日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百岁论坛上,2011年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得主弗兰兹-乌尔里奇·哈特尔教授抛出如此一问。

  哈特尔现年64岁,而现年77岁的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厄温·内尔教授则干脆在屏幕那端自嘲,“我早就不算是个年轻科学家了,今天我是代表老科学家们来到这里的。”

  这些显然已步入老龄的科学家们如何看待老龄化问题?又如何与终将步入老龄的自己相处?2017年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得主迈克尔·霍尔教授(68岁)从进化压力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在100年前,在人没有竞争性的生存压力时,那个时候人的寿命也大都停留在更年轻的时候。

  他认为,而今,我们需要活得更长,不仅生育是一种压力,养育下一代、下下一代的压力可能也使得人活得更长了。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存压力是不同的。

  2013年生命科学突破奖得主汉斯·克莱夫斯教授(64岁)则将之归结为一种“星球的选择”:“如果人类或是大部分动物最终没有消失的话,那么这个星球就太过拥挤了。”

  实际上,尽管人类存在着诸多健康负担,但科学家们大多认为,衰老的“可逆”是最困难的,或许预防和减缓进程的干预更为现实。科学家们首先需要知道,皱纹、银发、行动迟缓,这些日常可见的衰老征兆,在分子层面上是如何呈现的?

  哈特尔从蛋白质的折叠入手探讨健康衰老的可能性。大多数蛋白质需要通过折叠来发生作用,而蛋白质错误聚集、失去完整性,都有可能预示着人体的衰老,并与诸如帕金森氏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联。“我们的研究方向是通过对蛋白质的改进,使之达到稳态,从而使得蛋白质的折叠也达到平衡。”

  霍尔则谈到了新陈代谢。mTOR是控制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物质,同时也是一种营养物质。一方面,mTOR能够控制细胞的新陈代谢,如细胞的生长和凋亡;另一方面,mTOR也影响蛋白质、脂类的合成等。因此,mTOR影响着复杂的信号网络,也提供了有效的营养感知信号通路,而这恰恰与众多疾病相关。其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控制mTOR来影响人类的寿命。

  克莱夫斯谈到了在衰老研究领域热门的干细胞。能否通过干细胞的移植来“替换”或“修复”衰老的器官?克莱夫斯及其研究团队正致力于此,他们在实验室的环境中培养干细胞,生长出新的器官,而后移植到人体里面去。这种设想尚待更多验证,也费用昂贵。他还提到,未来,相关方法可能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当人体出现了癌细胞时,我们或许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治疗。”

  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田梅教授则通过分子成像技术展开老化的探测。“衰老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里其实有很多标记,其中有一些表现为基因表达上的不稳定性。”田梅从事是基因表型研究,通过影像技术将衰老和疾病可视化,不同的成像方法适用于不同方法的检测。如RCC2,能够帮助检测病人的IQ、EQ,通过这种检测能够对其认知能力作出判断。

  田梅是这场论坛嘉宾中唯一的年轻人。田梅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她于今年全职加盟复旦,此前为原浙江大学医学中心副主任、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2020年12月24日,世界分子影像学会主席名单正式公布,田梅当选世界分子影像学会主席,这是中国专家首次担任世界分子影像学会主席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这场百岁论坛上的“最高龄”,内尔(77岁)还表达了自身对于“变老”这件事的感知。退休之后,内尔依然进行着研究工作,只有解决、延缓衰老及其带来的健康问题,他才能更好地继续研究,延长自身作为一个研究者的寿命。

  他提到,“现在,我的工作量也减少了很多,但我相信还是有很多方式能够让我们继续保持活跃。保持活跃是非常重要的,不思考就等于在精神上退休了。”

  尚未摘得诺奖的哈特尔向内尔打趣,“不过有研究者称,诺贝尔奖得主的平均寿命比普通人更长,所以跟其他科学家相比,你的科研生涯可能还会更长一些。”

  “或许是因为诺奖得主巧克力吃的比别人更多吗?有没有人研究一下巧克力是否是保证健康的原因呢?”内尔成功“接梗”并谈到,人类的衰老机制确实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奥秘并没有被完全揭开来。

相关专题:长寿,诺奖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8 00:3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