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

作者:landscaping  于 2017-2-11 23:3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往事回忆|通用分类:前尘往事

关键词:甘泉


       中國大陸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書,對每個人都是很稀有的物,我第一次读书大约四岁多,每天中午从政府食堂吃饭回家路经市化路,路边摊子有许多出租小画书的,一幅书架边上擺放几條小木凳,小孩子坐在木凳子上低头看小人书,一分钱可以坐下來,随便看多少本;新书却是一分钱只可看两本。我认字不多,却能如痴如醉看整个下午,直到晚饭到時大人走來,拉起我去吃飯才罷休,我最爱是安徒生和格林童话及其俄国英雄人物。现在想起来感觉奇怪,我对中国的古代传说编的小人书并不感兴趣,看了幾册<史記>上记载王妃害人、皇帝残暴,一点兴趣没有就丟一邊去繼續讀《白雪公主》《長鼻子史若曹》。我五歲了文革乱世突袭而来,我們住的市区枪声响起,天天死人,父亲将我们姐妹送去靠海邊的墟沟海帶育苗厂,厂里的人員大多来自南方上海苏州浙江等大城市的技术人员知识分子,这是一个研究所兼培殖海带苗,厂房由玻璃建成通体透明,厂区占地一个平方公里栽满果树鲜花,整个一大花园整洁有序,行走在厂内的工作人员步履劲健秩序井然,工作人员家属都在工廠的大食堂吃飯,吃饭前后我有机会就向叔叔阿姨们淘书看,还能向他们学识字!我可以看《悲惨世界》《约翰克利斯多夫》《基督山伯爵》《呼啸山庄》,可是,很快这些书就消失了,人人手中只能拿着红皮《毛主席语录》谁都不敢看其他书了。1970年,我們搬到港口,我读一年级,我愛讀書的熱情不減,可這时代所有古书失去踪迹,所有小說旧书無人提起。我放学背着书包,第一件事就是跑新华书店找书,看到有新书就买,钱不够就编故事讲給爸爸聽,比如:作业本沒啦,彩色铝笔沒有呀,用完了要钱买!爸爸凝神我的小嘴巴说故事,喜歡之情溢滿眼晴,對我需要錢的理由深信不疑,我要多少錢他必給我,时而嘿嘿笑!這让我好多年内心里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一个会撒谎的坏孩子!但,有一天爸爸與他朋友說悄悄話,我偶然听到,原来他一直不戳穿我,是因为我幼小時曾受过紅衛兵的伤害,他從未有生气于儿女,因為他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們。新华书店的传海大哥对我特别客氣,我一到店裏他便把新书递过来,這樣我看了很多我买不起的书!但是我買了高尔基的《我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二小放牛》,爸爸知道我买作业本和铅笔钱都买了小人书,沉默不語。很快我家成了小图书馆,我用最好的鞋盒分类排放我的寶貝小畫冊书,鄰居小朋友越來越多,书需要分配才能滿足,小圖書館集聚了大小邻家小孩,我家贴满大字报的门前却能热闹非凡,虽然爸爸是当地最大的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但我稳坐一条街小孩王的职位,我还時常講述在外地工厂和街边讀過書,情聲并茂吸引了不识字的老婆婆和小孩們,十年了中国大地上只有紅宝书、八个样板戏,电影院只放影几部电影,小说儿童图画只有英雄二小、刘胡兰,全国人民只唱几首歌,歌唱共产党、毛泽东《东方红》《北京的金山上》。我一个小女孩所讲的故事是成人不敢讲的,大小人们象是在沙漠中饥渴己久卻尝到了甘泉,情趣高涨却需压抑在心里面,沉默。媽媽回來聽說我是小孩王了便擔心,訓我:你爸爸是最大的走資派你还当小孩王?我才不理她,这是我想当的吗?小孩子們自然而然地擁着我,擁着的數不清的美妙故事。
      我得到新書就全神灌注讀透、过目不忘,讲述起來眼前便像放电影一样,故事情节转化為一幕幕人物画卷飄飘而來、涛涛湧現,常常晚饭后我坐在家门前,面对几十个追逐故事孩子生动形象地讲上几小时故事,大量精美传奇故事流向小孩群中,我的晚飯從來不得安宁,一边我在屋內飯桌邊吃饭,外面門兩边就出現一排小脑袋探來探去, 我爸爸在家時看到我吃飯不安心,吃得又少,就會對門口的孩子們說'回家!都回家吧!'但是他們腦袋縮回去了人還是站在門前等待聽我的下一場精彩的故事!
       从新浦到墟沟到港口我受到大人小孩们的喜爱!
       张克芳阿姨是位漂亮绝顶的妈妈,很想听我的故事,又不好意思坐在小孩群里,自己又不认识字。没人时,俏俏拉着我说:“芸呐!我认识字哦,给我本小人书看呗?你看我認識这两个字,是“排长”吧?”,我一看是“非常”,哈哈!我借她两本圖片清淅的可以对照图看的小人书,她还我书时,就放上一块糖。爸爸去外地出差,妈妈远在他乡,我自己洗澡洗头有難度,张克芳阿姨就乐意帮我,边洗边说:“芸呐,咱俩互换,我帮你洗澡你就说书我听”。 我讲“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听了淚水滿面,我讲“白雪公主”《白蛇传》她笑得美丽!后来我讲《画皮》《悲惨世界》她开始凝神遐想,甚至走火入魔。她婆婆,杨奶奶是个厉害的女人,竟然找上门來面露翁色对我“芸哦!别再给你阿姨说书了呗,她已种毒了啊,這樣要被抓去劳改咱家小孩没妈了呀?你阿姨没出息的哦,还偷吃自己孩子的糖哦。你下次就说给俺听好吧?你小肚子里装着好多故事吧?留点给俺唅!哈!这是俺老家寄来的花生饼,我給拿了你吃!”。我妈妈回家听说我整天不吃饭,就对她的那些不识字的女朋友吹牛:我家芸成仙了嘛!不吃饭精神十足!哈哈哈!我讲故事,邻居大人让小孩带花卷肉包给我吃,以讓他們的孩子像我!我怕羞被人說成馋丫头不敢跟家人講,所以我幾乎每天不吃家里的中晚飯!
文革中文化枯竭,可挡不住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求。
1975年文革晚期人们對文化生活的渴望達到高潮,年輕人开始风行手抄本,我可以通宵达旦通读别人抄来的文字优美、情结起伏、故事神秘的手抄本。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7 21:2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