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紐約時報: 檔案顯示美國默許印尼反共大屠殺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7-10-23 03: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ANNAH BEECH 2017年10月19日    紐約時報中文網

  

  Associated Press

  1965年10月在雅加達被拘留的印尼共產黨青年團成員。在這場鎮壓中,估計有50萬或更多的印尼人被殺害,其中很多人與共產黨無關。

  曼谷——這是一場反共大屠殺,至少有50萬印尼人喪命。外交官們在1965至1966年精心記錄了這場大清洗的狀況,根據新近解密的美國國務院檔案顯示,美國官員坐視它的發生,沒有進行過任何公開反對,有時甚至還會為這場屠殺背後的勢力鼓掌。

  在本周二公布的這批文件中,一名美國政務參贊在其中一份文件里描述了印尼官員如何解決監獄里印尼共產黨(簡稱PKI)嫌疑成員人滿為患的問題。

  

  Associated Press

  1961年,印尼總統蘇加諾和美國總統約翰·F·肯尼迪總統在美國。印尼反共清洗中的死亡人數越來越多,而美國政府基本上保持了緘默。

  「通過處死PKI囚犯,或是逮捕之前就殺死他們,很多省份似乎都成功處理了這個問題,」美國駐印尼首都雅加達大使館1965年向國務院發送的這份電報說。

  另一份電報描述了印尼一個重要穆斯林組織的神職人員如何向信眾談論無神論者,「在異教徒中,PKI成員屬於最低的級別,讓他們流血和殺死一隻雞差不多。」

  以前解密的文件僅勾勒出了大概圖像,而這些電報提供了充實這幅圖的具體細節,它們還涉及了印尼的一位反美領導人是如何在大規模法外處決中遭軍方罷黜的。

  「我們對這些事情的了解本來是更加籠統一些的,但是能看到這些白紙黑字的信息太好了,這就不僅僅是基於對受害者的口頭採訪了。」位於溫哥華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歷史學副教授約翰·羅薩(John Roosa)說,他寫過一本關於1965年這起事件的書。「美國當時在密切關注事情的發展,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可以說,印尼軍方永遠不會有奪權的信心。」

  印尼的屠殺事件發生的時候,東南亞仍在擺脫殖民主義的過程中,當時它受到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激發。

  美國當時已經在越南的土地上部署了軍隊。印尼時任總統為蘇加諾(Sukarno),該國擁有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共產黨之一,華盛頓視之為可能會倒下的下一個多米諾骨牌。

  一群強硬派將軍把1965年的一個未遂政變歸咎於共產黨,中國被指控為該事件的策劃者,對於這個說法,華盛頓幾乎沒有怎麼反駁。

  在印尼軍方、准軍事人員和宗教暴徒屠殺的人數越積越多的時候,美國政府基本上保持了緘默。法外殺戮超出了共產黨嫌疑人的範圍,開始針對華裔、學生、工會成員和任何可能與暴徒有私怨的人。數以萬計的人被投入了熱帶的「古拉格」。

  蘇加諾發表過反美言論,同情社會主義者,最終他被蘇哈托(Suharto)取代。蘇哈托將軍當了32年的總統,制定了一項他稱之為「新秩序」的政策,企圖通過外援和外資來重振印尼經濟。

  另外一份新公開的電報顯示,美國駐雅加達大使館明確表示,美國的任何援助都取決於解除蘇加諾的權力。蘇哈托在1966年3月上台後,美國的援助開始進入印尼。

  一些電報顯示,美國外交官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政治巨變中表現得很開心,即使他們注意到死亡人數在不斷增加。一份文件說,這場政治巨變如同一個「夢幻般的開關」。

  印尼軍方至今仍然擁有相當大的權力,他們一直試圖把這場殘虐暴行歸咎於共產黨過火行為引發的公憤,把自己的直接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但這些電報顯示,從美國外交部門一些成員的說法來看,印尼軍方至少對部分死亡事件負有直接責任。有一份電報稱,某些大規模的處決行動是蘇哈托下的命令。

  2015年,來自新墨西哥州的聯邦參議員湯姆·尤德爾(Tom Udall)在參議院重新提出了一項決議,呼籲印尼直面這段痛苦的歷史。他還指出美國要為自己對那裡的「軍事和財政支持」擔責,其中包括向印尼政府提供可能同情左派的人員名單,而且還像周二公開的一份電報顯示的那樣,壓制外國對這場屠殺的報道。

  大屠殺的遺毒繼續在分裂著印尼。幾十年來,在蘇哈托的統治下,印尼人不敢追求正義。即使1998年他被推翻之後,印尼也幾乎沒有採取什麼行動來建立自己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

  林綿基(Jusuf Wanandi)是一位印尼華裔,數十年來一直支持蘇哈托,雖然他也對蘇哈托的強人領導風格日益感到失望。不同於蘇哈托以前的很多追隨者,林綿基承認1965年至1966年的事件後來失控。

  即便是他,也建議要耐心一些。

  「朝前走是不可能的,因為人們依然對此耿耿於懷,」林綿基說,「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17: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