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富的央行與最窮的方丈(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對於中國的決策者而言,管理人民幣匯率現如今變成了另一個遊戲。

 
 

  一直處於風口浪尖的人民幣匯率,近日以「一騎絕塵」的跌勢,讓市場間措手不及。26日,人民幣即期匯率跌幅幾近央行規定的上線2%,最高跌幅逾 1.94%。人民幣自2014年初就出現的貶值跡象,有繼續延續的趨勢。儘管如此,央行並未有明顯出手干預的行動,任憑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大幅下跌,說明其對當前人民幣貶值情況或早有應對。

  知名經濟學家如松表示,現在世界上最富的央行是中國央行,最窮的方丈也是中國央行。

  27日,央行加大了逆回購投放資金量,當天開展了600億逆回購。其中,7天和28天逆回購各300億。同時也拉長了逆回購期限,約2年來央行首次投放28天逆回購。交易員稱,期限更為靈活的逆回購投放,可熨平春節前資金面波動。

  對於中國的決策者而言,管理人民幣匯率現如今變成了另一個遊戲。十多年來,為了將中國打造成為製造業大國,中國央行一直在抑制人民幣升值,如今卻有跡象顯示,中國正在努力推高人民幣匯率,遏制危及經濟增長的資金外流。

  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上的資金流指標上月創出2003年以來最大降幅,發出了央行正在拋售外匯的信號,央行設定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也接近相比於市場價的最強水平。

  由於出口飆升以及人民幣連續四年走強吸引的資金流入,中國積累的外匯儲備於2014年年中達到4萬億美元,在全球首屈一指。如今,隨著人民幣升值趨勢搖搖欲墜,中國央行正在努力防止外匯儲備的下降演變成一場潰退,在經濟增速降至24年最低水平之際阻礙外商投資進入中國。

  如松表示,瑞士央行、歐洲央行都有自己貨幣發行的機制,即便歐洲央行現在準備開啟QE,但依舊在按照原定的規則行事,所以,他們發行的貨幣是有信用的,信用體現在發行機制和央行的獨立性,當然開啟QE說明貨幣的信用在下降。

  財經媒體人劉曉博表示,事實上,中國經濟走到今天,已經出現了一個「人民幣困境」。也就是說,人民幣經過10多年的擴張,M2目前是美國的1.5倍,超過整個歐元區M2存量。

  如松稱中國央行是個很富有的央行,到2014年底,外匯儲備3.84萬億美元,M2是122.84萬億人民幣,按中國商業銀行4.5倍的槓桿計算,摺合基礎貨幣是大約是27萬億,按6.2的匯率,相當於4.4萬億美元。放眼世界,沒人敢和中國央行比富。

  可是中國央行又是一個窮方丈,因為沒有自己的發行機制和獨立性。歐洲央行等央行都是按就業率、通脹率、經濟增長速度發行貨幣,這些統計數據主要來自於第三方機構,央行獨立執行自己的貨幣政策,這種機制構成了自身的信用。

  如松說,中國央行不具備獨立性,即便未來依託經濟數據發行貨幣,統計局也沒有絲毫的公信力,因為統計局和央行一奶同胞,相當於央行自己想怎麼辦就怎麼辦,沒有自己的信用,就只能藉助外匯儲備的信用,所以,這是一個窮方丈。

  現在,人民幣的發行機制相當於匯兌本位制。2013年底,M2是110.65萬億元,也按商業銀行4.5倍的槓桿來計算,摺合24.59萬億人民幣基礎貨幣,當時的匯率是6.06,摺合4.057萬億美元,2013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是3.8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對基礎貨幣的覆蓋率是94.16%;到 2014年底的外匯儲備是3.84萬億美元,對基礎貨幣的覆蓋率下降為87.27%

  之所以搞出這麼多貨幣,是因為中國經濟長期由政府和國企主導,而政府和國企的投資天然是低效的,這樣就需要印刷更多的貨幣來解決保增長的問題。這樣長期積累下來,人民幣必然對內貶值。

  因為外匯儲備對基礎貨幣的覆蓋率下降,相當於發行人民幣的準備金比例下降,而中國央行自身沒有貨幣發行的信用機制,所以,人民幣需要對外貶值。

  中國投資在歐債、日債、能源上的外匯儲備很不樂觀,出現一定幅度的虧損是肯定的,相當於外匯儲備有潛在的壞賬損失,所以,覆蓋率的下降也是假象。

  如松認為,為了中國經濟的需要,基礎貨幣是需要膨脹的(如果不膨脹甚至膨脹的速遞低一些,經濟就會現原形),最終就到了節點。

  2012年,M2/GDP的比值:美國為60%,歐元區為44%,日本為44%。即便歐洲央行搞幾次QE,M2/GDP的比值還遠遠低於70%。安倍晉三也在不斷地搞QE,M2/GDP依舊遠低於中國的水平。

  中國每年的M2增速比GDP增速要高四五個百分點以上,這表明中國實際上天天都在QE。

  如松表示,只要你增發貨幣,通脹的動力就存在,可以暫時掩蓋,但不會消失,無非進入債務系統,當債務難以為繼的時候,就會一次性爆發。

  比較一下中國的基礎產業就可以看出人民幣已經是高估的,最近中國甚至出現了奶農倒奶殺牛的現象。大連玉米與芝加哥玉米的價格比較就更清楚了。隨著 2004年我國糧食市場的全面放開,特別是2006年我國「入世」過渡期結束,糧食國內外價格倒掛開始持續,由部分品種倒掛轉向全面倒掛。

  去年9月份的數據,國內大米的價格和國際價格比較起來高47.1%,小麥高28%, 玉米高24.8%,大豆高30.5%,棉花高51.5%,豬肉高97.9%,將近一倍。

  另外,如松表示,中國正在向中端製造業推進(基本沒有高端製造業),低端製造業因為生產要素價格的不斷上漲已經萎縮,所以,韓國、日本、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自身的很多低端加工企業已經遷出了中國。

  德國、日本一直在佔據中端製造業,既具有質量優勢信譽優勢,也具有技術優勢,現在日元歐元都在實行量化寬鬆,相對美元大幅貶值,過去德國製造和日本製造的價格劣勢就得到緩解,如果在中端製造上中國不能搶佔一席之地,中國就會面臨產業的徹底空心化,國內龐大的過剩產能就會遭遇嚴重的債務危機。

  央行也好,商業銀行也好,經營的是什麼?當然是貨幣,可是,如果這種貨幣和白紙一樣,銀行就只能破產,所以,銀行經營的不是貨幣,而是信用。經營白紙的辛巴威中央銀行只能關門歇業,如松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23: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