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下23: 1-37>

[複製鏈接]

3380

主題

3400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27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10-6 23: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下23: 1-37】【王差遣人招聚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眾長老來……。】在列王紀下第二十三章中記載了,約西亞再次與神立約;約西亞廢除異教崇拜;約西亞帶領百姓在耶路撒冷守逾越節;最後約西亞在米吉多被埃及法老所殺;約西亞的兒子約哈斯和約雅敬相繼被立作王。本章首先說到:【王差遣人招聚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眾長老來。王和猶大眾人與耶路撒冷的居民,並祭司、先知,和所有的百姓,無論大小,都一同上到耶和華的殿;王就把耶和華殿里所得的約書念給他們聽。王站在柱旁,在耶和華面前立約,要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遵守祂的誡命、法度、律例,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眾民都服從這約。】「王差遣人招聚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眾長老來。王和猶大眾人與耶路撒冷的居民,並祭司、先知,和所有的百姓,無論大小,都一同上到耶和華的殿;王就把耶和華殿里所得的約書念給他們聽」。約西亞在聽了先知戶勒大的預言,得著了神「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到你列祖那裡」(22:20)的應許后,他並沒有滿足於個人在神面前蒙恩,於是他就招聚猶大眾百姓來聽神的律法。因當時經過瑪拿西五十五年的統治,神的話因受嚴重的偶像敬拜和惡政的影響而沒能正確地傳播,因此以色列人陷入了乾渴之中(摩8:11),「王就把耶和華殿里所得的約書念給他們聽」。就是公開宣讀神的話,從而使百姓明白神的話和遵行神的話 。然後「王站在柱旁,在耶和華面前立約,要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遵守祂的誡命、法度、律例,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站在柱旁」可能是猶大君王與神立約時所站的位置(11:14)。「在耶和華面前立約」,就是帶領全體百姓重新與神立約,立志「要盡心盡性順從耶和華,遵守祂的誡命、法度、律例,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約西亞是一個真正敬畏神的人,所以他體貼神的心意,這在神眼中看為寶貴。「眾民都服從這約」。就是立志遵行神在申命記中說的話,順從耶和華。

【王吩咐大祭司希勒家和副祭司,並把門的,將那為巴力和亞舍拉,並天上萬象所造的器皿,都從耶和華殿里搬出來,在耶路撒冷外汲淪溪旁的田間燒了,把灰拿到伯特利去。從前猶大列王所立拜偶像的祭司,在猶大城邑的邱壇和耶路撒冷的周圍燒香,現在王都廢去,又廢去向巴力和日、月、行星(或譯:十二宮),並天上萬象燒香的人;】「王吩咐大祭司希勒家和副祭司,並把門的,將那為巴力和亞舍拉,並天上萬象所造的器皿,都從耶和華殿里搬出來,在耶路撒冷外汲淪溪旁的田間燒了,把灰拿到伯特利去」。「副祭司」是指第二級祭司。約西亞吩咐人潔凈聖殿,表明猶大百姓陷於偶像崇拜如此之深,約西亞要根除偶像痕迹,必須從聖殿開始,直到全地。「把灰拿到伯特利去」,在南北王朝分裂之後,「伯特利」成了北以色列人事奉金牛犢偶像的場所(王上12:27-33)。約西亞將拆毀偶像並焚燒之後,將其灰拿到以色列拜偶像之地「伯特利」,為了污穢伯特利的祭壇。「伯特利」位於北國以法蓮支派境內,一百年前就已淪為亞述行省,但現在亞述帝國疲於應對東方的反叛,已經無力控制北國,所以約西亞的復興行動可以遍及南北兩國。「從前猶大列王所立拜偶像的祭司,在猶大城邑的邱壇和耶路撒冷的周圍燒香,現在王都廢去,又廢去向巴力和日、月、行星(或譯:十二宮),並天上萬象燒香的人」。「行星」指星座,是亞述及巴比倫人所敬拜的神只。約西亞徹底執行宗教改革,包括除掉聖殿里的偶像和廢去拜偶像的祭司,以及拆毀國中的邱壇和為假神而設的祭壇等。

【又從耶和華殿里將亞舍拉搬到耶路撒冷外汲淪溪邊焚燒,打碎成灰,將灰撒在平民的墳上;又拆毀耶和華殿里孌童的屋子,就是婦女為亞舍拉織帳子的屋子,並且從猶大的城邑帶眾祭司來,污穢祭司燒香的邱壇,從迦巴直到別是巴,又拆毀城門旁的邱壇,這邱壇在邑宰約書亞門前,進城門的左邊。但是邱壇的祭司不登耶路撒冷耶和華的壇,只在他們弟兄中間吃無酵餅。又污穢欣嫩子谷的陀斐特,不許人在那裡使兒女經火獻給摩洛;】「又從耶和華殿里將亞舍拉搬到耶路撒冷外汲淪溪邊焚燒,打碎成灰,將灰撒在平民的墳上;又拆毀耶和華殿里孌童的屋子,就是婦女為亞舍拉織帳子的屋子」。約西亞再次潔凈聖殿,「並且從猶大的城邑帶眾祭司來,污穢祭司燒香的邱壇,從迦巴直到別是巴,又拆毀城門旁的邱壇,這邱壇在邑宰約書亞門前,進城門的左邊」。這是潔凈南國猶大的城邑。「迦巴」位於耶路撒冷東北,是亞撒王修建的北方邊界要塞(王上15:22),代表猶大國的北界。「別是巴」是猶大最南端的城市,代表猶大國的南界。「從迦巴直到別是巴」就是代表猶大全國。「城門旁的邱壇」,是指耶路撒冷城門旁的邱壇。這是百姓集會、交易的熱鬧地方。在熱鬧的城門旁設立邱壇,表明拜偶像的現象已經非常嚴重。「但是邱壇的祭司不登耶路撒冷耶和華的壇,只在他們弟兄中間吃無酵餅」。南國猶大「邱壇的祭司」,也是利未支派的祭司,但卻帶頭違背律法,在各地的邱壇燒香。約西亞就將這些假祭司集中到耶路撒冷,使他們可以活下去,卻不能獻祭。「又污穢欣嫩子谷的陀斐特,不許人在那裡使兒女經火獻給摩洛」。「欣嫩子谷」是耶路撒冷城南面的山谷,亞哈斯王在此焚燒兒女獻祭(代下28:3 ),後來變成耶路撒冷的垃圾場。「陀斐特」是獻兒童為祭給摩洛神的場所。因此約西亞「不許人在那裡使兒女經火獻給摩洛」。

【又將猶大列王在耶和華殿門旁、太監拿單·米勒靠近游廊的屋子、向日頭所獻的馬廢去,且用火焚燒日車。猶大列王在亞哈斯樓頂上所築的壇和瑪拿西在耶和華殿兩院中所築的壇,王都拆毀打碎了,就把灰倒在汲淪溪中。從前以色列王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前、邪僻山右邊為西頓人可憎的神亞斯她錄、摩押人可憎的神基抹、亞捫人可憎的神米勒公所築的邱壇,王都污穢了,又打碎柱像,砍下木偶,將人的骨頭充滿了那地方。】「又將猶大列王在耶和華殿門旁、太監拿單米勒靠近游廊的屋子、向日頭所獻的馬廢去,且用火焚燒日車」。約西亞進一步潔凈聖殿。「日車」是指太陽戰車,瑪拿西和亞們引進了許多外邦的偶像崇拜,太陽戰車是獻給太陽神的坐騎,因此被王用火焚燒。「猶大列王在亞哈斯樓頂上所築的壇和瑪拿西在耶和華殿兩院中所築的壇,王都拆毀打碎了,就把灰倒在汲淪溪中」。「猶大列王」特指瑪拿西王和亞們王。「樓頂上所築的壇」,是為拜星象而設的祭壇,這些「王都拆毀打碎了,就把灰倒在汲淪溪中」。「從前以色列王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前、邪僻山右邊為西頓人可憎的神亞斯她錄、摩押人可憎的神基抹、亞捫人可憎的神米勒公所築的邱壇,王都污穢了」。「邪僻山」指耶路撒冷東面的橄欖山。所羅門曾經在此為他諸多的外邦嬪妃建造偶像的邱壇(王上11:7)。這些邱壇很可能是天然石頭構成的,所以拆不掉,只能使其污穢。「又打碎柱像,砍下木偶,將人的骨頭充滿了那地方」。把人骨頭堆在邱壇上,就是要徹底污穢那個地方,讓人無法在原址上重建。

【他將伯特利的壇,就是叫以色列人陷在罪里、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築的那壇,都拆毀焚燒,打碎成灰,並焚燒了亞舍拉。約西亞回頭,看見山上的墳墓,就打發人將墳墓里的骸骨取出來,燒在壇上,污穢了壇,正如從前神人宣傳耶和華的話。約西亞問說:『我所看見的是什麼碑?』那城裡的人回答說:『先前有神人從猶大來,預先說王現在向伯特利壇所行的事,這就是他的墓碑。』約西亞說:『由他吧!不要挪移他的骸骨。『他們就不動他的骸骨,也不動從撒馬利亞來那先知的骸骨。】「他將伯特利的壇,就是叫以色列人陷在罪里、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築的那壇,都拆毀焚燒,打碎成灰,並焚燒了亞舍拉」。約西亞掃除偶像崇拜不只限於南國猶大,也包括早已淪為亞述行省的北國以色列。「約西亞回頭,看見山上的墳墓,就打發人將墳墓里的骸骨取出來,燒在壇上,污穢了壇,正如從前神人宣傳耶和華的話」。約西亞針對耶羅波安私自在伯特利所立的祭壇和祭司(王上12:28-32),將人的骨頭燒在壇上面,使它不能再供獻祭之用,又把祭司殺在壇上,應驗了三百年前神人所說的預言(王上13:2)。「約西亞問說:『我所看見的是什麼碑?』那城裡的人回答說:『先前有神人從猶大來,預先說王現在向伯特利壇所行的事,這就是他的墓碑。』約西亞說:『由他吧!不要挪移他的骸骨。』他們就不動他的骸骨,也不動從撒馬利亞來那先知的骸骨」。「先前有神人從猶大來」,他就是「奉耶和華的命從猶大來到伯特利」的神人(王上13:1-2)。「從撒馬利亞來那先知」,就是當年住在伯特利、哄騙神人的老先知(王上13:11)。

【從前以色列諸王在撒馬利亞的城邑建築邱壇的殿,惹動耶和華的怒氣,現在約西亞都廢去了,就如他在伯特利所行的一般;又將邱壇的祭司都殺在壇上,並在壇上燒人的骨頭,就回耶路撒冷去了。】「從前以色列諸王在撒馬利亞的城邑建築邱壇的殿,惹動耶和華的怒氣,現在約西亞都廢去了,就如他在伯特利所行的一般」。約西亞潔凈「撒馬利亞的城邑」,最遠到達「拿弗他利各城」(代下34:6)。撒馬利亞早已淪為亞述的行省,但此時的亞述已經無力阻止約西亞。「又將邱壇的祭司都殺在壇上,並在壇上燒人的骨頭,就回耶路撒冷去了」。約西亞殺了北國「邱壇的祭司」,卻沒有殺掉猶大「邱壇的祭司」,可能因為北國的祭司並不是利未人,根本沒有資格作祭司獻祭,律法規定這些人要被治死(民3:10)。【王吩咐眾民說:』你們當照這約書上所寫的,向耶和華你們的神守逾越節。『自從士師治理以色列人和以色列王、猶大王的時候,直到如今,實在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只有約西亞王十八年在耶路撒冷向耶和華守這逾越節。】「王吩咐眾民說:』你們當照這約書上所寫的,向耶和華你們的神守逾越節『」。約西亞王命令百姓守逾越節,這是摩西律法所規定的,以色列人每年須守逾越節,紀念神領他們出埃及。但「自從士師治理以色列人和以色列王、猶大王的時候,直到如今,實在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希西家王曾召集以色列人守逾越節,但在時間和潔凈的條例上都沒有完全遵守律法的要求(代下30:2-3)。「只有約西亞王十八年在耶路撒冷向耶和華守這逾越節」。

【凡猶大國和耶路撒冷所有交鬼的、行巫術的,與家中的神像和偶像,並一切可憎之物,約西亞盡都除掉,成就了祭司希勒家在耶和華殿里所得律法書上所寫的話。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像他盡心、盡性、儘力地歸向耶和華,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凡猶大國和耶路撒冷所有交鬼的、行巫術的,與家中的神像和偶像,並一切可憎之物,約西亞盡都除掉,成就了祭司希勒家在耶和華殿里所得律法書上所寫的話」。瑪拿西所設立的異教崇拜被除掉,包括行巫術的以及個人的或家中的神像,可能用作占,「約西亞盡都除掉」。約西亞的改革是列王中來得最徹底的一次,「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像他盡心、盡性、儘力地歸向耶和華,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然而猶大因瑪拿西的罪惡,仍要面臨亡國的結局。【然而,耶和華向猶大所發猛烈的怒氣仍不止息,是因瑪拿西諸事惹動祂。耶和華說:『我必將猶大人從我面前趕出,如同趕出以色列人一般;我必棄掉我從前所選擇的這城——耶路撒冷和我所說立我名的殿。『】「然而,耶和華向猶大所發猛烈的怒氣仍不止息,是因瑪拿西諸事惹動祂」。約西亞的迴轉是徹底的,但百姓的心卻仍然不肯離開瑪拿西敗壞的諸事(耶3:6-11),所以「耶和華向猶大所發猛烈的怒氣仍不止息」。因鑒察人心的神知道:【猶大還不一心歸向我,不過是假意歸我】(耶3:10),所以雖然約西亞「,盡心、盡性、儘力地歸向耶和華」,但「耶和華說:『我必將猶大人從我面前趕出,如同趕出以色列人一般;我必棄掉我從前所選擇的這城耶路撒冷和我所說立我名的殿』」。這是預言猶大將面臨被擄,耶路撒冷被毀的結局。【約西亞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約西亞年間,埃及王法老尼哥上到幼發拉底河攻擊亞述王;約西亞王去抵擋他。埃及王遇見約西亞在米吉多,就殺了他。他的臣僕用車將他的屍首從米吉多送到耶路撒冷,葬在他自己的墳墓里。國民膏約西亞的兒子約哈斯接續他父親作王。】「約西亞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約西亞年間,埃及王法老尼哥上到幼發拉底河攻擊亞述王;約西亞王去抵擋他。埃及王遇見約西亞在米吉多,就殺了他」。當時巴比倫已攻陷亞述首都尼尼微,亞述就向埃及求救,埃及王法老尼哥於是北上去會合亞述王。約西亞一向與亞述敵對,就要去阻止埃及王援助亞述,結果被埃及王所殺。「他的臣僕用車將他的屍首從米吉多送到耶路撒冷,葬在他自己的墳墓里」。而約西亞戰死沙場,並不是不得善終,而是「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22:20),被神在「這地變為荒場、民受咒詛」(22:19)之前平安接走。之後「國民膏約西亞的兒子約哈斯接續他父親作王」。

【約哈斯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三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他母親名叫哈慕她,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兒。約哈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法老尼哥將約哈斯鎖禁在哈馬地的利比拉,不許他在耶路撒冷作王,又罰猶大國銀子一百他連得,金子一他連得。法老尼哥立約西亞的兒子以利亞敬接續他父親約西亞作王,給他改名叫約雅敬,卻將約哈斯帶到埃及,他就死在那裡。】「約哈斯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三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他母親名叫哈慕她,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兒。約哈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約哈斯短短三個月統治,可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結果「法老尼哥將約哈斯鎖禁在哈馬地的利比拉,不許他在耶路撒冷作王,又罰猶大國銀子一百他連得,金子一他連得」。「利比拉」位於大馬士革和迦基米施中間,在迦基米施戰役之前,埃及法老尼哥的指揮部設在這裡,所以將約哈斯帶到在北邊的「利比拉」。在迦基米施戰役結束之後,再「將約哈斯帶到埃及,他就死在那裡」。約哈斯作王三個月」就被埃及擄去,神的國度成了埃及的附庸,神百姓的王也變成了法老的傀儡。因此所以在主耶穌基督的家譜里,把約西亞算作被擄巴比倫之前的最後一個王(太1:11)。【約雅敬將金銀給法老,遵著法老的命向國民征取金銀,按著各人的力量派定,索要金銀,好給法老尼哥。約雅敬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母親名叫西布大,是魯瑪人毗大雅的女兒。約雅敬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因「法老尼哥立約西亞的兒子以利亞敬接續他父親約西亞作王,給他改名叫約雅敬」,於是「約雅敬將金銀給法老,遵著法老的命向國民征取金銀,按著各人的力量派定,索要金銀,好給法老尼哥」。約雅敬不但「遵著法老的命向國民征取金銀」,他還殺死了先知烏利亞(耶26:20-23)。「約雅敬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母親名叫西布大,是魯瑪人毗大雅的女兒。約雅敬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約雅敬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猶大的罪已經定了。因此列王紀下的最後兩章,全部都是神的審判,因神向猶大所發的怒氣仍不止息。但願我們今天都要像猶大好王約西亞那樣,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不偏左右!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23: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