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黃甲院》巴郞

[複製鏈接]

1868

主題

1869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0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巴郎 發表於 2025-10-3 16: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秋遊46.《金黃甲院》巴郞

羅田馬頭四大姓:向譚羅邵,據說大都是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時入川的。先輩們胼手胝足,辛勤勞作,為後代創下了幸福生活。

向姓中,猶以羅田用坪向家最為有名,其住家名為「金黃甲大院」。解放后,因是大地主財產,被分給多戶貧僱農居住,成了大雜院。文運中,金黃甲大院及其墳山等封建地產和風水迷信都被破除,木板做了傢具,石條修了豬圈,所有東西全被毀損,違莫如深,避之唯恐不及。1973年,我當知青時曾去過,45年前了,院內人畜雜居,擁擠破爛,木結構已廢頹不堪,而石刻也被磨損,滿目凋敝。

現今的大院是重建的,有當年墊豬圈的石條,做傢具的窗欞等舊日物件,收集得來。160多年的老院子修茸如舊,土木結構白灰抹壁。大院佔地寬闊,前是院壩池塘松柏修竹,繞過照壁大門,分為正院、偏院和側院,各有月門相通,其附屬設施,如廚房糧倉靜室神堂畜圈茅廁等,酒坊麵坊紙坊油坊磚瓦坊染坊織布坊百業作坊等,則各有其位。庭院中有各種古老器物家當、數百年的老井和戲台,彷彿可見前人生活的蹤影。院周散布有奇花異草、上百年的銀杏、松柏和山茶樹,為大院肌體氤蘊營養,涵養著蓬勃元氣。

現在的金黃甲大院,加上周遭的墳林墓山牌坊,佔地廣闊,修建得美崙美奐,看著風光堂皇。與全國大多數此類文物一樣,是揣摸遊人心態,投其所好,人工「造」出來的冒牌貨「仿製品」。現已闢為文物古迹景點,是重慶市文保遺址,也是羅田鎮儘力打造的文物旅遊名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21: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