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臺灣環島自駕游(三)-青銅器

[複製鏈接]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13 15: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15 15:03 編輯

帖子太長不讓修改了. 只好搬家.
-





春秋晚期-戰國 鏤空蟠虺紋柄短劍, 購-銅-000024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64418

-

商晚期 鳥紋戈, 購-銅-000204
直內無胡戈類, 內部尾端鑄刻鳥紋, 援中間有稜脊. 全器覆綠色、藍色銅鏽.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64598

-
戰國 袋形斧(鉞), 故-銅-002329
圓盤口、直頸, 腹呈袋狀, 微鼓.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252


-

-

秦至漢 曲頸蒜頭壺, 購-銅-000187
長頸彎曲下來的蒜頭壺, 由於頸部下彎開口移至頸部彎曲處最高點, 同時在開口與下垂的頸部中間有銅片阻隔, 如此酒液才不會滯留在曲頸末端, 設想十分週到, 壺口原有銅蓋或木塞以防酒味逸失, 只是日後失落並非鑄造時的疏忽.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64581

-

西漢早期 蒜頭壺, 中-銅-001847
蒜頭瓶, 蒜形口、直頸、鼓腹、圈足, 頸有一突棱.

"中-銅"來自古物陳列所、中研院史語所、頤和園、國子監、先農壇和內政部北平檔案保管處等機構和河南博物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1526

-

春秋 垂鱗紋瓠形壺, 故-銅-002209
此器仿瓠瓜造形而作, 長側頸, 鼓腹, 下腹部內收, 圈足微外撇.口部加蓋, 蓋緣飾鉤連紋一圈, 蓋上飾一人面紋, 蓋頂一環繫提鏈與腹上部突出的素麵環耳相連, 提鏈由六個鏈環串接而成, 有明顯接縫痕跡; 腹下部另突出一方環, 提鏈、方環皆與歪斜之頸同側. 頸部光素無紋, 腹飾寬帶變形顧龍紋及四層垂鱗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132

-


-
商末周初 獸面紋管銎鉞, 故-銅-002323
鉞, 帶扁平「內」, 又有管銎, 屬中原、北方形制特點混合制. 器身後半部及於管銎的部分, 特別是器身後半部以單層、細線淺浮雕雷紋為主, 並有鉤狀近似棱脊形狀平面邊飾, 扁平的內部則表面裝飾幾何化的獸面紋, 有似雲雷紋者但又有表出獸面雙眼的紋飾.

銎-qióng-安柄的孔/斤斧穿也-說文.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246
-
商末周初 七孔半圓形刃管銎鉞故-銅-002325
全器由長達一八‧七公分的管銎, 及半圓形的帶有邊刃的器身所組成. 管狀銎上細、下粗, 下銎孔徑約為上銎孔徑的兩倍, 有助於固定穿入銎孔的木柲. 本器的木柲可能是清宮舊藏時的加工, 花紋主要集中在管狀銎上: 銎上有三道箍狀裝飾, 中間飾二大節點狀紋及鋸齒狀帶紋, 背部各有小突起, 鉞身近管銎處有七個圓孔, 向刃邊及銎孔邊各伸出突起線, 也是富有北方特點的紋飾.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248
-

-

商後期 鈴首曲背彎刀, 故-銅-002337
兵器
劍首為中空圓鈴, 近柄處有小環, 柄梢長, 柄刃間有突欄, 刀背稍彎. 柄上飾幾何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260
-
商後期 曲柄鈴首短劍, 故-銅-002326
劍首為中空圓鈴, 近柄處有小環, 柄梢長稍彎, 刃細長, 柱狀脊. 柄飾幾何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249

-

西周早期 三角援無胡有穿戈, 故-銅-002328
三角援戈, 援呈三角形, 援部中脊三道, 無胡, 有穿. 一側刃部殘傷.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251

-

商後期 犧首獸面紋圓口方尊, 中-銅-000650
酒器  
大口、圓脰、方形腹、方形足. 此方圓共現一器形制極特別. 脰飾弦紋, 肩上夔紋正裝飾在形制上由圓到方的轉折中, 因此紋飾單位形成不規整的上圓下方的四方形。腹部飾獸面紋, 獸鼻猶如蛇首,有鼓起的雙眼,罕見於安陽. 方形腹的四個角落鳥紋為高浮雕. 全器四面腹部蛇首形鼻獸面紋的蛇. 首鼻亦採高浮雕手法, 內裡呈凹陷. 肩部立雕獸首與器身有鑄接痕, 可能是二次鑄造.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0329

-

新莽 嘉量, 故-銅-002384
此器圓筒形, 鑄於器表上的銘文漫漶不清, 約二百一十六字, 詳細記述了鑄器緣由及各部位容量及尺寸等, 全器分作五個量體, 中央之圓形主體, 上部為斛, 下部較淺者為斗, 右耳為升, 左耳上部為合, 下部為龠; 二龠等於一合, 十合一升, 十升一斛, 斗與斛在度量時要反轉過來才能使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307

-

漢 聖得鐙, 故-銅-002234
禮器  
直口、直淺壁、帶長形把、三足, 足下接折沿盤. 把上有隸書: 聖得鐙三字銘.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157

-



商後期 鉤連乳丁紋羊首罍, 故-銅-002383
酒器  
縮口有肩圓腹圈足罍. 頸飾三弦紋, 肩飾俯首夔紋, 高浮雕獸首及浮雕扁平鳥紋相間. 腹上層飾圓渦紋, 與四瓣花紋相間; 腹下層飾乳丁鉤連雷紋, 圈足飾獸面紋. 此器肩部羊首與新淦罍近, 俯首夔紋的耳及身上有圓渦凸起及扁平浮雕鳥紋及鉤狀棱脊, 與湖南華容尊近, 具南方作風. 肩部高浮雕羊首與器身相接處, 器身的溢銅扣住獸首內壁與獸首相應附近有補鑄銅片多處, 痕跡明顯, 顯係二次鑄造技法. 圈足有四個足孔, 可能為八個範所組成, 從肩部到腹部一環無花紋處明顯墊片痕跡. 相近風格見於上海博物館、瑞典遠東博物館及普林斯頓博物館等.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306

-


-

漢 尚方博局紋鏡, 故-銅-000506
禮器  
圓鏡, 圓鈕、圓鈕座, 附木托. 鈕外有名十二字、間飾乳丁紋, 內區飾乳丁紋、博局紋與鳥獸紋, 銘文帶三十六字, 外區飾連山紋、雲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3425

-


漢 鎏金博山樽, 故-銅-002044
酒器
這種圓筒形帶蓋的容器, 早年曾被誤認為盛裝化妝品的奩盒, 後來根據一些畫像石、磚上的圖形, 以及一九六二年山西省右玉縣所出古的一件自名為「溫酒樽」的類似器物, 才終於確定了它的名稱, 然而器底的矮足又使人誤以為它是可以放在火上為酒液加溫, 最終經過唐蘭的考證, 所謂的「溫」酒與加熱無關, 而是與「醞」字相通, 是一種經過多次重複釀造的酒液, 近乎今日高梁、白乾之類, 因為清醇釅冽只宜冷飲, 不宜加熱, 因此它們只是盛放醞酒的容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4965

-


商後期 獸面紋盂, 故-銅-002104
圓腹圈足、口緣外張的大型器, 腹側出雙附耳, 附耳與器身可能是二次鑄接. 器身飾帶身獸面紋, 獸首下顎表現明顯的鋸齒狀牙, 下顎後方有獸爪, 風格近似西北岡M1400盂及婦好盂.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026

-

西周晚期 散盤, 故-銅-002376
盛裝器
腹飾夔紋, 間以獸首三, 足飾獸面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299
-


-


西周晚期 史頌簋, 故-銅-002387
食器
口沿下飾竊曲紋一道, 腹飾瓦紋, 腹下飾鱗紋, 三蹲獸為足, 兩耳作獸首形, 有珥, 失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310
-
西周晚期 頌鼎, 故-銅-002385
食器  
折唇, 兩立耳, 口沿下飾弦紋二道, 三蹄足.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308

-

西周早期 卯邲(必-鄭/河南省鄭州市東)甗, 故-銅-002071
Yan steamer set of Mao-bi,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c. 11th to 10th century B.C.E.
食器
口緣下飾目雷紋一道, 三足飾獸面紋, 兩耳作綯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4992


-

西周晚期 追簋, 故-銅-002386
禮器
口足各飾竊曲紋一道, 腹及方座均飾夔紋, 兩獸耳, 座內有環鼻, 似為懸鈴之用, 失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309

-

戰國中期 陳侯午簋, 中-銅-000590
禮器
方座簋, 撇口、束頸、圓腹、立雕獸耳、圈足, 下接方座. 獸耳上重環紋與圓渦紋, 腹部、圈足與方座飾波曲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0269

-


商後期 乃孫作祖己鼎, 故-銅-002343
圓口食器, 上有飾以二道凹槽的立耳一對, 寬深腹, 圓腹下有三圓柱形足, 足上飾獸面紋, 鼻中間有扉棱, 足下端有弦紋三道. 口沿下飾一周六組雙身獸面紋, 每組獸面紋以扉棱為界, 由兩兩相對的曲體卷尾夔紋組成. 雲雷紋襯地. 本器原藏於重華宮廚房, 高81.8公分, 重79.65公斤, 口徑58.3公分, 故宮第二重器. 器內底刻銘文: 乃孫乍且己宗 寶黹量?賓. 語釋: 你的孫輩們為祭祀祖己, 鑄製一件寶器大鼎, 用來盛放精美的糧食, 以陳祀於宗廟之上.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266


-

-


---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沙發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14 17:03 | 只看該作者

明永樂甜白瓷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16 00:50 編輯

對不住, 修改到一半過了編輯時限. 北館兩次四個文件夾, 顧此失彼, 很難天衣無縫. 添了六張照片.
-
商後期 獸面紋鐃, 購-銅-000104
樂器
腹飾獸面紋, 大小共三件, 紋飾相同, 大小相序可能成套.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64498
-
西周早期 卯邲甗, 故-銅-002071 -耳朵
說明亦有重複, 想用清楚一些的來取代, 結果成了畫蛇添足.
---

-

明 永樂 甜白四繫罐, 故-瓷-011334
白瓷罐直口、短頸、圓肩, 肩上等距分佈四個小環形繫耳, 器壁深往下漸收斂, 平底, 內凹成足. 全器施白釉僅足底處露胎, 外壁光素無紋, 可見明顯接合痕跡. 罐的直口、環形繫耳以及內凹成足的修足方式, 帶有永樂時期瓷器特色.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8160

-

永樂 甜白四季花卉紋雙繫蓋罐, 故-瓷-014214
器肩上帶二個、三個或四個環形繫耳, 是永樂時期瓷器的一個特色. 這件罐子小口捲邊, 短直頸, 圓碩腹, 足微外撇, 平底. 肩部有兩個環形耳. 帶平頂直壁子母口蓋, 蓋上有花萼形紐. 全器施潤潔白釉, 腹部淺劃纏枝四季花卉花六朵. 蓋上淺劃蓮花, 蓋緣有一圈捲草紋. 器形相仿但肩部不帶繫耳的白釉小罐, 在新安沈船出水品中可以見到. 景德鎮珠山遺址曾出土器形相同, 不帶蓋的的青花纏枝蓮紋雙繫小罐.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1040

-

明 永樂 甜白三繫竹節把壺, 故-瓷-017825
單把壺的壺身呈半球形, 小口、短直頸、圓肩、器腹略內斂、平底、淺凹足. 器肩上有三個環形繫鈕, 器身一側帶曲流, 另一側帶竹節把手並有一平頂直璧原形蓋罩住口頸. 全器除足底露胎外均施以白釉, 全器光素無紋, 釉色潔白瑩潤. 相同器形之瓷壺存世不多,本院另藏有一件器形相同,器身飾以鳳凰一對的青花三繫竹節把壺, 有學者推測兩者皆為明初宮庭用茶器. 廣東台山南宋沈船曾出水類似造型錫壺, 有學者據以推測其為穆斯林使用的湯瓶.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4653

-

-

明 永樂 甜白雙龍紋碗, 故-瓷-002705
Bowl with paired dragons decoration in sweet-white glaze, Ming dynasty, Yongle reign (1403-1424)
小碗的口部略外侈、深壁、矮圈足. 胎質細膩潔白, 半脫胎, 重量不足五十克. 全器施潔白溫潤的白釉, 只足底著地處露胎. 器身內壁錐拱雙龍, 碗心刻永樂年製雙行四字篆書款, 外加單圈. 永樂時期白釉瓷器胎質細白, 釉質溫潤, 釉光柔和, 尤其以純淨潔白釉色著名於世, 有「甜白」之稱. 經學者測試發現其釉色特徵與釉中石英顆粒與雲母含量較多有關, 因此視覺上呈現出與前代釉色偏米白的定窯瓷器或是泛淡淡青色的青白瓷截然不同的溫潤光芒. 甜白一詞源於明代晚期文人, 劉新園推測, 因為明代嘉靖時期白砂糖剛被發明出來, 所以用色白如霜雪的白糖之甜, 來比喻溫潤潔白的永樂白釉瓷器.《南窯筆記》中提到: 有永樂甜白脫胎撇碗, 此最輕者, 所指可能就是這類小碗.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299530
-

明 永樂 甜白雲龍紋碟, 故-瓷-004231
碟子的口部略外侈、淺壁、矮圈足. 胎質細膩潔白, 一件胎體極薄, 一件略厚. 通體施潔白溫潤的白釉, 只在足底著地處露胎, 胎質細膩潔白. 器身內壁錐拱雲龍紋二條, 內底淺刻劃三朵祥雲, 雲帶長雲腳, 呈品字形排列. 南京玉帶河明故宮遺址出土有明代洪武時期的白釉紅彩品字雲龍紋及青花品字雲龍紋盤破片, 江西景德鎮珠山遺址也曾發現以雙龍品字雲紋裝飾的顏色釉瓷器, 可以看到來自洪武時期的傳承.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1056
-

-

-

-

明 永樂 甜白玉壺春瓶, 故-瓷-003482
這種口部外撇、頸部修長、腹部圓滾帶著低矮圈足的瓶子稱為玉壺春. 這件玉壺春瓶的胎體較薄, 除圈足著地處無釉之外, 全器施潔白盈潤的白釉。器表隱約可見花紋, 但因釉層包覆紋飾無法清楚辨識. 白釉玉壺春瓶極為珍稀, 在土耳其托普卡普宮博物館(Topkapi Saray Museum)有一件口沿破損鑲嵌金屬扣飾當作飲器使用的作品. 景德鎮珠山遺址尚未見到白釉玉壺春瓶的出土報告, 但從出土的青花玉壺春瓶中可以看到, 此時的玉壺春瓶有細頸及粗頸兩種, 本件的器形接近細頸玉壺春瓶.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0307

-

明 永樂 甜白蓮花紋梅瓶, 故-瓷-017756
明朝永樂白釉作品, 不論薄厚釉色大多呈色瑩白, 滋潤如脂, 以此為容器可以對內容物, 如院藏甜白三繫把壺. 而這件梅瓶圓口略侈, 短頸豐肩, 斂腹下收, 平底淺挖圈足. 器肩淺刻劃轉枝葉紋一週, 間飾弦紋二道, 腹部刻劃纏枝蓮花紋, 底邊上下飾有弦紋二道, 刻劃六朵蓮花紋. 胎骨稍厚, 全器施甜白釉, 釉質瑩白潤澤. 近代學者考證日常食用之白砂糖約於差不多時間問世, 故自明代《事物紺珠》以來, 鑑賞、收藏家們無不以當時的時尚用語甜白一詞來形容永樂白釉器, 此一用法亦沿用至今.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458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16 00:49 | 只看該作者

永樂青花瓷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16 17:48 編輯


-

-

明 永樂 青花牡丹花紋帶蓋梅瓶, 故-瓷-017813
小口圓唇, 短頸, 聳圓肩, 腹修長, 上豐下斂, 近底處略外撇, 底內微凹為圈足. 通體施白釉, 紋飾以青花繪成, 以雙圈線分作三組, 肩部為如意雲頭紋, 內繪折枝蕃蓮花, 腹飾纏牡丹花葉紋, 近圈足處繪草葉紋. 梯形蓋, 繪纏枝花葉紋, 上有蓮苞形鈕.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4641
-

-

明 永樂 青花四季花卉紋碗, 故-瓷-006165
侈口窄唇, 深壁, 矮圈足. 薄胎白釉, 除器底外內外皆以青花為飾. 紋飾的部局相當規律: 碗的開口口緣內外與足圈所繪紋飾, 主要為回紋、轉枝花卉、波濤紋及勾雲紋這四種紋飾之組合; 碗內外壁與碗心則固定以牡丹、菊花、番蓮、茶花等四季花卉繪飾; 碗外壁底邊處則皆畫有蓮瓣紋, 內外花紋間再加飾青線十至十二道, 此種規律的部局和變化多端的組合, 反映出皇家用瓷特有的裝飾趣味.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991
-

---

-

-

-

明 永樂 甜白五龍紋高足碗, 故-瓷-003895
盛裝器
兩件甜白高足碗的口部外侈、深壁、高圈足. 胎質細膩潔白, 碗壁薄, 足壁較厚. 全器施透明釉, 圈足著地處露胎. 一件器身內壁錐拱雙龍紋, 另一件則為五龍紋, 兩件碗心皆刻有永樂年製雙行四字篆書款, 款式外加花邊. 在「致如來大寶法王書及賞單」中, 可以看到在永樂六年正月初一時, 皇帝曾致贈給大寶法王五件帶五龍紋, 四件帶雙龍的白瓷茶鐘並配有紅油斜皮骰手. 對照現藏於西藏的作品, 其所致贈的茶鐘應該就是類似眼前所見的五龍、雙龍高足杯.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0720

-


---


明 永樂 青花朵蓮梵文勺, 故-瓷-016761
Spoon with lotus and Sanskrit letters decoration in underglaze blue, Ming dynasty, Yongle reign (1403-1424)
飲食器或祭器
器呈杓形, 長柄細長, 前寬後窄. 全杓內外滿釉但口緣一圈無釉, 係為覆燒製成. 外壁以青花順沿杓形, 繪飾折枝朵蓮二十四朵, 杓瓢底心四朵, 排列成一菱形, 外圍十朵; 杓柄頂端一朵, 下則三朵一組排列成一品字形共三組九朵, 外壁口沿下畫青線二道為飾. 內壁瓢心書一梵文種子字, 外圍繞梵文種子字五圈, 由少至多, 杓柄三排橫向梵文種子字, 中間一行較長, 兩旁略短。青花釉色濃豔, 多處帶鐵褐或鐵黑結晶疵斑, 白釉泛青. 胎骨輕薄, 質堅細緻. 梵文種子字又稱「一字真言」. 種子是以梵文作為諸佛的代稱, 每一尊佛、菩薩等都有其各自的種子字. 自永樂開始一直到明末, 官窯瓷器上常見以梵文作為裝飾, 此當與宮廷的宗教活動有關, 意為受佛庇護吉祥之義. 相同器物除景德鎮珠山永樂後期地層曾出土不完整器外, 其它並無所見, 極為珍稀. 此器於清代乾隆時, 特為其製作一紫檀木鵝形托座, 座為兩木接連, 上為原木雕挖, 雕一鵝蹲坐, 下為一翻捲荷葉, 全器作鵝蹲坐荷葉狀, 雕工精巧細緻, 鵝毛或眼、腳蹼甚至於翻卷荷葉的莖脈線皆刻雕精細, 托座鵝背內並刻乾隆御玩一行四字楷書及「≡」、隆兩刻印文, 杓器與器座兩相輝映.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3589

-

-

明 宣德 青花藏文高足碗, 故-瓷-005593
撇口, 深弧壁, 高足微侈, 足中空. 外壁書藏文一周, 釋文為: 白晝平安夜平安, 陽光普照皆平安, 晝夜永遠平安泰, 三寶(佛、法、僧)護佑永平安, 底邊飾雙層仰蓮瓣紋, 高足邊上則畫卷草紋一周, 外壁及高足上下均加飾雙青線. 內壁錐劃與外壁相同藏文一周, 因白釉層腴厚不易辨識, 器心刻劃宣德年製四字篆款, 外加雙圈並加飾印花蓮瓣紋一周. 碗壁勻薄, 圈足稍厚, 白釉瑩白, 青釉勻淨, 圈足露胎, 細膩潔白, 胎釉呈淺橘色.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419

-

明 宣德 青花藏文穿蓮雙龍紋僧帽壺, 故-瓷-012548
壺口沿呈三階漸高邊, 形似僧伽帽, 故名. 尖流, 扁把, 把兩端刻如意形飾, 一端貼於腹間, 一端貼於帽沿並有突棱豎起與口沿平立. 直頸, 碩腹, 圈足, 缺蓋. 口沿內畫穿蓮雙龍, 口外畫轉枝靈芝. 頸上、流腹亦畫穿蓮雙龍紋, 肩飾六鉤連如意形、內各加飾蓮花一枝. 腹部書藏文吉祥經文一周, 意為: 日平安, 夜平安, 陽光普照皆平安, 日夜永遠平安泰, 三寶(佛、法、僧)護佑永平安. 底邊畫十二蓮瓣紋一周, 內各加飾折枝靈芝, 足圈卷草紋一周. 把上下各畫如意形飾、中繪轉枝靈芝. 青花濃重帶灰, 線圈紋及深處皆呈鐵褐結晶疵斑或褐綠色斑. 胎骨均勻, 質堅細膩, 胎釉間呈淺橘色. 底書宣德年製二行四字楷款, 外加雙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9374

-

-

明 永樂 青花龍紋天球瓶, 故-瓷-011422
侈口, 直頸, 圓鼓腹, 平底略凹, 無足. 天球瓶因形似天上星球故名,器型為永樂官窯所創製. 口沿下畫花卉紋一周, 上下各加飾青線二道, 圓腹通體繪一回首穿蓮三爪行龍, 張口、吐舌、露牙、雙目圓睜, 闊步奔行, 龍身滿畫鱗甲, 雄武矯健. 瓶頸、隙地滿畫轉枝蓮紋, 底邊青線二道. 青花鮮豔濃重, 多處帶褐綠斑或鐵褐結晶疵斑、及滲青斑點. 白釉泛青,內壁尤甚. 胎骨厚重,底部露胎處,質堅細膩泛橘紅色,肩腹間接痕三道. 永樂、宣德年間, 盛行燒製大型器, 如天球瓶、扁壺等, 紋飾以龍紋及花卉紋最為常見. 永樂天球瓶造型、紋飾雄偉精緻為其時代特色.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8248

-

明 永樂 青花花卉紋天球瓶, 故-瓷-012546
永樂年間的天球瓶, 除以穿蓮龍紋最為知名, 另一類全器滿佈纏枝花卉紋者也是此時代表性作品. 這件天球瓶圓口, 長頸, 腹部豐頭, 平底無足. 釉白處略泛青, 全器以青料畫滿纏枝番蓮花紋, 紋飾暈散, 肩部畫雲頭紋一週, 花紋間加飾青線七道. 瓶底露出胎體, 沒有施釉.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9372

-

-

-

明 永樂 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 故-瓷-008844
圓口微敞, 長頸, 頸中以下微侈, 溜肩, 扁圓腹, 中腹略凸, 淺圈足呈橢圓形. 口沿下飾卷草紋一周, 頸畫纏枝番蓮紋, 壺身則通體為轉枝花卉紋, 畫有月季、蓮花、菊花等, 區間紋飾則以雙青線為界. 青花濃艷分明, 帶褐綠斑、褐綠、褐黃鐵褐結晶疵斑並略有滲青斑點, 白釉泛青, 頸、身分界線尤顯湖綠. 底刷釉不勻, 釉厚處白釉泛青. 胎體厚重,器內顯見拉坯遺痕, 圈足平削露胎, 質堅細膩, 胎釉一線呈橘紅色. 本院另藏數件典型永樂扁壺, 胎體大多凹凸不勻整, 青花紋飾則多暈散帶滲青斑點. 這件轉枝花卉紋扁壺, 花卉紋飾分佈較為疏朗, 青花濃重鮮明, 胎體平整, 宜為宣德早期的無款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5670

-

明 永樂 青花雲龍紋扁壺, 故-瓷-009264
敞口,直頸下敞,扁圓形腹外鼓,平底內凹為橢圓形足. 全器以釉下鈷藍釉繪飾紋樣,釉色見有如鐵繡的黑斑. 口沿一周飾轉枝花葉紋, 頸部繪飾纏枝花葉, 上下纏捲密佈. 腹外壁兩面各繪雲龍紋, 繪一飛翔於雲間的龍為飾, 龍回首而雙目圓睜, 其上吻上翻, 三爪, 髮後揚, 與周遭抖動的十字雲紋同呈躍動感, 身驅四肢均壯健虯勁. 底外著地處露胎一圈, 無款識. 此種扁壺形式, 一般視為來自中亞文化的影響.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6090

-

-

-

-

-

明 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圓洗, 故-瓷-017664
器形模仿中亞銅器, 口外侈, 深壁, 平底無足. 器心畫圖案式團花, 外圍水波紋, 壁為纏枝四季花卉, 口沿繪五瓣形圖案花卉. 外壁飾纏枝牡丹, 蓮花, 菊花, 芙蓉等四季花卉紋, 口沿則飾朵花一道. 青花顏色豔麗鮮明, 帶滲青斑與鐵褐疵斑, 底無釉.

侈: 好廣也-六書故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4492

-

明 永樂 青花花卉紋洗, 故-瓷-016863
器形模仿中亞銅器, 口外侈, 深壁, 平底無足. 器心畫圖案式團花, 外圍水波紋, 壁為纏枝四季花卉, 口沿繪波濤紋. 外壁飾多種纏枝花卉紋, 口沿則飾朵花一道. 本器使用進口蘇麻離青釉料, 色澤艷麗鮮明, 帶滲青斑與鐵褐疵斑, 採小筆點染繪法, 纖細勁挺, 注重留白, 疏朗清雅. 底無釉露淺灰色胎.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3691

-

明 宣德 波濤花卉紋折沿洗, 中-瓷-002604
折沿洗敞口、口沿外侈、深壁、壁微內凹、平底無足. 全器除器底露胎外, 皆以青花為飾. 內底心畫六瓣花幾何圖形式花紋, 內外壁為纏枝各色花卉, 口沿內繪海水波濤紋四組. 日本大和文華館藏有一件帶有大明宣德年製款識的青花折沿洗, 和這件作品的尺寸、紋飾畫風和內底心的六瓣花幾何圖形式花紋都很接近, 所以推測其為宣德時期的作品.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26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16 04: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17 15:40 編輯


-

-

-

明 永樂 青花花卉紋執壺, 故-瓷-008846
斂圓口, 直長頸, 斜折肩, 深長腹, 矮圈足, 頸飾長流、扁, 接至器腹, 流口內緣作葫蘆形. 腹中腰微內凹, 外壁以青花滿畫紋飾, 頸外壁畫纏枝牡丹花帶葉, 肩上畫轉枝花卉一層, 其外畫變形蓮瓣紋一層, 蓮瓣內飾以如意雲紋. 腹部分為八直格, 每格畫同種類轉枝花卉兩朵, 八格共有牡丹、蓮花、靈芝等四種花卉, 每種兩格. 足圈畫勾雲一週. 流飾雲紋、小花, 邊加青線. 飾各種花卉五枝, 左右邊緣加飾青線二道. 器身外壁各層紋飾上下均加飾青線, 自口至足有青線八道. 器外壁及口沿內施釉, 青花濃重, 足端無釉, 圈足內緣有璺.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5672

-

明 永樂-宣德 青花花卉紋執壺(蓋為清代後配), 故-瓷-017814
唇口, 長直頸, 折肩, 肩以下微斂至底, 底平, 圈足, 方形流, 流嘴出口呈葫蘆形, 曲把附於頸及肩處. 器面主要以青花花卉為飾, 頸畫轉枝石竹花, 上下各飾回紋及卷草紋一周. 肩上裝飾十六凸出蓮瓣紋, 腹部主紋為牡丹、月季、芙蓉、蓮花、石榴、梔子、秋葵、菊花、茶花等等, 足邊畫卷草紋一周, 流及把手各飾朵梅及折枝花卉. 青花色澤鮮艷帶紫, 多處帶大小褐綠、鐵褐結晶疵斑, 白釉泛青, 積釉處尤甚. 胎骨厚重, 圈足露胎, 細膩潔白, 胎釉一線呈橘紅色, 近肩處有接痕一道. 器無款識, 蓋為清代後加.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4642

-

明 永樂 青花山茶花紋如意耳扁壺, 故-瓷-016759
如意耳瓷器扁壺創燒於明代永樂時期, 器形受伊斯蘭陶器及玻璃器影響, 宣德時期持續燒造, 目前可見白釉以及青花二種. 其中青花可見以花卉、花鳥、花果以及人物圖作為裝飾者. 小口, 細頸, 腹部扁圓, 平底無足, 頸部兩側各有一耳連接頸部和肩部, 器腹中央可以見到一道明顯接痕全器以青花為飾, 頸部畫轉枝花卉, 肩部飾蕉葉紋一周, 蕉葉兩旁略有暈染, 腹部兩面各有一株盛開的山茶.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3587

-

明 永樂 青花人物紋如意耳扁壺, 故-瓷-012549
小圓口, 細直頸, 溜肩, 扁圓腹, 橢圓足, 平底微凹, 頸附雙如意弓形耳. 頸畫蕉葉紋一周, 上下加飾青線七道, 肩及底邊各畫仰覆蓮瓣紋一周, 腹部主紋則繪山水園景, 一面三人, 一面二人, 各持樂器, 歌舞其間; 樂人面貌、服飾皆異族相. 青花濃重, 多處帶褐綠及鐵褐疵斑, 斑處微下陷. 白釉泛青, 耳邊聚釉處則顯湖綠色. 胎骨勻輕, 質堅細膩, 胎釉一線呈淺橘色. 扁壺又稱抱月瓶, 型制仿自中東但裝飾紋為中國式樣, 山水風景畫的繪法為傳統水墨形式, 只是人物為外邦異族. 明代永樂開始, 青花瓷器裝飾擺脫了元代繁複細密手法, 注重留白的視覺效果, 白地青花更顯其清麗風格, 世稱明代官窯「永樂人少」, 此為永樂官窯中無論釉色、繪畫都極為精妙的一幅山水人物圖畫.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9375

-

-

明 永樂 青花花卉紋大扁壺, 故-瓷-011643
扁圓形壺, 仿西域水囊造型, 一面凸, 另面平, 小圓口, 口旁有一圓繫. 釉下青花, 頸飾如意雲頭形紋; 腹和側邊滿佈轉枝番蓮紋, 腹中央突起圓形繪波濤紋. 側邊貼飾花紋. 青花艷麗, 背面無施釉. 附鏤雕雙龍搶珠紅木座.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8469

-

-

-

明 永樂 甜白如意耳扁壺, 故-瓷-005395
如意耳瓷器扁壺創燒於明代永樂時期, 器形來源受到伊斯蘭陶器及玻璃器影響, 宣德時期持續燒造, 目前可見白釉以及青花二種. 這件白瓷如意耳扁壺, 器表隱約可見花紋但因釉層包覆, 紋飾糢糊無法辨識.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221

-

-

-

-

明 宣德 青花白地瓷花澆, 中-瓷-002278  
花器
器口微侈, 直頸, 碩腹, 如意形把連接頸腹, 平底內凹成足. 全器以釉下鈷藍釉彩繪, 釉色深藍. 器頸部裝飾蓮瓣紋, 頸腹間飾凸棱一圈, 凸棱下一圈回紋, 腹外壁繪飾纏枝花葉, 等距裝飾的花卉大朵盛開, 其上並見有大明宣德年製橫向單行六字楷款, 腹外壁近底處卷草紋一圈. 底露胎. 這種器形也見於伊斯蘭金屬器, 或是明宣德時與伊斯蘭交流的作品.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941
-

明 永樂 青花花卉紋龍耳花澆, 故-瓷-016796
造型來自西亞黃銅器. 器頸畫波濤紋, 腹部主紋飾纏枝花卉, 帶龍形把手. 永樂、宣德時期與西亞往來尤盛, 不少器形皆留下當時交流的印記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3624
-

-

明 永樂 甜白葫蘆形綬帶耳扁壺, 中-瓷-001957
器略仿葫蘆形, 歛口, 短頸, 扁圓腹, 橢圓形淺圈足, 肩帶雙葉耳. 通體施白釉, 勻亮細潤, 全器光素無紋. 圈足露胎.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620



明 永樂 甜白劃花葫蘆形綬帶耳扁壺, 中-瓷-003486
器仿葫蘆形, 斂口, 短頸, 腹圓體扁, 側面平闊, 頸旁兩方形耳, 長方淺圈足. 通體施釉, 色白瑩潤略青, 口膨大處印一圈轉枝花紋, 器腹雙鉤細刻幾何花卉, 以長葉與如意首交錯排列成一輪形, 外有一圈卷葉紋; 側邊淺劃兩道弦紋, 耳緣與中脊作細棱, 線條細膩雅緻. 長方圈足底端露胎.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149

-

明 永樂 青花圖案花紋葫蘆形綬帶耳扁壺, 故-瓷-006066
綬帶耳扁壺是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生產不輟的器形. 扁壺器呈葫蘆形, 上半部直口斜壁, 中間頸部收束, 下半部腹部扁圓, 器腹中央有一道明顯接痕, 器底帶橢圓形淺圈足, 器身上部左右兩側各以綬帶形耳連接肩頸. 器身以青料繪畫轉枝花草紋及幾何花卉紋飾. 這類器物主要在行旅往來之時使用, 器形可以看到馬木路克王朝(Mamluk Dynasty, 1250-1517)金屬器及陶器的影響. 上方漸收的口部, 可防水等液體在行進間向外溢出, 兩側雙繫耳可以用來綑綁繩索, 吊繫於人、馬、駱駝之上, 方便移動.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892

-

明 宣德 青花圖案花紋葫蘆形綬帶耳扁壺, 故-瓷-012454
器似葫蘆形, 短頸附二聳耳, 腹扁圓, 底平, 長方形足. 口沿畫青線二道, 上截口頸處轉枝花卉紋一周, 上下各加青線二道. 下截腹部兩面均裝飾變形蓮花卉圖案, 中心一圖案紋, 周圍畫花葉紋一周, 青線四道, 兩面變形蓮邊飾稍有不同, 一呈三瓣, 一五瓣. 雙耳根部呈一葉狀, 各畫牡丹一枝, 周邊輔以青線二道, 耳下及圈足均各加青線二道. 青色濃艷, 帶褐綠疵斑, 白釉泛湖綠色, 聚釉處尤甚, 圈足露胎, 胎地堅緻細膩. 口沿下青花橫書大明宣德年製.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928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16 18:40 | 只看該作者

明清瓷器-承上啟下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17 15:35 編輯



-

明 永樂 青花花卉紋葵花式盤,  故-瓷-010108
盤子模製而成, 呈八瓣葵花形, 折沿, 帶寬唇, 低淺壁, 矮圈足. 胎骨較厚, 除器底無釉露胎外內外壁皆以青花為飾, 青料發色濃重. 口唇上畫轉枝靈芝八朵, 內外壁各畫花卉八枝, 盤心一週加雙鉤菱花邊二層, 中間再以折枝雙牡丹為主要紋飾.同樣的作品在伊朗的阿德卑爾神廟(Ardebil Shrine)收藏中也可以看到.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6934

-
  
永樂 青花花卉紋葵花式盤,  故-瓷-016063
明盤子模製而成, 呈八瓣花形,  折沿,  帶寬唇,  低淺壁,  矮圈足. 胎骨較厚,  除器底無釉露胎外內外壁皆以青花為飾. 口唇上畫海水波濤紋, 內壁畫番蓮花八枝, 盤心一圈內劃折枝牡丹, 外有雲頭紋及花卉裝飾. 外壁畫折枝四季花卉八組. 景德鎮珠山遺址可以看到尺寸相彷彿的洪武時期杯盤組合. 洪武時期的作品在盤心處凸起一圈放置小杯, 永樂時期的作品則以繪畫紋飾一圈, 取代洪武的作法.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2891

  
-

明 永樂 青花四季花果紋蓮花式盤, 故-瓷-006630
口緣作十六瓣花形的菱口大盤, 弧壁, 帶矮圈足, 足微外撇, 內緣斜削. 盤心繪兩株同根的牡丹花, 內壁瓣面依序裝飾四種果樹折枝圖案: 葡萄、石榴、枇杷、荔枝, 折沿處卷枝作S形; 盤外壁每瓣內皆飾靈芝花, 外壁折沿處則有折枝花葉十六朵. 圈足內與壁皆不施釉, 胎色泛橘, 青花帶鐵質斑點, 紋飾佈局濃密, 與故瓷16610之器形及紋飾皆類似, 唯此件作品紋飾筆觸流暢而細緻, 圈足形式亦近永樂作品特徵.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3456


-

明 永樂-宣德 青花四季花卉紋蓋罐, 故-瓷-008458
斂口, 短頸, 豐肩, 碩腹, 平底凹足, 帶尖頂蓋. 蓋面畫雙鉤四角如意雲, 中飾石榴、枇杷等花果四枝, 蓋頂飾蓮瓣一週, 底飾花卉四朵. 器頸部畫青花弦紋四道, 肩畫蓮瓣一周, 瓣內繪雲頭花, 腹部畫牡丹、蓮花等四枝, 底邊畫蕉葉一週, 上下加飾雙青線. 胎骨厚重, 器底露胎, 塗紫金色汁.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5284

--

-

清 康熙 甜白雙龍紋盤, 故-瓷-005855
甜白瓷盤侈口、淺壁弧形、矮圈足. 器內壁錐拱雲龍紋二條, 盤心淺劃朵雲紋, 花紋淺細. 盤心中央有大清康熙年製雙行六字篆款. 盤子的器形、釉色、朵雲紋飾以及在器內盤心處帶有篆書款識的作法, 都可以看出明代永樂時期甜白瓷器的淵源.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681


-


-

清 雍正 青花花果紋如意耳扁壺, 故-瓷-016953
如意耳扁壺為小圓口、短頸、腹部扁圓、平底無足, 並在頸部和肩部以如意耳相連. 頸部皆飾以竹葉, 壺腹部兩面描繪果實及枝葉. 與明代永樂時期的如意耳扁壺相比, 清代雍正時期的扁壺形體較大、腹部較澎圓、釉面泛著淡淡的灰青色. 最大的不同在於明代永樂時期的扁壺多為上下接合, 而清代雍正時期的作品則為前後相接, 因此足部著地露胎處較似橄欖形, 呈現出工藝習慣的時代差異.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3781

-

清 雍正 茶葉末釉螭耳花澆, 中-瓷-003418
花澆直口出唇, 於口沿形成一道稜邊, 一側向外突出成流, 長頸, 圓碩腹, 口腹間安置一螭形把, 底內凹, 淺挖足,  全器罩施茶葉末釉至足際, 足圈露胎. 底有雍正年製篆書款.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081

-

-

-

-

-

-

明 永樂 青花波斯文花卉紋淺碗, 故-瓷-005072
侈口、圓弧璧、凸底、淺圈足, 碗心向內凸起. 內壁畫波濤紋、桃形勾連圖案及轉枝花卉各一週, 碗心畫桃形幾何形案. 器外壁口沿下書波斯文一週, 中間以方勝三枚斷開, 壁上另畫幾何邊飾二週及轉枝菊花一週. 口沿下書寫之玻斯文, 可能是不識波斯文字的陶工的摹寫之作, 字跡尚難辨識. 在器物口沿下書寫或刻劃一圈文字並以花朵等裝飾紋飾隔開字句, 在伊斯蘭玉器及金屬器碗類器皿上可以見到類似的做法, 推測小碗有其模仿淵源.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1897

-

明 永樂 青花波斯文花卉紋淺碗, 故-瓷-005069
侈口、圓弧璧、凸底、淺圈足, 碗心向內凸起. 內壁畫波濤紋、桃形勾連圖案及轉枝花卉各一週, 碗心畫桃形幾何形案. 器外壁口沿下書波斯文一週, 中間以方勝三枚斷開, 壁上另畫幾何邊飾二週及轉枝菊花一週. 口沿下書寫之玻斯文, 可能是不識波斯文字的陶工的摹寫之作, 字跡尚難辨識. 在器物口沿下書寫或刻劃一圈文字, 並以花朵等裝飾紋飾隔開字句, 在伊斯蘭玉器及金屬器碗類器皿上可見到類似做法, 推測小碗有其模仿淵源.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1894

-

明 永樂 青花蓮塘紋金彩碗, 故-瓷-004443
金彩碗的碗形及裝飾技法都是永樂時期的獨創. 碗的口部外撇、深弧壁、矮圈足, 胎體較輕. 器身以青花加上金彩作為裝飾, 青與金相襯, 華麗且搶眼. 碗的內口沿下以青花畫斜方格紋一週, 碗心一圈錦紋圖案, 內有一幅蓮塘景緻. 最特別的是在內壁以金彩做出纏枝花葉紋飾. 器外壁口沿下以青花畫小方格圖案, 方格內貼金, 外壁畫纏枝花卉紋飾, 花卉描繪邊框後, 以細小網格畫成. 器外底圈足內並有金彩雪花款識. 相同器型裝飾布局的作品, 也有以青花繪雪花款識者. 另外, 有全器以青花繪製紋樣不帶金彩的作品, 全器青花為飾者, 尚有帶有宣德年款及不帶款識兩種. 景德鎮珠山遺址曾出土有白瓷金彩花卉紋斂口缽、白瓷金彩盤等加飾金彩的作品, 但不見傳世品, 更顯得青花加金彩器的難得可貴.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1268

-

明 永樂 青花蓮塘紋金彩碗, 故-瓷-004419
金彩碗的碗形及裝飾技法都是永樂時期的獨創. 碗的口部外撇、深弧壁、矮圈足, 胎體較輕. 器身以青花加上金彩作為裝飾, 青與金相襯, 華麗且搶眼. 碗的內口沿下以青花畫斜方格紋一週, 碗心一圈錦紋圖案, 內有一幅蓮塘景緻. 最特別的是在內壁以金彩做出纏枝花葉紋飾. 器外壁口沿下以青花畫小方格圖案, 方格內貼金, 外壁畫纏枝花卉紋飾, 花卉描繪邊框後, 以細小網格畫成. 器外底圈足內並有金彩雪花款識. 相同器型裝飾布局的作品, 也有以青花繪雪花款識者. 另外, 有全器以青花繪製紋樣不帶金彩的作品, 全器青花為飾者尚有帶宣德年款及不帶款識兩種. 景德鎮珠山遺址曾出土有白瓷金彩花卉紋斂口缽、白瓷金彩盤等加飾金彩的作品, 但不見傳世品, 更顯得青花加金彩器的難得可貴.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1244

-

明 永樂 青花幾何花卉紋蓮子碗, 故-瓷-004435
碗, 斂圓口, 深壁上豐下斂, 外底略尖, 矮圈足. 器外壁面口沿下以青花畫回紋一週, 回紋上下各有一及二道青花線紋, 週外腹壁畫變形雲頭蓮瓣紋, 圈足外壁畫波浪紋. 器內壁口沿下以青花畫古錢幣紋一週, 上下加飾雙線紋; 週內腹畫如意鉤連及心形紋, 內底心畫八瓣花一朵, 週內壁及內底心間紋飾主題間, 以週飾小朵花瓣紋及青線四道區隔.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1260


-

-

-

清 雍正 青花纏枝花卉紋折沿洗, 中-瓷-004616
折沿口, 深壁微張, 平底. 外壁口沿外壁飾折枝花卉, 腹身飾轉枝番蓮. 器外底露胎, 器內壁口沿處飾海水波濤紋, 腹身飾轉枝花紋. 器內底中心飾葉紋、如意雲頭與幾何紋共組之圖案, 圖案外圍並繞飾一圈波濤紋. 無釉的器外底中央書大清雍正年製青花雙行楷款.

http://antiquities.npm.gov.tw/SearchU.aspx


-

清 乾隆 青花纏枝花卉紋折沿洗, 中-瓷-003902
敞口折沿, 深壁外馳, 平底, 形如倒置的帽子. 無論是外型與器壁青花紋飾都與明代永樂時所燒造同式青花器十分相似(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 品名為"青花纏枝花卉折沿盆". 兩器內外壁皆以大片纏枝花卉裝飾, 近口處見等距布列花朵, 折沿面上則繪海水波濤紋. 內底面中心六瓣花, 周圍等距繞以六塊雲氣, 其內底紋飾結組方式雖與永樂器相同但花朵與雲氣的畫法略有差異, 如在雲氣表現上, 永樂器所描繪較為接近如意雲頭形. 器外底露胎, 僅中心略凹一圓, 透明釉下鈷藍書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565

-

咖啡和點心都不錯. 在阿美民居品的咖啡印象深刻, 如法炮製. 買了一個袖珍手工研磨器, 味道更上一層樓. 現在拿咖啡當茶喝, 特意品二次風味兒. 最近美國醫學會-"JAMA內科"發了一篇文章, 咖啡有益於某些疾病預防或延後發病/健康長壽. 咖啡800餘種成分的浸出順序, 這次發現的藥效與咖啡因基本無關(一般數分鐘即溶出).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971434
結論和相關性: 咖啡飲用與死亡率呈負相關, 包括每天飲用8杯或更多杯的人以及那些表明咖啡因代謝較慢或較快的遺傳多態性的人.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非咖啡因成分在咖啡死亡率的重要性, 並進一步保證咖啡飲用可以成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17 07: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17 20:18 編輯


-

明 萬曆 五彩百鹿尊, 故-瓷-012030
侈口, 短頸, 豐肩, 碩腹, 平底, 中央書款處凹陷施釉, 其餘無釉露胎. 口緣飾青線兩道, 下畫折枝花卉及桃實. 器身滿繪五彩麋鹿, 象徵"受天百祿". 飾樹林、雲朵, 足邊加飾圖案一周. 底書大明萬曆年製六字青花楷款, 外加雙圓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8856

-

-

明 成化窯 鬥彩雞缸杯, 故-瓷-005189(一模一樣8隻)
侈口, 矮壁, 平底, 凹足. 外壁彩繪湖石花卉間散佈二組雞犀, 各為雌雄二雞分帶三雛雞, 花卉湖石均以釉下青花圖繪勾勒, 再填紅、黃、綠、褐諸色。成雞以實筆或虛線勾勒並多重上彩染繪. 雛雞線條則清描淡繪, 僅填嫩黃一色. 口沿及底邊分畫青線三道, 內面素白無紋. 底書青花大明成化年製雙方框六字楷款.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014

-


-

明 成化窯 哥釉高足杯, 故-瓷-017408
侈口, 深壁, 高圈足外撇, 足脛作竹節式凸稜一道, 胎骨略厚, 青釉色帶灰, 開片不規整, 黑線開片紋與淡褐色開片紋相雜. 口沿施醬色邊, 呈紫口鐵足效果. 足內底邊青花橫書大明成化年製六字楷款.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4236

-

明 成化窯 青花夔龍紋碗, 故-瓷-004569
口碗, 深直壁, 圈足. 以釉下青花繪飾. 外壁青花繪四夔龍舌吐蓮花, 底邊畫勾連圖案花一週, 青料發色輕淡. 內壁素白無紋, 碗心一朵六齣圖案花卉紋. 口足各飾青線二道, 底青花書大明成化年製雙方框六字楷款. 原貼有黃簽: 頭等成化明款此樣二件.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1394

-


-


-

-

明 成化 鬥彩天馬蓋罐, 故-瓷-018171
圓口, 短頸, 豐肩, 碩腹, 底微斂, 淺圈足, 帶平頂蓋. 罐外壁繪四天馬飛躍於海水、雲紋間。天馬二青、一紅、一黃, 肩部及底部各畫蕉葉紋一道, 蓋面微拱, 上繪波濤紅彩天馬, 蓋沿飾朵雲紋一周. 罐底青花書一天字. 青花釉色青翠, 礬紅、黃、綠彩鮮豔。蓋底白釉泛黃. 成化鬥彩天馬蓋罐 傳世不多, 近年景德鎮珠山明代成化官窯地層出土一系列天字款蓋罐, 有天馬、海獸、飛象、蟠螭、纏枝蓮紋、蓮托八吉祥紋等. 此類蓋罐細緻精巧, 形制、大小,與萬曆五彩茶葉蓋罐類似, 或均是裝納茶葉的蓋罐.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5001

-

明 成化 「天」字款青花鬥彩夔龍蓋罐, 故-瓷-006076
口寬直, 短頸, 罐肩稍寬, 順腹而下呈微弧圓至足內收, 蓋及壺身皆由青花勾畫紋飾之輪廓線、再填彩, 在『南窯筆記』一書中稱此種彩法為「填彩」, 一般總而稱之鬥彩. 壺腹兩側各畫一夔龍, 象鼻高揚, 張嘴舌吐蓮花, 雙足成龜足狀四爪, 龍身成波曲狀行走, 翼與尾畫成出枝卷草紋狀, 在青花輪廓線內填以綠釉彩, 走龍周間如意雲, 以青花渲染之, 罐肩及腹下以仰俯蓮瓣紋飾之填以黃釉彩, 蓋面寬平, 蓋緣邊點以小花, 花填黃釉彩. 足為內圈足, 圈足內以青花書一天字. 整件圖飾活潑, 色彩清晰可愛.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902

-

明 成化 釉裡紅三魚大碗, 故-瓷-017666
宮碗, 口微撇, 深弧壁下斂, 圈足, 圈足內有青花書大明成化年製雙行六字楷款。外壁等距飾游魚三隻, 留出大片空白而以釉下銅紅釉沒骨繪寫, 產生如剪影般暗紅色魚形, 因銅元素變化邊緣略作灰綠。沒有細節繁複, 只有白朱二色相對, 胎壁較薄, 整體淡雅精緻.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4494
-

-

明 成化 鬥彩人物盃, 故-瓷-005237
此器作斂口, 深壁, 淺圈足。外壁彩畫三高士, 從圖像看來似可比附至王羲之、周敦頤與陶淵明, 畫匠藉由文人逸事來表現觀鵝、賞菊、看蓮雅趣。杯內純白無紋飾, 底以青花書大明成化年製六字楷款, 款識之外並加畫雙方圈。鬥彩瓷器為明成化時期最受人稱道的品類之一, 其特色在於器形小巧, 壁薄細緻, 圖繪皆先以青花勾勒輪廓後再入窯燒造, 第一次燒造步驟完成以後, 工匠還必需在藍色輪廓線內再加填黃、紅、綠等各色釉上彩, 最後再經窯火低溫燒烤一次才算大功告成.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063
-

-

-

成化窯 鬥彩蓮塘鴛鴦盤, 故-瓷-003329
撇口, 淺壁, 平底矮圈足. 盤內口下青花藏文一週, 盤心三株蓮花, 花紅葉綠, 上下各繪一飛翔鴛鴦, 水紋及鴛鴦加飾青花, 鳥身以棕色為主. 外壁作四等份, 以游水鴛鴦及蓮花相間排列. 底青花書: 大明成化年製, 加雙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0154

-
清 乾隆 鬥彩團花紋蓋罐, 中-瓷-005297
罐, 斂圓口, 短頸, 豐肩, 腹部上碩下斂, 平底凹足, 帶平頂圓蓋。器肩及底邊各繪青花朵花紋飾一周, 花心加點紅、黃點紋, 罐腹上下各繪飾四組團花, 以青花勾勒, 五彩繪飾對生的雙朵菊花組成圓形圖案, 隙地則飾四齣雙鉤圖案式卷葉蓮花紋. 蓋面亦飾團菊, 蓋周則為四組圖案花卉. 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

館藏鬥彩數量之最, 數十個, 清一色中-瓷, 估計是哪位中研院學究兒京城皇家園林盡攬.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96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7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17 18: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18 19:39 編輯


-
明 成化 青花蓮塘水藻紋杯, 故-瓷-016245
盃, 圓口微侈, 深壁, 圈足. 釉下青花繪飾. 外壁繪蓮塘水藻圖, 波濤起伏, 青花分濃淡, 筆意柔和自然,構圖疏朗. 杯內素白無紋, 口足各飾青線二道. 底青花書大明成化年製雙圈六字楷款.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3073
-
明 成化 青花葵花碗, 故-瓷-006758
器內外壁均畫轉枝秋葵一道, 碗心則繪葵瓣花一朵, 外加雙青圈. 胎骨勻薄, 質白細緻, 白地略泛黃. 底青花書大明成化年製二行六字楷款, 外加雙圈. 此碗青花時代風格鮮明, 為典型的成化「平等青」鈷料, 又稱「陂唐青」, 產於江西樂平, 呈色勻淨淡雅, 藍中帶灰。繪畫採用雙鉤描線, 一筆塗抹技法, 與明永樂、宣德的精妙細膩點染大異其趣. 秋葵象徵四季秋天花卉, 寓意平順吉祥, 明代工藝如瓷器、漆器, 或繪畫上常見其作為主題描繪.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3584
-
明 成化 青花藏文盃, 故-瓷-005248
杯心有一藏字打雙圈, 胎帶微灰黃, 上下各一圈藏文, 杯型有如成化鬥彩雞缸杯但腹至圈足內收較大, 內圈足, 圈足內為六字雙方框款. 而其宗教信仰更勝於前朝, 崇通道教、佛教、喇嘛教, 在皇宮禁內甚至請大喇嘛連續幾天日以繼夜誦經作法, 經常灑金豆銀豆以祈福。永樂宣德時有梵文作為瓷器上的裝飾, 其後都有使用此紋飾或成為禁品之一, 到了成化則出現藏文, 但並不多, 明朝瓷器上只見到成化朝有藏文. 此杯為雙框方款, 應是與成化雞缸杯在性質與時期上都屬同性質, 為成化中後期所燒造, 屬於特別燒造的實用器皿之性格外, 還帶有珍奇賞玩的性質.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074
-
右端
明 成化窯 青花龍鳳紋大碗, 故-瓷-004148
侈口窄唇, 深壁, 圈足. 以釉下青花繪飾, 外壁繪龍鳳各一, 間飾十字、三出、朵雲紋, 底邊一圈變形蓮瓣紋. 碗內口緣卷草紋一週, 內壁素白無紋, 碗心則畫龍鳳紋, 間飾十字、三出、朵雲紋. 內外共飾青線九道. 底青花書大明成化年製雙圈六字楷款.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0973
-

-

-

明 宣德窯 翠綠白裡暗花雙龍紋碗, 故-瓷-012240
食器
撇口, 弧壁, 矮圈足. 碗心略凹, 中心點凸出。器內及底均施白釉, 內壁印飾雙龍趕珠, 隙間加飾雲紋, 內壁口沿積釉泛青. 外壁白釉上飾以低溫綠釉, 呈嫩鮮綠色, 口沿「燈草白」一周, 足圈積釉不齊, 呈色深綠並露出不規則白邊一道. 釉內密佈細小氣泡, 邊緣釉厚處大小氣泡疏朗. 胎骨均勻, 圈足露胎, 細白堅緻。器底白釉上淺劃大明宣德年製二行六字楷款, 外加雙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9066

-



-

-

明 宣德窯 天藍釉碗, 故-瓷-011194
捲唇, 侈口, 斜直壁, 近底邊折線一道, 平底, 矮圈足. 通體施天藍釉, 釉面滿佈細碎開片紋, 釉裡氣泡細小乳濁, 釉色天藍偏灰. 胎骨勻厚, 底足露胎, 足圈平修略寬, 質地細膩, 帶鐵質斑點, 胎釉一呈橘黃色. 器底青花書大明宣德年製二行六字楷款,外加雙青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8020

-

明 宣德窯 嬌黃盤, 故-瓷-012234
侈口, 淺弧壁, 底微凸, 短圈足. 全器除底外均施黃釉, 釉色嬌黃, 濃淡不勻, 底施白釉, 略泛青綠色. 胎骨稍厚, 圈足露堅白胎, 略帶鐵質斑點. 底刻劃大明宣德年製二行六字楷款, 外加雙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9060

-

左3張前邊有特寫
-

對不住, 有5張青花瓷和鬥彩重複了(南/北館, 北/北), 為了保持系統性, 就當加深記憶了.
-

明 官窯 霽青雲龍盤, 故-瓷-006168
撇口盤, 淺弧壁, 矮圈足. 胎骨厚重, 內外滿施霽青釉, 盤底純白, 口沿露灰邊. 盤心與外壁淺劃雲龍紋三條.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994

-

明 永樂 青花歲寒三友紋鐃碗, 故-瓷-011014
外壁以釉下青花繪歲寒三友; 口沿及圈足有青花線各兩道. 青花濃淡不一, 有滲青斑.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7840

-
---

-

明 官窯 青花鳳凰碗, 故-瓷-010760
侈口, 圓弧腹, 圈足, 足底露胎. 以釉下青花繪飾, 外壁繪鳳凰一對, 間飾纏枝番蓮花, 底邊一圈蓮瓣紋; 內壁飾六鳳, 碗心畫一平展花朵, 圍繞以如意雲頭形紋; 底外青花繪鳳穿蓮, 外加單圓圈. 青花濃豔, 有滲青斑.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7586

-

-

明 永樂 祭紅暗花雙龍戲珠紋高足碗(帶款), 故-瓷-017757
侈口微撇, 深弧壁, 高圈足. 全器施祭紅色釉, 勻潤光亮, 口足均現白邊, 口沿一處有傷缺後補磨痕跡. 碗心錐拱龍紋、雲紋與火紋, 作雙龍戲珠狀, 神態威武逼真. 面有款永樂年製.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4585

-

明 永樂 冬青三繫蓋罐, 故-瓷-010585
扁圓形蓋罐, 直口, 碩腹, 矮圈足, 帶平頂蓋, 肩飾三繫紐. 全器施青釉, 釉薄處青白, 積釉處色澤翠綠, 整體釉色淡柔勻亮.

似曾相識, 核對再三. 與前邊的一件甜白瓷同年號/器型(兩個故宮叫做形制/器型).
http://tech2.npm.edu.tw/juware/ch/05/0509_main_0102.htm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sbn=7514201319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7411

-

-

明 永樂 青花描金卷草蓮紋碗, 故-瓷-004424
通體以青花及描金繪飾蓮塘、纏枝卷草紋, 內壁顯眼的金彩纏卷草紋及底款金彩雪花款識, 為此碗特色. 青花描金器數量極少, 紋飾獨特、形制輕巧為永樂青花加彩佳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1249

-

明 十七世紀 青花山水鹿紋盤, 贈-瓷-000314
圓形, 侈口, 口沿有寬邊, 圈足. 盤心青花繪鹿及山水; 口沿寬邊飾以船隻、屋宇等圖案; 外壁繪有蓮花和桃實. 紋飾筆簡而寫意, 以深色勾勒, 淡色塗染.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78430
http://south.npm.gov.tw/zh-TW/Ex ... 0-bc83-38e6365af92d
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
展期: 特展 2015/12/28~ 2016/04/10
段子寫得非常漂亮, 簡明扼要, 文史底蘊字裡行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8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18 18:11 | 只看該作者

蔣公士林官邸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19 19:23 編輯


-

-

-

-

-

-

-

-

-

-

-

-

-


-

1995年公告為國定古蹟的"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 古蹟本體包含官舍、招待所、凱歌堂、慈雲亭四處. 其中故總統蔣中正、蔣宋美齡做禮拜的教堂凱歌堂、懷念母親所興建的慈雲亭, 由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負責管理維護, 1996年開放. 蔣先生1950復行視事, 住進官邸, 直到1975年4月5日病逝, 在官邸度過26年. 官邸周邊園區1996結束管制, 初步對外開放.
      官邸網和錄像囊括主要空間, 官邸壁壘重重, 五個步兵連和一個戰車連. 向兩位當值者請教一二, 聽了段子若干: 總統家居流水; 當時經濟不富裕, 未建國賓館, 尼克松總統等貴賓曾在此下榻. 蔣夫人學畫請數位大師, 功力不淺.

https://www.culture.gov.taipei/f ... 205&siteId=MTEy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 ... 7%E5%AE%98%E9%82%B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9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19 15:0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19 16:48 編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疲力竭, 望坡興嘆.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 ... iw=1026&bih=633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10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19 16: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20 20:08 編輯




明 永樂 青花龍紋天球瓶, 故-瓷-011422
明 永樂, 1403-1424年
侈口, 直頸, 圓鼓腹, 平底略凹, 無足. 天球瓶因形似天上星球故名, 器型為永樂官窯所創製. 口沿下畫花卉紋一周, 上下各加飾青線二道, 圓腹通體繪一回首穿蓮三爪行龍, 張口、吐舌、露牙、雙目圓睜, 闊步奔行, 龍身滿畫鱗甲, 雄武矯健. 瓶頸、隙地滿畫轉枝蓮紋, 底邊青線二道. 青花鮮豔濃重, 多處帶褐綠斑或鐵褐結晶疵斑、及滲青斑點. 白釉泛青, 內壁尤甚. 胎骨厚重, 底部露胎處質堅細膩泛橘紅色, 肩腹間接痕三道. 永樂、宣德年間, 盛行燒製大型器, 如天球瓶、扁壺等, 紋飾以龍紋及花卉紋最為常見. 永樂天球瓶造型、紋飾雄偉精緻為其時代特色.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8248
-
明 官窯 青花蟠龍天球瓶, 故-瓷-008845
明 宣德, 1426-1435年
圓口, 直頸, 圓鼓腹, 平底無足微凹. 天球瓶因形似天上星球故名. 口沿下飾卷草紋一周, 上下各加飾青線二道. 圓腹通體畫一回首騰雲飛奔的行龍, 張口、吐舌、露牙, 雙目圓睜, 四肢伸展, 龍身畫滿鱗甲, 雄武矯健, 頸部、隙地則飾十字雲紋與三出雲紋. 釉色濃重帶灰, 多處有褐綠斑及褐綠、褐黃、鐵褐結晶疵斑, 鱗甲尤甚, 青花釉內滿佈大小氣泡, 疏朗晶亮. 釉面瑩潤, 白釉泛青. 胎骨厚重, 圓體、頸部均見拉坯遺痕, 底部露胎無釉, 胎質細膩. 永樂、宣德年間盛行燒製大型器, 如天球瓶、扁壺等, 而天球瓶尤盛於宣德年間, 紋飾以雲龍、波濤龍紋、花卉紋等最為常見. 這類宣德大器極少帶款識, 故與永樂不易分辨. 這件天球瓶的雲龍紋畫工精細, 應為永樂、宣德過渡時期燒造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5671

-

-

明 弘治 青花蓮塘龍紋碗, 故-瓷-015816
侈口有撇, 深弧壁, 圈足. 全器施白色釉, 內壁口緣繪波濤紋一圈, 碗心與外壁皆繪河塘蓮叢, 中有行龍穿梭, 龍圓睛豎髮, 身周有火焰紋. 器底有青花大明弘治年製二行六字楷款帶雙圈. 弘治青花傳世不多但水準頗高, 本件以平等青料為主, 特色幾與成化同, 故有「成、弘不分」之說. 弘治青花特徵較成化纖柔, 構圖疏朗, 輕描淡繪.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2644
-

明 弘治 描紅九龍碗, 故-瓷-009650
口外撇, 圓弧腹, 圈足. 全器施白釉, 外壁以紅彩描繪九龍. 底外有青花書大明弘治年製六字楷款, 外加雙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6476

-

明 弘治 綠彩雙龍戲珠紋碗, 故-瓷-009647
侈口, 口外撇, 圈足. 胎略薄, 碗心與外壁刻劃雲龍及雙龍戲珠紋, 外壁隙地有靈枝紋. 由於龍紋刻線較深, 綠彩釉積深因而成重色, 內外加飾綠線四道. 底有青花書: 大明弘治年製, 雙圈六字楷款.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6473

-

明 弘治 甜白雲龍盤, 故-瓷-004644
圓口碩腹, 深弧壁, 圈足. 器壁與器內均以陰線雕刻雲龍紋, 其中器壁之上有龍兩隻, 器內一隻, 龍身略泛淺橘色其餘則施罩白釉, 整器便以甜白為基調. 圈足內書有大明弘治年製六字楷款, 款外雙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1469

-

明 弘治 嬌黃綠彩雙龍戲珠紋高足碗,故-瓷-017681
明孝宗, 1488-1505
足碗為明代常見的官樣造型之一, 有各式紋樣、多種釉彩. 弘治黃釉嬌嫩, 綠龍紋樣於胎土未乾時刻劃, 紋樣不施透明釉, 餘隙地則均掛透明釉, 待白瓷燒成後紋飾再填彩二次燒製, 黃綠相映為明前期新流行的色釉.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4509

-


-

明 正德 青花阿拉伯文番蓮尊, 故-瓷-009183
器仿銅器尊形, 四瓣花式口, 肩頸凸稜一道, 平底淺圈足. 外壁自口緣至肩依次飾回紋、如意雲紋、蕉葉、圓點及直線條紋, 腹為四菱形開光內內加飾阿拉伯文, 隙地加對稱番蓮紋, 脛亦飾折枝番蓮, 底邊畫勾雲紋一周, 上下共繪青綠十四道. 全器厚重, 青色釉沉著, 藍中帶灰. 底青花書: 大明正德年製, 外加雙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6009

-

明 正德 青花穿蓮龍紋仰鐘式碗, 故-瓷-003641
侈口碩腹, 深壁有圈足,器如仰鐘之形. 整器以青花繪飾蕃蓮紋為地, 五龍遨遊期間, 其中二龍位於器外壁, 另三龍則於器內. 器內三龍之配置乃以一龍居中位於圓形開光中, 另兩龍則繞圍於開光外. 圈足內書有正德年製四字楷款, 款外雙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0466
-

-

-


-

明 嘉靖 嬌黃綠彩鳳鶴紋方洗, 故-瓷-016831
侈口, 深壁, 平底矮圈足. 器內口沿錐拱轉枝靈芝一週, 上下加飾單線. 底心錐拱壽字, 飾以鳳凰一對, 靈芝一枝, 加方圈. 外壁錐拱鳳凰二對, 飾纏枝番蓮. 底邊為蕉葉紋, 足飾雲紋. 底青花書大明嘉靖年製.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3659

-

-

明 正德 青花蓮塘大碗, 故-瓷-011676
敞口, 圓弧腹, 圈足. 內外壁均潔白, 釉下青花繪飾花紋, 口沿內壁及圈足外壁各有兩道藍線, 腹部外飾蓮塘水藻圖案, 上下綴飾卷草紋. 青花有濃淡, 卷草紋處特別明顯. 底外有青花書正德年製四字楷款, 外加雙圓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8502

-

明 正德 素三彩番蓮瓷盆, 故-瓷-005885
Flowerpot with Indian lotus motifPorcelain, plain sancai (tri-color) Ming dynasty, Zhengde reign (1505-1521)
十角形口, 深斂壁, 口緣綠色, 內飾黃點並書正德年製四字楷款. 器壁以折面為單位, 皆飾藍地花卉紋, 器壁下方綠葉紋一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711

-

明 正德 青花番蓮三足爐, 中-瓷-003981
花形口, 侈口, 厚唇, 短頸, 鼓腹, 三扁如意形足. 通體施白釉, 青花略淡, 唇有一圈回紋, 頸飾環珠紋, 腹滿飾卷枝番蓮紋. 胎頗厚, 底露一圈白色胎骨, 頸有青花書正德年製四字楷款, 外加雙方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644

-

-


-

明 嘉靖 五彩嬰戲圖杯, 故-瓷-005833
圓口碩腹, 深弧壁, 圈足. 口緣與圈足均有紅色弦文兩道, 器壁繪飾五彩嬰戲, 小童或執荷葉、或拿荷花, 或正嬉遊, 手舞足蹈, 狀甚可愛. 器心圓形開光中繪木石為飾, 圈足內有大明嘉靖年製楷款六字.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659

-

-

明 霽青貼花湖石花卉獸耳爐, 故-瓷-005886
直口, 腹扁碩, 短脛平底, 淺圈足. 腹兩旁飾二獸首弓形耳, 器外施霽青釉, 釉色泛紫, 凸稜處出現白胎, 腹前處貼雕湖石、花卉, 無釉處呈淺棕色. 器內白釉無紋, 底露胎, 無款.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712
-

明 嘉靖 五彩天馬蓋罐, 故-瓷-005398
斂口, 短頸, 碩腹, 淺圈足, 平頂蓋. 蓋面彩畫花卉六朵, 邊飾雲紋, 加飾紅線六道. 器頸畫尖角紋一週, 肩上畫纏枝花卉, 腹部畫天馬四匹, 間飾雲紋、波濤, 底飾雲頭花. 口足加飾紅線八道. 底青花楷書大明嘉靖年製, 外加雙圓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224

-

明 嘉靖 紅地黃彩雲龍紋蓋罐, 故-瓷-006090
圓口短頸, 豐肩下斂圈足, 足內大明嘉靖年製楷款. 整器以黃釉繪飾雲龍紋, 近底處繪黃彩海上仙山, 紋飾空處則填紅釉為底. 附蓋, 蓋之紋飾樣式與器同, 以紅地雲紋為飾.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02916

-


-

明 永樂 青花花卉紋鏤空花薰, 故-瓷-017815
器分上下兩部分, 類似青銅器豆造型. 中腹碩圓, 兩端漸收而瘦長, 高圈足中空外撇, 上半身為花薰透氣, 故分三段鏤空裝飾, 器頂飾紐, 紐下圓形座, 加飾凸稜, 細長頸. 全器以青花分繪大小十二段紋飾, 主紋為器腹與器肩的轉枝番蓮紋, 以及上身漏空的牡丹茶花菊花等折枝花卉紋, 餘為副紋的番蓮、海棠、卷草、蓮瓣紋等等. 青花濃豔散暈, 深處帶鐵褐結晶疵斑, 藍色點線上多滲青斑, 渲染自然. 胎骨勻薄, 器口、足底無釉處露胎, 胎釉一線呈橘色. 花薰又可作為香薰, 香氣由三段的鏤空氣孔, 縷縷漂浮滲出, 美觀實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4643

-

明 正德窯 五彩魚藻盤故-瓷-002876
侈口, 淺壁, 平底, 矮圈足. 盤心於白釉上以黃、紅、綠彩繪游魚、水藻及浮萍. 外壁紋飾與盤心相同, 為魚藻紋三組, 器內飾紅線四道, 外壁五道. 底描紅書正德年製, 外加雙圈.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29970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11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19 18:46 | 只看該作者

清雍正瓷胎畫琺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20 19:31 編輯


-

-



-

清 雍正 琺瑯彩青山水把壺,  故-瓷-017753
寬圓直口, 壺身較低呈短圓身, 曲把, 管形流, 平底凹足, 平頂寶珠形蓋, 紐側一氣孔. 壺腹部兩面開光, 各畫不同的藍料山水圖畫. 一面有墨書題「樹接南山近」, 下描紅「山高」一印. 另一面題「煙含北渚遙」, 下亦有紅料描繪水長一印. 隙地及蓋面彩繪四季花卉紋的錦地花紋飾. 胎薄透光, 質地細膩, 山水畫工精美, 釉彩富麗脫俗. 壺底藍料書雍正年製二行四字仿宋體款字. 外雙方框.  雍正御用茶壺, 喜愛簡約大方造形. 此類壺身較短, 壺口略大的茶壺為雍正時期所常見, 單色釉如霽青(圖版100 )、茶葉末(圖版101 )琺瑯彩瓷茶壺, 均為相同造型. 本件在《琺瑯、玻璃、宜興、磁胎陳設檔案》內名為雍正 磁胎畫琺瑯青山水白地茶壺, 壹件.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4581

-
清 雍正 琺瑯彩黃地墨彩山水盤, 故-瓷-014032
此盤侈口微撇, 淺壁, 矮圈足. 盤內外瓷色不一, 外壁施亮黃彩, 內壁純白釉上以赭墨繪有山水圖景: 遠山濛矓、水波粼粼的湖岸, 柳樹下舟中人物正吹笛. 如此水氣氤氳的湖光山色及充滿野趣的人物活動, 正與上方行書筆觸的墨書題句: 野含時雨潤, 山雜夏雲多, 相互呼應, 該詩為唐人宋之問「夏日仙萼亭應制詩」句. 詩前紅料描繪的壽如一印以及詩後的山高、水長二印, 合成為壽如山高水長吉語, 盤外底部另有藍料書寫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二行. 此盤是雍正朝內廷恭造下具有吉祥寓意的作品.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310858

-

-

-

-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12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20 19:15 | 只看該作者

院藏銅器精華展-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22 09:59 編輯


中國青銅時代始於夏代晚期(約西元前十七世紀初), 歷經商、西周、至東周, 前後一千五百年左右. 秦、漢以後鐵器興起但銅器仍沿用不替. 珍貴的青銅鑄器只有貴族才能使用, 所謂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 青銅除了部分用來鑄造兵器、樂器外主要鑄成祭祀容器, 以盛裝祭品、獻祭祖先, 祈求家族生命之綿延不絕; 祀典禮器陳設多寡突顯貴族身分與階級. 銅器是構成商周貴族社會中最重要的禮器. 商周時代(1600-220 B.C.E.)是中華文化建構的重要時代. 政治上, 由政權與神權合一轉為禮教和人文意識之覺醒; 物質上, 青銅冶鑄的發達開啟禮兵器用新紀元; 工藝技術突破促成百業勃興; 精神上, 將國之大事的祀與戎透過銅器的造型與紋飾, 寄託對天神祖先的敬畏和心靈的溝通, 也經由「銘文」的鑄刻, 實錄了當時祭饗、征伐、賞賜、冊命等場景. 青銅文明, 在鐘鼎彝器的「禮與樂」中讚揚; 在立功祭祖的「祀與戎」中頌讚, 在周人範鑄紀銘的「其命維新」與「鬱郁周文」裡娓娓訴說; 歷經東周繁華絢麗的新階段, 到秦漢的統一, 銅器雖逐步退出禮制的中心卻轉化成一種典型, 更加深入思想、文化底蘊, 而中華文化之美即深藏在此一器一物之間, 致廣大而盡精微, 極高明而道中庸.
https://www.npm.gov.tw/exh99/bronzes/html/page_tw_01.html

-

西漢 弦紋鼎, 中-銅-001101
附蓋圓鼎, 子母口、立耳、深腹、蹄足, 蓋呈半球形, 附半環鈕. 腹飾弦紋一道.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0780

-

西漢 食官弦紋鼎, 購-銅-000076
兩耳呈環形, 三足較矮, 器腹上的弦紋卻較前件高凸, 器蓋上的三枚環形鈕上各有一個小圓餅, 這是為了當鼎蓋翻轉仰置時可平穩放置不會傾倒, 器身口沿下橫刻著廿一個字: ●(食)官銅鼎一, 容一斗, 重十一斤八兩, 廿三年五月造, 第廿一. 「食宮」是掌管帝王飲食的官吏, 在周禮中稱作「膳夫」, 也稱大官或太官, 屬少府管轄.

少府監-四品/三品, 隋置元撤, 清廷為內務府. 俺舊貼里有一位5品部門主管後代的照片, 北京奧運宣傳片顧問.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64470

-


-

漢 提梁銗鏤, 故-銅-001921
提煉首, 本器器蓋深廣, 腹部下垂而外鼓, 圜底下接三矮足. 頸腹之際置提鍊, 為雙龍首形, 兩端龍首口銜環鍊與器相連, 漢代流行容器, 自銘為銗鏤. 有時也稱提鍊卣、壺, 屬於小型盛酒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4842

-

西漢早期 素甑, 中-銅-001524
折唇、雙環耳、圓腹、圈足, 器腹上方兩側有鋪首銜環, 器底有孔隙. 口沿下飾三道凸弦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1203

-

-

甗 yǎn
收藏曆代48件, 看來中華餐飲蒸煮不失為一條主線, 而近年室內污染油煙又首當其衝. 調查報告洋洋洒洒, 四面八方.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 ... llution+and+cooking    中國室內污染與烹飪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List.aspx

-

漢 銅竈, 中-銅-000033
青銅質竈, 舟形身, 有如底部平整的尖葉, 上有三火眼, 近口處二火眼較小, 近竈身尖收處者大, 直筒狀煙囪, 出口略弧作獸首. 小火眼上置圓口小鍋, 大火眼上置雙層疊架炊煮器. 本器尺寸雖小卻是具體而微地再現了實體竈形, 很可能是製作較為講究的明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711

-

-

漢 四神獸染爐, 中-銅-000911
直口, 方底, 四人形足, 下接圓角長方形承盤, 帶一曲鋬. 橢圓形爐身, 四邊分別飾有鏤空四神: 青龍、玄武、白虎、朱雀, 青龍與白虎相對, 位於長邊, 玄武及朱雀位於短邊, 鋬裝於玄武側; 下方為中空方座, 座下有四人形足, 皆作半蹲狀, 雙手彎曲上舉將爐扛負起來, 下接承盤, 盤底四角各有一乳丁足. 爐內有一八孔隔板, 可放置燃燒的木炭或香木, 灰燼可透過方孔落下至中空方座中.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0590

-
漢 「丞不敗」耳杯, 中-銅-000147
本件作橢圓形, 淺腹平底, 口沿兩側各有一片弧形耳, 因器壁極薄, 器身左上方近四分之一及左耳的一半均殘缺, 幸好器底銘文及大部份花紋仍保留下來, 可以清楚看出橢圓形器底有細陽線的三角形紋, 三角紋中有一行六個銘文: 丞不敗, 利厚世.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825

-

漢 銅鎏金鳥獸紋唾壺, 中-銅-001978
尊, 盤口、縮頸、鼓腹、圈足. 全器鎏金, 均為陰線刻紋, 口、頸均飾幾何紋, 腹上層飾雲紋, 間有神獸其中, 下層飾三角紋, 足飾幾何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1657

-

漢 雁爐, 中-銅-000776
器身是一隻昂首的雁鳥, 雁背鏤空作為器蓋, 可以揭起放入香料, 粗短的蹼足站立在淺淺的承盤內. 造型簡單生動, 線條流暢傳神, 圓睜雙眼, 微伸長頸以及頭頂、項上的羽毛都刻劃入微, 似乎正引吭高歌, 隨時可振翅飛去. 下方淺盤既可以承接自器身落掉的灰燼, 也使整體在視覺上得到了平衡穩定.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0455

-


-

-

-



-

漢 銅嵌貝殼鹿鎮

-

漢 羊形銅鎮, 購-銅-000195
本組蓆鎮作蹲伏的羊形, 羊是溫順乖巧的動物, 羊又與祥同音, 一向被認為是祥瑞的徵兆, 不論寓意與造型都討人喜愛, 至於以它們作為書鎮或紙鎮則是漢代以後的事了.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64589

-

漢 瑞獸鎮, 中-銅-000741
二件成對的青銅鎮. 器呈半球體, 作虎形蜷狀, 尾繞經腹部內側向脊背彎捲外翻, 項背中央一道陰線隋形彎曲; 前足並放, 雙目有神. 器下連著圓片基座係與器身合鑄, 底心中央灌鉛, 俾增重量, 適於壓物. 器表滿佈鎏金並現綠斑. 楚詞‧九歌‧湘君: 白玉兮為鎮, 東漢王逸注日: 以白玉鎮坐席也. 按, 桌椅普使用之前人們只能坐地於席上, 席的四角需有壓鎮之物以免吹移掀起. 戰國、漢墓中常有四個一組的銅獸鎮出土, 即具此種席鎮功能. 宋以後文人常取以為鎮紙之用. 故高濂《遵生八牋》言:  又有虎蹲銅坐一, 塑鑄者, 乃上古物也, 且見必成對, 壓紙妙甚.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0420
-

西漢 「出入大吉」銅印, 故-銅-001698
瓦鈕, 印體方面中空, 空處或可套印, 印文出入大吉四字呈白文單字方框. 本印置於清乾隆朝「金薤留珍」黑地金漆龍紋屜匣之五篋其中「府」屜之中, 屜並附有小冊頁, 小冊頁作梵夾式, 七開, 木質封面有「金薤留珍 府」填綠隸款. 內頁除清高宗行書題銘金薤留珍四字外, 還書有為該屜匣所收銅章品目項類以及銅章鈐跡、印文釋文等.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4617
-
漢樂未央印銅印, 故-銅-001210
銅印, 瓦鈕, 印體較薄, 方形印面, 有篆體樂未央印四字二行. 樂為白文, 餘三字為朱文, 並被框以朱格欄. 此印為清宮舊藏, 收納於名為金薤留珍漆盒的圖櫃之中. 金薤留珍共有五櫃, 分別名為東、壁、圖、書、府, 貯藏歷代古印. 每櫃各容六屜, 第二至六屜貯藏銅印, 第一屜則藏有各屜之印譜.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4129

-

漢 宜子孫雙魚洗, 中-銅-001056
侈口、平底, 似有足. 內底飾雙魚, 雙魚間有銘宜子孫三字.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073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1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21 21:0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22 20:05 編輯


春秋 蟠虺紋鼎, 購-銅-000208
圓鼎, 折沿方唇, 沿上置二立耳, 立耳微向外張, 飾蟠虺紋, 三蹄足, 淺腹, 腹上部飾勾連形蟠虺紋, 下部為波帶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64602
-

春秋 獸型紋簋
-

-

-

秦 直頸蒜頭壺, 故-銅-002216
蒜頭圓口、長頸微縮、鼓腹、圈足.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139
-

秦 獸環蒜頭扁壺, 故-銅-000472
肩壼, 圓口、直頸、圈足. 口呈蒜頭形, 腹橫剖面近似橢圓形, 微鼓, 肩飾獸首銜環耳. 腹飾橢圓形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3391

-

-

-

秦二十六年詔橢量
院藏銅器精華展中有一件和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有關的量器.
舟形器體, 一端有圓柄, 本器為量. 所謂量, 乃是作為度量衡的標準器之用, 該器所容納的體積即為頒訂的度量衡單位量. 器之外壁有陰線篆文, 篆字多見方折, 每個字的外型也比較接近長方或四方, 其上銘文記錄了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度量衡之事, 本器若是當時流傳至今的實物, 便可就此推求當年的狀況, 或以書跡想見篆書最重要傳統: 秦篆的樣貌.

https://www.facebook.com/npmgov/posts/1646044722145972:0

-

---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64535   
明 崇禎四年銘 青銅鎏金佛塔, 購-銅-000141
塔由可拆組的三部份構成: 台座、塔身、塔剎, 台座六面,每一轉角一穿甲胄的天王把守, 每一面中央開龕一龍首攀附而出, 龍首中央二角矗立, 鬚上紅彩, 龕內繪綠彩. 台座上下刻仰覆蓮瓣. 塔身第一層前後開門,其他四面作窗形, 每一轉角二力士持武器守護, 六塔柱環刻「唵、嘛、呢、叭、○、吽.  其上十三層塔檐, 檐口挑出深遠, 以獸首收尾, 尾端穿孔可繫鐸, 鐸已失. 每層以斗拱組成, 透空, 塔內中空. 塔形輪廓線由下而上漸縮小, 造成高聳入雲之感. 六塔柱上直刻銘文. 塔剎由蓮瓣、寶珠、七層相輪和蓮瓣組合而成, 最頂上收頭已失, 蓮瓣下六片三角形平托有圓孔, 可和屋宇以寶鎖相繫. 塔內殘留彩繪痕跡, 塔檐底部繪紅色間飾綠色檐椽, 塔身底部即台座頂部平台上刻繪蓮花圖案地磚, 可以想像原塔內應佈置如真實建築般富麗. 明萬曆四年(1576)神宗為其母慈聖皇太后建慈壽寺, 寺毀塔存, 塔作八角形密檐式磚砌十四層,本件展品和該塔, 除塔基減為一層外形制幾乎相同. 由銘文看, 造塔者在天啟元年(1621)和五年兩度齋僧, 第二次奉觀音經並實際開始造大悲菩薩一尊和多寶佛塔一座, 於六年後的崇禎四年完成, 從塔鑄造的廢時良多寶佛塔一座, 於六年後的崇禎四年完成,從塔鑄造的廢時良久、形制的有所本以及彩繪的考究,很可能造和本塔相同形制大塔, 而在造塔像完成後才造本塔記此事. 銘文中言, 奉觀音經並造大悲菩薩和多寶佛塔, 和《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所載相關, 經中無盡意菩薩聞佛說, 觀世音菩薩救助八大災難並現種種方便身以度化眾生的威神功德後, 解頸眾寶珠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 觀音愍諸眾生受其瓔珞分作二分, 一分奉釋迦牟尼佛, 一分奉多寶佛塔. 本院藏妙法蓮華經明宣德七年(1432)泥金寫本, 在這段經文後插圖畫觀音合掌坐於釋迦牟尼佛前, 左側畫一七層寶塔, 第一層塔內坐多寶佛, 兩塔形制相近本塔塔身內殘存彩繪約略可見圓弧形的身光痕跡, 可能也繪有佛像, 造塔者如無盡意菩薩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先奉觀音經並造觀音像和多寶塔, 以法施珍寶的功德, 祈願得無邊無量的福德之利. 銘文: 天啟元年四月內弟子真林許願齋/僧十萬八千天啟五年許跪. 觀音/經十萬八千隨錢十萬八千齋僧虔/造大悲菩薩一尊多寶佛塔一座崇/禎四年五月十九日造完集此無量/功德祈保國泰民安仍祈施財受福.

-這件特級文物在南院拍了十幾張, 均不夠成色. 在購-銅類大海撈針不期而遇, 得來全不費功夫. 在院刊讀到: 8萬多件重點文物一次編目, 工程浩大, 曠日持久. 估計磨合幾年即可錦上添花.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64535
-

戰國-秦 「泠憙」銅印, 故-銅-001638
青銅 印璽  
圓形銅印, 鼻鈕, 印面帶有圓形陰線邊框, 內有右起順讀白文泠?兩字. 本印置於清乾隆朝金薤留珍之五篋其中府屜之中, 金薤留珍乃乾隆朝時將內府所收的前代印記整理編次而成; 包含銅官印221件, 私印1,070件, 共1,291件, 存放於東、壁、圖、書、府黑地金漆龍紋屜匣中, 並依各櫃所藏編製印譜. 印譜目錄編次方式以官印為始, 繼以私印, 可能是承襲明顧從德《集古印譜》編目方法.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4557
-
秦「喜」銅印, 故-銅-001718
鼻鈕, 長方面, 印體扁薄, 銅中帶赤, 印文喜字作白文方框, 筆畫深細. 本印置於清乾隆朝金薤留珍黑地金漆龍紋屜匣之五篋其中府屜之中, 只此一隻.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4637

-

-

-

-


商早期 獸面紋斝, 購-銅-000039
圓斝, 侈口、平底、三錐足, 口沿一對立柱, 位於二足上方, 立柱上作傘狀柱帽, 口沿內有一圈弦紋, 一足側出, 頸近腹處飾獸面紋一周, 器中間見範線, 底外留範線.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64433

-

-

商前期 獸面紋爵, 贈-銅-000039
酒器
此器紋飾與形制呈現二里岡時期風格: 腹飾簡單的獸面紋, 細線淺浮雕, 線條纖細, 二里岡時期兩種花紋表現技法之一, 花紋稀疏, 器身扁平, 立柱短, 流口之間柱鈕呈鉤狀, 流口窄, 口緣呈階狀, 器底平有煙燻痕跡, 可能經過實用. 風格與河南中牟黃店爵及鄭州爵相近.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708147

-

商早期 獸面紋觚, 中-銅-000019
酒器
矮而寬口觚. 腹飾深刻寬帶獸面紋, 獸面紋分成二個單位: 脰部及圈足分別飾有二條及三條細陽線弦紋; 圈足上有明顯的亞字形足孔三, 與圈足上弦紋相交. 全器風格特點與鄭州銘功路觚近.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697

-

-

-

商後期 鑲嵌松綠石獸面紋匕, 故-銅-002247
前方後圓兩側側出二鉤的扁平的「匕」身, 上接長橢圓形柄, 柄上有一蠶紋, 此器柄部有松綠石鑲嵌排列以表現獸面紋. 這種形制極特殊, 與自名為匕者如扶風莊白窖藏出土者形制不類, 姑且暫稱為匕.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170

-



-

商前期 獸面紋簋, 中-銅-000584
簋在二里岡時期雖已出現在湖北盤龍城(文物 1976.2), 卻商後期的殷墟中期時在中原才較常出現. 此器為圓腹、圈足、花紋滿裝、S形腹壁曲線, 與婦好簋近, 時代屬殷墟中期. 紋飾分四層: 頸上層飾三角雲雷紋, 頸下層飾夔紋. 全器有六條範線, 紋飾隨之分成三個單位, 間獸首, 器底方格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0263

-

商後期 析子孫父乙扁足鼎, 中-銅-001514
淺腹高足扁足鼎. 腹飾獸面紋, 扁足飾直立的鳥紋, 除鳥冠平貼器底, 餘則呈立雕直立式. 鳥眼及鳥眉經精細描繪, 立雕鳥一側範線沿鳥喙而下, 部位與器身一致. 另一側則在鳥背, 與器身應是一次鑄接, 相近風格扁足鼎裝飾母題及手法見於北京琉璃河M209, 依其它共出銅器屬燕國墓地, 時代屬西周並見於上海博物館,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d『Argence 1983,p.76,pl.30). 器壁銘文析子孫父乙, 部位與一足相對應.「析子孫」族鑄器請參見【析子孫斝】相關資料.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1193

-

-

商後期 蟠龍紋盤, 中-銅-001513
圓腹圈足, 足下有外凸圈足座. 盤面飾龍紋蟠繞於中心, 蟠龍週邊魚紋、夔龍紋及鳥紋圍繞. 盤外面上層飾夔紋, 上有如棱脊的平面紋飾. 圈足上飾俯首夔紋, 下有如棱脊平面紋飾. 紋飾在盤面的佈局與母題基本上與婦好盤(M5:777)近. 盤外有一小環及二小環, 各對準盤面大龍首的上下鼻樑, 共形成一中軸線. 與之相交的另一中軸線, 左右上下有獸首. 考古資料顯示, 商代墓葬出土有水器盤者並不普遍, 殷墟中期時局限在稍大型且銅容器較多墓葬.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119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1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22 17: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22 20:17 編輯


-

上圖為標準鏡頭, 好像沒什麼區別.

商後期 寧戈父丁盉, 故-銅-001859
鬲形腹三實足, 器身側出一流, 有蓋. 飾牛首, 蓋以蓋鈕為中心, 飾四瓣花紋及鋸齒狀邊飾, 蓋沿飾夔紋. 頸飾夔紋, 腹飾牛角鼻翼, 飾細長羽紋的獸面紋. 主體紋飾為寬帶細線淺浮雕, 雷紋為細線淺浮雕.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4778

-

-

-

商後期 獸面紋觚, 中-銅-000402
全器較高而厚, 滿裝, 花紋以第五種風格裝飾. 脰飾蕉葉紋及蠶紋, 腹飾獸面紋, 足飾俯首夔紋及獸面紋. 器身與器足相接處有二個未穿透的十字孔, 器底周緣微有鼓起.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0080

-

商後期 亞醜父丙爵, 中-銅-000098
前流後尾有蓋平底無柱「角」. 全身滿裝密集細線淺浮雕獸面紋, 器腹中間上有浮雕獸首, 口下吐出長條狀如獸舌, 上飾有細鉤紋排列. 此舌形且見於器腹兩面交接處的兩端. 器蓋前有高浮雕葉形耳獸首, 耳上滿裝紋飾, 亦為細線淺浮雕的雲雷紋, 中間有近似獸舌裝飾者, 中間有一環鈕便於提舉. 器上有獸首, 陰與蓋腹內有銘文三字, 乃亞醜族祭祀父兩者.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776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1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22 17: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23 15:05 編輯


-
商後期 亞醜方彝, 故-銅-002356
長方形器腹、圈足及器蓋. 器頸與圈足各飾夔紋, 腹飾獸面紋, 皆為複層花紋, 器蓋飾獸面紋, 風格近婦好方彝. 蓋有陽銘「亞醜」, 器底亦有亞醜銘隱藏在銹中.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279

-
商後期 亞醜杞婦卣, 故-銅-002212
酒器
器蓋蓋沿與蓋頂呈垂直, 蓋住器身上的子口, 器身兩側雙環顯示該器原本有提梁, 通過雙環與器身相連但今已失佚, 此卣為殷墟晚期器制. 頸蓋皆飾夔紋, 腹飾獸面紋. 這些花紋皆浮雕鼓出器表但不見雷紋襯底, 這種沒有雷紋襯底的獸面紋見於殷墟晚期, 足飾二細線淺浮雕弦紋. 蓋裡中間及器底中央同銘各四字亞醜杞婦.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135

-

-

商後期 亞醜方鼎, 中-銅-001933
食器
方腹, 腹足皆有鉤狀棱脊. 頸飾鳥紋, 鳥紋高鼓, 下有雷紋襯底. 腹飾尖錐狀乳丁及鉤連雷紋, 足飾複層獸面紋,下有二行弦紋. 器耳外側飾有單層淺刻夔紋, 亞醜銘文在腹壁.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1612

-

西周早期 作冊大方鼎二, 中-銅-000080
器腹四角有稜, 唇外折, 兩立耳, 柱狀形足, 器面範線為稜脊所掩, 四面花紋相同, 上方為單首雙尾龍紋, 左右及下方為乳丁紋, 足上飾獸面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758

-

西周早期 夨令方尊, 中-銅-000394
飲器
器形上圓方, 遍體飾獸首紋及鳥紋, 八稜.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0072

-

-

商晚期 嵌綠松石獸面紋鉞, 購-銅-000107
帶肩器身, 腰線呈內凹形, 內扁平, 使得木柲得以夾住扁平內以使用. 器身上有獸面紋, 獸面紋利牙向著刃線. 沒有刃線的兩邊有鉤狀棱脊. 內上有松綠石及孔雀石鑲嵌的獸面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64501

-

商後期 獸面紋鉞, 購-銅-000027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64421

-

-

商晚期 鳥紋戈, 購-銅-000204
直內無胡戈類, 內部尾端鑄刻鳥紋, 援中間有稜脊. 全器覆綠色、藍色銅鏽.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664598

-


-
西周早中期 侯戟, 中-銅-000160
十字形戟, 內上有銘一字.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838

-
西周早期 成周戈, 中-銅-000149
內上有銘二字.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827

-


-

商末周初 蟬紋弓形器中-銅-000153
器身微作弧形, 兩端向上向外作對稱雙勾如臂身, 兩側末端飾鈴首, 器身飾蟬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831

-


-

西周 鑾鈴, 故-銅-000455
周史尊一頁有雲: 《西清古鑑》載鼎彝卣觚中皆有銘一字, 曰史者, 與此同. 可知本套多寶格集結的時間當在乾隆二十年《西清古鑑》成書之後. 原有十件, 但「周素舟」為咸豐所要去, 因此現存九件. 這些作品有些著錄於《西清續鑑》: 竊曲紋簋作周環紋敦一, 弓形器作漢旂鈴一, 澡豆罐作漢澡豆罐三, 蟾蜍硯滴作唐蟾蜍硯滴. 由於是多寶格因此均為體小質精的器物, 但卻是真偽混雜. 其中屬於兵器與車馬器的三件周舞鐃、周匕首、漢旂鈴均為商周銅器, 但漢旂鈴曾經改製, 原為商晚期弓形器, 是安置在弓的中央藉以強固弓的一種器具. 左右兩側的曲臂斷掉之後, 在兩端加鑄器末並在器的兩端與中央加鈴, 器背則加一半環. 表面鑄有人形裝飾, 原應鑲嵌著綠松石. 在二十世紀科學考古開始之前, 宋代以降的金石學家對於兵器、車馬器的認識十分有限, 對於其用途也不甚了解. 但也由於不認識這類器物, 因此很少進行仿製; 至於當時所出土的車馬兵器, 則或妄加解釋或按照想像改製成其他器物, 如弓形器被認為是旂鈴, 鑾鈴被認為是舞人所執舞鐃都是很好的例子.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3374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1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23 15: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24 14:53 編輯


西周晚期 頌壺, 中-銅-001888
器口緣飾環帶紋, 腹飾蛟龍紋, 足飾垂鱗紋, 兩獸耳銜環, 蓋腹飾竊曲紋, 足飾垂鱗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1567

-

-

-

-

--

-
西周晚期 史頌簋, 故-銅-002387
食器
口沿下飾竊曲紋一道, 腹飾瓦紋, 腹下飾鱗紋, 三蹲獸為足, 兩耳作獸首形, 有珥, 失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310
-

西周晚期 頌鼎, 故-銅-002385
折唇, 兩立耳, 口沿下飾弦紋二道, 三蹄足.

鼎內壁有銘文14行152字:
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 王在周康邵宮. 旦, 王格大室, 即位, 宰引佑頌入門立中廷. 尹氏授王命書, 王呼史虢生冊命頌. 王曰: 「頌, 命汝官成周貯二十家. 監新造貯用宮御. 賜汝玄衣黹純、赤、朱黃、鑾、旂、攸勒. 用事. 頌拜撰稿人: 丁孟稽首. 受命冊, 佩以出, 反入覲璋. 頌敢對揚天子丕顯魯休, 用作朕皇考龔叔、皇母龔姒寶尊鼎. 用追孝, 祈介康純祐通祿永命. 頌其萬年眉壽, 畯臣天子靈終, 子子孫孫寶用.
  銘文大意: 三年五月下半月甲戌日, 王在周地康王廟裡的昭王廟. 天剛亮, 王到大廳坐定. 宰引作為佑者帶領頌進入昭廟大門, 站立於庭院中. 尹氏將擬就的任命書交到王手中, 王命史官虢生宣讀: 「頌, 命你管理有20家胥隸的倉庫, 監督管理新建宮內用品倉庫. 賞賜你黑色帶綉邊官服上衣, 配有紅色飾帶的大紅色圍裙, 車馬用具鑾鈴、旗子和籠頭. 執行任務. 頌拜, 叩頭, 接冊命書, 佩帶以出, 又返回廟中, 貢納覲見用璋. 頌為答謝和宣揚天子偉大厚重美意, 做了祭奠其死去的偉大父親龔叔、母親龔姒的寶鼎. 用來追念孝意, 祈求健康、厚大祐助、仕宦通順、長命. 頌萬年老壽, 長作天子之臣而得善終, 子孫後代寶用此鼎.
  這篇銘文記錄了一次冊命典禮全過程: 1、周王即位; 2、佑者帶被冊命者入廟門立於庭中; 3、尹氏出示命書; 4、史官宣讀命書; 5、命書分兩部分, 一是任命職司, 二是賞賜物清單; 6、受命書, 佩帶而出; 7、返回, 獻納覲見玉璋. 這裡的7項儀注, 對我們認識當時禮制十分珍貴.   
撰稿人: 丁孟.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308
http://www.dpm.org.cn/collection/bronze/228178.html
-

西周中期 縣妀簋, 中-銅-000097
口緣飾鳥一道, 前後正中各飾小獸面, 足飾弦紋一道, 兩獸耳, 有珥.

金文所見用玉, 主要為賞賜、冊命、贄見、儐禮及祭祀: 縣妀簋的「易女婦祼、丮之戈用、玉璜…敢聿於彝」等, 可以徵驗「禮雲玉帛」的貴族禮制.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775
https://theme.npm.edu.tw/selecti ... nline_content_intro
-
西周早期 史獸鼎, 中-銅-000078
器身府視近圓形, 腹深而足短, 三圓柱形足上截稍形脹大, 器面範線僅在足面上方花紋上留有痕跡, 底上範線作三角形, 近口花紋一週, 三組對稱式夔龍形, 中間淺寬條鼻, 雷紋地, 三足上段飾獸面, 下有一弦紋, 耳作繩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756

-

-
西周早期 素勺, 故-銅-002324
水器
曲柄細長, 前端節狀突起, 柄尾端寬扁呈雀尾狀.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247
-
西周早期 召卣, 故-銅-001857
通體飾雷紋地之獸面紋與夔紋, 腹後前各飾獸首一, 四稜, 提梁飾鹿首犧首各二, 並飾夔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4776
-

-

-

-

-

--

西周早期 祖乙尊, 故-銅-002390
四面稜, 通體獸面紋及夔龍紋, 腹部兩獸面之眉、耳、下唇均翹起於外, 耳飾鳥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313

-

-

西周早期 雙龍紋簋, 故-銅-002388
圓腹圈足縮口以上承器蓋, 器身側出雙半環耳, 耳下有垂珥, 腹底銘文作寶簋. 本件器物造型十分特殊, 蓋與器的紋飾連成一體, 為雙龍蟠繞. 器蓋為兩龍首, 分別為柱狀角與錐狀角, 裝飾著菱格紋的身軀則蟠繞於碗形器身, 顯現出商末周初的創新與巧思. 足部則以夔紋裝飾.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311

-

-

西周早期 鳳紋方座簋, 中-銅-000464
方座簋, 侈口、環耳、圓腹、階狀圈足下接方座, 耳作獸形附耳, 腹足間有四道棱脊. 器身飾以短尾、長尾鳥紋與直棱紋, 方座上則為短尾鳥紋、夔紋與直棱紋, 垂珥、棱脊與方座四角皆飾牛形小獸首.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0142

-

西周早期 農簋, 中-銅-001878
食器
橫切面圓, 二耳, 腹前後飾浮雕獸面, 寬帶, 鼻樑上方加飾小獸首, 高圈足之上方內收, 前後各四夔形, 以正中隆起鼻樑兩兩相對, 兩獸耳, 有珥, 器底面有方格紋, 方格中有一太陽形花紋, 原附木蓋, 玉頂.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1557
-

-

西周早期 尹直卣, 中-銅-001992
橫切面橢圓, 口下兩狹端正中半環, 上接提梁, 兩端飾牛首, 有雙巨角, 合口蓋瓜瓣紐, 器腹兩面各飾大寬條獸面, 雙目處腹壁向內凹, 圈足上四蠶紋相對, 四面有稜, 提梁飾蟬紋, 有觸鬚與身等長, 蓋上花紋與器同, 兩端各飾羊首.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1671

-

西周早期 蟠龍獸面紋盉(逆盉), 故-銅-002380
蓋鈕, 作立體盤龍, 用雙腿撐托龍頭, 龍身盤繞成三圈. 器腹作四等分, 鼓凸似袋狀; 腹部左側有一管狀流嘴, 右側是一牛頭把手, 腹下用四柱足支立, 厚重壯觀. 全身除了底部, 都滿佈紋飾, 腹部作四幅有角的獸面, 流嘴飾夔龍紋, 頸部飾獸紋, 足部作蟬紋. 蓋內及器右側把手內的腹壁上, 鑄有相同的銘文逆字, 可能這是太史逆所擁有的一件盛酒祭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303
hé, 溫酒/調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4114
17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8-9-23 19:1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8-9-24 14:51 編輯


-

西周中期 黹處簋, 中-銅-000095
蓋緣飾竊曲紋, 器近口飾變形獸面紋, 器腹中段瓦紋四道, 兩獸耳, 有珥, 三足.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773


-

西周中期 作寶尊彝卣, 故-銅-002122
矮體垂腹, 橫截面呈橢圓形, 蓋的左右兩側有直立的犄角, 蓋鈕捉手作圈狀, 提樑上飾蟬紋, 兩端作圓雕羊頭. 通體以細雷紋飾地, 頸部飾以浮雕獸首為中央之相對長尾鳥紋, 腹飾卷尾顧首大鳳鳥紋, 形象生動、線條優美. 蓋內和器內底有相同銘文, 各一行四字: 作寶尊彝, 意為鑄作此寶貴祭祀用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044
-

西周中期 師湯父鼎, 中-銅-000073
底微下拱, 三獸蹄狀足, 底外三足間有雙隆起三角線紋, 器面僅足面中央上下兩條短稜之兩端留範線痕跡, 腹正中巨冠長尾鳳紋一週, 近口鳳鳥紋一週.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751

-

銘文字數, 內壁鑄銘文54字(其中重文2).
銘文釋文: 隹(唯) 十又二月初吉丙午, 王才 (在)周新宮,  才(在) 射廬, 王乎(呼) 易(應錫)盛弓、象弭、矢□、彤欮, 師湯父(拜稽)首, 乍(作朕)文考毛□□(叔)彝, 其邁(萬)年,  孫孫子子永寶用.

-

-

西周晚期 言樂季獻盨, 故-銅-001941
腹、蓋均飾瓦紋, 兩耳作獸首形.
簋演變而來的新器類, 與瓦紋器身, 西周中晚期的維新.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4862
https://theme.npm.edu.tw/selecti ... nline_content_intro

-

西周晚期 人足獸鋬匜, 故-銅-002392
器身寬廣如水瓢, 一側有流以便倒水, 另一側有方便持握. 器身口沿下飾以變形獸紋組成之鉤曲紋, 腹飾瓦紋. 四足作立人形,立人交臂,以頭頂接於器腹側底, 觀其裝扮似為異族為僕役. 作巨獸兩隻前足搭在口沿上, 入匜內飲水狀, 四足攀附器身形象生動自然. 敞流口曲線優美, 極為精雅. 是頗具巧思與意象的青銅水器.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315
-

--

戰國 獸帶紋鑑, 故-銅-002103
禮器
口徑44.8公分 通寬56.7公分 通高25.5公分
敞口青銅大盆, 束頸, 深弧壁下斂, 平底, 頸部雙獸耳帶活環, 腹外壁上半部亦見帶活環的獸耳. 整器裝飾主要是以繩紋將器外壁分為數個飾帶, 飾帶中再滿飾蟠夔紋, 蟠夔內部則以回紋滿飾. 器外壁產生複雜繁麗又統調的視覺印象, 而近底處大片無紋飾幾何形空白則調和了細密裝飾的氣氛, 滿飾紋樣外壁中透出一些放鬆氣氛.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025
-

戰國早期 曾姬壺, 中-銅-000060
帶蓋圓角垂腹方壺形式. 器蓋上有四個S形扁鈕. 壺作長方形微侈口, 長頸、垂腹、方圈足, 器身兩側各以一回首虎形立雕為耳. 器身紋飾依頸、腹間突出的分界分為兩部, 頸部為仰葉紋及兩條紋飾帶, 腹部為十字凸帶. 器蓋外圍、器身紋飾內、虎形器耳及圈足均填以細小的雙鉤淺浮雕竊曲紋. 全器體積巨大, 氣勢雄渾. 此類器物流行於春秋戰國之際, 相似器物屢出於楚文化區, 如河南淅川下寺一號墓龍耳方壺及安徽壽縣蔡侯墓方壺. 器口內壁鑄有相同銘文五行三十九字, 內容記述了楚王聖來自曾國的夫人過世後歸葬於漾陵, 在世的親人做了這件器物以誌此事, 使後世子孫保存使用.


-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738

-

春秋中期 吐舌夔紋方甗, 中-銅-001529
甗呈方形, 上下分鑄, 上下構件的左右側都有附耳, 上部器腹前後面的四角, 都有一隻高浮雕的老虎, 而中央部位各安一立體的龍頭銜著銅環, 兩側的銜環獸頭則是半浮雕. 下部的前後面又各有一隻立體圓雕的老虎, 作回頭張望狀, 全器共飾一O隻老虎. 器身上下滿佈平雕的變形龍紋, 而腹紋以對角回首的吐舌夔龍紋為主; 上下附耳飾重環紋, 全器具粗獷之美.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1208

-

-

戰國中期 西元前375-276, 嵌綠松石金屬絲犧尊
長39.7公分, 高 28.5公分
身體中空, 背上有一個可活動的小圓蓋, 打開蓋子可以將酒從蓋口注入腹部的空間, 向前傾倒時酒就會從嘴部流出, 設計充滿巧思. 犧尊造形相當圓潤光滑, 身體結構和肌肉紋理細膩逼真, 全身鑲嵌珍貴金屬絲和寶石, 手工精緻, 非常華麗. 請您仔細觀察犧尊的頭部, 兩眉之間嵌入了一小塊一小塊色彩飽和的綠松石, 眼眶裡填入的黑漆讓金色的眼珠更顯得炯炯有神, 頸部鑲嵌了一圈黃金寬帶, 好像戴著一條金項圈, 相當貴氣. 飽滿的身軀佈滿金屬絲線鑲嵌雲雷紋裝飾, 細緻華美. 這種將玉石或金屬鑲在青銅器表面的裝飾手法稱作金銀錯, 在戰國時期非常流行, 製作時工匠先在銅器表面刻出帶有凹槽的圖案, 再把細細的金屬絲一圈一圈繞進凹槽裡, 最後再把表面磨平. 如今金屬絲雖然部分已經脫落並且氧化失去光澤, 但我們仍可想像它原本光芒四射的亮麗模樣.

https://theme.npm.edu.tw/selecti ... nline_content_intro
-

戰國 鎏金雷紋鼎, 中-銅-001426
附鈕蓋, 上有三立雕獸鈕, 立耳、圓腹、蹄足. 腹部中央有道凸棱, 蓋面及腹部飾有變形蟠龍紋. 全器鎏金.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1105
-

戰國中期 包金帶鉤, 中-銅-000719
鉤首為小獸首, 背部寬板處前後飾獸面並做出獸身毛髮捲曲狀, 器身鎏金.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0398
-

戰國 嵌紅銅鳥紋扁壺, 中-銅-000945
盤口、直頸、斜肩、扁圓腹、方圈足, 器肩兩側有獸首銜環. 頸部有三角形紋, 腹飾有方格紋, 以散螭紋為地.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10624
-

--

-

-

-

戰國早期 鳥首獸尊, 故-銅-002367
全器乍看為鳥首獸身的複合式動物立雕, 作蹲伏狀; 細究則鳥首可以移動. 在獸身及鳥首各留一圓口以利鳥首與獸身接合, 鳥喙可張口, 以徐徐傾注液體, 獸身裝飾有翅膀. 鳥首上有鳥眼, 鳥眼之上雙眉突顯, 以兩條明顯的高浮雕輪廓線成形, 兩條粗的輪廓線中則填滿細線淺浮雕平行線紋, 圍繞著、也襯托著高浮雕的、外突的雙眼, 眉毛之上有細線浮雕的多角紋.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415290
-

戰國 四夔紋鏡, 中-銅-000252
圓鏡,圓鈕、方鈕座. 外區飾磬折與夔紋相間隔之紋飾帶.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930
-

戰國 四山紋鏡, 中-銅-000256
圓鏡,圓鈕、方鈕座. 外區飾山字形紋、幾何圖案為地.

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9934
-

三龍紋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10: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