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將擁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家庭更重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3-1 23: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隨著心理學的推廣和普及,大家對於「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影響越來越了解。很多人開始知道生命中我們的態度、信念以及制約大多來自於兒童時期的認知。

  當我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曾經必須面對某些無法真正處理、無法整合的事件和狀況,我們還常常得不到父母的支持、理解、認可、尊重。往往在孩童時期,我們都缺失了和這樣一份無條件的愛、接納、支持的連接。

  然而,與其沉浸在過去的傷痛中,著手未來是更重要的。當我們可以從原生家庭的傷痛中走出來,療愈后「全新」的自己組建的「家庭」,建立的關係,是持續不斷的滋養。

  你經常處在自我批判當中嗎?

  

  在「原生家庭」都曾感受到不被傾聽、不被認可、被忽視感受、被否定想法,我們的迷惑就這樣產生了,而且當我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是無法也不可能清晰地表達我們的需要和願望的。我們就這樣長大成人,習慣了處於分裂和分離中,這成為了我們生活的方式。

  只要我們花一點時間去傾聽自己的內心,幾乎所有人都會發現在自己的內在都有個嚴厲苛刻的聲音,它像是一個批判者,持續地告訴我們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如他人,我們總是做的不夠好--不夠漂亮,不夠聰明,沒能力,不值得擁有,膽子太小,等等……

  當我們仔細地去觀察,去傾聽這些聲音,我們會發現它大多來自外在。在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需要獲得父母的照顧和關心,我們也渴望從父母、老師這裡獲得指導和幫助。我們接受來自周遭大人們的引導,同時他們也將自己的標準與價值觀灌輸到我們身上。

  所以我們無意識地迎合、討好大人們,並且我們的心智把這些聲音無條件的全部吸收進來,然後內化為自己的聲音:「我應該這樣做,不該那樣做;我不夠聰明;我很笨;我做的沒有別人好;我長得太難看了……」

  你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活?

  

  曉晴(文中所用均為化名)小時候很愛笑,每當媽媽看著她對別人笑,就對她說:「你這樣笑會被別人看不起。」長大后她對錶情產生了心理障礙,她自己臉上沒有表情,也害怕看到別人臉上的表情,害怕被人看不起。

  小梅的父母從小吵架、相互指責,媽媽每次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拿小紅出氣,罵她:「你是一個沒用的東西。」結果小紅讀書讀不好,做生意又虧了,一事無成。她結了婚,嫁了一個沒用的老公,家裡的錢都被老公的朋友騙光了,房子也抵押掉了。她很想好好努力,但生活卻總是處處不如意。

  涵涵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考試沒考好,拿著卷子回家被爸爸狠狠罵了一頓:「你怎麼這麼蠢,這麼笨,考得這麼差,沒出息。」結果他成績越來越差,連高中都沒能畢業。成年後他發現自己有太多的情緒,活得很累。最可怕的是他發現自己對孩子特別挑剔,總是罵孩子「笨」。

  小月做每件事都會拖拉。她小時候不斷被爸爸催促著做事情,總嫌她做得太慢,效率太低,有時限定她在某個時間內一定要完成作業。她現在做每件事都會拖拉、遲到,在個案中她終於知道自己的拖拉是為了對爸爸反抗。

  在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批判的聲音,這些批判的聲音來自於非常早期的童年,他們現在聽到的聲音已經不是在說:「你怎麼怎麼樣」,而是都轉化成「我」。

  如果我們沒有發現這些內在的聲音,我們會以為這真的是我們的問題,我們會相信這些聲音,以為我們只要遵循這些聲音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只要我們能夠不斷的努力,就能獲得他人的認可,就能成功,就能快樂。

  

  事實上,只要我們相信了這個批判的聲音,我們就會持續地吸引一些人和事件來強化這些聲音,不斷的折磨我們自己。

  我們的人生只會走向兩種極端,要不讓自己垮下來,成為一個失敗者,碌碌無為的度過一生;要不就是和一切抗爭,成為一個不斷努力、不斷追求成功和名望的人。

  如果我們認同內在的這些聲音,給自己設定高標準的同時,還會把「高標準」強加在別人身上,然後以不斷折磨自己的方式去折磨別人,批判、挑剔、指責別人這做的不好,那做的不好,且認為自己是對的,一定要他人聽從我們的想法,服從我們的意見。

  書寫療愈:幾個舒壓的小方法

  

  在生活中,你要仔細地去留意什麼樣特定的人物和事情會引發你內在的批判聲。是在別人批判你的時候,還是在感到壓力,被過度期待,被比較,還是受到威脅的時候。

  同時,留意當這些聲音浮現時,你的情緒和身體會伴隨著什麼樣的感覺。你能想起過去類似的情境嗎?過去誰曾經這樣批判過你?是你的父母、老師或者其他的什麼人?當你受到內在聲音批判或他人的批判時,你是如何回應的?

  去感受浮現出來的害怕、羞愧、憤怒、悲傷、無助,用語言、用身體的動作充分地表達出它們。

  我把這個方法整理為六個步驟,我稱它為「書寫療愈」:

  1、寫下發生的事件:

  可以是當天發生的事件,也可以是最近的事情,甚至是很久之前發生的(5年前、10年前)但你仍然有清晰記憶和感受的事件。

  2、寫下你當時的身體反應:

  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反應最明顯的地方,回到當時的事件中,去感覺當時自己的身體反應。比如:緊張、壓迫、麻、痛……相信我,無論是當天發生的,還是很久之前發生的,身體都能帶領你回到那個事件。

  3、寫下你當時的情緒反應:

  感受你的情緒,以及情緒的部位,指出當時是什麼情緒。一般常見的是:憤怒、難過、傷心、委屈、羞愧、嫉妒、傲慢、害怕、恐懼、驚嚇。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事件中,你會有很多種情緒,比如你會感覺在憤怒的同時你也很委屈、難過。

  4、寫下你當時的思想念頭:

  當時你頭腦中是怎麼想的,比如:我不夠好,他(她)不關心我,他(她)對我很冷漠,我做的不對,沒有人值得信任……

  5、寫下你當時的反應模式:

  當時你是怎麼去回應的。是垮下來?還是去鬥爭反抗?這些思想和念頭來源於什麼事件,可能是幾年前的,也可能是童年發生的。不需要強迫自己去回憶,潛意識在你準備好的時候,會自動浮現出相關的事件。

  我們不可能記得嬰兒期的情形,可是我們的身體有記憶,它會自動開始釋放。

  6、用語言、身體表達轉化:

  回到當時的那個事件中,讓你曾經沒有表達的情緒表達出來,表達出你的憤怒、恐懼、害怕、委屈、難過、羞愧、憎恨……,你可以捶打枕頭,跺腳,拍打地板,喊叫,相信你的身體,它比你更懂得如何療愈。

  同時也去表達出你童年未被滿足的需要,表達出你內心的渴望,比如:媽媽,我要你愛我,我要你關心我。(這個環節,如果能夠在專業療愈師的支持下進行,效果更佳。)因為你需要有一個人無條件地傾聽你、理解你、支持你,需要有一個人只是為你而在。

  你將擁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個家庭重要

  

  只有當你從原生家庭的傷痛中走出來的時候,愛才會發生;只有當你有能力去愛的時候,你才能給予他人愛,愛才會芬芳滿溢。

  通過書寫和語言的表達轉化,能夠幫助你去愛你自己,傾聽你自己,理解你自己。持續痛苦的經驗會在我們的大腦上印下深刻的痕迹,以致於大腦越來越容易把他人可能都不會注意到的事情識別為痛苦,我們在生活中變得越來越敏感。

  學習隨時去觀察留意,哪些聲音是來自外在的,去一一辨識它們,然後通過書寫和表達請它們離開你的頭腦。

  這個清理工作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很多時候,我們會想要放棄,因為聽從內在批判者的聲音比改變自己要容易,因為這些聲音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頭腦里。跨出舒適圈需要勇氣,我們受傷的內在小孩充滿了童年創傷所導致的傷痛和積蓄未發的能量。

  擁抱過去,擁抱童年,擁抱恐懼、羞愧、悲傷、憤怒時,我們才可能觸及自己真正的真我。我們需要再次去感受當時的那些感受,這需要花些時間,感覺的恢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不是通過一次、兩次就可以完成的,悲傷、憤怒的過程或階段可能會反反覆復。通過這樣的循環往複,你才能改變和進步。

  你將擁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個家庭更重要。當你成長,當你療愈自己,愛每天會滋養和生長,你現在擁有的、或者你將擁有的「家庭」讓你在愛中成長。

  愛不是熱情,不是佔有,不是一時的激情,愛是彼此之間一份非常深的了解和理解,愛是允許彼此成為自己的自由!

  作者 | 張穎愛自己創始人,國際蒙台梭利資格教師,杭州師範大學特聘講師,情緒減壓管理講師,親子家庭教育顧問。微信公眾號:愛自己遇見真正的自己(ID:Yves-Rakendra)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05: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