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頂尖物理學家回國被迫挑糞,中國航空因此落後20年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7-1-21 12: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01-20 08:48

  

  士之過?

  國之殤?

  …

  今天,無數人享受過航空交通所帶來的便捷

  它寧靜、舒適,縮短了世界各地間的距離

  甚至讓當天在廣州和新疆之間奔波成為了可能

  

  作為現代飛機核心技術之一,渦輪引擎是其中最關鍵的

  我國早在70年代就開始引進的英國的技術

  在引進談判中,中國人與英國人據理力爭

  不惜花費了好十幾億人民幣將其引進

  

  然而,如此先進昂貴的技術其實是基於一個中國人的理論研製成功的

  而當時的他還在湖北的「五七幹校」接受勞動改造,養豬趕牛,挑糞種田

  

  他畢業於清華,后出國赴麻省理工進修

  五十年代初他發表了《葉輪機械三元流動理論》

  改變了全世界對葉輪機械複雜內部流動的認識

  英國人以他的理論基礎才研發出這種發動機

  如今民航客機所使用的發動機都基於他的理論

  

  而他,為了報效祖國毅然從美國回到家鄉

  卻因為因為種種人為因素,無法施展拳腳

  半輩子都在重建航空工業根基的死循環中

  直到2003年我國才終於將這種發動機的技術吃透

  儘管如此,他依舊被譽為航空界的錢學森

  他的講學錄像甚至被NASA作為培訓的教材

  …

  吳仲華先生祖籍江蘇省蘇州市,1917年出生於上海

  他父親是一位隨和的職員,母親也受過良好的教育

  他自幼就成長在這樣的小康家庭中

  接受了很多來自母親的勉勵和開放的價值觀

  

  吳仲華

  吳仲華也從沒辜負過良好的家境

  他少時就讀於上海格致中學,高中轉學至南京金陵中學就讀

  優秀的教育給吳仲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南京金陵中學鐘樓

  高中畢業后,吳仲華考上了清華大學,正春風得意時

  帝國主義列強瞄準了中國的土地

  日軍全面侵華,東北華北淪為戰亂之地

  各大高校遷往臨時校址,吳仲華的求學路異常坎坷

  

  盧溝橋事變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吳仲華和大多數知識分子一樣

  選擇了科學救國的道路,確切的說是工業救國

  他進入了國民政府籌建的交通兵輜重兵學校

  學習了駕駛車輛、修理卡車、裝甲車的實用技術

  

  民國時期輜重部隊

  吳仲華滿腔熱血為抗日獻出渾身的力氣

  結果畢業后所服役的機械化部隊並不直接參戰

  他失望至極,返回了當時的西南聯合大學繼續學習

  

  西南聯合大學

  畢業后吳仲華留校任教,並與同學李敏華喜結連理

  沒兩年,吳仲華夫婦都通過了清華大學的公費留學考試

  雙雙赴美國麻省理工攻讀博士學位

  

  麻省理工學院

  吳仲華時刻心繫祖國,也影響了他的專業選擇

  起初,他考慮到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重中之重

  發展農業機械化是當務之急,希望主修農業機械

  無奈麻省理工已經不招收此專業的研究生

  吳仲華只能該學內燃機專業,陰差陽錯走對了路

  

  在美國求學的日子並不好過,吳仲華夫婦兩人有了兩個孩子

  照顧他們的同時還要兼顧繁重的學業

  吳仲華主動分擔了大量家務活,全力支持妻子

  他們輪流上課,一人在家照看孩子,一人去上課

  下課鈴就是兩人交接班的信號,就這樣念完了博士

  

  吳仲華與妻孩

  1947年,吳仲華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博士學位

  他的妻子李敏華也成為了麻省理工航空系的第一位女博士

  夫婦二人又先後受聘於NASA的前身美國航空諮詢委員會

  而且因為兩人都沒有加入美國國籍,只能以老外的身份申請,要經過國會的審批

  當年全美國只有四名外國人獲准,他們就在其中

  

  美國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

  吳仲華參加工作后,立馬開始傳熱學的研究

  但在實驗室的建議下,他又轉向葉輪機械流動的研究

  這一改變迎來了吳仲華一生中最輝煌的時期

  他先後發表的一系列葉輪機複雜的流體研究論文

  創立了國際公認的葉輪機械三元流動通用理論

  

  在20世紀40年代,學界普遍對如何分析葉輪機內部流動沒有公認的合理方法

  當時有一種意見認為,葉輪機械內部流動也可以使用外流的解析方法

  當吳仲華也研究到這個問題時,十分有洞見地意識到葉輪機械內部流動的複雜邊界條件

  沿用外流解析法並不能準確地描述分析

  

  於是他十分有遠見地應用剛剛出現的電子計算機

  基於計算機技術和計算數學的數值計算方法建立了葉輪機械複雜的內部流動數學物理模型

  開闢了航空機械的新篇章,後來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的一次大會上有人評論道:

  在五十年代初期,國際工程界發生了兩件大事:計算機的發明和葉輪機械吳氏通用理論的創立。

  

  吳仲華在美國的生活沒有持續很久

  朝鮮戰爭爆發后,中美兩國敵對,吳仲華夫婦毅然退出了美國的軍方的研究機構

  同時,來自中國的代表伍修權在聯合國會議作報告

  吳仲華旁聽后心中燃起了中華復興的火焰,毅然回國

  

  伍修權在聯合國講話

  回國后,吳仲華夫婦從無到有一手建立起共和國的航空事業

  在母校清華大學開設了全國第一個燃氣輪機專業

  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創建了中科院動力研究室

  培養出的第一屆畢業生為中國軍艦燃氣輪機的研發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左二為吳仲華

  吳仲華也因此黨員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即是後來的院士

  還獲得了第一次頒發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後來中國科技大學成立,他還擔任物理熱工系主任

  

  吳仲華

  一切都順風順水,眼看著新中國的輪機熱力學即將走上正軌,卻遇上了政治變故

  當時全國興起了「插紅旗,拔白旗」的運動

  對剛回國不久的吳仲華來說,要明白政治形勢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他直言不諱,耿直地指責大躍進中不科學的精神

  最終被批為保守落後,遭受了大字報批評

  還被定為清華大學的兩面大白旗,重點批判

  說一個曾經創造了葉輪機械歷史的知識分子思想保守,想來也是萬分諷刺。

  

  吳仲華

  次年,清華大學黨委領導親自為他平反

  正準備再次重新展開科研工作時,又遭遇三年困難

  吳仲華手下的研究骨幹陸續被調往其它地方

  航空工業受到冷落,全依賴蘇聯提供的圖紙生產

  

  在中國戰功赫赫的蘇聯米格15戰機

  之後的近十年裡,吳仲華的科研工作從來沒有擺脫政治運動的阻撓

  「十年」期間,他作為學術的權威受到了很多批判

  受到周總理的庇護,吳仲華所受的人身攻擊不多

  但也被抄家,甚至被送到湖北的「五七幹校」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在農場里養豬養牛,挑糞種田

  

  這都不是讓吳仲華最難過的,航空發動機的研究全面停滯讓他痛不欲生

  每天被無聊折磨,吳仲華竟學會了吸煙

  吳仲華的心結同樣也是周總理的擔憂

  1971年,周總理針對航空發動機質量差,性能落後的問題指出要治好飛機的心臟病

  從此,政府高層決定從外國引進全套的發動機技術

  與此同時,我國與美國的外交關係稍有解凍

  但依舊囿於國會的阻撓,於是暗示英國對中國出口先進技術

  

  英國同意向中國出口最先進的渦輪風扇發動機技術——「斯貝發動機」

  斯貝發動機是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勞斯萊斯)在60年代研製的一款先進的渦輪風扇發動機

  與當時我國的渦輪噴射發動機相比,有推力大、油耗低、可維護性好的優勢

  最初,英國只同意向我國出售民用斯貝發動機

  而國務院建議購買軍用斯貝發動機專利

  歷經六輪談判,終於簽訂了專利引進合同

  

  斯貝渦扇發動機

  然而,英國人的這款先進發動機實際上是基於吳仲華的理論研發成功的

  作為斯貝發動機的鼻祖,吳仲華此時還沒有恢復工作,還在接受勞動改造

  中國本應大力支持吳仲華領導的航空發動機研究

  卻偏要花費約12億人民幣購買英國專利

  而且所簽訂的合同目標是在3年內,我國用英國提供的材料、毛坯複製出等質量的發動機

  5年內,能用國產的材料和毛坯複製成功

  

  然而,直到1983年,中國動用舉國之力才實現國產化斯貝發動機

  國產化光鮮的背後,卻是對斯貝發動機技術原理理解的缺失

  完成了與英國人簽訂的合同后,耗巨資引進的斯貝發動機竟然因為經費不足陷入冬眠

  而在1981年國產的渦扇6發動機性能全面達標,卻荒謬因為沒有配套機型而下馬

  有人懷疑渦扇6的下馬的原因是四人幫曾經的大力支持

  

  國產渦扇6發動機

  吳仲華在恢復工作后,中國也迎來了改革的春風,大批軍工企業倒下

  他則建議將斯貝發動機改為它用,與工廠合作成立公司

  但因為勢單力薄,項目沒用運行下去

  那時候我國的航空工業基礎研究元氣大傷

  吳仲華又重新牽頭,將荒廢的研究所重新建起來

  在他的領導下,我國的工程熱物理在國際漸漸有了些地位

  

  吳仲華

  國際上對吳仲華也甚是想念,國際吸氣發動機學會的第三屆會議還專程邀請吳仲華參加

  會議上他的演講被評為全場最佳,英美高校的教授們紛紛發出與他合作的邀請

  吳仲華的學術地位再度提高,我國的學術威望也因此受益

  

  晚年,吳仲華罹患癌症,初次手術后他還赴美講學倍受追捧

  兩年後,不幸癌症擴散至肺部,於75歲去世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為他發了訃告,稱他為葉輪機械先鋒

  美國宇航局(NASA)將他講學的錄像作為專著出版,並作為他們的培訓材料

  

  NACA時期吳仲華的技術筆記

  吳仲華去世后,斯貝發動機終於告別了冬眠,重新啟動研究

  直到2003年,「秦嶺」發動機誕生,才算是真正吃透了斯貝發動機

  後來的「太行」發動機、渦扇15發動機都因斯貝受益匪淺

  

  搭載「秦嶺」發動機的飛豹

  一個國家能有一位理論開拓者是何其的幸運

  但卻因為政治風波失去了主動,為了迎頭趕上竟然拋棄自主研發,靠買回來的果子撐門面

  這種本末倒置又是何其的悲哀

  

  吳仲華的故事沒有人想看到第二次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新鮮人 發表於 2017-1-22 02:07 | 只看該作者
悲劇!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中國不缺大師,但大師無用武之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1: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