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眾專家認為:蘇州工業園區可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做表率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6-12-2 06: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6-12-2 08:06 編輯

  2015年12月16日 16: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6日電 12月15日舉行的2015中國(蘇州)境外投資與服務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企業代表圍繞「全球資源 共享發展」這一主題,就企業境外投資、加快國際化步伐、參與國際競爭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他們認為,蘇州工業園區可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做表率。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候任行長金立群在演講中表示,中國企業「走出去」,有幾個很關鍵的因素:第一就是我們國家總體上的政策、規章制度,監管要有利於在新的形勢下幫助我們的企業「走出去」;第二,我們的企業自己要認真了解國際上的經濟動態,地緣政治的走勢,特別是你所關注的行業的發展情況。要有戰略,也要有策略。

  金立群認為,蘇州工業園區也可以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平台,在這個方面率先做出一些表率,能夠給予很多企業提供這樣的方便。

  「2015年9月30日,國務院批複同意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這是國家賦予園區新時期改革發展的重大使命,是我國探索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構建多層次開放體系的重要組成。」蘇州市委常委、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王翔表示。

  根據《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總體方案》,園區將積極搭建中新金融創新合作平台,借鑒新加坡金融行業發展先進經驗,建立創新合作的金融機構市場化准入制度,在繼續推進中新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金融體制改革試點,探索深化中新在金融機構雙向設立、業務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合作、信息共享等全方位的合作。

  新加坡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副局長尤善鋇在論壇上透露,2015年10月13日在中新兩國領導,張高麗副總理的共同見證下,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新加坡發展局共同簽署了關於在蘇州工業園區構建境外投資平台的意向書,重點在跨境投資合作、培訓合作、投融資合作、中介諮詢服務等多方面發展、深度創新合作,為中國走出去企業提供綜合性的一站式服務。

  15日,蘇州工業園區率先提出的建設「國家級境外投資服務示範平台」正式揭牌,該平台將從多方面為走出去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當日,國開行與蘇州工業園區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國開行副行長袁力稱,在「走出去」方面,國開行將發揮在項目對接、政策諮詢、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優勢,積極支持園區打造國家級境外投資服務平台,支持園區企業到境外建設生產基地,營銷網路,拓展貿易渠道,開發國外市場,培育自主品牌,推動參與境外經貿合作建設。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秘書長徐滬濱稱讚園區,經過20多年的發展,蘇州工業園區已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國際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成功典範。同時,園區也在服務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化經營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對地方政府而言,『走出去』不是一個可選,或者要不要選的問題,而是必然選擇。要想企業的發展不受限制,走出去很關鍵,同樣,扶持企業走出去也能為園區轉型升級提供有力的支撐,實現共贏局面。」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楊知評表示。

  從「拉手」到「推手」角色的轉變,對蘇州工業園區來說,也進入了新一輪的不斷摸索中。

  楊知評坦言,之前,園區一門心思邀請外商走出他們的國家到中國來投資,外商投資企業在園區達到5000多家。而最近幾年,園區開始「走出去」,服務對象的主體也從外資企業,變成中國本土的民營企業。服務企業的主體變化使得政府在扶持企業的方式、組織架構、政策、各種審批等方面都要按照企業的需求重新加以變化。

  在中銀投董事長黎曉靜看來,部分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著人才匱乏、資金短缺、經驗不足等種種困難,園區恰如及時雨,通過完善境外投資服務,包括財政扶持、投融資保障、專項信息服務,專項境外投資學習計劃等各類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企業走出去面臨的實際困難,助推更多的企業擴大國際化視野,在更高的層次上參與國際競爭。

  園區也清楚地認識到,企業要走出去最缺的是人才。國際化的人才不僅僅只是對外的,還需要了解當地的情況。為此,園區將發揮作為商務部培訓基地的作用,支持高校、培訓機構與企業互動,通過合作辦學、專業培訓、實崗鍛煉等多種方式,為境外投資企業以及海外項目培養跨國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

  在助力企業「走出去」走出去的這條路上,蘇州工業園區依然任重而道遠。「對於『走出去』這項工作,園區也正在摸索出不同方式,現在僅僅是剛起步。」楊知評如是說。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20: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