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和氏璧失蹤之謎:最終失落到了哪裡?

[複製鏈接]

45

主題

67

帖子

58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雲起時 發表於 2016-9-17 21: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塊玉,圍繞著這塊玉,發生了許多傳奇故事,比如說卞和獻玉、完璧歸趙、孫堅得玉璽、李從珂抱璽自焚。那麼這塊流傳千年的和氏璧到底去了哪裡?
和氏璧失蹤之謎:最終失落到了哪裡?
  秦
  但後來,和氏璧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很有可能,趙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畏懼秦國的強大,將和氏璧送給了秦國。
  從此以後,關於和氏璧的記載屢見不鮮,並大都相信《韓非子》、《新序》等書的記載。如西晉傅咸《玉賦》說:「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唐代詩文中關於和氏璧的記載更多.大詩人李白《古風》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的詩句。
  漢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御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后,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寶」。到漢末董卓之亂,御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后被南朝承襲。隋亡后,御璽被隋朝蕭皇后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御璽歸唐。五代時,天下大亂,流傳的御璽不知所終。在六朝以後的記載中,大都認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璽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王莽篡漢時,曾派人向自己的姑姑漢孝元太后王政君索要傳國玉璽,當時王政君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致使傳國玉璽還崩碎了一角,后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三國至隋
  漢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兵士見宮中一井晨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得傳國璽。孫堅將璽秘藏於妻吳氏處。后袁術拘孫堅妻,奪璽。袁術死後,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漢獻帝在此,至此,傳國璽又歸漢室。
  公元 220年,曹丕篡權,逼獻帝禪讓,漢亡。曹丕使人在傳國璽肩部刻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公元265年,司馬炎同樣篡權,稱晉武帝,傳國璽歸晉。
  公元311年,前趙劉聰虜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
  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在右側加刻「天命石氏」。
  公元350年,再傳冉魏,后冉魏乞求東晉軍救援,傳國璽為晉將領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這樣,傳國璽重歸晉朝司馬家。在南朝,傳國璽歷經了宋,齊,梁,陳的更迭。大隋一統華夏,傳國璽遂入隋宮。
  公元618年,隋亡。蕭后攜皇孫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
唐及五代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璽,乃刻數方「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聊以自 慰。唐貞觀四年,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后突然與皇孫政道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唐末,天下大亂,公元907年,朱全忠廢唐哀帝,奪傳國璽,建後梁。
  公元923年,李存勖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也隨著到了後唐。最後一個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後唐末帝李從珂,公元936年後晉石敬瑭攻陷洛陽前,他和后妃在宮裡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
  從此,「和氏璧」神秘失蹤,關於它的下落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那麼這段歷史中,和氏璧到底去了哪裡?傳說,秦始皇游洞庭湖的時候,突然怒海滔天,隨從出了個餿主意,用玉璽鎮壓。那麼被拋入湖中的和氏璧是否就和八年後有人獻給他的玉璽是同一個呢?一切都是一個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16: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