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鄭成功家族統治下的台灣:被遺忘的黃金時代

[複製鏈接]

4977

主題

5008

帖子

67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ishangxiu 發表於 2014-9-12 1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說到鄭成功去世后,台灣由「明鄭政權」至「大清一統」的過程,首先要說起的,就是在鄭成功過世后,繼承他的爵位與事業,以大明朝延平王身份統治台灣的鄭經。


    比起他那位成了民族英雄的爹,鄭經的名聲算是小得多。甚至拜《鹿鼎記》等武俠小說所賜,他還沒有他那位草包小兒鄭克爽知名度高。而在真實的歷史上,他卻是一位對台灣命運有深遠影響的人。


    鄭經,字賢之,號武天,出生於明朝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他是鄭成功的長子,母親就是鄭成功的正房夫人董酉姑。可謂是鄭成功「根正苗紅」的接班人。鄭成功過世后,他承襲了延平王的爵位,接管了台灣地區。表面看起來,他的接班是很順理成章的,基本屬於生得比較幸運,有正房長子的身份。但其實卻不是這樣,因為他的延平王爵位,不是鄭成功給他的,而是他自己搶來的。


    鄭成功一輩子忙了很多事,幾乎什麼都忙到了,臨終之前,也基本把自己忙過的事情都感慨了一遍,甚至憂懷了一番時局。但他卻偏偏忘了一件大事:誰接他的班?


    按照「程序」上說的話,能接鄭成功班的,自然首選鄭經。無論是身份還是資歷,鄭經都十分符合條件。常年跟隨在父親身邊征戰,雖然沒有鄭成功那般本事,卻也算不錯了。也有一些將領忠實於他,尤其是在廈門跟隨他的將領。而且母親董酉姑對他也非常疼愛。但偏偏他關鍵時刻不爭氣,竟然搞出勾搭弟弟乳母的醜事來。差點就被鄭成功砍了。接班奪權,自然是沒指望的。


    結果在鄭成功部將黃朝等人的擁戴下,最後接班的變成了鄭襲,這個鄭襲是鄭成功的五兒子,雖然當時的年齡還有爭議,但此時長子鄭經才二十一歲,鄭襲自然小的多,對於這幫軍將來說,年齡越小越容易控制,自然他合適。至於根正苗紅的鄭經,眾人也有話說:干出這等醜事來,沒宰了你就算燒高香了,還想接班?做夢。


    但鄭經顯然是個愛做夢的人,眼見得鄭襲已經接班,自己反而加緊了動作,他一方面在廈門設立靈堂,以長子的身份隆重祭奠鄭成功,其實是作秀給人家看的::我才是鄭成功的長子,偌大的家業怎麼能給別人?隨後利用身邊的親信部將陳永華,馮錫范,周全斌等人,加緊打造戰船,但對島上的鄭襲,他卻逆來順受,忍著氣聽了他半天吆五喝六。在他準備東進台灣時,偏偏清王朝的靖南王耿繼茂也來添亂,威逼鄭經投降。對於這種趁火打劫的行為,鄭經很憤怒,但是他卻非常友好的接納了耿繼茂的使者,並請使者替他向耿繼茂表達誠摯的慰問。但是對耿繼茂提的條件,卻是堅決拒絕,尤其是「剃髮」一項,更是百般反對。一番表演下,總算安住了耿繼茂。安住了後方后,鄭經於是年十月進兵,一舉擊敗黃昭等人,把他的親弟弟鄭襲也打的投降了清朝。而後因惱火叔叔鄭泰幫過弟弟,二話不說又對鄭泰發動進攻,竟將鄭泰殺死。至此,這個當年把他父親鄭成功氣得吐血的逆子,才算正式接了他父親的班。


    能屈能伸,能打,但又有原則,這大體就是鄭經的處事風格了。


    但和他的父親經營台灣的宏偉志向不同,最早的鄭經還沒這個覺悟,即使他在繼承了延平王爵位后,大部分時間還是呆在廈門,在他眼裡,台灣不過是一個大後方而已。但是現實立刻就給了他當頭一棒。這時候的清王朝也學乖了,不但海軍力量增強,也學會借荷蘭人的力量為己所用了。而荷蘭人在被趕出台灣后,也無時不想著恢復台灣。雙方自然一拍即合。當時負責福建地區軍務的,是定南王耿繼茂,按照荷蘭人的說法是,他與荷蘭人簽訂了一份協議,規定只要擊敗鄭經,荷蘭人可以重新得到他們在台灣的城堡,也就是變相佔有台灣。這個協議並未見於相關的中國文獻中,如果確有其事的話,耿繼茂算是賣了一次國:出賣了中國自己的領土台灣。


    1663年十月,清定南王耿繼茂以100艘戰船的規模,連同荷蘭的十四艘精銳戰艦,悍然向鄭經的金門,廈門一帶發起進攻,由於這一代先前明鄭政權剛剛內訌過,勢力受損嚴重,以至於鄭經很快不支,只好敗退到銅山,事後又不得不進入台灣島。此戰也證明,他比起他父親的作戰水準來,確實差了太多。但他也確實算條漢子,在銅山的時候,清軍曾多次前來勸降,皆被鄭經拒絕,一路上眾叛親離,卻還是逃了出來。至此,鄭成功當年辛苦打下的金門,廈門等據點,已經全部淪陷入清軍手中。占明鄭政權四分之一的金廈駐軍,也在這場浩劫中或敗或降,幾乎全軍覆沒。原本對台灣島沒有興趣的鄭經,此時也只好去了這個他唯一能去的地方。所以之前沒有的經營台灣的覺悟,現在也不得不有了。這之前的鄭經,是一個氣死父親的「逆子」,然而這以後的鄭經,卻做成了父親鄭成功一輩子沒有做完的事情:締造一個繁榮富庶的台灣島。


    從敗退台灣島開始,鄭經就著手對台灣進行經營。事實證明他也許不是一個合格的開拓者,卻著實是一個優秀的建設者。一同隨他來到台灣的,除了五千廈門,金門當地難民外,更有大批明朝宗室,儒生文士,而這些人也成了之後台灣發展的生力軍。雖然如此,初到台灣的鄭經,面臨的卻是一個內外交困的局面。首先是金門,廈門的丟失,使以貿易立國的明鄭政權,失去了連接大陸的落腳點,之前他們通商世界,其貨物主要通過以金門廈門為基地,同內地之間的走私,如此一來,等於血管被卡斷,經濟一下陷入了困頓中。與此同時,不甘心失去台灣的荷蘭人,也開始頻頻趁火打劫,就在明鄭政權與清王朝相互攻殺之時,永曆十八年(1664年),趁明鄭政權風雨飄搖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發動了旨在收復台灣的「遠征」,以波特為艦隊司令,率領兩千六百士兵,十六艘戰艦,大舉攻打台灣基隆港,結果腹背受敵的明鄭軍不支退去,光復台灣僅兩年,基隆港就淪陷了。與此同時,荷蘭人在海洋上也發動了對明鄭政權的絞殺戰,尤其是明鄭外貿的重要基地東南亞地區,荷蘭人四面撒網,見到明鄭的商船就打,原本是明鄭政權主要貿易來源的東南亞貿易,一度基本癱瘓了。


    內外交困的局面下,鄭經冷靜應對,以性格論,比較其父鄭成功,鄭經少了一份剛勇血性,更兼優柔寡斷,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人,但比起鄭成功性格偏狹,極愛衝動的缺陷,鄭經卻更加沉穩睿智,不利局面下,他靈活應對。荷蘭人在佔領基隆港后,滿以為勝券在握,竟獅子大開口,提出只要鄭經允許他們割佔東平等地,他們就和鄭經和平相處,同時鄭經必須賠償之前鄭成功收台灣時給他們造成的「經濟損失」,如此無理要求,激得明鄭軍上下大怒,但鄭經卻深知,此時不是同荷蘭人翻臉的時候,他大度的表示願和荷蘭人談判,並主動釋放數百先前俘虜的荷蘭官兵,只求對方先別鬧。種種和平信號,也讓驕橫的荷蘭人飄飄然了:這個叫鄭經的公子哥是個熊包,兵不血刃,他們就可以得到台灣的一切。


    因這錯誤判斷,荷蘭人並未乘勝追擊,反而和鄭經達成停戰協議,佔有基隆港發展貿易,他們的如意算盤,其實和當年一樣,先佔住台灣的一塊地,然後步步為營,順勢擴張,直到把鄭經擠出台灣,但世易時移,台灣已經不再是宋克當年到來時的荒島了,鄭經也絕不是熊包。雖然沒有鄭成功的剛烈,卻比鄭成功更「陰壞」,荷蘭人很快發現,鄭大公子使壞了,單就補給來說,基隆周邊,荷蘭人居然一顆糧食都買不到,因為所有的村鎮,都被鄭經下了禁令,無論荷蘭人出多高價格,都不許賣給荷蘭人糧食,這種事,擱在鄭成功身上也會這麼干,但鄭成功一般是強制性的,鄭經卻不讓群眾吃虧:荷蘭人找你買糧食出多高的價格,政府就出更高的價格補貼你。只要能餓死這幫人。結果,荷蘭人被餓慘了。兩千多人的補充給養,全要靠船隊從巴達維亞來接濟,餓的前心貼后心,那是常有的事情。


    但對荷蘭人「陰壞」,對鄭經來說只是權宜之計,實在是因為兩面受敵,力不從心。要生存,「權宜」是不行的,還得自己腰桿硬才行。在暫且安住荷蘭人的同時,鄭經開始了對台灣的全面建設,金門廈門丟了,與大陸的貿易血管斷了,那就自己造血,貫徹當年父親制定的「三大法」,在具體條令上更加細化,比如政府出台資金,給願意從事工商業的商戶扶持,在全島上下大搞「減稅」,尤其是削減對外貿易的稅賦,以減輕百姓負擔,發展生產。鄭成功時代開始的屯田政策,在此時也大為推廣,且做出更細緻的劃分,從荷蘭人手中奪來的莊園田地,稱為「官田」,是由國家掌握的土地,文武百官開墾的田地,稱為「文武官田」,軍隊開墾的田地叫「營盤田」,台灣的土地制度正式確立了下來,而跟隨鄭經到台灣的沿海官民,也得到了妥善安置,其中的明朝宗室,由政府劃撥土地供養起來,各地官民也廣划產業,鼓勵生產。特別是為了「發展外向型經濟」,明鄭政府出台政策,鼓勵百姓發展絲綢,制瓷等工商業,給予經濟扶持和稅賦優惠,在農作物種植上,也鼓勵多種經濟作物,以給對外貿易「造血」。沒過幾年,大陸能生產的東西,台灣全都能生產了。物產豐富的台灣,漸成經濟強省。



    而相比鄭成功逮誰揍誰的做法,鄭經的外交手腕卻更靈活,荷蘭人封鎖東南亞航線,卡斷明鄭政權的航路,既然暫時不能與之爭鋒,那就另闢戰場,先是主動通好日本,大力拓展對日貿易,他當政時期與日本的貿易額,比起鄭成功時期更是激增,日本唯一的對外貿易港口長崎港,每年進出的台灣船隻,多達近百艘,遠超明末規模,對荷蘭人的挑釁,也大搞「連橫合縱」,東南亞海面上又不止你荷蘭一家,結果明鄭不但和菲律賓的西班牙人發展了友好關係,拓展了盟友,更拉來了一個新幫手:英國人。此時正與荷蘭人打的天昏地暗的英國殖民者,與明鄭政權一拍即合,雙方簽署貿易協定,英國人更向明鄭提供火器戰船技術,一道打擊荷蘭人。此舉在中國海商的貿易拓展史上意義重大:自鄭和下西洋后二百年,中國船隊再次進入了印度洋流域。在廣交朋友的同時,鄭經也沒忘了原則:通商可以談,貿易協定可以簽,但主權問題卻絲毫不能馬虎,比如西班牙人就曾打算渾水摸魚,以「傳教」為名,請求在台灣設立據點,結果被鄭經嚴詞拒絕。鄭經更知道,多次在東南亞發動排華屠華運動的西班牙人並不老實。因此在與西班牙人的交往中,鄭經多次遣使節警告西班牙人,如果東南亞當地的華人遭到了不公正對待,他將採取一切嚴懲措施,甚至兵戎相見,在那個時代里,他不止是台灣的守護者,更是東南亞的保護者。


    鄭經的恩威並施,很快收到了效果。內政方面,台灣經濟高速發展,屯田大興,農業產量激增,政府經濟儲備豐厚,對外方面,佔領金門,廈門的清王朝,因水師力量限制,對台灣島是鞭長莫及的,而多年的苦心經營,也讓鄭經重建了一支強大艦隊,這時期的明鄭海軍,比起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時候,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那時候的鄭成功,主力戰船大青船只有兩門火炮,比起西洋戰艦來實在「袖珍」的可以。而這時候的鄭經,卻擁有了一支三萬人規模的新式海軍。尤其是和英國人的通好,使他們買到了此時英國新開發的後膛火炮。但明鄭政權不但能買,更能自己造,鄭成功時代起苦心建立的軍工生產體系,設在台灣各地的兵工廠,此時也開花結果,當年收復台灣時繳獲的荷蘭軍火,後來與英國,西班牙通商得到的新式武器,在台灣全能自主生產。戰船方面,比起當年鄭家馳騁東亞的三桅炮船,此時明鄭海軍的主力戰艦,被稱為「鳥船」。這個稱呼,來自於老對手清王朝,顧名思義,就是在海洋上航行,如鳥兒飛翔一般迅捷。而在後來收復台灣的水師名將施琅的筆下,這種戰船不但能飛,更能打,其船體已大於當年鄭成功的主力艦「三桅炮船」,每艘船船頭上裝備有重型巨炮一門,這種巨炮重達三千斤,殺傷力驚人,此外還有大型火炮二十門,中小型火炮一百門,如此規模,已堪稱是當時海洋上的巨無霸戰列艦。在明鄭海軍的鼎盛時期,這種巨型炮船的總數在五十艘以上,如此規模,即使對比當時的海洋帝國荷蘭,英國,也毫不遜色。


    這支海軍的成軍,也是有個過程的,是在永曆十八年(1664年)鄭經敗退台灣后,以韜光養晦的方式,經幾年苦心經營后終於完成的。到了永曆二十二年(1668年),腰桿硬了的鄭經,終於再次向荷蘭人叫板了,他向基隆的荷蘭人發出強硬照會,勒令他們限期離開台灣,否則就開打沒商量。此時的荷蘭人,雖在鄭經的「陰壞」下處境艱難,卻還是死賴著不走。鄭經說話算話,不走就打。是年10月,以劉國軒統軍,發動了對基隆荷蘭軍的攻擊,荷蘭軍本來還想頑抗,但眼見得鄭家水師的浩大陣仗后,荷蘭艦隊司令波特很識趣,連忙表示願意撤走。10月8日,明鄭水師兵不血刃收復基隆,隨後立刻拆除荷蘭人在當地的城堡堡壘。搞笑的是,撤回巴達維亞的波特,遭到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怒斥,他們說什麼也不相信明鄭水師竟有了如此規模,次年一月,一支20艘炮船的荷蘭艦隊再次出征,然而這次更丟人,荷蘭人來到澎湖外海,親眼看到不遜於荷蘭艦隊體積的明鄭「鳥船」后,居然一炮不放,立刻撒丫子逃命。荷蘭人重霸台灣的企圖,就這樣成了泡影。基隆的收復,是明鄭政權鞏固統治的一件大事,之後他們不但把基隆變成了重要的貿易港口,更以此為基地西擴,在澎湖列島設立工事,屯駐海軍,成為抵抗清軍東進的要地。

4977

主題

5008

帖子

67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32
沙發
 樓主| shishangxiu 發表於 2014-9-12 11:31 | 只看該作者

    而能做到這一切,自然因台灣本島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但同樣也因鄭經本人的才略手腕,因他父親名聲太響,外加他名聲太臭,這位明鄭政權歷史上在位十八年的王爺,有許多才能都是被歷史忽略的。他與西方人打交道的靈活手腕了,頗有其父風範,而在另一條能耐上,卻比他父親更強:用人。


    鄭成功一輩子,也算是個英雄。但這位英雄缺點很多,其中一條,就是不會處理人際關係,他性格偏狹,常因小事動怒,縱觀他的一生,也經常發生部下叛變,內部反水的事情。雖有各種原因,他性格的缺陷,卻應該是重要一條。


    而相比於鄭成功,鄭經在這一點上顯然就強多了,許多史料上都說他「性寬和」,是個平易近人,禮賢下士的厚道王爺。也正因如此,當年鄭成功要殺他時,駐在廈門金門地區的鄭家部將,不惜抱團反對,甚至要和鄭成功兵戎相見。在選人的眼光上,尤其是在選擇治理台灣的建設者上,鄭經更比他的父親強,鄭成功收復台灣后,他委任的第一批駐台官吏,後來相繼發生過貪污,虐民之事,遭到他的嚴懲,雖然後來許多史料都以此說鄭成功治軍嚴明,卻也恰證實了他在看人上的缺陷。


    鄭經在這一點上就好多了。在他敗退台灣后,重新整頓了明鄭政權的政府機構,尤其是明鄭政權的「六部」,更做到人盡其才。其中楊英管戶部,柯平管刑部,謝賢管工部,這幾個人,都是鄭成功時代的文人幕僚,雖早就參政,可那時候的鄭成功,委任官吏還是信任那些征戰沙場的驕兵悍將,文人幕僚大多是靠邊站的,而鄭經更懂「馬背下治天下」的道理,這幾個人里,楊英是早期台灣屯墾時期的重要人物,早在鄭成功收復台灣,在當地屯田的時候,他就曾多次獻計獻策,尤其是他建議設立互市,消弭民族界限,發展高山族經濟的主張,對台灣本土的民族融合影響深遠,台灣地區屯墾的細節性條令政策,大部分也出自他手,到了鄭經時代,他終於獲得重任,成為明鄭政權的財政部長。而管刑部的柯平,是明鄭政權的「烈士遺孤」,他的父親就是當年鄭成功麾下的大將柯晨樞,在攻打泉州時力戰身亡,他的犧牲曾讓鄭成功痛惜不已,對柯平也著力培養,但於其父不同的是,柯平更熱衷於司法工作,早年在鄭成功軍中,做的就是執行軍法等工作,到達台灣后,鄭成功頒布法令中有關嚴肅紀律,整頓吏治等條文,都是出自他的手筆。堪稱是此時明鄭政權最傑出的司法專家。而管工部的謝賢,也早就是鄭成功時期就名聲在外的「工程專家」,當年金門,廈門地區的軍事堡壘,要塞防務,都是出自他的設計,他也是中國較早的主動學習西方建築經驗的人。到台灣后,他的主要工作也一直是干工程,尤其是他曾向鄭成功提出,為了台灣的長期繁榮,不能盲目過度開採山林礦產,可稱是最早具備「可持續發展」思想的人。在就任工部后,他在之後的多年裡,主持了明鄭政權的多項工程,除了遍布全台的各類農業水利工程外,更有硫磺,煤礦等帶有近代化色彩的工程。這幾個人,也是明鄭政權時代建設台灣的中堅。


    但如果比起對台灣的歷史作用,乃至歷史影響,他們卻皆不如一個人。在鄭經統治台灣的十八年中,他任用過許多人才,也只對這個人,始終保持著推心置腹的信任,毫無保留的支持——陳永華。


    陳永華,即金庸小說《鹿鼎記》中的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的原型。他是否做過天地會總舵主,這個在後世有爭議,他是否有高深莫測的武功,這個在後世也有爭議,惟獨沒爭議的,是他在當時明鄭政權內部獨一無二的地位,和對台灣歷史獨一無二的作用。


    陳永華字復甫,福建龍海人,他的父親陳鼎做過明朝進士,在鄭成功金門起兵抗清的時候就跟隨他,是早期的文士幕僚。1648年清軍血洗南安的那場浩劫,讓鄭成功失去了自己的母親,卻也讓陳永華失去了他的父親,他的父親陳鼎寧死不屈,在當地學堂自殺明志。十五歲的陳永華趁亂逃出,投奔在廈門的鄭成功。對這位「烈士遺孤」,鄭成功也非常照顧,讓他做了「參軍」,但此時他畢竟還年輕,軍國大事自然攙和不上。主要的工作,就是陪鄭成功六歲的兒子讀書,也就是鄭經。從那時候起,他與鄭經建立了意氣相通的感情。鄭經讀書的時候,他是鄭經的伴讀書童,也常輔導鄭經學業,後來鄭經長大,開始成為鄭成功的助手,跟隨他南征北戰,陳永華也就成了鄭經的幕僚,鄭經那時候,主要是給鄭成功做後勤工作,比如提供征戰的糧草,鎮守大本營,這事無巨細,都是陳永華來落實,條條有條不紊。在鄭成功的眼裡,陳永華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平日里話不多,但是在重大的軍國大事上,他往往都能拿出重要的見解。漸漸的,他也得到了鄭成功的注意,曾有一次,鄭成功當眾稱讚陳永華為「當世卧龍」,雖然如此,在此時鄭成功的陣營里,他只是個青年參軍,尚不顯山漏水。


    陳永華開始嶄露頭角,是在鄭經「通姦」事發后,當時鄭成功怒不可遏,要求金廈守軍「斬子來報」,眼見得鄭經性命不保,陳永華隨即出面,以「疏不間親」的道理,成功遊說了金廈各守將,聯名上書為鄭經說情。當時驚慌失措的鄭經,甚至想著獨身一人去台灣向鄭成功請罪,深知鄭成功脾氣的陳永華拽住了他,勸他集結兵馬,在金廈靜觀其變。鄭成功去世后,在台諸將擁立鄭襲接班,眼看著鄭經地位岌岌可危,身邊也有部將向清朝投誠,關鍵時刻又是陳永華,力勸鄭經渡海東征,鄭經在廈門誓師時,陳永華已經成了他的咨議參軍,在他的謀劃下,鄭經一面以假談判迷惑清廷,一面火速進兵,在抵達澎湖時,陳永華卻拉住急於進攻的鄭經,認為應該靜觀其變,果然鄭襲部在大軍威逼下自出內亂,不攻自破。之後又設計殺掉了另一股反叛勢力鄭泰部。從而順利接班,從中出力謀划頗多的陳永華,可謂勞苦功高。


    但更勞苦功高的,卻是他建設台灣的功業,鄭經移師台灣后,陳永華先做監軍御史,不久升為總制使,成了明鄭政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管家。此後他全面主持了台灣島的建設大計,派專員至各處落實屯田,而且一反傳統儒家重學問輕視生產技術的觀念,招募具有專業生產能力的技術人員,委任官職並至各處傳授生產技巧。此外他還在台灣劃定保甲,加強政府統治,今天台灣島行政區域的劃分,就以他那時的保甲制度為雛形,在當時也使台灣「里甲互保,安居樂業。」


    為了解決鄭經即位初期台灣物資匱乏,經濟貧困的局面,陳永華建議,每年定期派船至大陸,與沿海各地開展走私貿易,在台灣大興製鹽,蔗糖,橡膠等產業,以擴大出口。同時嚴行律法,執法鐵面無私,這時期的台灣,在經過了早期迅猛發展后,也未避免封建經濟的固有規律—土地兼并。對此陳永華鐵腕對待,不但出台各種法律遏制兼并,更身體力行,嚴懲各種兼并行為,在執法上鐵面無私,連鄭家宗室功臣犯罪,也照樣不徇私情。當時常有鄭家的親眷找鄭經哭訴,每次鄭經都回答說,別犯到陳永華手裡,否則我也沒辦法。對陳永華的支持,可謂不遺餘力。


    但鐵面無私的同時,陳永華卻也有寬仁一面,早在鄭經平定鄭襲叛亂,確立統治的初期,為了殺一儆百,曾計劃嚴懲捲入叛亂的在台兵將,陳永華堅決反對,苦口婆心勸說,終於令鄭經收回成命,對相關人等從寬處理。對普通百姓,更是寬仁為上,他每年年底都要集中複查全台各類大小案件,事無巨細都要一一複核,執政十八年,僅經他親手平反的冤案就有二十七起。對當地的高山族同胞,更是以團結為重。每年都親自走訪各部落,拜會高山族酋長,對他們禮敬有加,遇有飢荒災年,更不遺餘力賑濟。金庸《鹿鼎記》里說到他的種種江湖事迹,多為小說筆法虛構,惟獨不虛構的,卻是他在台灣島的崇高威望,即使在清王朝統一台灣之後,台灣島上有關他的宗廟,祠堂依然遍布,至日佔台灣之前,幾百年來香火不絕。



    而對於台灣的歷史來說,他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卻是在台灣推廣文教。


    拜荷蘭政府幾十年「去中國化」教育所賜,明鄭政權建立初期的台灣,殖民統治痕迹依然很重,當時如新港社,麻豆社等地的高山族部落,幾乎都有會說荷蘭語的,甚至生活習慣也嚴重荷蘭化。陳永華深知,兵威只能喧囂一時,文化才能持久。從南明永曆十九年(1665年)起,陳永華建議在台灣「設宗廟,立學校」,將儒家文化在台灣島廣為傳播。這條重要的建議,起初遭到鄭氏上下的反對,當時明鄭政權的重臣們,大多是些文化水平低下的兵將,既認識不到教育的重要,更擔心文教大小,會危及武將地位。甚至鄭經本人也認為,此時台灣人口稀少,立足未穩,外加經濟困難,還不是發展教育的時候。但陳永華據理力爭,力陳教育可以「以收人才,庶國有賢士,邦本自固,而世運日昌矣」。一番力爭,最終說服了鄭經。是年,東寧府立起了台灣歷史上第一座孔廟,陳永華兼職為台灣「教諭」,即明鄭政權的「教育部長」,隨後一整套教育體系在台灣建立:中央設國子監,地方上設府學,州學,縣學,並在高山族聚居區設立「小學」,在少數民族地區傳播儒家文化。同時建立一整套科舉制度,分州試,府試,院試,中國封建王朝的科舉制度和教育體系,被他全盤移植到了台灣。除了移植之外,陳永華還有創新,他出台了具有台灣特色的義務教育法令,凡是送孩子讀書的家庭,一律減免賦稅,各州縣每年更要選拔家庭貧困且勤奮好學的子弟,由政府補貼讀書。同時在沿海各地廣泛招募文士,來台任教。中華的正統文化,從此在被視為「蠻荒之地」的台灣島正式確立,鄭經統治台灣的十八年裡,台灣島掀起了「自是始奮學」的熱潮,且並不因後來台灣政權的變化而中斷。今天台灣島的國學昌隆,文化繁盛,也同樣從此開始。


    對陳永華,鄭經自始至終,都是毫不保留的信任。不但委以重任,更極為禮敬,自始至終都稱他為「先生」,永曆二十年(1669年),在台灣北部推廣屯田的陳永華積勞成疾,患風寒病倒在工作崗位上,遠在東寧的鄭經聞訊后大驚,竟親自趕往探望,之後十幾天里,鄭經陪護在身邊,親自端水喂葯調理,可謂關切之至。在國家大事方面,十八年來鄭經對陳永華更是言聽計從,明鄭政權的經濟建設,外交政策,司法建設,大政方針多出自陳永華的奏議。在為官之道上,陳永華也更像是個「苦行僧」式的人物,他不好享樂,生活簡樸,身為台灣的「大總管」,每日卻多穿粗布衣服,行事卻低調堅韌,表面上與人無爭,待人謙和,但原則問題上卻寧死不退,不管是誰觸犯了法令,就是鄭經本人來說情也沒用。他本人更以身作則,不但清正廉潔,更嚴格約束屬下親眷,越是和他近的人犯法,處罰卻越重。如上種種,皆是中國傳統儒家名臣的典範。


    而這時期的台灣,也成為了一個典範,鄭經統治台灣的十八年裡,「撫土民,通商販,興學校,進人才,定製度,境內大治。」這個以純商業貿易為主要發展思路的政權,此時更通商世界,它每年對日本的貿易稅收,有141萬兩,對荷蘭,西班牙,英國等地區的貿易稅收,更高達三百多萬。是東亞的貿易中心。民生方面更是「夜不閉門,百姓樂業」。這個曾經蠻荒,掙扎在殖民統治下的島嶼,此時卻已是一個豐衣足食,生機勃勃的世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9 02: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