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10-27 13:37 編輯 
 
  
  床(波蘭式床)
 約 1775–1780
 佚名藝術家/製造商
 目前未展出
 18 世紀, 這樣的大床通常擺放在富裕贊助人宮殿或豪宅卧室的深壁龕中. 這些人經常在床上接待訪客或準備開始一天的活動. 這種傢具的尺寸和華麗程度給訪客留下深刻印象, 並彰顯主人地位. 那個時代的歐洲富人花費巨資購買奢華紡織品來裝飾房間. 雖然這件作品的華麗軟墊 upholstery、飾帶(流蘇、繩索和穗飾)和帷幔都是現代的, 但它們複製了 20 世紀初照片中記錄的原始華麗景象, 當時大部分歷史悠久的織物仍然保存完好. 博物館保存了這些原始織物和飾帶, 供學者研究. Lit à la polonaise 字面意思是「波蘭式床」, 但這種床型實際上是在法國發展起來的, 之所以得此名稱是因為其側面、頂篷 canopy 甚至四根柱子上的大帷幔的垂墜方式讓法國人聯想到波蘭服飾.
 石膏、鍍金和彩繪胡桃木, 鍍金鐵; 現代絲綢軟墊和飾帶; 鴕鳥羽毛
 302 × 179 × 226 厘米
 法國巴黎
 94.DA.72
 雕塑與裝飾藝術
 -
 亞歷山大-埃德蒙·德塔列朗-佩里戈爾 Alexandre-Edmond de Talleyrand-Périgord, 第三代迪諾公爵, 法國人, 1813 - 1894
 1890 年代
 或 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 第四代迪諾公爵, 法國人, 1843 - 1917 (巴黎旺多姆廣場)
 來源: 蓋蒂研究所杜文兄弟檔案, 第 98 盒(第 30 頁), 編號 17969; 福爾斯 愛德華.《杜文兄弟回憶錄 Fowles, Edward. Memories of Duveen Brothers (倫敦:Times Books, 1976), 第 168 頁.
 ......
 1929 - 1932
 費爾南德·舒茨遺產(Fernand Schutz Estate), 法國人, 1929年去世(巴黎伏爾泰濱河路25號)
 [售出, 藝術品及古玩……舒茨先生藏品, 巴黎德魯奧酒店, 1932年5月20日, 拍品68, 以20,000法郎售予鮑爾先生(M. Bauer)]
 - 1983
 私人收藏
 [售出, 重要法國傢具和鐘錶, 倫敦蘇富比, 1983年7月8日, 拍品96, 以37,400英鎊售予芭芭拉·皮亞塞卡·約翰遜(Barbara Piasecka Johnson)]
 1983 - 1992
 芭芭拉·皮亞塞卡·約翰遜收藏(The Barbara Piasecka Johnson Collection), 1937 - 2013
 [未售出, 重要法國傢具和鐘錶, 倫敦蘇富比, 1987年6月26日, 拍品76; 售出, 重要法國及歐洲大陸傢具、裝飾品、陶瓷和地毯, 紐約蘇富比, 1992年5月21日, 拍品88, 以484,000美元售予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
 1994年通過巴黎蘇富比售予J·保羅·蓋蒂博物館.
 博物館列入極品的六件文物之一
 https://www.getty.edu/art/collection/object/103SNB
 
  Arii Matamoe(皇家之終)
 1892
 保羅·高更(法國, 1848-1903)
 展出於蓋蒂中心博物館西館W204展廳
 我剛剛完成了一幅被砍下的卡納克人[太平洋島民]頭顱畫作, 它被精心擺放在一個白色墊子上, 置於我虛構的宮殿中, 由同樣是我虛構的女性守護著.
 —保羅·高更
 保羅·高更在寫給朋友丹尼爾·德·蒙弗雷德的信中, 以一種近乎漫不經心的語氣提到了這幅令人震驚的描繪被斬首人頭的畫作. 這幅畫是他1890年代初首次在波利尼西亞逗留期間創作的. 從高更抵達后不久塔希提國王波馬雷五世的去世, 到藝術家幾年前目睹的一場公開斷頭台處決. 這些真實事件可能都影響了這幅畫作的黑暗主題. 高更在畫布左上角添加了塔希提語「Arii」和「Matamoe」. 前者意為「貴族」; 後者意為「沉睡的眼睛」, 這個短語暗示著「死亡」. 人頭被莊重地擺放在華麗的室內(這種場景讓人聯想到統治者安詳地躺在靈柩中的正式儀式, 背景中悲傷的人物形象也印證了這一點. 然而,這個場景與波馬雷五世葬禮的實際記載並不相符, 因為他的屍體並沒有被斬首. 高更既擅長用畫筆記錄波利尼西亞的生活, 也同樣擅長用畫筆描繪他對波利尼西亞的幻想. 鮮艷的紅色、黃色和粉色與柔和的棕色和紫色並置, 營造出一種熱帶風情. 粗糙的麻布般的畫布也暗示著一種異域的「原始主義」. 在他以拼貼畫形式創作的《諾阿諾阿》一書中—這本書是他第一次塔希提之旅后開始創作的—他收錄了這幅畫的複製品, 並評論說他認為波馬雷的死象徵著由於歐洲殖民而導致的本土文化的喪失. 包括高更在內的象徵主義藝術家都偏愛描繪被斬首的頭顱以及與此相關的形象, 例如俄耳甫斯和施洗約翰. 但從更廣義的角度來看, 高更也自由地融合了東方和西方的意象. 他對死亡主題的痴迷貫穿於他所有的塔希提畫作中, 與其說是反映了某種精神信仰或他所看到的周遭景象, 不如說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對自身的認知. 高更認為自己是現代社會的受害者, 是一個殉道者, 正是這種想法促使他逃離現代文明, 尋求「原始」文化.
 布面油畫
 45.1 × 74.3 厘米
 裝框后: 66.7 × 95.6 × 5.4 厘米
 塔希提
 法國
 簽名: 左下角: 「P. Gauguin 92」
 2008.5
 https://www.getty.edu/art/collection/object/109CGS
 
  朱利安·德·拉·羅什努瓦肖像
 1882年
 愛德華·馬奈 Édouard Manet (法國, 1832 - 1883)
 目前未展出
 愛德華·馬奈是19世紀法國最偉大的畫家之一, 同時也是他那個時代最具創新精神的粉彩畫家之一. 在這幅作品中, 他描繪了動物畫家朱利安·德·拉·羅什努瓦, 一位可能是前來拜訪馬奈工作室的老朋友. 鮭魚色和黑色的流暢筆觸賦予了人物蓄著鬍鬚的臉龐生動感, 而旋轉的背景壁紙則烘托出人物的內在活力. 馬奈現存的大部分粉彩作品都是朋友的肖像, 這解釋了它們所蘊含的親密氛圍以及對這種粉狀媒介的自如運用.
 粉彩, 畫布
 55.2 × 35 厘米
 裝框: 75 × 59 厘米
 法國
 簽名: 右下角簽名「Manet」
 2014.20
 印象派是一個廣義的術語, 用於描述19世紀末, 尤其是 1867-1886 一群藝術家創作的作品. 這些藝術家擁有一些共同的創作理念和技法. 最初的印象派藝術家包括克勞德·莫奈、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卡米爾·畢沙羅、阿爾弗雷德·西斯萊、埃德加·德加和貝爾特·莫里索. 其他重要的印象派畫家, 包括古斯塔夫·卡耶博特、瑪麗·卡薩特、保羅·高更和喬治·修拉, 後來也加入了這個群體. 儘管這些藝術家在風格上存在差異, 但他們都對準確客觀地記錄當代生活以及光影和色彩的瞬時效果抱有共同的興趣. 這些關注點在21世紀看來可能相當平淡無奇 banal, 但在19世紀—當時人們偏愛歷史、聖經和寓言題材, 並且繪畫作品被要求具有高度精細度—它們卻是革命性的. 印象派幫助藝術擺脫了對題材的束縛, 轉而關注個人表達和創作過程本身.
 成為印象派的藝術家們
 後來被稱為印象派的藝術家們在19世紀60年代初相識於巴黎. 畢沙羅、莫奈以及藝術家保羅·塞尚和阿曼德·吉約曼在馬丁·弗朗索瓦·蘇伊斯創辦的非正式藝術學校—蘇伊斯學院學習期間結識. 1862, 莫奈加入了學院派畫家查爾斯·格萊爾畫室, 並與同學西斯萊、雷諾阿和弗雷德里克·巴齊耶成為摯友. 這兩個群體經常聚會, 討論他們對學院派教學的不滿, 他們認為學院派教學過於強調以文學或軼事色彩 anecdotal overtones 描繪歷史或神話題材. 他們也拒絕了學院派繪畫中傳統的想象或理想化的處理方式. 學生們都深受著名藝術家愛德華·馬奈的啟發, 而馬奈本人也追隨現實主義畫家古斯塔夫·庫爾貝 Gustave Courbet 的腳步, 客觀地描繪現代題材. 在馬奈的藝術中, 傳統題材被弱化, 取而代之的是他所處時代的事件和情境, 人們的注意力也轉移到藝術家對色彩、色調和紋理的運用本身. 題材成為藝術家巧妙地運用平面色彩和精心設計的筆觸進行構圖的載體, 而透視深度則被最小化, 以便觀者能夠關注畫面表面的圖案和關係, 而不是它所創造的虛幻三維空間. 大約1866, 畢沙羅和一些年輕藝術家在格爾布瓦咖啡館結識了馬奈和德加.
 https://www.getty.edu/art/collection/object/109K4H
 https://www.britannica.com/art/Impressionism-ar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HOJOUE5ek  講座: 印象派與色彩中的現代世界
 芝加哥藝術學院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5.15萬訂閱者
 https://www.artic.edu/
 芝加哥藝術學院: 美國印象派收藏之最. 去過不少次芝加哥, 就是沒能抽出時間參觀. 芝加哥獨特/重要博物館和景點大概至少要看一個禮拜.
 -
 如果您想在芝加哥欣賞傑出的印象派藝術作品, 芝加哥藝術學院是您的不二之選. 這裡收藏著世界上最著名的印象派作品之一.
 以下是其印象派藏品中的一些亮點:
 克勞德·莫奈:《睡蓮》、《諾曼底列車抵達》、《麥垛》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兩姐妹》(露台上)
 喬治·修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瑪麗·卡薩特:《孩子的沐浴》
 古斯塔夫·卡耶博特:《巴黎街景; 雨天》
 貝爾特·莫里索:《梳妝的女人》
 溫斯洛·霍默:《鯡魚網》 --A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JJ3yYc7Ho  印象派藝術及其他
 里克·史蒂夫的歐洲 Rick Steves' Europe
 198萬訂閱者
 46,032次觀看  2024年4月24日  #藝術史
 《Rick Steves' Europe》第12季展示了歐洲的偉大藝術和建築.  © 2024 | 19世紀末, 革命性的藝術家們挑戰了傳統的審美觀念. 欣賞先鋒的印象派作品—莫奈的睡蓮、雷諾阿的仕女、德加的速寫以及羅丹的雕塑—它們捕捉到了那個時代的「生活樂趣」. 通過梵高無與倫比的藝術作品, 追溯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
 
  
  盧弗西耶訥風景(秋季) Landscape at Louveciennes
 1870
 卡米耶·畢沙羅(法國, 1830 - 1903)
 目前未展出
 在離家僅幾百碼的地方, 卡米耶·畢沙羅描繪了一幅景象: 一群農民在樹木繁茂、綠蔭掩映的花園裡勞作, 旁邊是一排村舍. 前景中, 一位提著水桶的婦女停下來與一個肩背書包的小男孩交談. 灰濛濛的天空和落葉的樹木表明此時正是秋季. 畢沙羅與克勞德·莫奈和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一樣, 在戶外作畫並採用了一種新的繪畫技法: 用鬆散的筆觸分解畫面. 這種革命性的技法是印象派的基石, 它揭示了光線和運動如何影響人們對物體的感知. 畢沙羅將畫布變成了一個充滿紋理和動感的畫面; 筆觸的特點根據所描繪物體的紋理和形狀而變化. 例如, 他用稻草狀的筆觸描繪乾草堆, 用鋸齒狀的顏料點觸表現樹葉, 用寬闊平滑的筆觸描繪灰泥牆.
 82.PA.73
 https://www.getty.edu/art/collection/object/103RF5
 
  散步
 1870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Pierre-Auguste Renoir (法國, 1841 - 1919)
 展出於蓋蒂中心, 西館, W204展廳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本人如何命名這幅畫已不得而知, 但《散步》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他所崇敬的早期藝術家的致敬. 雷諾阿前一個夏天曾與克勞德·莫奈一起在戶外寫生, 莫奈鼓勵他使用更明亮、更鮮艷的色彩並盡情發揮他那柔美細膩的筆觸. 在這幅畫中, 雷諾阿保留了古斯塔夫·庫爾貝的綠褐色調, 同時又從18世紀畫家(例如讓-安托萬·華托和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的感性、輕鬆的園林漫步場景中汲取靈感, 他曾在盧浮宮研究過這些畫家的作品. 與前輩們創作的那些充滿誘惑的畫面不同, 雷諾阿捕捉到的是一個偶然的瞬間—巴黎中產階級人士沉浸在大自然中, 可能是在某個當地公園裡, 而不是在畫室的背景下. 透過樹葉斑駁 dappled 的光影成為雷諾阿1870和80年代最傑出的印象派作品的標誌. 他使用稀薄的油性顏料, 畫面中的釉色相互融合, 營造出層次感.
 89.PA.41
 還得考證一下這位大亨聘用的歐洲藝術品經銷商, 其絕大多數印象派作品收藏均從未見過. 與其他美國主要博物館的相關收藏截然不同; 幾位黃金時代大亨聘用的歐洲藝術品經商僅限數人, 故宮廷傢具等制式和繪畫品味大同小異. 有的一幅繪畫多件原作, 抑或乾脆買斷數年作品-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牛仔褲大亨家族.
 -
 蓋蒂在歐洲的印象派繪畫藝術品經銷商
 如果您正在尋找與蓋蒂博物館相關或專門經營印象派繪畫的歐洲藝術品經銷商, 以下是一些不錯的選擇:
 蓋蒂博物館的印象派藏品
 歐洲繪畫收藏包括馬奈、莫奈、德加、梵高和恩索爾等藝術家的作品. 然而, 蓋蒂博物館本身並不在歐洲經營藝術品經銷業務.
 歐洲印象派繪畫藝術品經銷商
 以下是一些在歐洲專門經營印象派和後印象派藝術的知名經銷商:
 經銷商名稱 地點 特色
 Richard Green Gallery        英國倫敦,        提供雷諾阿、德加、西斯萊等藝術家原作.
 Leighton Fine Art        在線, 總部位於英國, 博物館級別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繪畫作品.
 Gladwell & Patterson        倫敦和斯坦福, 專註於印象派、後印象派和當代藝術.
 這些畫廊以經營高品質藝術品聞名, 並經常參與國際藝術博覽會. 如果您想購買或出售印象派作品, 它們是絕佳的起點.
 您是否需要我們幫助聯繫這些經銷商或了解特定藝術家?  --AI
 https://www.getty.edu/art/collection/object/103RJJ
 
  坐在桌旁的年輕義大利女子
 1895–1900
 保羅·塞尚(法國, 1839 - 1906)
 這位年輕女子倚靠在鋪著布的桌子上, 手托著頭, 眼神中流露出一種難以捉摸的神情. 自文藝復興以來, 藝術家們常用這種姿勢來表現憂鬱. 這種姿勢, 加上她那令人難以捉摸的表情, 賦予了人物一種動人的情感和心理張力. 保羅·塞尚運用大膽而獨特的筆觸, 塑造了這位女子強烈的形體感以及她所處的空間. 正如一位二十世紀的畫家兼塞尚的崇拜者所觀察到的, 塞尚後期的作品, 例如《坐在桌旁的年輕義大利女子》, 「通過他對色彩的運用, 展現出一種巨大的體積感, 彷彿在呼吸、跳動、膨脹、收縮.」 雖然女子的形象栩栩如生, 但她身後和周圍的空間卻顯得矛盾甚至令人困惑. 牆壁究竟有多遠?桌布下的桌面是平的嗎?她是坐著還是站著?這些問題為原本穩定的構圖增添了張力和動感. 從1890年代直到他生命的盡頭, 塞尚創作了許多這類宏偉的人物習作, 通常以當地的工人或居民為模特.
 布面油畫
 99.PA.40
 https://www.getty.edu/art/collection/object/108FP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