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習西藏行健康亮紅燈 知情人披露更多內情 2、山東居民家水龍頭流出「墨汁」且有臭味 3、人權獎得主:加拿大打擊跨國鎮壓有法可依

[複製鏈接]

1903

主題

2008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IreneLambert878 於 2025-8-26 10:05 編輯




習西藏行健康亮紅燈 知情人披露更多內情

2025年08月25日

中共黨魁習近平在隱身二十多天後,日前突然現身拉薩,但其身體狀態出現異常,引發各種猜測。知情人士最新向大紀元披露了更多詳情。

知情人士介紹,此次拉薩之行,習近平看上去非常疲憊,身體狀態很不好。為適應低氧環境,習近平在貢嘎機場下飛機后,曾原地停留約二十分鐘,隨後才以小步緩慢前行,表現的非常謹慎。

與四年前相比,習近平此次行程也明顯縮短。根據中共官媒8月22日報導,習在拉薩僅聽取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工作彙報並發表講話,隨後會見了各族各界代表。

知情人士稱,習在拉薩行走時步態不如上次穩健,搖晃幅度增大,「走路重心偏向左腿,右腿略有拖行,步幅縮小,有時甚至顯得搖晃,身體狀況引起議論。」

北京學者馬三魁(化名)對大紀元表示,習近平下飛機后在紅地毯上的步態,有刻意掩飾腿腳不便的跡象。央視多次播放他的全身鏡頭,但仍能看出動作不夠自然。這種情況在他海外訪問時也曾出現。

知情人透露,數十年前,胡錦濤在擔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期間,因健康原因常駐成都遙控西藏事務,而在他任內,其兩位秘書因高原缺氧問題相繼去世。

現旅居海外的曹強(化名),曾在胡錦濤擔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期間負責體制內文件傳遞工作。他回憶說:「1988年12月至1990年10月中共十四大前夕,胡錦濤因健康原因,長年在成都辦公,相當於把黨委書記辦公室搬到了成都。當時他的兩位漢族秘書,其中一人好像姓李,因頻繁往返西藏和成都,長期處於缺氧和勞累之中,四年間相繼去世。」

曹強表示,胡錦濤本人在西藏停留極少,原因就在於高原環境對其健康的影響極大。「

一位高原醫學專家表示,在拉薩3650米的高海拔環境中,普通人血氧飽和度常降至90%以下,可能出現頭暈、乏力或心律不齊等癥狀。「短暫停留或緩慢行動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適應高原的常見做法。」

《新聞直擊》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

山東居民家水龍頭流出「墨汁」且有臭味

2025年08月24日     作者:方曉

山東煙台棲霞市桃村鎮居民家中的水龍頭持續流出的「自來水」如同「墨汁」一般的黑,引起居民不安,並去超市賣水。而當地官方公告更引起民眾深度質疑,遭到網友嘲諷。

8月23日晚至24日,多名網友通過社交媒體反映,山東煙台棲霞市桃村鎮自來水出現問題。網友所發布的視頻顯示,從水龍頭嘩嘩持續流出的是黑水。網友表示,這種如墨汁的黑水,與臭水溝里的水不相上下。

一名網友在視頻中表示,我的天啊,這水又黑又臭,簡直比臭水溝的水還臭。這是要幹什麼,收著水費禍害人嗎?

視頻一傳開,網友們表示,都看傻了,這水是喝的?還是寫字用的?

8月24日,當地一名居民告訴極目新聞,自來水有臭味,有人早上開車來賣水,家裡購買水后提上樓使用。

當日,棲霞市桃村鎮一名工作人員稱,8月23日晚有管道壞了,水廠在維修。其還稱,不是水污染,「大約在晚上八點半恢復供水。」

23日23時22分,公眾號「掌上桃村」發布一則自來水公司公告。文中稱,因水廠自來水管突然爆裂,造成部分住戶自來水出現渾濁現象。預計24日20點左右恢復正常供水。

官方的公告引起民眾更大的不滿。有網友戳破真相:水管破裂后水是向外流還是向內流?這問題小學生都知道的。

博主「610聊人生」表示,官方的說法聽起來有理有據,但仔細琢磨就覺得彆扭。水管爆裂,水應該往外跑,怎麼會倒灌成了墨水一樣的東西流進居民家的水龍頭?這不是常識問題嗎?真問題沒解釋,借口卻來的很快。

他說,如果真的是老舊管網裡沉積的鐵鏽、泥沙隨著管道壓力波動衝出來,完全可以講清楚,大家都能理解。但一句模糊的「水管爆裂」,既解釋不了自來水是黑的顏色,也掩蓋不了異味。反而讓人覺得,這不是解釋,而是敷衍,更可怕的是態度。面對喝進嘴裡的東西,老百姓最怕的不是暫時的不幹凈,而是沒有實話。如果坦誠說明原因,提出修復措施,補償居民損失,大家還能接受。

博主引用網友的諷刺說,山東不愧是考公(公務員)大省,一肚子墨水。但這墨水不是學識,而是話術,是把問題包裝成理由的技巧。這起事件不只是水的問題,更是治理的鏡子。一個地方政府面對突髮狀況的回應方式,往往比事件本身更能反映出真實的水平。推諉敷衍讓民眾的信任崩塌。老百姓心裡都明白,承認錯誤沒那麼難,難的是放下那點虛假的體面。可是,民生無小事,尤其是飲水安全,掩蓋一時,丟掉的卻是長期的信任。「水黑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黑。」

責任編輯:李玲

相關專題: 方曉報導

人權獎得主:加拿大打擊跨國鎮壓有法可依

2025年08月25日     作者:梁耀

加拿大計劃正式啟動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加強打擊外國勢力干擾。人權專家接受採訪時表示,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的實施將為打擊跨國鎮壓提供法律依據。


加拿大聯邦公共安全部長阿南達桑格里(Gary Anandasangaree)近日表示,加國首個外國干預監督機構將於9月份獲得任命,新的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將於今年秋季晚些時候啟動。

2024年「林哲夫人權獎」得主、「外國影響力透明度登記聯盟」(FITR 聯盟)召集人馮玉蘭女士代表該聯盟對政府在建立外國影響力透明度登記處方面取得的進展表示歡迎,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的實施將使打擊跨國鎮壓有法可依。

中共是最具危險性、最活躍的外國干預者
根據加拿大情報機構的評估,目前在加國最活躍的四個外國干預勢力分別是中國、印度、伊朗與俄羅斯。中共被評為最積極的干預者,其手段包括透過統一戰線、社交媒體操控、滲透選舉、恐嚇異議人士等方式影響加拿大政治與社會。

馮玉蘭表示,作為被指最具危險性的政權,中共集各種專制集權手段於一身,並迅速吸收俄羅斯在假訊息與網路攻擊方面的技術,利用人工智慧與社交媒體(如微信)進行輿論操控與恐嚇。

她說,中共在加拿大境內已建立超過300個統一戰線機構,尤其以福建派係為主。這些機構透過利誘和滲透,成為中共在加國的打手,對民主人士與特定群體(如法輪功)進行騷擾與威脅。


以中共在加拿大設立的警站為例,馮玉蘭說,他們通過利益勾結與身份偽裝,滲透社區與政府機構,實際上扮演著中共公安和國安的角色。她提醒公眾,中共警站不一定是有形的機構,而是功能性滲透,這些人員常混跡於公共場所,如咖啡廳,進行情報活動。

利用C-70打擊中共滲透與跨國鎮壓
加拿大近年來已將跨國鎮壓逐步納入刑事法律框架,尤其是通過《外國代理人註冊法》(Bill C-70)與刑法修訂,為執法部門提供了新的針對工具。

C-70法案要求與外國政府有合作或利益關係者必須登記,否則將面臨最高500萬加幣罰款與5年刑期。若行為涉及跨國鎮壓,且未登記,可視為違法代理行為,進一步觸犯刑法。

馮玉蘭認為,C-70是對抗外國干預與跨國鎮壓的關鍵第一步。她強調,該法案的核心在於:首先,為執法部門提供法律依據。她表示,長期以來,加拿大執法機構如RCMP因缺乏適用法律,無法對外國代理人進行有效控訴與懲罰。刑法門檻過高,導致許多案件無法立案;C-70則填補了這一法律空白,將肇事者繩之以法。

馮玉蘭說:「其實過去幾十年來,公民社會和情報局不斷向政府提出外國干預和跨國鎮壓的問題,但是我們的執行部門——加拿大騎警(RCMP)和警察都沒法對有關的人士提出控訴,甚至定罪。主要就是我們在法律方面,沒有可以應用的法律工具,(這個工具能)使執法部門有效針對有關人員進行控訴、判罪,甚至將其驅逐出境。」

其次,該法案將提升立法和民主制度的透明度。她表示,法案要求與外國政府有利益關係者必須登記,並在統一的網站上公開。讓民選官員與公務員辨識其是否為外國代理人,避免政策制定過程遭受不當影響。


對於部分人士聲稱該法案可能引發對華裔的「二次歧視」,馮玉蘭駁斥說,這些言論多來自親共派政客。他們過去甚至反對華裔爭取平反人頭稅的運動,現在卻以「維護華裔權益」為名混淆視聽,實屬虛偽與誤導。

第三,該法案有利於強化懲罰與問責機制。馮玉蘭進一步建議,若查證屬實,除了罰款和判刑,也應取消肇事者永久居民或公民身份,並效仿美國與澳洲的做法,予以遞解出境。

公民社會呼籲問責與制裁跨國鎮壓
中共的跨國鎮壓已經滲透到加拿大的文化與行政層面。今年,加拿大四個城市上演神韻的劇院遭遇炸彈威脅,引發公民社會對跨國鎮壓行為的高度警覺。此類事件不僅干擾正常文化活動,更暴露出外國勢力在加拿大境內滲透與操控的嚴重程度。

作為公民社會的代表,馮玉蘭在訪談中表示,這些威脅行為本質上屬於跨國鎮壓的手段,應通過法律手段予以追查與懲罰。她說:「那種假消息,假恐嚇,炸彈恐嚇,其實也是一種跨國鎮壓方式的表現。」

根據加拿大司法部網站,刑法典(Criminal Code, R.S.C. 1985, c. C-46)已在2025年4月進行修訂,並加入與跨國鎮壓相關的內容:新增罪名或擴展既有罪名,包括散播恐嚇訊息(如炸彈威脅)可依據刑法第83.231條「恐怖活動虛假警報罪」處理;若行為涉及外國政府指使,則可依C-70進行調查與登記義務追究。根據刑法,炸彈或大規模槍擊威脅的處罰可判處最高五年監禁。


馮玉蘭強調,中共此類恐嚇行為應納入C-70刑法的執法範疇;執法部門,如加拿大騎警(RCMP)應追查散播謠言者,並依法懲處。

她另外舉例說,多倫多市議會曾臨時取消關於跨國鎮壓的研討會預定的場地,理由不明,疑似受到外部干預。她認為,這是行政程序遭滲透的典型案例,應追查相關職員是否受特定勢力指使。她表示,若不追究責任,將助長更多類似事件發生。「如果不追問,也不調查,那下一次還會繼續。」

外國干預專員應更具權威、聲望與非黨派性
C-70規定,在與反對黨協商後任命一名新的外國干涉透明度專員。馮玉蘭表示,希望這名官員是「德高望重」、「具備公信力」的人。她還強調,專員必須對外國滲透、跨國鎮壓等議題有深入理解,能夠以專業方式應對挑戰,提出有效對策。

除了專業與公信力,FITR也強調專員必須具備非黨派性(nonpartisan)。馮玉蘭說:「若專員過於偏向某政黨,將難以獲得其它政黨與公民社會的信任,進而影響調查的公正性與有效性。」

馮玉蘭說,提出這些要求的背景源自過往的經驗教訓。以2019與2021年聯邦大選為例,加拿大情報機構與媒體曾揭露中共干預選舉的行動。當時,特魯多政府任命了前總督約翰遜(David Johnston)為特別專員,負責調查相關事件。

她表示,儘管約翰遜具備一定聲望,但其與自由黨的密切關係引發質疑。反對黨與公民社會普遍認為他缺乏對外國干預問題的深入認知,無法有效領導調查工作,進而削弱了公眾信任。她也批評約翰遜當時提出以國會聽證會(parliamentary hearing)作為調查方式,缺乏實效與問責力,無法真正追究政府責任。

責任編輯:田青#

https://tinyurl.com/22dj5bzo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8: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