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上11: 1-43>

[複製鏈接]

3323

主題

3343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2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8-14 05: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上11: 1-43】【所羅門王在法老的女兒之外,又寵愛許多外邦女子,就是摩押女子、亞捫女子、以東女子、西頓女子、赫人女子……。】在列王紀上第十一章中記載了,所羅門受妃嬪的誘惑去敬拜偶像假神,神就斥責他並興以東人哈達興起,和以利亞大的兒子利遜作所羅門的敵人;神又興起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攻擊王;所羅門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眾人的王共四十年後去世。本章首先說到:【所羅門王在法老的女兒之外,又寵愛許多外邦女子,就是摩押女子、亞捫女子、以東女子、西頓女子、赫人女子。論到這些國的人,耶和華曾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不可與她們往來相通,因為她們必誘惑你們的心去隨從她們的神。』所羅門卻戀愛這些女子。】「所羅門王在法老的女兒之外,又寵愛許多外邦女子,就是摩押女子、亞捫女子、以東女子、西頓女子、赫人女子」。「法老的女兒」是所羅門的正室(3:1);「摩押女子」是羅得的大女兒亂倫所生的後裔(創19:37);「亞捫女子」是羅得的小女兒亂倫所生的後裔(創19:38);「以東女子」是雅各的哥哥以掃所生的後裔(創36:9);「西頓女子」是迦南的長子所生的後裔(創10:15);「赫人女子」是迦南的次子所生的後裔(創10:15)。「論到這些國的人,耶和華曾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不可與她們往來相通,因為她們必誘惑你們的心去隨從她們的神『」。「曾曉諭」是指神嚴禁以色列人娶外族人為妻,「因為她們必誘惑你們的心去隨從她們的神」。「誘惑你們的心」,就是使他的心偏離耶和華神,而去隨從別神。而所羅門違反神命令的程度令人吃驚,他不只娶了許多外族女子,而且還「戀愛這些女子」。【所羅門有妃七百,都是公主;還有嬪三百。這些妃嬪誘惑他的心。所羅門年老的時候,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去隨從別神,不效法他父親大衛誠誠實實地順服耶和華他的神。因為所羅門隨從西頓人的女神亞斯她錄和亞捫人可憎的神米勒公。】「所羅門有妃七百,都是公主;還有嬪三百。這些妃嬪誘惑他的心」,「妃」是妻子;「公主」就是外國城邦的公主。「嬪」是妾。「所羅門年老的時候,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去隨從別神」。「年老的時候」是指他作王的後半期,大約四十多至六十歲;「隨從別神」就是敬拜偶像假神。「不效法他父親大衛,誠誠實實地順服耶和華他的神」。「誠誠實實地」指純全的心、專一的心。「因為所羅門隨從西頓人的女神亞斯他錄和亞捫人可憎的神米勒公」。「女神亞斯他錄」,是迦南人所敬奉的假神之一;「可憎的神米勒公」又名「摩洛」,是亞捫人的神,敬拜「摩洛」的儀式包括把嬰孩燒死獻祭(利18:21),所以說是「可憎的神」。「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去隨從別神」,是神一再警告的必然後果,而所羅門還是娶這麼多的外邦人的妃嬪和公主。在所羅門之後繼位作王的羅波安,就是所羅門所娶的亞捫女子拿瑪所生(14:21)。

【所羅門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不效法他父親大衛專心順從耶和華。所羅門為摩押可憎的神基抹和亞捫人可憎的神摩洛,在耶路撒冷對面的山上建築邱壇。他為那些向自己的神燒香獻祭的外邦女子,就是他娶來的妃嬪也是這樣行。】「所羅門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不效法他父親大衛專心順從耶和華」,「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就是敬拜偶像假神,這是神所最憎惡的;「所羅門為摩押可憎的神基抹和亞捫人可憎的神摩洛,在耶路撒冷對面的山上建築邱壇」。「可憎的神基抹」是摩押人的主神(民21:29),為神所憎惡;「可憎的神摩洛」就是「可憎的神米勒公」。「耶路撒冷對面的山」指橄欖山,所羅門在橄欖山上建築偶像的邱壇,使該山被稱為「邪僻山」(王下23:13)。「邱壇」是建於高地的祭壇,專用來祭拜偶像假神。「他為那些向自己的神燒香獻祭的外邦女子,就是他娶來的妃嬪也是這樣行」。所羅門為了討好這些外邦妻子,不但為她們建立邱壇,讓她們敬拜各自的偶像,自己也跟著去敬拜亞斯她錄和米勒公。因此【耶和華向所羅門發怒,因為他的心偏離向他兩次顯現的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耶和華曾吩咐他不可隨從別神,他卻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所以耶和華對他說:『你既行了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約和律例,我必將你的國奪回,賜給你的臣子。然而,因你父親大衛的緣故,我不在你活著的日子行這事,必從你兒子的手中將國奪回。只是我不將全國奪回,要因我僕人大衛和我所選擇的耶路撒冷,還留一支派給你的兒子。『】「耶和華向所羅門發怒,因為他的心偏離向他兩次顯現的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神曾經兩次向所羅門顯現,所羅門卻「偏離向他兩次顯現的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耶和華曾吩咐他不可隨從別神,他卻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因此「耶和華向所羅門發怒」。「所以耶和華對他說:『你既行了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約和律例」,這是神最後一次向所羅門說話,可能是借著先知傳話。「行了這事」是指祭拜偶像假神。這「約」特指「大衛之約」,「大衛之約」對於所羅門是有條件的,所羅門既然不遵守神所吩咐他守的約和律例,神必要管教他,讓他知道祭拜偶像假神的結果。「我必將你的國奪回,賜給你的臣子」。「你的臣子」是指原為所羅門臣僕的耶羅波安。「然而因你父親大衛的緣故,我不在你活著的日子行這事」。因為神曾向大衛應許必恩待他的兒子(撒下7:14-15);「必從你兒子的手中將國奪回」。「你兒子」指羅波安。「將國奪回」就是將國撕裂。「只是我不將全國奪回,要因我僕人大衛和我所選擇的耶路撒冷,還留一支派給你的兒子」。「全國」指全體十二支派;神因所羅門的悖逆要向他發怒,將國奪回,但這刑罰因神憐愛大衛的緣故留待所羅門死後才執行,並且留下一支派給他的後裔。

【耶和華使以東人哈達興起,作所羅門的敵人;他是以東王的後裔。先前大衛攻擊以東,元帥約押上去葬埋陣亡的人,將以東的男丁都殺了。約押和以色列眾人在以東住了六個月,直到將以東的男丁盡都剪除。那時哈達還是幼童;他和他父親的臣僕,幾個以東人逃往埃及。他們從米甸起行,到了巴蘭;從巴蘭帶著幾個人來到埃及見埃及王法老;法老為他派定糧食,又給他房屋田地。哈達在法老面前大蒙恩惠,以致法老將王后答比匿的妹子賜他為妻。答比匿的妹子給哈達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基努拔。答比匿使基努拔在法老的宮裡斷奶,基努拔就與法老的眾子一同住在法老的宮裡。哈達在埃及聽見大衛與他列祖同睡,元帥約押也死了,就對法老說:『求王容我回本國去。』法老對他說:『你在我這裡有什麼缺乏,你竟要回你本國去呢?』他回答說:『我沒有缺乏什麼,只是求王容我回去。『】「耶和華使以東人哈達興起,作所羅門的敵人,他是以東王的後裔」,「以東人」是雅各的哥哥以掃所生的後裔(創36:9)。「哈達」是以東王族的一個子孫。「敵人」指對頭。「先前大衛攻擊以東,元帥約押上去葬埋陣亡的人,將以東的男丁都殺了」。這事可能發生在以東被大衛征服之後,因以東人叛逆殺害了大衛派駐以東地防營(撒下8:8:14)的以色列駐軍,大衛就差遣約押前去,一面埋葬己方陣亡的人,一面鎮壓並屠殺以東的男丁。「約押和以色列眾人在以東住了六個月,直到將以東的男丁盡都剪除」。「男丁」指二十歲以上的男子;「盡都剪除」不是指全部以東人的男丁,而是指以東的首都西拉的男丁。「那時哈達還是幼童;他和他父親的臣僕,幾個以東人逃往埃及」。是指以東人的一個王族中的家僕護著幼主「逃往埃及」。「他們從米甸起行,到了巴蘭;從巴蘭帶著幾個人來到埃及見埃及王法老」。「米甸」位於西乃半島的西部。「巴蘭」指巴蘭曠野。「帶著幾個人」可能指另外一批逃亡的人。「法老為他派定糧食,又給他房屋田地」,哈達一行人可能攜帶父親的信物,以證明其王族身份,所以法老接待他們。「哈達在法老面前大蒙恩惠,以致法老將王后答比匿的妹子賜他為妻」,這樣哈達與法老的關係成了連襟。「答比匿的妹子給哈達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基努拔。答比匿使基努拔在法老的宮裡斷奶」,這樣哈達夫妻一直住在法老的宮裡。「基努拔就與法老的眾子一同住在法老的宮裡」,這是說哈達的兒子在法老的宮裡長大。「哈達在埃及聽見大衛與他列祖同睡,元帥約押也死了,就對法老說:『求王容我回本國去』」。表示哈達身在埃及,心卻繫念祖國。「法老對他說:『你在我這裡有什麼缺乏,你竟要回你本國去呢?』」法老不願他們回去。「他回答說:『我沒有缺乏什麼,只是求王容我回去』」。哈達執意要回國。哈達之後回到了以東,他與所羅門作對,在以色列的南面向所羅門展開軍事行動。

【神又使以利亞大的兒子利遜興起,作所羅門的敵人。他先前逃避主人瑣巴王哈大底謝。大衛擊殺瑣巴人的時候,利遜招聚了一群人,自己作他們的頭目,往大馬士革居住,在那裡作王。所羅門活著的時候,哈達為患之外,利遜也作以色列的敵人。他恨惡以色列人,且作了亞蘭人的王。】「神又使以利亞大的兒子利遜興起,作所羅門的敵人」。「以利亞大的兒子利遜」,是亞蘭人中的一支,在大馬色作王。「他先前逃避主人瑣巴王哈大底謝」。「瑣巴王哈大底謝」,是亞蘭人中的另外一支。「大衛擊殺瑣巴人的時候,利遜招聚了一群人,自己作他們的頭目,往大馬色居住,在那裡作王」。利遜原在哈大底謝手下服事,後來從主人處逃走,並招聚一批人,等到哈大底謝被大衛擊敗,他就來到大馬色自立為王。「所羅門活著的時候,哈達為患之外,利遜也作以色列的敵人」。這裡提到所羅門的兩個外邦王作他的對頭。「他恨惡以色列人,且作了亞蘭人的王」。「他」指亞蘭王利遜;「亞蘭人的王」指統治的範圍擴及大馬色鄰近許多亞蘭人的城邦。「敵人」與仇敵相同,過去神使所羅門「沒有仇敵」(5:4),現在神卻興起以東的哈達和哈蘭的利遜「作所羅門的敵人」,南面的以東和北面的亞蘭都成為敵對的國家,所羅門的王國開始從邊疆失守了。【所羅門的臣僕、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也舉手攻擊王。他是以法蓮支派的洗利達人,他母親是寡婦,名叫洗魯阿。他舉手攻擊王的緣故,乃由先前所羅門建造米羅,修補他父親大衛城的破口。耶羅波安是大有才能的人。所羅門見這少年人殷勤,就派他監管約瑟家的一切工程。】「所羅門的臣僕、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也舉手攻擊王」。「臣僕」是為王作事的官員。「舉手攻擊」是指反叛。「他是以法蓮支派的洗利達人,他母親是寡婦,名叫洗魯阿」。表示他出身寒微。「他舉手攻擊王的緣故,乃由先前所羅門建造米羅,修補他父親大衛城的破口」。「建造米羅」是耶路撒冷的防禦工事之一,而耶羅波安在建造米羅的期間被神揀選,成為所羅門的敵人。也就是說,所羅門這時靈命急劇下滑,神從那時開始預備管教他。「大衛城」位於耶路撒冷北端的耶布斯衛城,被大衛攻取后,改名為「大衛的城」(撒下5:7)。「耶羅波安是大有才能的人」,就是善於指揮人作事。「所羅門見這少年人殷勤,就派他監管約瑟家的一切工程」。「約瑟家」指以以法蓮支派為首的北方十個支派的統稱。

【一日,耶羅波安出了耶路撒冷,示羅人先知亞希雅在路上遇見他;亞希雅身上穿著一件新衣。他們二人在田野,以外並無別人。亞希雅將自己穿的那件新衣撕成十二片,對耶羅波安說:『你可以拿十片。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必將國從所羅門手裡奪回,將十個支派賜給你。(我因僕人大衛和我在以色列眾支派中所選擇的耶路撒冷城的緣故,仍給所羅門留一個支派。)因為他離棄我,敬拜西頓人的女神亞斯她錄、摩押的神基抹,和亞捫人的神米勒公,沒有遵從我的道,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守我的律例典章,像他父親大衛一樣。但我不從他手裡將全國奪回;使他終身為君,是因我所揀選的僕人大衛謹守我的誡命律例。我必從他兒子的手裡將國奪回,以十個支派賜給你,還留一個支派給他的兒子,使我僕人大衛在我所選擇立我名的耶路撒冷城裡,在我面前長有燈光。我必揀選你,使你照心裡一切所願的,作王治理以色列。你若聽從我一切所吩咐你的,遵行我的道,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謹守我的律例誡命,像我僕人大衛所行的,我就與你同在,為你立堅固的家,像我為大衛所立的一樣,將以色列人賜給你。我必因所羅門所行的使大衛後裔受患難,但不至於永遠。『】「一日,耶羅波安出了耶路撒冷,示羅人先知亞希雅在路上遇見他」,「示羅」位於以法蓮支派境內。「先知亞希雅」在所羅門和羅波安時代,是具有影響力的先知(14:1-16)。「亞希雅身上穿著一件新衣,他們二人在田野,以外並無別人」。「二人在田野」並不是偶然相遇,而是先知亞希雅奉神的指示特意去郊外遇見耶羅波安,趁著只有兩人將神的旨意告訴他。「亞希雅將自己穿的那件新衣撕成十二片」。「新衣」表示剛建立僅僅兩代的王國;「撕成十二片「表示王國由十二個支派組成。「對耶羅波安說:『你可以拿十片」,「十片「代表北方十個支派。「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必將國從所羅門手裡奪回,將十個支派賜給你」,就是神定意將以色列國分裂成兩半,並把其中十個支派賜給耶羅波安。」我因僕人大衛和我在以色列眾支派中所選擇的耶路撒冷城的緣故,仍給所羅門留一個支派。因為他離棄我」。因所羅門離棄神,導致了全國分裂。「敬拜西頓人的女神亞斯他錄、摩押的神基抹和亞捫人的神米勒公。沒有遵從我的道,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守我的律例典章,像他父親大衛一樣」。是指所羅門去拜假神偶像,而沒有效法大衛謹守神的律法條例。「但我不從他手裡將全國奪回,使他終身為君」,就是不在所羅門仍活著的時候施行懲罰。「是因我所揀選的僕人大衛謹守我的誡命律例」,就是全然是因著大衛的緣故。「我必從他兒子的手裡將國奪回,以十個支派賜給你」。「他兒子」是指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神定意將以色列國從羅波安手中,奪取其中十個支派賜給耶羅波,「還留一個支派給他的兒子」。「使我僕人大衛在我所選擇立我名的耶路撒冷城裡,在我面前長有燈光」。「長有燈光」指大衛家在耶路撒冷的國位不斷有後裔繼承。「我必揀選你,使你照心裡一切所願的,作王治理以色列」。「揀選你」是要借著他治理北方十個支派。「你若聽從我一切所吩咐你的,遵行我的道,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謹守我的律例誡命,像我僕人大衛所行的,我就與你同在,為你立堅固的家,像我為大衛所立的一樣,將以色列人賜給你」。「我就」表示神的應許,若耶羅波安順服耶和華、全心跟隨他,神才為他立堅固的家。「我必因所羅門所行的,使大衛後裔受患難,但不至於永遠」。「受患難」就是遭受神的懲罰;「但」表示「神的懲罰是有限度的,不會永遠懲罰。

【所羅門因此想要殺耶羅波安。耶羅波安卻起身逃往埃及;到了埃及王示撒那裡,就住在埃及,直到所羅門死了。】「所羅門因此想要殺耶羅波安,耶羅波安卻起身逃往埃及」。之前先知亞希雅向耶羅波安宣告預言的時候,「他們二人在田野,以外並無別人」。因此所羅門知道耶羅波安將要作王,很可能是耶羅波安自己宣揚出去的,這表示耶羅波安本來就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到了埃及王示撒那裡,就住在埃及,直到所羅門死了」。「埃及王示撒」讓耶羅波安住在埃及,是為了牽制以色列。【所羅門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的智慧都寫在所羅門記上。所羅門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眾人的王共四十年。所羅門與他列祖同睡,葬在他父親大衛的城裡。他兒子羅波安接續他作王。】「所羅門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的智慧,都寫在所羅門記上」,「所羅門記」大概是當時所羅門王生平事迹的一份史記,現已失傳。「所羅門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眾人的王共四十年」。「以色列眾人的王,就是以色列全體十二個支派的王;「共四十年」,大衛作王也是四十年(2:11)。「所羅門與他列祖同睡,葬在他父親大衛的城裡」。因所羅門沒有謹守遵行神的律例誡命,所以沒能承受神使他長壽的應許(3:14),所羅門死時大約六十歲;「大衛的城』位於耶路撒冷北端的耶布斯衛城。「他兒子羅波安接續他作王」。以色列國是在羅波安登基后不久,分裂成南北兩國。一個曾經兩次看到了神的顯現,又建立了歷史上最強王朝的以色列國王,竟然在這樣一個危機重重的局勢下離開了世界,結束了他在地上的日子。所羅門原本是一個盡心盡意愛神,也蒙神喜愛的人,最後竟然成了一個行神眼中看為惡事的人。因此保羅提醒我們說:【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鑒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警戒!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從所羅門違背神的命令,偏行己路中,得著警戒。我們要遵行神的命令,使我們每一步都行在神的話語里,一點也不偏離!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03: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