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中全會前夕,中央在蘇州召開城鄉一體化經驗座談會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11-15 07: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11-16 14:06 編輯
摘自三中全會公報:     全會提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


奇怪,紅葉網友說重慶的工農城鄉同時發展做得好,請問重慶的城鄉差距是多少。為什麼蘇州是全國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三中全會前夕中央為什麼在蘇州召開城鄉一體化經驗座談會而不是重慶!!

城鄉一體化 蘇州經驗示範全國    http://www.suzhou.gov.cn/news/szxw/201311/t20131104_300810.shtml 這是2013年11月4日的報道

蘇州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經驗為全國提供重要樣本  http://sz.xinhuanet.com/2013-11/04/c_117989101.htm  2013年11月4日新華社

上述鏈接均系有效鏈接,點擊后可直接見到原文,下述領導發言摘要,見新華社稿第二頁

  在昨天的座談會上,除了蘇州有關領導向中央參會成員彙報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等領導、專家表示,蘇州在城鄉發展一體化方面的探索、實踐和創新,對全國其他地區推進工作有重要借鑒意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

  蘇州城鄉發展一體化的經驗破解了六大難題:一是,破解了誰來種地的難題;二是,破解了農民如何持續增收的難題;三是,破解了農民如何走向新的合作的難題;四是,破解了如何讓農民更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難題;五是,破解了城鄉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在制度上怎麼合一的難題;六是,破解了新型城鎮化如何推進的難題。「蘇州的很多發展條件是全國很多地區無法比擬的,但蘇州在城鄉發展一體化方面的理念和創造的好經驗有著重要的借鑒價值。」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一組副組長 趙陽:

  隨著城鄉之間要素流動愈加頻繁,尤其是大量的本地農民集中居住和大量外來流動人口流入以後,給社會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針對這些變化,蘇州在完善城鄉社會管理體制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從蘇州實踐看,通過探索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現實途徑,優化資源配置,最終實現了產業協調發展,實現了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實現了「三大並軌」以及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等一系列成果。「從過去的農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辦,到如今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可以說,這是一個具有革命性和創新性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國務院研究室農村司司長 郭瑋:

      蘇州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實踐,具有四個方面的指導意義:一是通過「四個百萬畝」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農業的基礎地位始終保持,並且呈現現代化特徵;二是沒有出現城市的發展對農村過度剝奪、農村凋敝的局面,蘇州農村的發展走在全國前列,跟城市相比差距很小;三是沒有出現半城市化現象,「三大並軌」讓農民進了城,真正享受城鎮化所帶來的好處,享受城鎮的公共服務和各個方面的社會福利,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四是沒有出現中心城市過度膨脹所帶來的城市病,蘇州從中心城市到縣級市、再到中心鎮及農村,是協調發展的。

  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副司長 方言:

     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必須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為農民轉入非農產業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為進城農民工在城鎮落戶定居、融入城市創造了更好的制度環境。「蘇州走的是一條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相對均衡發展的道路。特別是醫療保障、社保等等,當公共服務的陽光照到我們農民,就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馬上就要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裡面有很多改革的措施,蘇州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副部長 何宇鵬:

  蘇州在快速城市化階段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現城市人口過快膨脹帶來的城市病。蘇州五個縣級市和眾多星羅棋布的小城鎮長期承擔了城鎮化人口、工業發展緩衝器和蓄水池的作用,減輕了對中心城市的壓力,使其得以「優雅」地發展。蘇州注重發展壯大縣級城市,積極培育中心鎮,對一批有條件的經濟發達鎮創新管理體制、擴大管理許可權、強化公共服務、增加發展活力,使其逐步發展成為人口集聚、產業集群的現代新型小城市,與現有大中小城市形成分工有序、優勢互補的空間格局。「蘇州的發展,從某種程度上看,可以構成一個發展中國如何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和推進城鄉一體化的一般經驗歸納。」(張鵬)

蘇州經驗和三中全會公報所說的如此一致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沙發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3-11-16 06: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沒有放屁 於 2013-11-16 06:58 編輯

有政治頭腦的人,都知道這次座談會是為三中全會公報獲取資料的會議。換言之就是為三中全會公報準備的。

在中共三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總理李克強、副總理張高麗三位政治局常委幾乎同時出京,前往地方調研,成為「全會周」的一道獨特風景。按照慣例,領導人在會議前所前往的地方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和會議當中的改革重點密不可分。與此同時,在這個時間節點之下,高層密集關注民生問題,體現了高層對於民生問題的重視,也不乏在決策之前爭取更多支持,尤其是民眾支持的用意。
http://news.sohu.com/s2013/dianji-1258/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3
小辣辣 發表於 2013-11-17 05: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辣辣 於 2013-11-17 05:06 編輯
六、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20)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的農業經營方式創新。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並保持長久不變,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

鼓勵農村發展合作經濟,扶持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經營,允許財政項目資金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合作社,允許財政補助形成的資產轉交合作社持有和管護,允許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向農業輸入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

(21)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範運行。

(22)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維護農民生產要素權益,保障農民工同工同酬,保障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機構農村存款主要用於農業農村。健全農業支持保護體系,改革農業補貼制度,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完善農業保險制度。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建設,允許企業和社會組織在農村興辦各類事業。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社區建設,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23)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管理格局,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推進城市建設管理創新。建立透明規範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等多種方式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完善設市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對吸納人口多、經濟實力強的鎮,可賦予同人口和經濟規模相適應的管理權。建立和完善跨區域城市發展協調機制。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創新人口管理,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規範接入城鎮社保體系。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從嚴合理供給城市建設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蘇州城鄉一體化的經驗完全符合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第六條內容。無怪於三中全會前中央領導前往蘇州聽取蘇州的經驗彙報。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8: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