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掃羅哀悼掃羅和約拿單>

[複製鏈接]

3236

主題

3256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7-14 22: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衛哀悼掃羅和約拿單>
讀經【撒下1: 1-27】【掃羅死後,大衛擊殺亞瑪力人回來,在洗革拉住了兩天……。】在撒母耳記下第一章中記載了,當大衛被告知基利波山的噩耗,就是掃羅和約拿單的死訊之後,他就作歌哀悼掃羅和約拿單。本章首先說到:【掃羅死後,大衛擊殺亞瑪力人回來,在洗革拉住了兩天。第三天,有一人從掃羅的營里出來,衣服撕裂,頭蒙灰塵,到大衛面前伏地叩拜。大衛問他說:『你從哪裡來?『他說:』我從以色列的營里逃來。』大衛又問他說:『事情怎樣?請你告訴我。』他回答說:『百姓從陣上逃跑,也有許多人仆倒死亡;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也死了。』大衛問報信的少年人說:『你怎麼知道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死了呢?』報信的少年人說:『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見掃羅伏在自己槍上,有戰車、馬兵緊緊地追他。他回頭看見我,就呼叫我。我說:』我在這裡。『他問我說:』你是什麼人?『我說:』我是亞瑪力人。『他說:』請你來,將我殺死;因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我准知他仆倒必不能活,就去將他殺死,把他頭上的冠冕、臂上的鐲子拿到我主這裡。『】「掃羅死後,大衛擊殺亞瑪力人回來,在洗革拉住了兩天。「掃羅死後」大衛並不知道,因他和他的人馬兩天前才從亞瑪力人手上搶回自己的親人、剛回到洗革拉。在「第三天,有一人從掃羅的營里出來,衣服撕裂,頭蒙灰塵,到大衛面前伏地叩拜」。從北方的基利波山到南方的洗革拉,大約有170公里,需要走四天時間。報信的少年人在大衛回到洗革拉之後的「第三天」到達,表明大衛打敗亞瑪力人的那天(撒上30:17),就是掃羅戰敗的那天。雖然大衛被掃羅驅逐,不再是以色列軍隊的戰士,但他的心裡仍然關心以色列與非利士的戰事。因此當他看到「衣服撕裂、頭蒙灰塵」的少年人在自己面前伏地叩拜時,他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從哪裡來? 」當少年回答說:「我從以色列的營里逃來」時,大衛馬上追問」事情怎樣? 請你告訴我」。少年人回答說:「百姓從陣上逃跑,也有許多人仆倒死亡;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也死了」。少年人帶來掃羅和約拿單的死訊及以色列人慘敗的消息,大衛此時必是震驚。他就以質疑的口吻追問:『你怎麼知道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死了呢? 』」於是「報信的少年人說:『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見掃羅伏在自己槍上,有戰車、馬兵緊緊地追他。他回頭看見我,就呼叫我。我說:』我在這裡。『他問我說:』你是什麼人?『我說:』我是亞瑪力人。『他說:』請你來,將我殺死;因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這人說掃羅「伏在自己槍上」表示他還沒有死,這與「掃羅已死」情況不符。再說掃羅既然不肯死在「未受割禮的人」(撒上31:4)手中,怎麼肯死在以色列人的世仇「亞瑪力人」手中?因此這位亞瑪力人所說的事是虛構的,他聲稱殺死掃羅,是以為可以從大衛那裡得到獎賞。「頭上的冠冕、臂上的鐲子」都是君王身份的象徵,這個亞瑪力人用這些物品作為殺死掃羅的證據。因他知道掃羅是大衛的仇敵,如今自己幫助大衛殺了他的仇敵,豈不是大功一件,滿得賞賜?所以真實的情況很有可能是這位亞瑪力的少年在戰場上發現已死的掃羅,就他從掃羅的身上偷走了冠冕和鐲子,拿到大衛這裡來謊言邀功。他認為大衛聽到追索他命的人已死,必會厚厚酬謝他,將來大衛被立為王的時候,也必會重用他。他卻不知道殺害神的受膏者掃羅,卻招來殺身之禍。

當大衛從亞瑪力人口中聽到有關掃羅的詳細情況,又看到掃羅的冠冕和飾物后,大衛就知道掃羅和約拿單已戰死,以色列軍隊又有許多人仆倒死亡。瞬間大衛的心中充滿了對被神膏抹的掃羅和生死之交約拿單之死的悲痛,同時他的心由於神的百姓以色列人被外邦人打敗充滿了悲傷。因此【大衛就撕裂衣服,跟隨他的人也是如此,而且悲哀哭號,禁食到晚上,是因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並耶和華的民以色列家的人,倒在刀下。】「大衛就撕裂衣服,跟隨他的人也是如此,而且悲哀哭號,禁食到晚上」,大衛「撕裂衣服」,「悲哀哭號,禁食」,這些都是哀悼、痛苦的表現。「跟隨大衛的人」也有同樣的表現,表示大衛把他的哀悼傳達給他的屬下。大衛雖常遭掃羅追殺,但仍尊重掃羅,因他是神所膏立的,所以大衛在此的哀悼是真摯的。大衛所哀慟的對象不僅僅是掃羅,還有他的摯友,掃羅的兒子約拿單,以及與非利士人爭戰死在刀下的以色列百姓,大衛的悲哀超越了個人的恩怨。在被掃羅追殺的時候,大衛恨惡掃羅追殺自己的行為,但卻尊重掃羅作為以色列的君王,耶和華的受膏者的身份。就算自己被掃羅逼迫到絕境,仍然堅持不殺掃羅,因為他敬畏神,相信神必為自己主持公道。如今掃羅已死,大衛仍然看掃羅為以色列的君王,耶和華的受膏者,所以大衛帶著跟隨自己的勇士,給與死去的君王和百姓應得的哀悼。之後【大衛問報信的少年人說:『你是哪裡的人?』他說:『我是亞瑪力客人的兒子。』大衛說:『你伸手殺害耶和華的受膏者,怎麼不畏懼呢?『大衛叫了一個少年人來,說:『你去殺他吧!』大衛對他說:』你流人血的罪歸到自己的頭上,因為你親口作見證說:『我殺了耶和華的受膏者。』少年人就把他殺了。】神曾經兩次把掃羅的性命交在大衛手中,但他「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因大衛是敬畏耶和華的人。雖然大衛飽受掃羅的逼害,不但自己不敢殺害掃羅,也不歡喜看見別人殺害掃羅,因為他認識到掃羅是神的受膏者。神的受膏者是屬神的,只有神才有權去處理他。而這個亞瑪力人雖然住在以色列人中間,可是他卻不認識神。他也不認識神的受膏者有著多麼神聖的地位,以致他居然敢以「伸手殺害耶和華的受膏者」為理由來討賞邀功。大衛就根據他自己的話來定他的罪,把他處死。這個人真是罪有應得,自食惡果。

【大衛作哀歌,吊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且吩咐將這歌教導猶大人。這歌名叫弓歌,寫在雅煞珥書上。】大衛在得到掃羅的死訊后,他並沒有為逼迫他的人去世而幸災樂禍,也沒有因為不再有人追趕他而歡喜,大衛卻「作哀歌,吊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這首詩歌顯明大衛的生命已經長大到一個程度,對逼迫他的人沒有絲毫的怨恨,心裡所挂念的是神的國度和神的見證。大衛「吩咐將這歌教導猶大人」,因為猶大人也跟隨掃羅和約拿單去作戰。猶大婦女怎樣為兒子和丈夫哀哭,也為以色列的王和他的兒子哀哭。歌名為「弓歌」,可能因為掃羅被弓箭手射傷而死,也可能是因為歌中提到了「約拿單的弓」。「雅煞珥書」可能是古代以色列的詩集,現已失傳。【歌中說:以色列啊,你尊榮者在山上被殺!大英雄何竟死亡!不要在迦特報告;不要在亞實基倫街上傳揚;免得非利士的女子歡樂;免得未受割禮之人的女子矜誇。基利波山哪,願你那裡沒有雨露!願你田地無土產可作供物!因為英雄的盾牌在那裡被污丟棄;掃羅的盾牌彷佛未曾抹油。】「歌中說:以色列啊,你尊榮者在山上被殺!大英雄何竟死亡!」「你榮耀者」和「大英雄」一樣,都是說到掃羅,大衛為掃羅的死惋惜。「不要在迦特報告;不要在亞實基倫街上傳揚;免得非利士的女子歡樂;免得未受割禮之人的女子矜誇」。迦特和亞實基倫代表非利士地。以色列的王死在戰場上,大衛不願意這個消息在非利士傳開,免得他們因為掃羅的死而歡樂和矜誇,使神的名被羞辱。大衛甚至詛咒基利波山「基利波山哪,願你那裡沒有雨露!願你田地無土產可作供物!」因為基利波山是掃羅蒙羞的地方。「因為英雄的盾牌在那裡被污丟棄;掃羅的盾牌彷佛未曾抹油」。從前的盾牌是用木頭做的,外麵包上皮革,經常需要抹上油,來保持他的光澤和耐用。所以這裡說到「盾牌...被污丟棄」,「盾牌...未曾抹油」,指的就是盾牌不再有主人了。

【約拿單的弓箭非流敵人的血不退縮;掃羅的刀劍非剖勇士的油不收回。掃羅和約拿單活時相悅相愛,死時也不分離他們比鷹更快,比獅子還強。以色列的女子啊,當為掃羅哭號!他曾使你們穿硃紅色的美衣,使你們衣服有黃金的妝飾。】「約拿單的弓箭非流敵人的血不退縮;掃羅的刀劍非剖勇士的油不收回」。大衛在此歌頌掃羅和約拿單的英勇,所向無敵,並他們個人的美德。「掃羅和約拿單活時相悅相愛,死時也不分離他們比鷹更快,比獅子還強」。他們「活時相悅相愛,死時也不分離」,但這不是把他們永恆的結局拉在一起。大衛哀悼掃羅和約拿單,他也要別人和他們一起來紀念他們,「以色列的女子啊,當為掃羅哭號!他曾使你們穿硃紅色的美衣,使你們衣服有黃金的裝飾」。最後大衛說到:【英雄何竟在陣上仆倒!約拿單何竟在山上被殺!我兄約拿單哪,我為你悲傷!我甚喜悅你!你向我發的愛情奇妙非常,過於婦女的愛情。英雄何竟仆倒!戰具何竟滅沒!】「英雄何竟仆倒! 」在這裡被重複二次,表明大衛對約拿單之死悲傷的深度。大衛與約拿單之間有深切的弟兄之愛,彼此間有忠信的友誼。因約拿單對大衛的愛正是從神而來的「舍己」的愛,因此超越了「婦女的愛情」。掃羅死了,被掃羅追殺了十多年的大衛卻沒有高興,也沒有說一句埋怨掃羅的嫉妒、昏庸、奸詐、反覆無常等咒詛的話,反而尊榮他。可見大衛是一位敬畏神的人,他始終都以神的榮耀為重,不計個人的榮辱得失。可惜今天我們常停留在自己的感受中,對我們好的,就會讚賞他,對我們不好的,就會報復怨恨他。而且還會因別人說的話和行為,心情起起伏伏,甚至睡不著覺。要知道這是將自己交在別人手中,對方可以掌管我們的喜怒哀樂,這是非常可憐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像大衛那樣,要敬畏神,這樣我們就不會計較自己的榮辱,也不追究別人的過錯,而是以神的榮耀為重!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02: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