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首頁 查看評論


已有(19)人發表了評論
[ 正序查看留言 ]       [ 查看原文 ]
回復 舉報 [ 20樓 遊客 (24.236.x.x) ] 發表於 2025-7-11 21:18
19樓 Wuming123: 中國有個「養路費」,美國沒有。不是不收,而是加在了汽油稅裡邊...
加在充電樁不可行,因為電動車可以在家裡充電。
回復 舉報 [ 19樓 Wuming123 ] 發表於 2025-7-11 00:02
18樓 遊客(24.236.x.x): 電動車不交「汽油稅」是誤解: 電動車在每年的registration時,...
中國有個「養路費」,美國沒有。不是不收,而是加在了汽油稅裡邊。也就是說,你買的汽油越多,說明你使用的公路越多,交「養路費」越多。而電動車不用汽油,如果沒有了汽油車,美國政府的養路費就歸零了。以後加在充電樁里比較合理。也可以像川普說的,每年對電動車另收養路費。
回復 舉報 [ 18樓 遊客 (24.236.x.x) ] 發表於 2025-7-10 22:59
12樓 遊客(76.38.x.x): 如果電動車要靠補貼才能生存,那就說明還沒有競爭力。本來就沒有...
電動車不交「汽油稅」是誤解: 電動車在每年的registration時,也要額外繳納幾百美元的相當於「汽油稅」
回復 舉報 [ 17樓 遊客 (24.236.x.x) ] 發表於 2025-7-10 22:59
12樓 遊客(76.38.x.x): 如果電動車要靠補貼才能生存,那就說明還沒有競爭力。本來就沒有...
電動車不交「汽油稅」是誤解: 電動車在每年的registration時,也要額外繳納幾百美元的相當於「汽油稅」
回復 舉報 [ 16樓 法國峰 ] 發表於 2025-7-10 14:58
10樓 Wuming123: 再傻也比你們這些日雜聰明!...
哈哈 你和那些無名1450小臭蟲較什麼勁啊
回復 舉報 [ 13樓 遊客 (174.193.x.x) ] 發表於 2025-7-10 11:44
Wuming123: 再傻也比你們這些日雜聰明!...
日雜也比滿漢大雜種進步繁榮。
回復 舉報 [ 12樓 遊客 (76.38.x.x) ] 發表於 2025-7-10 10:01
如果電動車要靠補貼才能生存,那就說明還沒有競爭力。本來就沒有汽油的稅,已經佔便宜了。如果真厲害就公平競爭吧。
回復 舉報 [ 11樓 遊客 (23.243.x.x) ] 發表於 2025-7-10 09:47
7樓 遊客(50.66.x.x): 化石燃料越來越少,以後不可能轉頭再用化石燃料車,氫能好象還沒...
美國石油夠用幾百年,天然氣幾千年,著急的是無恥歐左和貧油五毛國。
回復 舉報 [ 10樓 Wuming123 ] 發表於 2025-7-10 09:34
6樓 遊客(174.207.x.x): 傻逼買中國車...
再傻也比你們這些日雜聰明!
回復 舉報 [ 9樓 遊客 (98.195.x.x) ] 發表於 2025-7-10 08:16
未來未必就一定是汽車的時代,現在汽車技術以及許多附帶領域還遠不及馬車技術那樣成熟穩定。未來轉頭回歸馬車的可能性不僅僅是依然存在,而且很可能會越來越大。茲事體大。(歷史並無新事)
回復 舉報 [ 8樓 遊客 (50.66.x.x) ] 發表於 2025-7-10 07:16
接7#,發展電動車,只要搞好電池和密封,目前用鋰電,以後也可以用核電,前途廣大。
回復 舉報 [ 7樓 遊客 (50.66.x.x) ] 發表於 2025-7-10 07:15
2樓 遊客(72.143.x.x): 未來未必就一定是電動車的時代,現在電池技術以及許多附帶領域還...
化石燃料越來越少,以後不可能轉頭再用化石燃料車,氫能好象還沒有太成熟的技術。電動車應該是未來的趨勢
回復 舉報 [ 6樓 遊客 (174.207.x.x) ] 發表於 2025-7-10 07:13
傻逼買中國車
回復 舉報 [ 5樓 遊客 (174.193.x.x) ] 發表於 2025-7-10 06:07
電池技術不成熟,美帝的研發不差,只要有技術突破美帝馬上就有競爭力也沒必要和武肺苦雜一樣做苦力犧牲環境。
回復 舉報 [ 4樓 遊客 (198.16.x.x) ] 發表於 2025-7-10 05:56
也許川總象老毛,不太相信科技,老美這十年,也許會像中國,毛時代的十年。
回復 舉報 [ 3樓 遊客 (172.58.x.x) ] 發表於 2025-7-10 05:42
懂王未必不知道未來是電動車的天下。但美國的車企大部分為燃油車,電動車根本無法與中國競爭。要保就業,包括石油行業,只能這樣。無奈之舉。
回復 舉報 [ 2樓 遊客 (72.143.x.x) ] 發表於 2025-7-10 05:20
未來未必就一定是電動車的時代,現在電池技術以及許多附帶領域還遠不及燃油發動機技術那樣成熟穩定。未來轉頭回歸燃油車的可能性不僅僅是依然存在,而且很可能會越來越大。茲事體大。

提示:本頁有 2 條評論因可能與主題不符而被省略

關於本站 | 隱私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 刊登廣告 | 轉手機版 | APP下載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31 21:51

倍可親伺服器位於美國聖何塞、西雅圖和達拉斯頂級數據中心,為更好服務全球網友特統一使用京港台時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