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首頁 查看評論


史海鉤沉 - 近期主要看點
>> 本周熱點
>> 本月熱點
>> 年度熱點
已有(39)人發表了評論
[ 正序查看留言 ]       [ 查看原文 ]
回復 舉報 [ 40樓 遊客 (67.168.x.x) ] 發表於 2017-9-2 18:58
叫赤腳醫生。
回復 舉報 [ 39樓 阿翔龍飛 ] 發表於 2017-9-2 09:13
28樓 遊客(104.33.x.x): 誰知道第三張照片編的竹簍用來幹嗎的? 哈哈哈
熱水瓶的外殼 你360檢索一下「熱水瓶」,正好有照片
回復 舉報 [ 38樓 Peternick ] 發表於 2017-8-30 22:55
中國要回到毛時代,習能力不夠無力回天。
回復 舉報 [ 37樓 遊客 (203.63.x.x) ] 發表於 2017-8-30 19:19
遊客 2 08-30 01:40 如果兒童不識魚為何物,畫個魚還是不知道呀! 回復........哈哈哈
回復 舉報 [ 35樓 遊客 (107.4.x.x) ] 發表於 2017-8-30 13:08
毛的幸福指數高: 有雪茄特製, 白內障手術, 醫療, 大字, 吟唱, 生活用瓷, 電視台小組, 特供品生產基地…到處行宮,連抽煙都是請專人做的.....!  13年6月20日,毛的五件生活用瓷亮相香港拍賣以1168.4萬港幣成交! 百姓的值0.04萬?..... 周總理接見曾家信商量為江青治牙, 金錢能買? 華總理為毛親身試從鼻孔插胃管入胃飼食! 慈禧能?  毛所有的別墅都地處優美的風景區,外圍由部隊警戒,內務由省委接待處管理 ,專供毛一人享用...毛僅於66年6月18日至28日在滴水洞(耗資1億) 住過11天!  多少錢一天?毛還是中共工資和老婆基本不用,公款包小情人,吃空餉, 床上培養女幹部的領頭人! 白痴兒子吃解放軍空餉幾十年! 二奶謝靜宜, 初中文化,文革時同時執掌清華、北大! 江青, 九大政治局委員…
回復 舉報 [ 34樓 遊客 (107.4.x.x) ] 發表於 2017-8-30 13:05
那時的人們幸福指數高一些? 鐵的事實, 1973年中國百姓的日常生活: 絕大多數人吃不飽,穿衣要布票,線票,棉花票;吃飯要糧票,油票,糖票,豆腐票....農村人均收入不足同樣是中國人-台灣的1/50,非洲1/10.農村勞動人民一年吃幾次肉........,李克強十二屆全國人大: 文革期間,安徽鳳陽每年春季青黃不接時,都會有婦孺外出「逃春荒」即乞討!  萬里:1977年,安徽全省28萬多個生產隊,只有10%能維持溫飽,67%的生產隊人均年收入低於60元,40元以下的約佔25%....並且毛無償援助越南200億元...共摺合白銀>50億兩(70年代白銀價格),是清朝賠款額的數倍...!....雖然餓孚遍野,毛60年仍然運往幾內亞1萬噸大米,阿爾巴尼亞1.5萬噸小麥...餓死千萬中國人民... 毛時代的友誼商店只對洋大人,香港人人開放! 最好的商品援助或賣給洋大人(毛時代出口轉內銷成為高質量商品的代名詞!)...
回復 舉報 [ 33樓 遊客 (96.242.x.x) ] 發表於 2017-8-30 11:22
那時的人們幸福指數高一些。
回復 舉報 [ 32樓 遊客 (209.141.x.x) ] 發表於 2017-8-30 11:16
跟現在的朝鮮一個德行。流氓政府+傻X人民
回復 舉報 [ 31樓 longly ] 發表於 2017-8-30 11:01
24樓 遊客(100.12.x.x): 照片是假的??1下鄉演出戴的手錶,用的麥克風;2公社託兒所,民辦託兒所;3公社社員聽耳機,耳機是雙聲道的?5 社員生活「三大件」。70年代末期,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才有吧;6「一分貨」難道當年一分錢就幾條蔥。7社員新添的縫紉機給女兒試新衣    63年的縫紉機價格很便宜?請高人鑒別下這些照片是真是假
只能說你沒在中國生活過,沒有發言權。沒有人說縫紉機便宜,因為貴,才被稱為三大件
回復 舉報 [ 30樓 遊客 (148.87.x.x) ] 發表於 2017-8-30 10:34
太假
回復 舉報 [ 29樓 遊客 (76.224.x.x) ] 發表於 2017-8-30 10:26
暖瓶
回復 舉報 [ 28樓 遊客 (104.33.x.x) ] 發表於 2017-8-30 09:52
誰知道第三張照片編的竹簍用來幹嗎的? 哈哈哈
回復 舉報 [ 27樓 遊客 (47.37.x.x) ] 發表於 2017-8-30 09:46
這樣的百姓是政府最容易愚治的。
回復 舉報 [ 26樓 遊客 (75.22.x.x) ] 發表於 2017-8-30 09:40
中央關於歷史問題的決議,說對了文化大革命使中國社會走到幾乎崩潰的邊緣,話說得很重了。
回復 舉報 [ 25樓 遊客 (75.22.x.x) ] 發表於 2017-8-30 09:37
樓下年輕人,懷疑一切對身體不好。
回復 舉報 [ 24樓 遊客 (100.12.x.x) ] 發表於 2017-8-30 09:08
照片是假的??1下鄉演出戴的手錶,用的麥克風;2公社託兒所,民辦託兒所;3公社社員聽耳機,耳機是雙聲道的?5 社員生活「三大件」。70年代末期,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才有吧;6「一分貨」難道當年一分錢就幾條蔥。7社員新添的縫紉機給女兒試新衣    63年的縫紉機價格很便宜?請高人鑒別下這些照片是真是假
回復 舉報 [ 23樓 遊客 (24.125.x.x) ] 發表於 2017-8-30 08:59
最後一張的解說過分!當時農村的孩子,尤其江蘇水網地帶的男孩,哪一個沒抓過魚蝦?
回復 舉報 [ 22樓 遊客 (76.69.x.x) ] 發表於 2017-8-30 08:41
挺好的,有親切感的。曾經的生活。
回復 舉報 [ 21樓 遊客 (64.229.x.x) ] 發表於 2017-8-30 08:40
不要數典忘祖,吃水不要忘記挖井人。四九年解放,十幾年時間,與舊社會比真是天翻地覆。

提示:本頁有 1 條評論因可能與主題不符而被省略

12下一頁

關於本站 | 隱私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 刊登廣告 | 轉手機版 | APP下載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4 19:29

倍可親伺服器位於美國聖何塞、西雅圖和達拉斯頂級數據中心,為更好服務全球網友特統一使用京港台時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