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親歷文革前後三次不平常的高考 3

作者:chico  於 2012-2-1 02: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書刊摘錄|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1評論

三、1977年高考

1977年,我已經招工到蒲江飲食服務公司,在工農兵食堂當廚師,就在感覺讀 大學是不可能,大學夢已經徹底破滅的時候,意想不到的情況又出現了,又有了希望。大約在7、8月的時候就聽到一些消息,說今年大學招生要恢復高考,不搞推 薦,直接從高中生中招生,又說中央正在開會是鄧小平主持的等。當時只是傳說,沒有文件,報紙也沒有這方面的宣傳。那時有很多疑問,參加高考的高中生包括我 們老三屆嗎?年齡已經30歲了,有的已經有孩子了,要我們參加嗎?高考的消息,各種各樣,各種傳言相互矛盾,越來越多。

77年10月21 日,從廣播中聽到正式恢復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的消息,當天《人民日報》、《四川日報》都以頭號新聞發布了這一消息:國務院《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 工作的意見》,文件規定: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複員軍人、幹部和應屆畢業生,文化程度具有高中畢業水平,年齡由過去25歲擴大到30 歲,符合條件均可報考,婚否不限。一消息一傳出,在廣大知青、回鄉知識青年中,產生了很大的轟動,他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在社會上也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高考成了街頭巷尾議論的熱門話題,大家都一致稱讚這個政策好,對個人對國家都有利。不久公布了四川省77年高校招生簡章,明確了考試時間和考試科目。考試 由四川省出題,分文科、理科,文科考語文、數學、政治、史地(歷史、地理);理科考語文、數學、政治、理化(物理、化學)每科100分,滿分400分。考 試在12月9、10兩天進行。

當天聽到廣播確定了我們這些老三屆也能參加高考,非常高興,心想給了我這樣的機會為什麼不去試一下呢?考上了就能改變人生,每月才30塊的工資,考上了收入就會增加,考不上沒關係工作也沒丟,因此決定去試一下。

從 10月21日發布高考信息到12月9日進行高考,只有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要複習高中6年學的知識,那麼多的課程,難度非常大。那時,很多要參加高考的知 青、回鄉青年,連找齊高中課本都成問題,十年浩劫,知識不值錢,課本早就丟了,書店也沒有賣的,只有向不參加高考的同學借或向讀過高中的學生借,高中課本 成了稀缺貨。就有這樣的情況,找不齊課本,幾個人共同商量,安排好時間,輪流交換課本來解決,這種情況不是少數。那時,不象現在有象《高考指南》、《高考 習題集》很多複習資料,當時根本就沒有也找不到,市面上新華書店根本就沒有賣的。

大家複習都面臨這樣的問題,雖然考試科目確定了,但是每一門學科有很多知識內容,十年中高中課本有很多變化,知識要求不一樣,哪些內容要考,哪些不 考,不知道。需要考的內容中掌握到什麼程度也不清楚。這給複習安排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不考的內容安排複習,浪費了時間,要考的知識,沒有複習,得不到分。 不過大家都一樣,也是公平的。

我也同大家一樣,高中的課本,已經在文化大革命中丟失,好不容易才找齊課本。十一年沒有模書本了,很多知識變 得模糊,早已把知識還給了老師。複習過程很艱難,因為我的愛人已經有小孩快生了,走路不方便,需要人照顧;食堂的工作忙,那時不準個體經營餐飲業,都是集 體所有制,全城只有3家,趕場就更忙;單位領導不支持,工作時間雷打不動,一天8小時,在鍋台前,案桌旁一站就是一天,到了晚上又要政治學習,批判「四人 幫」的流毒,記得有兩天我沒有去參加政治學習,領導知道了,在職工大會上批評了我。複習的時間主要是晚上,那段時間都是在深夜12點以後才睡覺。在複習中 感到最大的問題是遇到不懂的知識,做不起的難題沒有解答的老師,也沒有人同我一起討論、交流。

我的同學李金福回憶了那段高考複習的情景,那 時在成佳當老師,複習很辛苦,複習時間只有一個月,白天上課,晚上要備課,已經有了剛出生不久的兒子,下午回家帶小孩,把他揹在背上看書,晚上哄小孩睡覺 后才能複習,要到凌晨1、2點后才睡覺。複習的安排,語文靠平時不管它,政治在學校背,重點是數、理、化,背公式、定理,定律,再做題。

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報考的考生非常多,全縣最少有1500多人報名參加高考,知青、回鄉青年佔了很大比例。蒲江縣委副書記廖傳貴負責組織這次考試,設3個考場,蒲江中學、北街初中(現北街小學)、南街小學。

我 在蒲江中學考場,考試那天,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情景,考生中年齡差距很大,大的有30歲,小的只有17歲;有象劉忠仁和他的學生這樣的師生同考,有當了爸 爸、媽媽的也參加考試。記得第一堂考語文,作文是寫《一個礦工變化的讀後感》,考試感覺一般。第二天沒有考好,下午最後一堂考完后與同學對答案,好些答案 對不上,這時有人叫我快到縣醫院去,愛人要生了,我趕到醫院,一個小時后女兒出生了,女兒的出生給我帶來了歡樂。我永遠記得12月10日這個日子,這天是 我女兒的生日,也是恢復高考考試的最後一天。

1978年春節期間,開始聽到有人收到錄取通知書,同班的黃開平被哈爾濱工業大學微電機系錄 取,同年級的高建華收到成都工學院水利系的通知,我認識的還有劉忠仁,四川師範學院,畢業後任蒲江中學校長,考入溫江師範學校大專班的有王文甫畢業後任鶴 山中學教導主任、張方全畢業后在成都市教育局、羅興儒畢業后在蒲江縣人大等。記得出現了黃氏三子妹,77年都考上重點大學的事,傳為佳話,成為大家的榜 樣,教育孩子的事例,大哥黃開平哈爾濱工業大學微電機系,老三黃開源重慶大學計算機系,小妹黃梅四川醫學院臨床醫學系。

過完春節,接到大學 通知的考生到學校讀書去了。78年3月,由於這批考生的素質高,國家為了快出人才,多出人才,擴大招生,出現了「走讀生」(白天到校學習,晚上回家住宿) 的形式。我縣的李金福、付慶雲,開學一段時間了,已到5月插秧季節,突然收到了都江教育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畢業后李金福曾任成佳、大興初中校長;付慶雲在 蒲江中學數學教師,他們是擴招的受益者。當年蒲江高考上線不到50人。

考試沒有考好,當聽到擴招的消息,我還抱過一絲幻想,但結果大學之門又一次關上了。

1977年的高考很特殊,年底考試,第二年3月才入學,這是我國高校招生唯一在春季進行一次,也是相隔11年後恢復高考的第一次考試。據公布的數字,全國570萬考生參加高考,錄取人數27萬。四川有61.2萬人參加高考,錄取1.5萬人。

來源:網路文章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2-2-1 02:38
人民想什麼?黨應該了解呀!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 08: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