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31 六
今天行程:
蘇黎世 Zurich - 50km/50分鐘 - 盧塞恩lucerne - 125km/2小時16分 - 聖蓋侖st gallen - 80km/1小時11分 - 蘇黎世 Zurich
今天俺們要去大名鼎鼎的盧瑟恩,本以為會在那兒呆很長時間,結果又是個期望值過高的地方。早九點半從蘇黎世出發,十點半到盧瑟恩,看了那廊橋,悲傷的獅子雕像,走了一圈老城,到了12點就沒事兒幹了。那啥,俺們就去假裝有文化的去瞻仰一下聖蓋侖的千年教堂圖書館吧!在盧瑟恩火車站買了漢堡王的外賣,等了好長時間,歐洲麥當勞漢堡王啥的生意都不錯,看樣子大家都對高物價深惡痛絕,俺們不是另類!帶著乾糧趕上了12:39 從盧瑟恩去聖蓋侖的Voralpen-Express快車,近三點到了聖蓋侖。誤打誤撞,這個voralpen快車是條連接瑞士中部和東部的線路,沒有高海拔,途經盧瑟恩湖,楚格爾湖,蘇黎世湖,能看到很多綠地和小村莊,是個意外地驚喜。而這個千年圖書館也是古色古香美輪美奐,可惜室內不讓拍照。不虛此行!聖蓋侖也是個古風十足的小鎮,看完了圖書館就溜溜達達地去了火車站,趕上了5:12回蘇黎世的火車,六點半回到了蘇黎世!
蘇黎世去盧瑟恩的路上,蘇黎世邊上這塊居民區看著有點雜亂,可能是底端人口居住的地方。
不過很快就又是田園風光了
百度百科:盧塞恩,又譯「琉森」,是琉森州的首府,位於瑞士中部,羅伊斯河出口與四州湖的匯合處,面積24.2平方千米,人口7.8萬(2017年)。屬於瑞士德語區,德語名為Luzern。
盧塞恩在多語言的瑞士、義大利語和羅曼什語的asd拼寫是Lucerna,法語和英語的拼寫是Lucerne。號稱是瑞士最美麗、最理想的旅遊城市,也是最受瑞士人喜愛的瑞士度假地。琉森是座歷史文化名城,藝術家們在此得到了不盡的靈感。歷史上,很多著名作家在此居住和寫作。
瑞士中部的盧塞恩(琉森)是個湖光山色相互映襯的美麗城市。早在羅馬時期,它還只是一個沒有幾戶人家的漁村,後來,為了給過往的船隻導航而修建了一個燈塔,因此得名「琉森」,拉丁文便是「燈」的意思。1178年正式建市。
歲月的悠長給這座城市留下了上古人類歷史的文明。中世紀的教堂、塔樓、文藝復興時期的宮廳、邸宅以及百年老店、長街古巷,比比皆是。盧塞恩市中心本身並不很大,主要景點都散布在步行可及的範圍內。卡佩爾橋和八角水塔是琉森的地標,也是最經常出現在瑞士明信片上的建築物。獅子紀念碑訴述了瑞士的一段歷史,是瑞士人忠貞堅毅的象徵。到盧塞恩,暢遊四森林州湖,最為賞心悅,不同的遊船線路還可以通往湖畔的各個度假小鎮和阿爾卑斯的著名山峰。
盧瑟恩湖,今天下小雨。雖然俺們的裝備沒問題,不受影響,但是拍照的光線差了點。
火車站出來一站路就是著名的湖邊廊橋了。這邊遊人明顯多,天朝的旅遊團也絡繹不絕。看樣子名氣的確大。盧瑟恩附近有鐵力士峰mt titlis,皮拉圖斯峰mt pilatus和瑞吉峰mt rigi,做火車去很方便。市內則有這個卡貝爾廊橋Kapellbrücke ,斯普羅伊爾廊橋Spreuerbrücke,瀕死的琉森獅子(獅子紀念碑),瓦格納博物館,穆塞格城牆,老城
橋附近的耶穌會教堂,圖左。百度百科:耶穌會教堂(Jesuitenkirche),是瑞士第一座大型的巴洛克式教堂,內部裝飾華麗。1666年由Christoph Vogler神父為耶穌會(天主教修會之一)建造。穹頂的裝飾,為18世紀中葉改建完成的。
阿爾卑斯酒店
河邊的老城建築
羅伊斯河reuss
百度百科:卡貝爾橋
卡佩爾的德語意思為「小教堂」。因橋頭不遠有聖彼得教堂,因而得名「教堂橋」(卡佩爾橋)。橋兩側的欄板上常年裝飾以紅色鮮花,看似一座花廊,又稱作花橋。
卡佩爾橋是琉森的重要標誌,始建於1333年,是盧塞恩(琉森)的水上城牆。此橋是歐洲最古老的木製廊橋。橋長約為200米,但不是一座直橋,有兩個小的轉彎。廊橋頂部每隔幾米就有一幅彩畫,共有110幅,開始繪製於17世紀,每幅畫的內容多為盧塞恩的歷史風貌和琉森歷史英雄人物的故事。橋身中間的折彎處建有一石頭的八角型水塔,34米高。塔建在水中的礁石上。塔建於1300年前後,木橋是依附於水塔而建。水塔作為瞭望哨所,是城市防衛設施的一部分。另外,還曾是戰時保存戰利品及財物的倉庫,有一段時間也用作監獄及行刑室。現在的水塔是琉森軍械協會的會館和古軍械展示廳。水塔與花橋一個佇立,一個橫卧,共同構成絕妙的水塔花橋(水塔廊橋)美景。不幸的是,卡佩爾橋的大半在1993年8月17日為一場火災所毀,水塔未受損失。現存的卡佩爾橋是火災后修復的。
卡貝爾橋Kapellbrücke, 貌似就是這個水塔和頂上帶著黃綠色青苔的部分是老橋,其他都是新建恢復的。
橋邊的市場
百度百科:瀕死的琉森獅子(獅子紀念碑)
是世界最有名的雕像之一,1821年由丹麥雕塑家雕刻在天然岩石上。這頭長10米、高3米多的雄獅,痛苦地倒在地上,折斷的長矛插在肩頭,旁邊有一個帶有瑞士國徽的盾牌。這座雕像是為了紀念1792年8月10日,為保護巴黎杜樂麗宮 (Tuileries) 中的路易十六家族的安全,全部戰死的786名瑞士雇傭兵,雕像下方有文字描述了此事件的經過。當年,瑞士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男子迫於生計,紛紛到歐洲各國當雇傭兵。瑞士雇傭兵忠於僱主,英勇善戰,但榮譽和金錢掩蓋不了雇傭兵制度的殘酷,這次事件之後,瑞士停止出口雇傭兵,僅留下在梵蒂岡為天主教廷服務的近衛軍。由於著名的忠勇,教廷的這支瑞士近衛軍一直服務到現在。後來,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來到盧塞恩,將「瀕死的琉森獅子」譽為「世界上最悲壯和最感人的雕像」。
獅子雕像離卡貝爾廊橋也是公交一站地,走著也近,這個沒啥意思。不過算是著名景點,遊人很多。
看完獅子俺們就溜達著到老城這邊來了。好多牆上畫了大幅壁畫的建築。這是個餐館。這次來出行的最大遺憾就是行程太緊張,東跑西顛的,沒時間找個地方喝酒犯暈乎悠閑一下。
百度百科:盧瑟恩老城有中世紀的建築和街巷。舊市政大樓 建於1602年到1606年間,為義大利式的建築物,風格古典莊嚴。舊城區廣場眾多。卡佩爾廣場,邊上有聖彼得教堂,廣場中央有哥特式噴泉,是著名的琉森狂歡節的開幕儀式場地。穀物市場 ,鄰近舊市政大樓。葡萄酒市場,四周房屋繪有壁畫,可在廣場上欣賞廣場中央有哥特式噴泉。鹿兒廣場同樣為繪有壁畫的房屋包圍。還有米倫廣場,這裡有許多古建築。
這裡街頭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特色面具,古老狹窄的街道和廣場,到處是令人駐足的商店、文藝復興時期及巴羅克式的建築物及噴水池。廣場均以鵝卵石鋪砌,人字形的小屋,牆上是五顏六色的花草彩繪,清新而美麗。沿河及湖邊漫步,一路都可見到一座斜跨在河面上的木製廊橋--卡貝爾廊橋。
老街,這邊的建築比小城市的老城氣派多了。
特色店標比比皆是
咖啡文化,來一杯在外面坐著,感覺就是辣么愜意。不過俺還是覺得喝酒比較過癮。
老城裡的廣場
廣場邊上的各色建築
其他各個城市俺都在股溝地圖上做了標記,唯獨漏了盧瑟恩。所以在這兒純屬瞎溜達。好在盧瑟恩這邊除了卡貝爾廊橋這邊名氣比較大別的也沒啥特別值得去的。不虧不賺!
遠處的尖頂式霍夫教堂。百度百科:有兩座美麗尖塔的豪夫教堂(Hofkirche),位於琉森湖的北面,是琉森最重要的教堂。公元735年開始建造,是羅馬式建築,到14世紀改建為哥特式,17世紀的一場大火中受到了嚴重破壞,隨後又改建為文藝復興式。教堂內部莊嚴肅穆,禮拜席上有生動細膩的雕刻圖案。教堂的管風琴,1640年製造,共有4950根風琴管,至今仍在琉森的夏季音樂節上使用。
拱頂上騎著個綠人的就是火車站了
拎著午飯趕火車,二把手前天把她在采爾馬特麥當勞要的氣球丟了,還沮喪了好一陣子,今天人家街上做廣告又派發了一個氣球,可高興了。
盧瑟恩去聖蓋侖的路上,沿路景色
好生奇怪瑞士到處都是綠地,為毛不種樹呢?而且這綠地好似草坪似的,不是雜草叢生一般。難不成有人打理?
湖光山色
湖邊小鎮
這一站下可以乘纜車上瑞吉峰
這個火車頭好滑稽啊,看著像個萌萌的小動物
這列火車是老式列車,廁所是直排鐵軌的
形程一半時下起了雪,一度漫天雪花飛舞,林海雪原
雪過天不晴
路過又一個小鎮。瑞士貌似很傳統,所以得鎮子里都有教堂。
車廂里voralpen快車網站,臉書,instagram推介。這趟車裡人少的可憐,絕大多數時候就俺家仨人在車廂里
voralpen快車的線路圖
火車高架橋
到達聖蓋侖
聖蓋侖車站內外景
又是老城?
這邊的建築上好多外掛式的窗廂,裝飾得很漂釀
聖蓋侖修道院邊上的廣場
百度百科:聖加侖,瑞士東北部城市,聖加侖州首府。在斯泰納查谷地,康斯坦次湖正南。人口約7.4萬,主要講德語。公元612年建城。
二十世紀初是刺繡業中心,還有紡織、冶金、縫紉、玻璃等工業。交通樞紐。圖書館(建於1758-1767年)藏有中世紀時的珍本書籍。全國農產品和乳製品博覽會、兩年一次的國際賽馬會在此舉行。
從蘇黎世出發向東車行約1個小時左右,就可到達位於博登湖畔的聖加侖,它是瑞士東部地區的中心。以612年愛爾蘭的修道士加勒斯建立的修道院為基礎,8世紀時建成的聖加侖修道院,是中世紀歐洲的學術聖地,空前繁盛。現在儘管已不再作為修道院使用,卻因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大教堂,和修道院圖書館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周圍是向外突出的窗戶和裝飾板為特徵的老城區。「紡織/紡織品博物館」向人們展示了紡織品中心聖加侖的藏品。另外,在市民劇場、歌劇、音樂會等也不斷上演。博登湖和萊茵河之間的小城市以及阿彭策爾地區也有很多觀光景區。
修道院
百度百科:聖加倫修道院位於瑞士聖加倫州的聖加倫市。作為加羅林時期修道院的典型代表,修道院在西方學術與宗教活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1983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聖加倫修道院是以其創建人加倫的名字命名的。加倫是愛爾蘭修道士聖科倫巴努斯的親密門徒。7世紀,聖科倫巴努斯領導的愛爾蘭修道士的傳教熱忱,給瑞士的修道風氣以強有力的推動,在汝拉山區的曠野上建立了羅曼莫堤埃、聖於爾桑與木堤埃一格朗瓦爾修道院。612年,加倫在與同伴一起去義大利時,因病不能旅行,便在博登湖畔留了下來。此後加倫就在當地的山林曠野中建起小木屋修道傳教。這就是聖加倫修道院的最初形態。沒過多久,就有一些人為他的聖徒的名望所吸引而聚集在他的周圍。但由於這個修道場所極為嚴格的苦行習慣,於100年間未獲得大的發展。8世紀,康斯坦茨主教派奧特馬爾擔任聖加倫修道院院長。奧特馬爾把它改造為本尼迪克特會(一譯「本篤會」)修道院,後來統治這一地區的加羅林王朝的統治者把本尼迪克特會當做其擴張領土的工具,聖加倫修道院藉此興旺起來。
聖加倫修道院作為宣傳基督教教義與保存研究古代文化典籍的中心,卓越地執行了自己的任務,是修道院教化工作的優秀典範。它還在農業的改進及森林與荒地的開發方面做出了榜樣。9世紀,聖加倫修道院在院長戈茲伯特的主持下發展到全盛時期,並成為9世紀~10世紀西方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對整個基督教世界都是極為重要的。它的聖歌學校與彩繪學校,特別是繕寫室在西方基督教社會享有盛名。在繕寫室里,抄寫員抄寫的手稿加上彩飾,極為美觀。不僅如此,他們還為文學尋求新的道路。修道士艾克哈德四世在ll世紀續修了這個修道院的歷史《聖加倫修道院紀事》,他出色地描繪了三個朋友,口吃者諾特克爾、臘特佩圖斯與圖提洛的個性,從而為聖加倫修道院在9世紀後期的文化生活中留下了一幅永遠動人的圖畫。11世紀中葉以後,其他教會與世俗的機構開始在西方替代修道院而成為文化的中心,聖加倫修道院的文藝之花日趨凋謝。
聖加倫修道院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改建,建築藝術史上幾乎所有重要階段在這座修道院里都有突出體現:中世紀早期加羅林式的柱頭裝飾、哥特式古修道院的建築布局、中世紀晚期巴洛克式的教堂、圖書館與諾伊·普法爾茨大樓(一譯「新宮」)……儘管風格迥異,修道院仍不乏和諧、古樸的氛圍。教堂東側的地下祭室是修道院僅存的9世紀建築,其餘的建築均建於18世紀。聖加倫修道院呈馬蹄形排列,正門在兩座塔樓的烘托下尤顯雄偉。兩座塔樓各高68米。其北部與西部處於中世紀晚期修建的城市建築的環抱之中。1805年,諾伊·普法爾茨大樓成為州政府機關,修道院成為大主教會行政管理機構所在地。1836年修道院改為大教堂。
聖加倫修道院的圖書館珍藏有相當豐富的中世紀抄本。千年以前它的館藏圖書就有2000多冊。目前,修道院內還存有大量的手稿與古本書,以及修道院與教區檔案等具有重大歷史價值的文件,尤其是9世紀一11世紀的插圖手稿與加羅林時期修道院的平面圖以及7世紀一8世紀的愛爾蘭手稿彌足珍貴。修道院圖書館不僅裝飾富麗堂皇,而且更以其收藏的豐富和珍貴聞名於世。
教堂內部
修道院圖書館在教堂的後院
售票處。俺們的瑞鐵通票又是免費入場。
售票處還賣書和紀念品
這本書名是schön ist sie,美麗的她,這個俺還認得
各種語言的圖書館介紹書籍
教堂模型
進門前還要套上拖鞋,以防損壞地板
門裡面就禁止拍照了
盜個網圖展示一下圖書館內景:兩層樓,木地板,木傢具,做工精細,古色古香,柜子里裝滿了書。雖然就這麼大點地方,視覺上還是挺震撼的。
外面的小廣場
老房子
教堂側面
外掛式窗廂,精雕細琢
遠處的尖頂是聖勞倫斯教堂St. Laurenzen Kirche ,聖蓋侖最重要的教堂,建於15世紀,重建於1850-54年間。可以登塔望遠。不過今天這個天氣就免了吧。
聖勞倫斯教堂
周邊房屋的窗戶
餐廳
店標
廂窗
快回到火車站了
俺們上了車就在餐車裡呆著,二把手吃了個意麵,一把手和俺喝啤酒。餐車服務員是個黑人婦女,只會說法語。瑞士的移民貌似也不少。人口是硬傷啊!沒人了就歇菜了。火車上看到的賓士車行。
回到了蘇黎世。這是瑞鐵的自行車租賃處,好像大小火車站都有,很方便,也有通票的,不過這個貌似主要是對本地人。有一天圓滿結束。明天去巴塞爾和法國的施特拉斯堡。得起早!這幾天看瑞士的老城有點頭大了,希望施特拉斯堡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