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九日 (六) 上午伯利恆 聖誕教堂 餵奶洞教堂 巴以隔離牆
今天早早的俺就把兩個隊員轟了起來,因為俺們今天要去伯利恆 。按圖索驥,俺在網上早鬧清楚了線路。俺們一路急行軍,於七點半趕到了大馬士革 門。門外不遠就是去巴勒斯坦 行政區的汽車總站,找到21路車,車上已經坐滿了人,問了司機是否是去伯利恆 ,他點頭稱是,就是他了。車票是大人8.5謝克爾(兩塊多美元)孩紙6.5謝克爾,便宜!要是包車得好幾百謝克爾。
到了終點站全部下車。昨天俺已經把馬槽廣場在手機上定位了,所以俺就可以在不數據漫遊的情況下用手機導航了,呵呵,該省的還得省!下車時有出租司機要11謝克爾送俺們去。貌似只有一公里俺們決定自己走。街上人不多,可能因為還早得緣故,商鋪正在開門,送貨什麼的。很快俺們就來到了馬槽廣場,很小的個廣場俺們差點走過頭了。可能是因為廣場上搭了帳篷和舞台準備搞什麼商業推銷活動。
再走幾步就是聖誕教堂church of nativity了。外面沒人,進去一看裡面已經在做彌撒了。問了個教堂的人說總共有三場彌撒,還得有一個鐘頭才能完。不想在那傻等,俺們就去看看隔壁的聖凱瑟琳教堂,在這裡是個什麼聖人呆了多少年把聖經翻譯成了拉丁文。之後俺們又去了餵奶洞the milk grotto。等再折回聖誕教堂時彌撒還沒完。俺們於是決定先吃飯。
兜了一圈覺得廣場餐廳不錯就坐下來了。跑堂的小夥子 - 說起來有一絲憂傷不知啥時開始已經看著誰都是小夥子了,唉!- 說他在海法 生長,父親是巴勒斯坦 身份,母親有以色列 護照,有九個兄弟姐妹,家裡其他人都在美國 。他自己感覺離開了巴勒斯坦 就像魚兒離了水所以堅持在這裡呆著。說他有很多猶太人朋友,但是對以色列 政府滿腹怨言,巴勒斯坦 人太受壓制。問他都表現在什麼方面,他說他小時候被抓過,為啥?往以軍坦克上砸石頭!
吃完了飯再回到聖誕教堂,那邊已經排起了大長隊。俺的親娘啊這得啥時候才能看見那顆十四角的銀星啊!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有個導遊過來說20美元他能帶俺們走家庭通道 ,真的? 真的!他帶著俺們從旁邊直接下到地下室看了銀星和馬槽遺址。就這麼簡單!說是這麼說,俺們當時的感覺挺不好的,因為有那麼多的人在排隊。後來在網上查了,貌似的確有人提起這個家庭通道 ,那麼是否不該收費?搞得俺幾天幾夜睡不著覺!唉,出門在外有些事情奏是搞不明白!
看完聖誕教堂俺們找了個計程車 去看隔離牆,準備從另外一個關卡坐124路車回耶路撒冷 。結果司機裝糊塗直接把俺們拉到21路車站。俺跟他說俺什麼都清楚別耍了,他大笑不止,帶俺們去了隔離牆。然後還是坐21路回的。故事梗概基本這樣。
說起伯利恆 ,大致情況是這樣:瑪利亞 懷上了聖種后,當時的羅馬 管理機構要搞個人口普查之類的東西,所有的人必須回原籍去登記。約瑟夫的老家在伯利恆 ,所以他倆連夜坐高鐵奔伯利恆 來了,結果高鐵晚點,到了之後旅店都客滿,沒地兒住,只好跟一家旅店商量在馬棚里對付一宿。可耶穌他老人家也不是好伺候的,當晚就決定要出來!沒轍啊,瑪利亞 只好在馬槽里墊點乾草鋪上單子把他放在馬槽里。三個智者(牧羊人?)知道耶穌是神馬來頭就帶著禮物前來祝賀。當時的行政省長覺得事情不妙,您想,這耶穌是上面派來的,這要是成了氣候哪還有他省長神馬事兒?於是下令把方圓也不知多少里地的兩歲以下的男孩斬盡殺絕!天使這會兒又來給聖家三口報信兒了,趕緊走!所以他們一家三口決定逃亡埃及 躲避追殺!途中在餵奶洞將就了一宿,聖母餵奶時有一滴奶掉到了地上把一塊石頭染得雪白,此乃餵奶洞!
21路大巴

這就到了伯利恆 。到的時間早,街上沒啥人。



馬槽廣場[編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槽廣場是位於伯利恆 中心的城市廣場,得名於耶穌 降生的馬槽。馬槽廣場上的聖誕教堂 可能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巴勒斯坦和平中心和該市唯一的清真寺——***
1998-1999年,馬槽廣場得到修復,以減輕交通擁堵,目前只允許步行通過。它主要用作當地人和眾多朝聖者的集會地點。廣場上安設了長椅和白色微黃的大理石噴泉。
馬槽廣場

聖誕教堂的牌子 :耶穌誕生第,聖誕教堂, 朝聖路線,伯利恆,巴勒斯坦,聯合國教科文世界遺產,2012年6月29日

馬槽廣場 manger square

聖誕教堂入口,很不起眼

聖誕教堂[編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聖誕教堂(Church of the Nativity),位於巴勒斯坦 伯利恆 馬槽廣場 ,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教堂 之一。教堂建於耶穌 誕生之地馬槽原址之處。公元614年波斯帝國 入侵,曾經破壞不少基督教 聖地,但這座教堂卻未受破壞並保存至今。
歷史[編輯 ]
原址的首座聖誕教堂於327年由君士坦丁一世 的母親海倫娜 修建,於333年完成。但於529年撒瑪利亞起義 的暴動中被破壞。
現存的聖誕教堂於565年由查士丁尼一世 下令修建。當波斯帝國於614年入侵時,教堂未受破壞,傳說是由於牆上的壁畫中,東方三博士 穿著波斯人 的服飾向嬰孩耶穌朝拜,當時的司令沙赫巴勒茲(Shahrbaraz)看過壁畫后,下令不破壞這座教堂。至耶路撒冷王國 時代,在拜占庭皇帝 協助下,十字軍 對教堂進行了維修及加建。
現況[編輯 ]現在,聖誕教堂由羅馬天主教 、希臘 東正教 及亞美尼亞使徒教會 共同管理。
教堂的入口於後期改建,變為十分狹窄,人要彎腰才能通過,因此有名為「謙卑之門」。傳說這是奧圖曼 時代,基督徒為阻擋伊斯蘭教 徒騎馬進入,因此特意將門改小,以保護教堂。
教堂地底一個地下室,名為Grotto of the Nativity,相傳為耶穌基督誕生之確實位置,該處有一祭壇 ,並於雲石 地台上鑲有一粒14角銀星為標記。石面上有拉丁文 寫著:Hic De Virgine Maria Jesus Christus Natus Est(這是聖母瑪利亞 誕下耶穌基督之地)。
教堂所在的伯利恆,於1995年12月起交由巴勒斯坦 管治。
2012年6月29日,聖誕教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成為巴勒斯坦 的第一處世界遺產 。
聖誕教堂入口,得彎腰進去

內部在裝修

地下還有馬賽 克,這裡遍地是遺迹

彌撒,有好幾撥

這東正教玩兒的和天主教新教都不一樣,連聖誕節的日子都不同,他們還沿用老日曆所有他們的聖誕節是每年的一月8號,也有用一月6號和一月7號的。

聖凱瑟琳教堂是個天主堂。緊挨著聖誕教堂。1347年紀念亞歷山大的聖凱瑟琳而建的,是個四世紀早期被羅馬人處死的聖女,為護教殉難。羅馬帝國直到公元300年早期的康斯坦丁大帝才逐漸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康斯坦丁的親娘早就皈依了基督教,也許是受了他娘的影響。自此基督教才搭上了羅馬帝國的順風車滿世界發揚光大。
問了個神父彌撒啥時候完事兒,他說還得有一個多小時。俺們就先到旁邊的聖凱瑟琳教堂看看。另外這個教堂是個什麼牛人在此花了五年的功夫把聖經譯成了拉丁文,特此紀念。

描述耶穌誕生場景的藝術作品

翻譯工作室

還沒到一個小時俺們就決定先去看餵奶洞。這是又出了聖誕教堂的門口。


「頭槌」功夫好生了得


很容易找,這是餵奶洞的指示牌

餵奶洞教堂門口

餵奶洞教堂是個天主堂,建於1872年。基督教的傳說是此地是聖爹媽帶著耶穌躲避追殺逃亡埃及途中在此避難,聖母哺乳時一滴奶落到地上把地上的石頭染白了。也是個朝聖的必到之處。俺們在裡面時就看見了來自印度的一個朝拜團。

這是個印度 的團體圍著白石頭唱了半天

聖家出逃時是這個樣式兒的


出了餵奶洞教堂回到聖誕教堂,被告知裡面的彌撒還沒結束。看看時間不早了就決定先吃午飯。廣場餐廳。廣場上在搞什麼活動,音樂聲音很大,阿拉伯話一句聽不懂。這邊好像對酒不過敏,餐單上就寫著酒,陽傘上寫著嘉士伯。

菜單

在這裡喝上了此次旅途最好喝的啤酒,巴勒斯坦 金啤,有一絲比利金啤的風格。啤酒廠就在伯利恆 ,後悔沒當時就去一趟。在此俺還得到了婆娘欽准抽個阿拉伯水煙,可跑堂的跟俺說只有普通煙絲,不是地道的加了口味的煙絲,那就木啥意思了。

巴勒斯坦 拼盤

雞肉捲兒

小肉餅

裡面是乳酪

炸牛肉包

這個忘了是啥了



酒足飯飽,抓拍廣場上來往的人們,這是普通婦女裝束


這個就不傳統了

老大媽很傳統,但是這邊很少有那種頭臉用黑布包的不分前後的那種

這個就是年輕人的新派了,加入了時裝的元素


老大爺

對男的裝束要求貌似不多




這個就完全現代了

這個也是改良派



飯後回到聖誕教堂,排隊到地下室去看耶穌出生地點的對已經快排到門外了。俺們都打算放棄了。結果有個導遊說20美元帶俺們走快捷通道。他見俺半信半疑的說事後給錢。俺們就隨著他去了。不過感覺好對不起那些排隊的信徒。
這是馬槽地點,耶穌出生后就放在馬槽里

十四角銀星,耶穌就是在這個地點誕生的。據說用十四角星是因為14在基督教里有特殊意義,因為亞伯拉罕到大衛王用了14代人,大衛王到趕走巴比倫人14代,趕走巴比倫人到耶穌出現14代。姑且聽之。 俺也就匆匆忙忙地照了張相看了一眼就走了,因為後面還有好些虔誠的信徒排隊呢。

吊燈

做彌撒的地方,金碧輝煌,東正教風格的

地上的大理石和金屬裝飾給踩磨的十分光滑


地上的大理石裝飾都快給磨沒了

看完了聖誕教堂打車去隔離牆。司機漫天要價,俺跟他說俺知道多少錢,愛走不走,他就走了。街景。

牆上的阿拉法特頭像

巴以隔離牆:此牆是以色列沿著約旦河西岸巴以分界線(綠線)建的長708公里的牆障。理論上是這樣的, 實際上該牆比綠線長很多,而且把西岸原巴勒斯坦的地方圈進來不少,致使兩萬五千多巴勒斯坦人和他們的社區完全隔離了。所以以色列人聲稱這是安全措施,而巴勒斯坦人則稱此牆為種族隔離。該牆的建設始於2000年九月。以色列政府聲稱該牆十分有效,人肉炸彈襲擊從2000-2003年的73起降到2003-2006年的12起。牆高8米,厚3米。有些地段因為地勢的原因更寬。
約旦河西岸,以色列67年從約旦手上搶來的地方現在都是歸巴勒斯坦行政當局管理。伯利恆也在西岸地區,主要是巴勒斯坦人。從以色列過去要經過以軍檢查站的。出去沒問題,回以色列這邊所有巴勒斯坦人都要下車檢查,俺們不用。那個隔離牆就是隔離以色列本土和西岸地區的,迫使巴勒斯坦人來以色列是都要經過以軍的檢查站。
巴以隔離牆,到處是塗鴉。

第一次感覺猶太和穆斯林有些關聯是一個生意上的猶太人跟俺說猶太人也用一種類似於中國人的「農曆」,還跟俺說猶太人也不吃豬肉。當時俺就覺得有些蹊蹺。這次經過一番研究才鬧明白他倆的祖先就是同父異母的個區別,鬧到現在水火不相容的境地。當然,一家人里父子兄弟姐妹都有可能翻臉,何況這歷史長河流淌了幾千年!


俺還木有研究到以色列建國是咋個情況,這個跟現在狀況的形成有很大關系。看過一個資料片,說是耶路撒冷附近的一個巴勒斯坦居民點被轟走了,人們帶著鑰匙走了以為很快就能回來,結果這些年過去了希望越來越渺茫,在西岸有個地標就是一把巨型鑰匙。這是從大的方面來看。
從小的方面來看穆斯林的確有暴力革命的傳統,儘管是少數人,但是這些少數人又無法輕易和多數人區分開來區分對待,結果就是對一個群體的歧視。現在isis鬧得這麼歡,對穆斯林的歧視會被很多人接受。
按以色列的情況來說為了安全,建隔離牆也是無奈之舉。要不人肉炸彈實在是難防。但是對於大多數巴勒斯坦人來說這個又很難接受,肯定有受壓迫的感覺,尤其又是在他們自己的地盤上。
可是這個世界是靠拳頭說話的,以色列現在這麼強,巴勒斯坦人也實在是沒折。估計建國大業基本無戲!這兩家的事兒真是太糾結了!
